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建筑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汇.pdf
8页-. 优选-构造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汇总一、计算书:1、 根本风压和根本雪压数值书写有误风荷载 60 米以上高层乘以1.1 系数;雪荷载敏感构造取100 年数值雪荷载敏感主要是指大跨、轻质屋盖构造混凝土框架构造大跨度可套用抗震规的18 米;轻钢屋盖雪荷载根本上都会超过屋盖自重,均划分为雪荷载敏感构造2、 荷载取值不满足规要求存在荷载漏输或取值偏小尤其应注意卫生间、楼梯间、阳台等机房层平面太阳能集热板区面层恒载输入缺乏附房层作为地下室顶板,应考虑上部构造施工荷载,活载取值偏小不小于4KN/m2,建议取 4KN/m2对剪力墙构造,考虑墙体粉刷荷载,建议砼容重适当加大覆土厚 1.7 米,荷载输入偏小厚度取值缺乏,土容重按20KN/m2,取 18KN/m2偏小3、 应校验地下室抗浮设计水位取值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数据是否一致存在整体抗浮满足,局部抗浮不满足下沉庭院、坡道等4、 地下室防水砼外墙抗裂计算朱炳寅 建筑构造设计问答及分析P356,对地下构造进展裂缝跨度验算时,可考虑根底及地下室外墙建筑外防水的作用,按一类环境确定根底及地下室外墙外外表的混凝土裂缝控制,裂缝宽度可控制在0.3 0.4mm。
考虑实际施工中填土极不规,防水材料翻修困难,裂缝宽度按0.25 控制5、 场地类别有误场地类别应根据地勘报告取值,抗震区与构件的抗震等级密切相关6、 地面粗糙度应根据荷载规取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不同,对非震区高层计算构造有较大影响7、 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构造嵌固部位时应符合JGJ3-2010,12.2.1 要求嵌固层选用应与地下室统一单体计算模型应将地下室及相关围一起建模计算单体模型外延两跨,满足刚度比2 的要求存在较多下沉庭院等造成顶板不完整时嵌固端下移或置于根底顶8、 商业建筑活载在设计柱、根底时, 不能考虑按楼层的折减,应取楼面梁一样的折减系数9、 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承台应进展局部受压验算,请复核并提供计算书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偏大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取值不对,请复核桩基 -. 优选-无扩底取0.95,扩底取0.7310、人防地下室底板在人防荷载组合时未计入水压力,另根据抗浮计算书数据,底板水压力取值缺乏,地下室底板、地梁请重新设计沿街商铺局部抗浮计算中,将商铺中所有砖砌隔墙均作为上部压重偏不平安,有些隔墙建成后肯定要撤除,应按最不利情况考虑11、板式筏基应作柱边缘h0 处截面的受剪承载力验算,GB50007-20118.4.9 条。
12、缺电梯井筒冲切验算结果,单片墙冲切不满足13、土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取值300 偏大程序默认为3,中科院培训资料可取30. 14、外围带干挂的外墙自重荷载偏小,阳台及露台造型柱荷载未输入15、设计说明底板为独基加防水板,计算书却按筏板计算,应统一16、请补充板配筋、多桩承台、双柱独立根底、螺旋楼梯、桩基、软弱下卧层、抗拔锚杆等计算书锚杆计算中应注意钢筋承载能力单根锚杆承载力计算,根据CECS22:2005:Nt fyk*As/Kt;单根锚杆承载力计算,根据GB50007-2011 计算: Rt0.8* *d*l*f 抗拔锚杆应明确试验数不得少于总锚杆根数的5%,且不得少于6 根,锚杆抗拔试验极限承载力应为抗拔承载力特征值的2 倍;单根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150KN 计算有误, 150KN 应为设计值,且锚杆计算书中锚杆直径为32 与施工图中直径为28 不符,请复核17、地下室顶板消防车道、消防登高面活载未考虑消防车道登高面荷载应根据板跨大小区分确定18、构造中有异形柱,柱配筋计算原那么应按双偏压计算,请复核高层框剪构造柱配筋按单偏压计算应双偏压复核;柱箍筋强度输入值为360 级,实配为270 级。
