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2、长治有限公司矿井顶板管理规定.doc
20页附: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长治有限公司矿井顶板管理的若干规定为进一步提高矿井顶板管理水平,有效预防采、掘工作面及矿井巷道冒顶、片帮等事故发生,促进平安生产,特制定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长治有限公司顶板管理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顶板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加强顶板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公司成立顶板管理工作领导组组 长:李俊虎副组长:耿增达 张炳林 赵保平 宋德新 王占国成 员:生产技术部、平安监察部、基本建设部、调度指挥部、机电设备部、一通三防部、物资供应公司、财务资产部相关负责人及各煤矿矿长(经理)顶板管理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生产技术部,办公室主任由生产技术部部长担当其次条 公司、矿井顶板管理职责划分1、公司是顶板工作的督导主体负责制定顶板管理规定,为公司各矿的顶板管理工作供应服务和技术指导,并对各矿顶板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考核2、公司各矿是顶板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依据公司的要求,制定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规划,将顶板管理目标、责任进行分解,责任到人,将顶板管理工作的各项规定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现场,并对顶板管理工作进行班评估、旬检查、月考核3、各生产区(科)、队是顶板管理工作的执行主体,要仔细贯彻顶板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顶板管理措施和管理考核细则,落实顶板管理责任,责任到人。
4、公司、矿井各职能部门要加强顶板管理工作,实现顶板专业化管理1)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对采掘顶板管理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刚好收集整理、探讨国内外顶板管理新技术、新工艺,并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应用2)公司各矿生产技术部门要设1~3人特地负责采掘工作面现场顶板管理工作,其职能如下:(a)建立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统计分析表和顶板事故(包括非伤亡事故)档案,实行日常事故分析b)检查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顶板动态监测数据处理,定期分析支护质量、支护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技术上、材质上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c)推广顶板管理新技术,支护新工艺、新材料d)制定顶板管理制度,建立顶板管理考核体系e)组织区(科)、队开展顶板管理竞赛活动,组织召开顶板管理工作专业会议f)依据年度生产支配,对新开采煤层、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分析顶板活动规律,为制定顶板管理措施供应依据3)矿井的地测部门,要加强采掘工作面的地质勘测工作,驾驭地质构造及改变状况,刚好填图分析、供应资料,进行地质预报a)工作面设计前,必需进行地面勘查,并结合相邻工作面的地质状况,分析推断所设计工作面的地质构造 (b)在回采工作面开采前,地质部门要向规程编制部门提交工作面地质说明书,作为编制工作面作业规程的依据。
回采工作面在设备安装前要进行物探,发觉构造时必需刚好打钻探明状况c)回采工作面上覆为采空区或处于小窑边界时,开采前必需探清其上覆采空区或小窑积水的水位、水量,并实行有效措施,防止水害和水害引起的冒顶事故发生4)矿井的生产技术、调度等部门要刚好驾驭顶板管理状况,建立台帐,实行牌板管理刚好驾驭回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收尾和掘进工作面巷道贯穿的实时状况5)公司生产技术部及相关部室要主动的与科研部门合作,将顶板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科研课题,进行开采、支护新工艺、新技术试验,探寻解决顶板管理难题的途径和方法6)公司各矿井技术部门要严把设计关口坚持采面和巷道布置要有利于顶板管理、端头维护、超前维护的原则,并满意工作面过断层、空巷等特殊构造的要求a)矿井采区、工作面在开工前必须要有设计,并以地测部门供应、经审批的地质说明书为依据b)工作面布置必需避开对顶板管理、维护有较大影响的地质构造c)巷道断面、设备、管(线)路等布置要有利于两巷端头维护和超前维护7)供应部门要严把支护材料的质量关,刚好向采掘工作面供应质量合格、数量足够的支护材料8)职工教化、培训部门,要有支配地对井下职工进行顶板管理方面的学问培训第三条 建立健全顶板管理责任体系1、公司分管副经理、矿长、区(科 )队长是本单位顶板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顶板管理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
负责健全本单位顶板管理的机构,制定顶板管理岗位责任制,配备顶板管理工作人员,落实顶板管理所需材料、资金2、公司各矿井总工程师、分管采掘副总工程师、区(科)主管工程师、技术队长对本单位的顶板管理工作负技术责任1)组织制定顶板管理工作支配和平安技术措施2)负责组织推广和应用顶板管理新技术3、各矿分管采、掘生产的副职是本单位顶板管理的干脆责任者,对顶板管理工作负干脆领导责任1)负责组织和实施顶板管理工作支配2)负责组织实施各项顶板管理措施4、平安监察部门对监管范围顶板管理工作负监察责任第四条 建立、健全顶板管理相关工作制度1、公司各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要做到年初有支配、年末有总结2、公司各矿要编制年度顶板管理工作支配、顶板管理专项资金支配和平安技术措施顶板管理专项资金主要用于: (1)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的试验费;(2)购置、更新顶板动态监测、矿压观测仪器和仪表,进行矿压观测;(3)开展顶板管理竞赛活动3、公司每半年召开一次顶板管理工作专项会议依据平安生产实际,分析顶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顶板管理改进看法,并对顶板管理新技术、支护新工艺的推广工作进行支配部署;矿井每季,科(队)每月要召开一次顶板管理工作会议,专题探讨顶板管理工作,检查分析顶板管理工作支配、规章制度、资金支配的执行落实状况,对顶板管理工作进行讲评,对下一步工作进行支配、部署。
