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doc

36页
  • 卖家[上传人]:jie2****301
  • 文档编号:274396109
  • 上传时间:2022-04-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5.50K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阅读中外小说 感受人物形象 修改批注一、单元学习主题确立本单元以小说组织单元——以文体组织单元,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的方式引导学生接触小说,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编排了《桥》《穷人》两篇精读课文和《在柏林》一篇略读课文这些小说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所闪现的人性光辉习作是“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还有“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等内容语文要素:1、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人文要素:体会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所闪现的人性光辉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课后习题进行了精心设计:《桥》要求学生明白——这篇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穷人》要求学生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设计是有层次的,感知人物、了解故事这三篇课文都侧重人物的语言和心理、环境的描写《桥》要求——找出描写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画出描写雨、洪水和桥的句子,体会老支书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光辉形象;《穷人》则是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以及描写环境的句子,体会桑娜和渔夫的勤劳、善良、淳朴;《在柏林》同样也是通过人物语言和环境的描写,突出人物的爱国精神。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回顾课文,梳理、总结了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与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有一定的联系从小说阅读,到自己创编故事,让学生经历由阅读到表达的过程,既加深学生对小说基本特点的理解,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童年》《小英雄雨来》和《爱的教育》这三本小说讲述的都是成长故事,不仅主题贴切学生的阅读心理,在阅读方法上也紧扣单元的语文要素,可以培养学生迁移运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三、单元教学目标(一)课文——《桥》《穷人》《在柏林》1、会写22个字会写29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整体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3、能紧扣情节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形象4、留意环境描写体会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二)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1、能根据对象,把说服别人的具体理由讲清楚2、能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获得对方的支持三)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1、能展开想象,根据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创编故事2、能把故事情节写完整,通过环境或心理描写体现人物形象3、与同学分享自己创编的故事四)语文园地1、回顾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并能运用方法去阅读小说。

      2、通过小说精彩片段体会人物形象,感受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3、试着写出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4、朗读、背诵古诗《回乡偶书》,说出古诗大意五)快乐读书吧1、培养阅读小说的兴趣,自主阅读《童年》等三部小说2、读长篇小说,学会理清人物关系,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3、与同学交流阅读的收获四、学生情况分析:本单元是小说单元,虽然学生第一次系统的接触小说,但是通过以前的学习积累,对小说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而且,本单元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所以,学生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还是能够掌握小说的这一文体特点的12、桥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并能正确认读“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崇高的人格魅力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桥》这篇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同学们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看一个关于洪水的短片,体会洪水的无情与恐怖二)以读促悟、品味语言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汇报交流 :(随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句一: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说明什么你能读出雨势之大吗 句二: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咆哮”是什么意思?“势不可当”呢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句三: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句四:水渐渐窜上来,放肆的舔着人们的腰 “放肆”说明什么? 句五: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3、这几句话是什么描写说明现在是什么情况 4、想象体验教师叙述:洪水如猛兽般席卷了整个村庄,农田被淹没了,房舍被冲毁了,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在田间地头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还睡得正香呢突然一声惊叫,大家翻身起床,却一脚踩在了水里,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是什么感受当时被惊醒的人们有什么表现(学生自由发言。

      5、找出文中描写人们惊慌失措的有关句段,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三)再读再悟,体会英雄人格 1.过渡:洪水像恶魔般在路上舞蹈,露着狰狞的面目,人们惊慌失措,极度恐慌,唯有一个人是例外的,他是谁他此时又是怎么表现的呢 2.浏览课文,老汉的哪些表现让你感动? 3.学生自由读文, 4.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感动一:老汉沙哑的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 (老汉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为什么说他像一座山) ①连日来的大雨,让老汉揪心啊,他整夜整夜地睡不着,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看着你拥我挤的村民,老汉沙哑地喊话…… ②在洪灾来临时,老汉第一个赶到了那座木桥——全村人逃命的唯一通道旁,他想:“我不能丢下我的村民不管!”他站在桥边,沙哑地喊话…… ③面对跌跌撞撞的村民,老汉冷静地想,这么乱可不行,我得控制局面,指挥他们逃生,于是他沙哑地喊话……) 老汉的这一喊,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 感动二: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吼”说明什么谁能读出这种语气老汉为什么要这样做) 老汉看到一个小伙子挤到了前面,他觉得在灾难面前任何人也不能例外,他冲上前去,从队伍里揪出了小伙子,吼道……(四)设置矛盾,体会老汉父亲的大山形象。

