追求极致进化:豹2a7 mbt介绍.doc
6页马兰豹2追求极致进化 德国生产的豹2是近年来锋头最健的主战坦克,不仅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豹2俱乐部”,其本身的技术也在不断精进中其豹2A7+ 和“主战坦克革命”(MBT Revolution)改进套件,就是豹2家族追求性能极致进化的典型本文对这两种改进方案的技术特点进行全面分析的同时,还将关注其他新一代主战坦克的改进,观察坦克技术发展方向主战坦克革命” 目前有大量豹2A4型在多国陆军服役,这些坦克尚有10-20年使用寿命有鉴于此,莱茵金属公司研发“主战坦克革命”,专门针对未经升级的老旧豹2A4坦克的改进套件,标榜可以全面提高坦克火力与防护力,至少达到与豹2A5或豹2A6坦克相似的性能 全方位提高坦克防护性能提高防护性能是“主战坦克革命”改进套件着力最多的地方,主要通过在炮塔与车体周边全面加装AMAP模块化装甲套件,再结合ROSY“软杀伤”主动防御系统,构成坦克的全方位防护 基本上,AMAP是一种结合多款被动模块化复合装甲与主动防御系统的合成系统 但使用AMAP装甲提供的被动防护时,但该套件并未集成AMAP-ADS“硬杀伤”式主动防御系统,而是以较为简单的ROSY“软杀伤”式主动防御系统来取代。
在“主战坦克革命”的炮塔正面与后方的两侧共四处位置,各装有一组集成传感器与烟幕弹发射器的ROSY“软杀伤”式主动防御系统在传感器部分,每一个模块由三个传感器组成,其探测波段涵盖昼间光学频道与夜间热成像频道,每个传感器的镜头可涵盖60度视野,三个传感器可涵盖180度的视野,而装在炮塔左右的两个传感器模块能涵盖坦克周围360度的环形视野,达成接近零死角的战场环境实时监视,大幅提高坦克的战场情况意识 除了环形传感器外,每个ROSY“软杀伤”式主动防御系统还结合了两组五联装烟幕弹发射器在环形传感器探测到迫近的威胁物时,会朝威胁来源方向投射多频谱的烟幕弹,此多频谱的烟幕弹爆发后的化学物质可迅速遮蔽包括红外线与可见光波段的敌方观测系统与激光制导武器的制导激光束,能降低坦克遭各式制导武器命中的机率,达到“软杀伤”的效果 提高战场感知能力主战坦克革命”还致力于提高坦克的火力与战场感知能力,这主要是通过配备高性能弹药、改进火控系统、安装数字化战场管理系统与坦克环形监视装置来达成 莱茵金属公司为豹2坦克发展了DM63高性能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与DM11可编程引信多用途高爆榴弹DM63穿甲弹由DM53穿甲弹发展而来,与DM53一样具有长径比超过30:1的高硬度钨合金穿甲弹芯。
依靠莱茵金属公司独家掌握的TIPS温度独立推进技术,DM63穿甲弹的内弹道性能不受温度影响而维持恒定弹道,除了能降低弹着散射面积,提高射击精确度,还可以减少炮膛磨损,增加主炮使用寿命 另一款由莱茵金属公司开发的新弹种为DM11高爆榴弹,有别于传统碰炸引信的高爆榴弹,DM11的引信可事先设定引爆距离,在目标正上方引爆,达到对软目标的最大杀伤效果,或是延迟引爆时间,在穿透防御工事后才引爆,以有效杀伤碉堡或建筑物内的敌军 “主战坦克革命”改进套件进一步强化火控系统,配备崭新的SEOSS计算机化火控系统,采用新设计的非穿透式(不贯穿车体结构)车长独立全景式瞄准仪与炮手瞄准仪,两者皆有内置第三代“蓝宝石”热成像仪该热成像仪采用最新量子陷阱技术制成的焦平面数字化红外线感光组件其灵敏度远优上一代热成像仪,焦平面数字化可直接凝视成像,不必像上一代热成像仪还需通过光学扫描机构来建构红外热成像,而且探测距离与图像解析度是上一代热成像仪的一倍以上,可提供坦克更好的全天候侦察搜索与“猎-歼”射击能力此外,SEOSS火控系统还改进了双轴陀螺仪稳定装置,减少误差提供更佳的稳定效果,进一步提高坦克行进间射击的首发命中率。