局部 GZ在计算书中实际为受力柱,配筋偏大,请复核19、桩身砼强度不满足桩的承载力设计要求,强条桩基计算书中,桩身验算强度应与承载力特征值相匹配例 ZJ-1 特征值 4000,那么桩身应到达4000 1.35=5400KN以上20、高层建筑应提供位移、周期、倾覆力矩比等计算书构造根本周期错误,影响风载取值 再次强调,周期回代21、底层局部剪力墙稳定超限PKPM 配筋简图中不做红色显示,需要查看超配筋信息作出判别22、计算中既考虑活载不利布置又设定活载力增大系数为1.1,重复,可取其一23、总信息中剪力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实际小于0.3%24、计算书字体太小 -. 优选-要求计算书编制目录,地下室计算书分区块或较大图幅打印二、设计说明:1、规版本有误;尤其是101 图集、验收规经常搞错;补充高规 、大直径灌注桩技术规程、烧结砖与烧结砌块、桩基 、混凝土异形柱构造技术规程等规;2、自然荷载取值有误;风压图纸中应加括号注明计算风压3、 页岩多孔砖和砂浆应明确采用矩形孔烧结页岩多孔砖和预拌砂浆 见文件4、砌体构造说明应明确灰缝中钢筋外露砂浆保护层的最小厚度,明确砌体的孔洞率允许的最大值。
5、砌体材料与建施不一致,陶粒增强加气混凝土加气砌块应采用专用砂浆屋面女儿墙砌体砂浆强度不应小于M7.5;外墙材料涉及建筑节能,要求建筑专业尽早计算确定6、地面以下砖砌体强度满足规要求地面以下砌体应采用Mu15 页岩实心砖砌筑7、水下灌注砼施工时,桩身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见 JGJ/T225-2010,5.1.38、桩身加强箍直径宜取18mm桩身配筋率小于0.3%9、补充地下室基坑开挖回填施工要求地基根底局部说明应补充基坑排水的要求和停顿排水的条件10、构造类型与计算书不一致尤其是框架 - 剪力墙构造与剪力墙构造11、轻质墙长大于等于1.5 倍层高时,应在墙中段增设构造柱12、轻质墙与页岩砖交接处做法?两种材料尺寸不同防止同一建筑中出现三种墙体材料13、构造说明三 .4 条:中小学建筑防护栏杆最薄弱处承受的最小水平推力不应小于1.5kn/m14、六 .6 条:板厚大于100 时,分布筋 6200 小于 0.15%配筋率要求15、 填充墙与框柱拉结筋, 抗震设计时宜沿全长贯穿 非抗震沿高度间距500, 长度按 700/900交替截断16、 0.000 相对于黄海高程与建施不一致,请检查。
17、 房屋高度已超过规JGJ149-2006 框剪构造的最大适用高度,异形柱宜改为矩形柱为妥异形柱肢端配筋率偏小18、钢筋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与计算书不符地下室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并注明防水等级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有误19、地基根底设计等级有误;高层根底埋置深度不满足要求桩基请进展重心校核,以查看桩基承载力是否满足受力要求20、地基根底设计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来进展,未勘察就进展设计违反根本建立程序,请核实 -. 优选-21、应注明构造使用用途应明确室外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UEA已制止使用,被淘汰了22、人防:人防外墙等效静载取值有误明确本工程室外人防出入口方式,并确定门框墙、临空墙的等效静载注明室楼梯进入口门框墙、临空墙等效静荷载明确本工程楼梯出入口方式, 并确定楼梯踏步与休息平台的等效静荷载注明人防钢筋锚固长度注明人防砌体拉结筋伸入墙长度人防构件厚度不满足规要求23、应注明商业局部栏杆顶竖向荷载24、当采用水下灌注砼施工时,桩身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JGJ/T225-2010 第 5.1.3 条桩基承台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地梁宽度不满足要求承台边距桩边距离不应小于200。
