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家港木材储运交易中心投资策划.pdf
6页张家港木材储运交易中心投资策划 一、 项目简介 张家港木材储运交易中心总投资1.1 亿元,总占地面积 450 亩,分为两大地块,分别为 50 亩和 400 亩其中 50 亩地块为保税仓和板材超市,另 400 亩地块设有办公及电子交易中心、木材加工区、货物仓储区、木材堆存区以及配套服务区,建成后仓储面积可达30000平方米,一次性可堆放木材20万立方米,并提供工商、税务、金融、运输等一条龙服务 项目建成后,可以为客商提供货运代理、船务代理、供应链管理、木材加工、信息查询、融通仓网络、期货市场等全方位的服务 二、 行业分析 张家港木材储运交易中心项目, 是一个依托于张家港强大木材进口优势, 集木材交易、加工、仓储和堆存为一体的大型投资项目该项目处于木材加工产业链的中部,紧密联系上游的木材采伐、进口与下游的家具加工制造业,完全服务于我国的木材加工行业因此,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应着重对我国木材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加以分析 首先,从木材加工行业的供给来看我国在 1998 年出台“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以来,用材缺口主要依靠进口弥补我国由于森林资源匮乏,人均木材蓄积量仅为 8.6 立方米, 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 14.2% 。
因此, 我国的林产品贸易主要是补缺型的进口贸易1981 ~1992年,中国累计进口林产品 220.55亿美元,约占同期全国进口商品总额的2.5% 按进口商品金额计算,林产品居第四位但是到 1998 年,林产品进口额已跃居各种进口商品之首林产品已成为当前中国最主要进口商品之一,其重要性正与日俱增随着林产品进口量的逐步加大,我国林产品市场对进口产品的依存度也在逐渐提高截至1998 年,中国进口的各种林产品按原木折算,总量已超过 5000 万立方米,约占同年全国工业材总消费量的 1/4 左右 进入 21 世纪以后,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对国际原木的进口需求一直呈刚性增长的势头从进入新世纪 5 年来(2000 年~2004 年)我国每年进口原木数量及其与上一年同比来看,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都是呈现增长态势,尤其是 2002 年原木进口数量及金额增幅最大,分别为 44.3 %和 26.24 % 从 2003 年开始,近两年来我国进口原木的步伐逐渐过渡到稳中微升的状况 2003 年与 2002 年同比, 进口原木数量与金额增幅分别为 4.62 %和 14.47 %,而 2004 年与 2003年同比以上两项则分别为 3.1%和 14.26 %,这一组数字十分接近决不是偶然。
它表明,我国进口原木在市场供求方面,已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以往那种或囤积居奇、或哄抬物价、或压价竞争的暴涨暴跌、大起大落的市场不规范现象已不存在代之行事的则是按市场需求多批次、小批量进口的理性操作行为 根据这几年,特别是近两年原木进口的形势变化,以及国家今年将要实行的财政、金融的"双稳"经济政策,预计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 其一,今年我国原木进口已步入良性循环运行轨道,将在前两年连续平稳微升的状态下继续运行,甚至也不排除在平稳的主调下,出现微降的可能之所以这样判断,一是取决于国家实行的稳健的财政政策以及对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进行宏观调控,强调循环利用的经济协调发展;二是我国在实施天保工程后,国内木材资源供应在连续 6 年降低的情况下于 2003 年开始显示回升,国内商品材产量已达到 4758.87 万立方米,同比增长 7.28 %,2004 年逼近 5000 万立方米,因此对国外原木进口的依赖程度,今年将有所减轻 其二,几乎所有原木生产和出口国都已重新调整了本国森林经营的策略,或是限制原木出口,或是强调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加之印度洋海啸灾难,使东南亚一些主要木材生产国受到重大损失,而像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国家又正是我国木材进口的主要供应国。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原木进口国,今年我国在原木进口方面,肯定会受到国际资源减少的制约 其三,我国是目前国际上消耗木材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作为一个对全球资源使用负责任的国家,我国政府近年来十分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2005年我国肯定将要有意识地增加针叶原木和锯材的进口,而进一步减缓非洲及南美热带阔叶树木进口的增幅,以维护全球的生态平衡针叶木材仍将以俄罗斯产北洋材(主要是红松和樟子松)以及澳洲产新西兰松等为主此外,由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合作,中国—东盟贸易区建设等国际联系纽带加强,我国西南木材边境贸易在今年将有较大发展 其次,从需求方面来看一方面,从 1998 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周期,年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都近 20%,特别是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 极大的拉动了木材加工行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木材加工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加入 WTO 后凭借我国巨大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大量外资木材加工企业在我国投资设厂,我国木材加工企业的出口量也在这几年中飞速增长据海关统计,仅 2005 年 1~6 月,我国家具出口金额高达 64.4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2.51% ;2005 年下半年将继续呈强劲增长态势。