原有的掺钕钇铝石榴石固态激光测距仪也由波长较长、较不伤眼的二氧化碳气态激光测距仪取代 “主战坦克革命”改进套件还加装数字化战场管理系统这套Iniochos战场管理系统可实时地显示战场数字地图与友军所在位置,通过数据链让坦克彼此分享信息,强化协同作战能力,对整体战斗力发挥具有正面效果主战坦克革命”改进套件结合坦克环形监视系统与数字化战场管理系统,提供了坦克前所未有的战场情况意识,对豹2家族是一项重大的改进 其他细微处的改进坦克基本是一个导热迅速的大铁壳,加上空间密闭,散热不易,如果车内缺乏适当的空调系统,在炎热气候的日光直射下,车内高温可能飙至30-60摄氏度在这种高温下长时间作战,对坦克乘员耐力是严峻考验,因此车内乘员的舒适性对战斗力的影响不可忽视主战坦克革命”特别加强了车内空调系统,引进私人房车流行的“恒温空调”概念,能将车内驾驶舱与战斗舱长时间维持在恒定舒适的温度,对车内乘员舱间的温度控制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准,提供乘员最佳的战斗环境,从而间接提高战斗效率 原有需要人力操控的高射机枪由QIMEK遥控武器站取代QIMEK遥控武器站为一款结合昼间光学观瞄系统、简易热成像仪与双轴陀螺仪稳定装置的模块化武器平台,可按客户需求结合包括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12.7毫米高射机枪在内的不同类型武器。
武器站采用非穿透式设计,车内乘员通过屏幕与摇杆即可在车内操纵,无须像传统高射机枪操作手要暴露在车外 “主战坦克革命”还通过坦克内置的数字化后勤管理系统,让后勤维修单位通过计算机联机即能了解车内各系统的状态,哪些环节运作正常、哪些零件须立即更换通过计算机显示即可一目了然,大幅提高后勤维修的便利性,有效降低维修工时与成本承先启后的豹2A7+ 与“主战坦克革命”改进套件不同,KMW公司的豹2A7+则是“血统纯正”的新车,是继豹2A6之后的豹2家族最新成员它大体延续了2006年欧洲陆军展上公开的豹2PSO坦克的设计概念豹2PSO是德国根据维和行动经验所推出的现代巷战改进版,除保留豹2A5/A6坦克炮塔正面的楔形附加装甲外,还在炮塔与车体两侧、后方多出附加装甲,这是一种防御效果不错的模块化复合装甲,提供了对RPG-7火箭筒等轻型单兵反坦克武器的360度环形防御豹2A7+延续了部分豹2PSO的巷战设计概念,特别是车体和炮塔上的附加装甲配置,但其车体两侧的装甲更为厚实,车体后方则增设轻质栅栏式附加装甲,提高了对付串联式反坦克战斗部的防护效果 由于豹2PSO主要针对反恐背景下的低烈度冲突,因此沿用威力较低的旧款44倍口径120毫米滑膛炮,而且车长与炮手的观瞄设备与火控系统并未进一步提高。
豹2A7+则不同,不仅提高了低烈度冲突的作战能力,还一并提高应付高强度冲突的战斗力,即在战场与敌方现代化主战坦克厮杀的能力,成为真正的全能主战坦克豹2A7+配备新型55倍口径120毫米滑膛炮,搭配新一代DM53与DM63翼稳脱壳穿甲弹,加长的炮管让穿甲弹芯有更长的加速过程,以吸收更多发射药能量,充分发挥DM53与DM63穿甲弹的威力,使豹2A7+具有更好的反坦克能力 豹2A7+的车长与炮手均配备第三代ATTICA热成像仪,提高了全天候作战性能ATTICA是一款可同时在中波段与长波段红外模式下工作的双波段热成像仪,核心部件是采用“量子陷阱”技术的焦平面数字化红外线感光部件,可识别目标细部特征,同时借由不同波段的交叉比对,强化红外抗干扰能力ATTICA的图像像素则依产品等级而有所不同,以最顶级的ATTICA-Z为例,对普通目标的探测距离可达20公里以上,识别距离则达10公里,对直升机的探测距离可达30公里,识别距离在15公里,远高于二代扫描式热成像仪ATTICA-Z是目前坦克热成像仪中性能最优秀的一种,使豹2A7+的夜战优势无与伦比 豹2A7+还拥有新一代的VIRTUS微光夜视及热成像系统。
