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诗鉴赏.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明***
  • 文档编号:96909612
  • 上传时间:2019-08-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0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给张籍的两首七言绝句,是作者的经典作品之一,其中第一首广为流传前一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后一首重在抒情,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      【原文】      早春呈⑴水部张十八员外⑵      其一      天街⑶小雨润如酥⑷,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⑸一年春好处⑹,绝胜⑺烟柳满皇都⑻      【注释】      ⑴呈:恭敬地送给      ⑵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⑶天街:京城街道      ⑷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⑸最是:正是      ⑹处:时      ⑺绝胜:远远胜过      ⑻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白话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虽然时间不长,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      【赏析】      诗人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这一句是全篇中的绝妙佳句早春二月,在长安,冬天未过,春天还未来临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最初的春草芽儿就冒出来了,作者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作者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作者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      接下来的第三、四句是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心裁。

      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在最后,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作者喜爱了像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这首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既咏早春,又能摄早春之魂,给人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