         1. 同学们,老汉的大山形象让我们刻骨铭心除了老汉,文中还有一个人作者也进行了具体描写,谁(小伙子)请你们认真默读最后几个自然段,划出描写老汉与小伙子动作的词句  这一“揪”是把小伙子从哪里揪到哪里老汉犹豫了吗哪几个词可以看出(突然,冲)老汉揪得像大山一样果断来,一起果断地读读  后来,老汉与“揪”相反的动作是“推”这一“推”,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小伙子  这一“瞪”,是小伙子对老汉的不满,不情愿可是后来这一“推”,又是那么心甘情愿地把生的希望让给老汉  矛盾之处【老汉:揪——推;小伙子:瞪——推】  2.老汉和小伙子,他们说的、做的,前后似乎充满了矛盾同学们,你们能读懂吗?  似懂又非懂,令人费解,是吧?如果你读了下面这段话,老师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  出示文章的结尾: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到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的儿子  让我们一起怀着沉痛的心情读读这段话  3.同学们,这是这篇课文真正的结尾现在,你真的读懂了吗(老汉和小伙子,他们是一对亲生的父子啊!那么,当时老汉的揪和推;小伙的瞪和推,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呢写一写,老汉与儿子的内心独白。

      分组写 ①父亲从队伍里揪出儿子,儿子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儿子瞪了父亲一眼, 父亲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儿子推了父亲一把,父亲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父亲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堂总结,升华情感当个人利益与大家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老汉毅然选择了“先人后己”!“舍小家而顾大家”!因为他在入党的那天起始终铭记入党宣誓词中的那句话: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是呀,在面对灾难时,老汉像一座山,一座屹立不倒的山,他更像一座桥,一座联结生命的桥他用自己的行动为村民搭建了一座跨越死亡的救生桥,更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党和群众之间筑起了一座永不坍塌的心桥!13、穷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预习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3、了解作者,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4、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准备:查阅资料——作者和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课1、回顾本单元的教学主题2、板书课题二、预习课文1、读课文2—3遍:自读、同桌检查、分段接读等形式(自由掌握)2、标出段号,画出词语三、初学课文1、了解作者2、了解写作背景3、了解课文内容:思考,全班交流1)穷人指的谁?(2)体会西蒙与桑娜、渔夫的不同:比他们还要穷4、学习生字:自学,组词(写一写)四、交流收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桑娜和渔夫勤劳、淳朴、善良的特点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对话和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3、指导学生写课后小练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回顾课文: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外面又黑又冷,桑娜去探望生病的女邻居西蒙她猛地推开西蒙的家门,屋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她发现西蒙仰面躺着,一动不动,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想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他们睡得又香又甜你看到此情此景,你会怎么做呢桑娜的选择又是怎样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二、学习课文(一) 理解桑娜的心情:学习9---11段(心理描写)1、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心里是——(板书:忐忑不安)2、谁来读9—1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读边思考: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些什么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些什么?指名说。

      3、如果按照先后顺序,应该是——(学生交流)出示:①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②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③这是闹着玩的吗?④他会说什么呢?指名读思考:为什么课文不按这样的顺序来写呢?4、这就是“忐忑不安”的意思这时的桑娜头绪万千、思绪混乱谁来读这个词,读出忐忑不安的心情来5、再读9——11自然段你又从哪些词语读出了“忐忑不安”(神情激动,惊,沉思)忐忑不安就是心里慌张、不安6、你能把9——11自然段读出忐忑不安的感情来吗(自己先练读——指名读)7、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忐忑不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