为获得更好的视野,VIRTUS的图像感应镜头的位置由原先的驾驶潜望镜往前延伸至车首正上方,且由可抵御炮弹破片与轻武器射击的盒形装甲容器保护VIRTUS的最大特色是结合热成像与可见光波段的光学图像并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在驾驶座前方,其复合成像设计避免了传统热成像仪靠“色温差”成像的缺陷,驾驶员通过该系统可获取更清晰、更符合肉眼习惯的图像,显然应对突发情况更加得心应手 豹2A7+配备一座FLW-200遥控武器站,它的光学观瞄设备包括昼间用彩色CCD镜头与夜间用简易热成像仪,其模块化武器基座可选配北约规格的5.56、7.62、12.7毫米机枪或40毫米榴弹发射器 豹2A7+在机动性方面也有诸多改进由于战斗重量增至67.5吨,KWM公司进一步强化了该坦克的扭力杆悬挂装置,并配备新型履带与刹车系统,驾驶员的操控装置也经过改进,有效避免了吨位增加对机动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为维持车内各系统持续不断的供电,豹2A7+还加装一台新型辅助动力装置(APU),可让坦克在发动机停车或故障受损时仍维持车内供电,这一点在长时间伏击敌军上特别有用,呆在掩蔽物后方的坦克为维持车内供电,即使处于静止状态发动机仍须持续运转,不但耗费燃料,而且高温运转的发动机会大幅增加热信号而增加被发现的机会,若有辅助动力装置就能让发动机停车,仅开启油耗与热信号较低的APU即可。
坦克的巷战化改进 其实,除了德国的豹2,各国的坦克都在进行改进传统坦克战主要是以正面迎战方式进行,设计者往往选择正面配置最厚的装甲,主要避弹造型(如斜面)也设计在正面,使得坦克两侧、后方、上方和底部较为脆弱随着近年来作战样式转变,低烈度冲突已成为主要战争型态,尤其在巷战环境中,威胁可能从四面八方突然出现,强化坦克正面以外的防护成为现代坦克改进的重要课题以美国为例,伊拉克战争中,美军M1A1/A2坦克面对伊军的老式坦克群所向披靡,但在巷战中却屡屡被伊拉克人使用的各式单兵反坦克武器与路边炸弹“修理”,蒙受巨大损失,因此促成了“坦克城镇生存套件”(TUSK)的诞生第一代TUSK改进套件在2004年问世,被称为TUSK I,重点提高防护能力在侧裙板密布被称为ARAT-I的XM19反应装甲块,这是美制第一代爆炸反应装甲,可通过装甲本身爆破产生的能量来削弱一体成型装药弹头爆炸后产生的金属流,但它无法像第二代爆炸反应装甲那样兼具对抗动能穿甲弹与串联成型装药弹头的功能另外,TUSK I还针对巷战需求进行若干小改动,如增设内外双向通讯系统,通过车外增设的话筒让坦克乘员与车外人员进行双向通话,使步坦协同更加灵活。
还有一项较特殊的改进,就是在主炮炮盾上方架设一挺M2重机枪,其运作方式与同轴机枪相同,它随主炮连动,又被称为“第二同轴机枪”,主要用来对付敌方狙击手此后,美国又发展了第二代巷战改进套件——TUSK II,重点强化坦克两侧的防护能力在XM19型反应装甲外再附加一层新的XM32爆炸反应装甲这款反应装甲其外观很奇特,有别于普通反应装甲的方正平面造型,它呈现瓦片状,且安装的角度略微向地面倾斜,使得反应装甲与入射弹的贯穿方向形成一个夹角,增加反应装甲的防护效果现在美国正在研制第三代巷战改进套件TUSK III,它对车内乘员的保护更加周全,原本仅驾驶座具备的悬挂式动态座椅被普及到全体乘员上,完全由车内操控的独立双轴稳定遥控武器站取代需人力操控的传统高射机枪,大幅降低巷战时坦克乘员暴露在敌火下的危险TUSK III还有一项特别的科技——“火箭弹防御气囊系统”(TRAPS),工作原理是通过小型雷达传感器探测迫近的入射弹,发现威胁后立即计算出最佳引爆时间,在入射弹击中前迅速引爆相应位置的气囊装置,迅速膨胀爆发的气囊撞击入射弹的弹体使之变形,损毁其引信使之无法顺利引爆,或提早引爆以降低伤害在法国,针对勒克莱尔坦克进行巷战,他们也开发AZUR套件。
AZUR主要集中在车身两侧与后方防护能力加强上,坦克两侧裙板前三分之二的区域设置附加装甲,后三分之一区域和车体后方设置轻质栅栏式装甲,不仅提。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