底框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25、在水平缝设置钢筋的砌体砌筑砂浆宜采用水泥砂浆砌筑26、说明 6.1.3 条中地下室外墙迎水面砼保护层厚35mm 应改为 50mm27、种植局部的顶板防水等级应标明为一级地下室防火等级应为一级三、图纸容:1、 图框中图名有误;工程名称有误;2、缺层高表;缺沉降观察标;根底平面图中应标明北方向3、梁平法施工图:1梁平法标注不规纵筋缺乏,箍筋配筋缺乏等等,不再赘述2主次梁交接部位次梁钢筋锚固不满足要求;实际工程中应注意上筋不能太大 -. 优选-3圆弧梁抗扭系数取默认0.4 不平安独立梁无现浇楼板扭矩不应折减4主、次梁间隔布置的悬臂梁,次梁悬臂梁计算结果偏小,应进展比拟分析5剪力墙构造中跨高比不大于5的梁应按连梁设计跨高比小于5 的框架梁, 箍筋宜满足连梁构造要求,请核查6剪力墙中连梁跨高比不大于2.5 时,其两侧腰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3%7梁 Y 向腰筋的间距偏大不应大于200mm,请核对8梁上部通长钢筋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GB50010-2010 第 9.2.6 条9转换梁配筋不满足JGJ3-2010 中 10.2.7.3 条。
10机房顶屋面梁格布置与计算书不符,梁荷载输入缺支座反力西子1t 客梯大概要输入 80KN机房顶应预埋检修吊钩11KL6 应按深梁设计深梁:跨高比不大于2 的简支梁,不大于2.5 的连续梁4、墙柱:1短柱如楼梯间柱箍筋应加密2异形柱肢高不应小于500mm异形柱标注应明确固定筋与分布筋3异形柱肢端配筋不满足0.2%,强条; 且纵向受力筋 不计分布筋 配筋率小于0.8%4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肢高缺乏300mm 端配筋应加强5剪力墙中连梁跨高比不大于2.5 时,其两侧腰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3% 见JGJ3-2010,7.2.27 第 4 条6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在400 中间设置纵向构造钢筋肢距不满足要求高规 P88,箍筋、拉筋沿水平方向的肢距不宜大于300mm,不应大于竖向钢筋间距的 2 倍; P89,非抗震剪力墙肢端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7剪力墙在房屋顶层、楼电梯间等部位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满足0.25%,高规- -. 优选-P90-7.2.19 条8施工图中的框支柱计算模型也应定义为框支柱应按框支柱编号,且体积配筋率不满足规要求 JGJ3-2010 第 10.2.11.8 条9框架柱角筋偏小。
10人防门框墙配筋不满足0.25%11抗震建筑柱截面尺寸不满足规要求楼梯柱的截面尺寸宜满足框架柱的要求,因受建筑使用要求限制,柱宽度尺寸不满足规要求时,应控制柱截面宽度不小于200mm,并相应加大柱截面高度尺寸,使楼梯柱截面面积满足框架柱的最小截面要求,即300 x300楼梯柱箍筋宜全高加密 朱炳寅,抗震 P26012楼面框架梁与剪力墙平面外刚接,相应部位应设置暗柱或扶壁柱,并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13边缘构件大样图短肢方向箍筋不应小于墙体水平筋14剪力墙拉结筋间距与分布筋间距不匹配15地下室柱与上部单体相应柱定位矛盾16人防墙配筋不满足0.25%5、板:1局部板配筋不满足构造配筋率违反GB50010-2010 第 8.5.1 条强条2转换梁周边板厚不宜小于150mm,建议加厚JGJ149-2006 第 A.0.9 条转换层板厚不宜小于180,且双层双向配筋率不宜小于0.253现浇板分布筋应满足GB50010-2010 第 9.1.7 条要求现浇板柱子阳角应增设放射筋支座负筋偏小高差较小如卫生间、阳台交接处不应按铰接计算混规9.1.7:当按单向板设计时,应在垂直于受力的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宽度上的配筋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的受力钢筋的15,且配筋率不宜小于0.15;分布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当集中荷载较大时,分布钢筋的配筋面积尚应增加,且间距不宜大于200mm。
4现浇空心无梁楼盖不满足最小配筋率JGJ/T268-2012 第 7.1.9.1 条现浇空心无梁楼盖跨中板最小配筋率宜按0.25、 柱上板带宜按0.3控制JGJ/T268-2012 第 7.1.9.2 条 5地下室底板拉结筋间距应与底板筋间距相匹配6屋顶斜屋面板筋锚入构造梁中应满足抗拉锚固要求7电梯机房顶检修吊钩荷载漏输,并补充吊钩大样电梯机房处板未注明做法,模型中机房荷载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