第五条 严格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执行程序1、每个采掘工作面必需依据《煤矿平安规程》和《作业规程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编制符合本工作面实际的作业规程,严禁无规程作业作业规程必需由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不得传阅批示2、矿井总工程师每月要对所辖专业的规程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一次全面复查、复审3、如遇状况改变时,要刚好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平安技术措施,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贯彻执行4、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需有下列顶板管理内容、资料:支护设计;工作面(包括上下端头、超前支护) 支护形式、规格;依据矿压观测资料进行的支护密度计算;支护质量动态监测的具体说明;工作面初次放顶、周期来压、坚硬或复合顶板、软底板、分层开采人工假顶、过空巷或地质构造带、回柱放顶、工作面收尾等状况的顶板管理措施5、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需有下列顶板管理内容 : 巷道永久支护和临时支护的形式、规格、尺寸;处理冒顶事故以及巷道开口、贯穿、开帮、挑顶、巷修、过地质构造带等状况的顶板管理措施6、巷修和通风设施的施工必需制定专项平安技术措施,明确支护形式、先支后撤依次和处理局部漏顶、片帮事故的管理方法、平安技术措施,并由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第六条 主动完善和革新采掘工作面支护工艺1、改革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推广运用先进的大功率电牵引智能化采煤机等采煤设备2、在有条件的煤层,优先推广运用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3、加强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不断完善、提高支护手段和支护形式,进一步提高顶板支护质量监测工作水平综采工作面实行矿压监测,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纳锚杆、锚喷等支护形式时,必需设置综合测站,对顶板离层、顶底板移近量进行实时检测,随时驾驭巷道表面和深部位移、顶板离层、锚索锚杆受力状况,实现顶板管理科学化综合测站的设置和观测频次要依据实际确定,并在作业规程中予以明确第七条 严禁空顶作业第八条 严格执行煤矿《采煤、掘进平安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方法》等有关规定1、坚持公司每季度检查、矿井每旬检月验制度2、坚持开展工作面工程质量、顶板管理及规程落实的班评估工作3、班评估执行检查验收人员现场填写验收单,依据检查状况计算得分、定级制度4、检查中发觉的问题要逐条落实整改第九条 仔细执行支架(支柱)定期检修和运用单位验收管理制度,严格检修、验收标准1、入井的支架(柱),入井前必需经矿井的生产、机电、供应部门的有关人员依据验收标准和要求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支架(柱)不得入井。
2、支架(柱)检修单位,必需依据检修标准进行检修,确保检修质量3、公司的生产技术、安监、机电、供应等职能部室,要依据支架(支柱)运用状况,对检修单位进行检查、监督,发觉问题要刚好订正、处理第十条 严格采煤工作面的支护管理,保证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1、综采工作面支架选型合理,顶梁接顶严实,无死架和不接顶架综采工作面的液压支架要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得超过±50mm,支架中心距偏差不超过±100mm;相邻支架不能有明显的交织液压支架与顶板平行支设,最大仰俯角﹤7°,液压泵站压力不低于30MPa,液压支架的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80%2、单体支柱支设要坚固,不准打在浮矸、浮煤上支柱的排距、柱距、迎山角要符合规程要求地板松软时,支柱必需穿铁鞋,钻底不大于100mm同一采煤工作面中,不得运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金属顶梁和单体液压支柱,在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或运用时间超过8个月后,必需进行检修,检修后的支柱必需经压力试验合格后方可运用3、回采工作面必需配备观测仪器、仪表,坚持顶板动态观测,开展矿压观测预料预报工作4、木垛、丛柱、戗柱、戗棚、密集支柱、“四对八梁”等特殊支护,必需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并严格按要求支设,确保质量。
5、液压支架(滑移支架)、单体液压支柱支撑范围内必需与采高相符,不得超高运用工作面出现倒架、歪架、死架时,必需制定专项平安技术措施,予以刚好处理6、采煤工作面必需常常存有肯定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其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7、回采工作面因故停产前,必需将液压支架移至最小控顶距,并实行有效的防止支架自降措施端面距超规定时,要支设贴帮柱工作面停产期间应支配专人进行巡回检查,发觉隐患时,应刚好汇报、处理第十一条 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多发地点的技术管理1、两巷超前支护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应超前20m进行加强支护超前支柱必需运用单体液压支柱或超前液压支架(推广运用自移液压支架),全部支柱必需架设坚固,并有防倒柱措施1)两巷超前支护所用单体支柱必需进行监测,初撑力要达到规程规定要求,否则,要进行二次注液2)回采工作面两巷超前的支护形式、支护强度、排距、柱距、迎山角以及工作面的防片帮措施等,均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3)沿空留巷的巷道要刚好维护明确采后巷道维护责任,确保采后巷道的维护质量4)工作面上、下顺槽超前支护,必需完整无缺,两巷的高度、宽度以及支护质量符合规定要求2、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护工作面上下端头必需运用端头支架,没有运用端头支架的,要严格按规定要求运用“四对八梁”进行支护。
第十二条 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周期来压和采面收尾期间的顶板管理1、初次放顶时的顶板管理:(1)矿由生产矿长、采煤副总、生产科、安监科和有关科(区)队干部组成初次放顶管理小组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前要制定特地的技术措施;初次放顶期间,每班都要有初次放顶管理小组成员跟班指挥,监督初次放顶措施的执行落实,发觉平安隐患,要马上实行措施予以处理,以防重大冒顶事故发生2)顶板坚硬的工作面初次放顶有困难时,要采纳人工强制放顶采纳人工强制放顶时,其炮眼布置、数量、深度、角度、间距、装药量等参数要在作业规程或初放技术措施中予以明确规定,并必需经矿长、总工师签字批准后实施3)工作面初次放顶工作,只有经初放管理小组确认,回采工作面的顶板的确放下时,初次放顶工作方可结束2、周期来压时的顶板管理(1)刚好驾驭周期来压规律,严格周期来压时的支护设计和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