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泌尿生殖系肿瘤.ppt
28页第二节 膀胱肿瘤,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 病因:1.遗传,2.环境、职业, 3.代谢紊乱,4.慢性疾病 特点:①多中心性 ②复发性 ③伴肾盂、输尿管、尿道 同一上皮类型的肿瘤,一 膀胱肿瘤病理,1.组织类型:上皮性肿瘤占95%以上 移行上皮细胞癌,约占90%, 鳞癌、腺癌各占2~3%,肉瘤罕见 2.分化程度:I、II、III,与恶性程度的关系 3.生长方式:原位癌 Tis(Tumor in situ) 乳头状癌 浸润性癌,膀胱肿瘤病理,4.浸润深度:肿瘤分期(T)和病理分期(P) TNM分期:Tis原位 Ta乳头状无浸润 T1限于固有层内 T2浅肌层 T3深肌层或穿透全层 T4侵犯邻近组织 肿瘤扩散:1. 向深部浸润 2.淋巴转移:常见 3.血行转移:晚期 预后主要与分级、浸润深度关系密切,膀胱癌病理分期图,二 膀胱癌临床表现,1. 年龄50~70岁,男:女为4:l 2. 典型的症状: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间歇性发作 3.偶有膀胱刺激症、排尿困难、下腹包块,三.膀胱癌诊断,1.临床表现 2.脱落细胞学检查 3.膀胱镜检及活检 4.X线造影 5. B超、CT,MRI对分期有帮助 6.膀胱肿瘤的ABO(H)抗原,BTA 流式细胞计检查,了解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膀胱癌镜下所见,膀胱癌(IVP),膀胱癌(CT),膀胱癌(B超),膀胱癌(大体标本),,四 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及放疗 (一)浅表肿瘤(Tis,Ta,T1) 1.TURBT十膀胱灌注 2.全膀胱切除术(多发、癌旁Tis、 Tis G3) (二)浸润性膀胱肿瘤(T2,T3,T4) 1.膀胱部分切除+膀胱灌注 2.全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 3. 姑息性手术:输尿管皮肤造口,第三节 阴茎癌,一 病因:包皮垢长期刺激, 多发生于包茎或包皮过长者 二 病理:鳞癌为主,基底细胞癌、腺癌 分乳头状癌和浸润性癌 部位:龟头、冠状沟、包皮内板、阴茎干 转移:淋巴、血液 前哨结:大隐静脉进入股静脉的上内侧淋巴结,常见转移的最早部位。
腹股沟肿大的淋巴结不一定是转移,50%可由感染所致,三 阴茎癌的诊断,1.包茎或包皮过长者,痒、痛、血性分泌物 2.硬结、肿物,经久不愈的溃疡 3.菜花状肿物,伴恶臭 4.淋巴结肿大,50%有转移 鉴别:尖锐湿疣、结核性溃疡、 包皮阴茎头炎,,四 阴茎癌的治疗,1.手术治疗: 阴茎部分切除 阴茎全切术 腹股沟淋巴清扫术(转移者) 2.放疗和冷冻:年轻、肿瘤小 3.化疗:博莱霉素 预后:术后5年生存率达53-90%,第四节 睾丸肿瘤,1.发病情况:年青人多见,多为恶性、 占男性生殖系肿瘤10%, 全身肿瘤1% 2.病因:种族、遗传、隐睾、 损伤、内分泌,睾丸肿瘤病理,3.分类 原发性 a 生殖细胞肿瘤(90-95%): 精原细胞瘤、胚胎癌 绒癌、卵黄囊瘤、混合性瘤 b 非生殖细胞肿瘤(5-10%) 睾丸基质肿瘤、间质细胞瘤、支持细胞瘤 继发性 网状内皮组织肿瘤、白血病、转移瘤 4.转移途径:淋巴;血行,5.临床表现与诊断,(1) 睾丸肿大、坠胀、钝痛、男乳女化, (2) 查体睾丸肿大、沉重 、光滑 (3) 瘤标: β-HCG 5-10%精原细胞瘤↑, 40-60%胚胎癌↑↑,100%绒癌↑↑↑ AFP 50-70%胚胎癌及卵黄囊瘤↑, 纯精原细胞瘤及绒癌正常 (4) B超检查、MRI、CT,睾丸肿瘤,睾丸肿瘤的分期与治疗,6.分期 I 肿瘤限于睾丸内 II 腹膜后区域淋巴结转移 III纵隔、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 7.治疗 (1)病睾根治性切除 (2)精原细胞瘤术后+放疗 (3)非精原细胞瘤术后+化疗 或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第五节 前列腺癌,一、发病情况: 老年病,中位年龄为72岁,高峰年龄为75-79岁。
发病率呈3%上升, 欧洲:肺癌 前列腺癌(发病率) 美国:前列腺癌 肺癌(发病率) 肺癌 前列腺癌(死亡率),二、前列腺癌病因及相关因素,1. 与遗传、食物、环境、性激素有关 性活动方面:首次遗精年龄越小危险性越大;有手淫习惯者危险性较高;再婚者危险性最高;性传播疾病,尤其是淋病可增加前列腺癌的危险性2-3倍等 2. 动物脂肪摄入↑→发病率↑ 大豆、绿茶、硒、维生素E↑ →发病率↓,三、前列腺癌病理与分期,1. 病理:多为腺癌、外周带发生 转移:局部浸润、淋巴结、 血行(骨盆、脊柱) 2. 病理分级: 推荐使用Gleason评分系统前列腺癌组织分为主要分级区和次要分级区,每区的Gleason分值为1-5分,Gleason评分是把主要分级区和次要分级区分值相加,形成癌组织分级常数 病理分期:可以指导治疗和评价预后 推荐TNM分期系统 前列腺癌危险因素分析:低危:PSA<10;Gleason评分≤6;临床分期≤T2a;中危:PSA<10-20;Gleason评分≤7;临床分期≤T2b;高危:PSA>20;Gleason评分≥8;临床分期≥T2c.,四、前列腺癌临床表现,1.早期症状不明显或BPH表现 2.晚期:骨转移:骨痛、病理骨折、贫血、脊髓压迫等。
五、前列腺癌的诊断,1. 直肠指诊(DRE)最直接、最经济的诊断方法质硬、可有结节、与周围界限不清等 2.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清总PSA(tPSA)>4ng/ml为异常 3. 穿刺活检: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10针以上阳性率高 4.影象学检查:经直肠B超(TRUS)、CT、MRI 核素检查:131I-r-SM、ECT,六、前列腺癌治疗,(一) 局限性前列腺癌 1. 观察等待(watchful waiting):低危前列腺癌、晚期前列腺癌 2.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开放、腹腔镜):禁忌症:1.患有显著增加手术危险性的疾病,如严重心血管疾病、肺功能不良等;2.严重出血倾向或血液病;3.已有淋巴转移或骨转移;4.预期寿命不足10年 3. 放射治疗:外放射、间质内放射(永久粒子植入) (二) 晚期前列腺癌 1. 内分泌治疗 双睾丸切除、药物去势、雌激素 2. 联合内分泌疗法 3. 放疗、局部冷冻、射频消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