业内专家表示,2005 年,中国家具出口总额将超过 130 亿美元,总量上将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家具出口第一贸易国 根据以上对我国木材加工行业供需两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对我国未来几年中木材进口格局做出以下预测: 1、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效果的逐步显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趋缓,国内木材需求量在未来几年中将表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而随着我国木材加工行业,特别是家具制造企业出口量的快速增长,对木材的需求会在短期内有较大的增加,因此我国对木材的需求在未来 3-5 年中将保持 15%-20%的增长,而其中一部分增长将由国内商品材满足,预计进口木材增长会在 12%-15% 2、目前我国木材进口来源国的前五位分别是:俄罗斯、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加蓬由于这种明显的区域性,形成了南北两大木材集散中心,北方以黑龙江为中心,南方则以江苏为中心而随着各国环境保护意识的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木材进口来源地将进一步分散,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形成以黑龙江为中心依靠俄罗斯为进口来源的北方集散地,以广西、云南为中心依靠东南亚国家为进口来源地的南方集散地和以江苏为中心依靠大洋洲、非洲为进口来源的的中部集散地 三、 市场分析 近年来,随着港口码头的迅猛发展,张家港港口码头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进口木材集散地、 交易地。
2003 年光原木进口量就达 200 万立方米, 占全国原木进口总量的 30% , 2004年原木进口量达 350 万立方米,2005 年达到 500 万立方米的规模 张家港口岸进口的木材主要来自在大洋州、东南亚和非洲,这三个地区的木材共有270.9 立方米,占总量的 99.7 %进口木材的品种非常丰富,达 280 多种,主要分为胶合板用材、家具装潢用材和建筑用材目前,张家港是我国第一大木材进口港,第二大木材进口口岸并且和扬州港一起使江苏成为我国南方木材进口集散地 自从我国制订禁止国内木材砍伐、鼓励进口的政策后,张家港港就意识到木材进口量将明显增加,从而有意识地开拓这一货源,在完成装卸作业的同时,积极为货主提供商务上的便利,如场地分票、检尺、加工、配送、提供交易场所等等,使来港的木材货主不断增多,逐步在港口形成了一个木材进口交易市场;为张家港建立了良好的木材装卸、交易品牌 张家港木材交易市场是全国最大的木材交易基地之一, 年交易量达 200 多万立方米,约占全国四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进口木材交易市场 而目前,张家港木材交易市场是一个由木材交易商自发形成的木材交易市场,存在着交易分散、价格混乱、规模较小等问题,无法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全面完善的服务,交易成本高企,同时也存在火险、虫害等隐患。
张家港木材储运交易中心的建设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交易中心可以为从张家港进口的木材提供良好的交易环境、流通渠道,另一方面张家港强大的木材吞吐能力也可以为交易中心提供稳定货源,使交易中心和张家港形成良性互动 (由于缺乏张家港乃至江苏省木材交易的详细数据,在市场分析部分难以对张家港木材储运交易中心的交易量及经营进行量化分析 四、 投资及运营 张家港木材储运交易中心分三期进行建设,采取滚动开发模式一期是占地 50 亩的保税仓及板材超市,建筑面积 27000 平方米(按 0.8 容积率估算) ,采用轻型钢结构建筑,预计投资:地价款 400 万元(以张家港招商网所提供地价为 8 万元/亩计算) ,建设投资1620 万元(以 600 元/平方米造价估算) ,建设期 6 个月 二期占地 350 亩,是项目的核心部分设有办公及电子交易中心、木材加工区、货物仓储区、木材堆存区,建成后仓储面积可达30000平方米,一次性可堆放木材20万立方米,预计投资:地价款 2800 万元,建设投资 2200 万元(含电子交易系统) 三期占地 50 亩,为交易中心的配套服务区,主要包含酒店、写字楼及店铺,建筑面积 36000 平方米,预计投资:地价款 400 万元,建设投资 3000 万元。
由于涉及不同资金来源,运营方式将有极大差别,关于整个项目的运营难以详述 五、 财务预测 由于原有资料的收益预期仅为 1200-1300万元/年,和所估算投资难以匹配,也由于对项目的运营模式不甚了解,无法作出合理的财务预测 对于此部分建议以 18%的内部收益率做为投资决策的衡量标准 六、 风险分析 该项目所涉及的风险主要有自然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包括虫害、疫病,由于进口木材中可能含有对我国林木有较大影响的病虫,海关检疫部门有可能对相应木材进行封存甚至销毁,这将对项目的运营产生短期影响这方面可以通过加强与海关检疫部门的合作,强化病虫管理降低相应影响 在管理风险中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引起的火灾, 由于木材属易燃物品, 一旦火情发生,将在木材密集堆放的场地迅速蔓延,后果不堪设想对此风险可以一方面加强管理,杜绝火灾隐患;一方面通过保险,降低损失 在政策风险方面,主要在于国家对每年采伐限额的调控,如扩大采伐限额则将影响木材进口量,导致交易额降低由于我国外汇储备高企及对国内生态环境的重视,此风险短期内发生的可能性较低 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扬州港木材进口的快速增长, 04 年扬州港的木材进口量也已达到100 万立方,成为国内第二大木材进口港。
对此,由于扬州港吞吐能力的限制,从长远来看它只能是张家港的补充,而难以成为竞争对手 七、 结论 首先,木材是属于资源性产品,虽可再生但周期较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木材的需求增长极快,木材的稀缺性越发显现,依托于木材进口的快速增长及其资源属性,可以为项目提供高成长性的行业背景 其次,项目的建设地位于张家港,张家港是我国第一大木材进口港,货源可以得到充分保证,并可和张家港形成良性互动同时由于港口运输行业的天然垄断属性,可形成项目的独特优势 综上所述,该项目结合了资源优势和垄断优势,具有极大的行业优势,投资前景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