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doc
19页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2•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 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3•本试卷一、四大题中,小题序号怕标有字母 A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标有字母 B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其它未标字母 A或B的试题为全体考生必做的试题 不同大题可以分别选做 A类或B类试题,同一大题的选择必须相同 若在同一大题 内同时选做 A类、B类两类试题,阅卷时只以 A类试题计分4.第20、21、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 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一. (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 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本大题第1、2、3小题为分叉题,分 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 做,一律按 A类试题计分A类题(适合于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A .某行星绕太阳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R,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 G,则该行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太阳的质量可表示为 2A .如图所示,把电量为一5X 10「9C的电荷,从电场中的 A点移到B点,其 电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A点的电势Ua15V , B点的电势Ub= 10V,则此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 J。
3A . 1991年卢瑟福依据 a粒子散射实验中 a粒子发生了 (选填“大”或“小”)角度散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若用动能为 1MeV的a粒子轰击金箔,则其速度约为 m/s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均为 1.67X 10「27kg,iMeV=1X 106eV)B类题(适合于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B •体积为V的油滴,落在平静的水面上,扩展成面积为 S的单分子油膜,则该油滴的分子直径约为 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 Na,油的摩尔质量为 M,则一个油分子的质量为 2B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 a衰变或B衰变生成新原子核时,往往会同时伴随 辐射已知A、B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 Ti和T2,经过t = Ti • T2时间后测得这两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原来的质量之比 mA: mB= 3B .某集装箱吊车的交流电动机输入电压为 380V,则该交流电电压的最大值为 V当吊车以0.1m/s的速度匀速吊起总质量为 5.7x 103kg的集装箱时,测得电动机的电流为220A,电动机的工作效率为 (g取10m/s )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4.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中,一个质量为 m的质点在外力 F的作用下,从坐标原点 0由静止开始沿直线 ON斜向下运动,直线 ON与y轴负方向成 B角(9< n /4)。
则F大小至少为 ; 若F = mgtan5.在伽利略羊皮纸手稿中发现的斜面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人们推测第二、三列数据可能分别表示时间和长度伽利略时代9的1个长度单位相当于现在的 mm,假设1个时间单位相30当于现在的 0.5s由此可以推测实验时光滑斜面的长度至少为.m,斜面的倾角约为.度210m/s )11324213093298164526255824366119249716006482104表:伽利略手稿中的数据(g取则质点机械能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共9小题单项选择题有5小题,4分;多项选择题有 4小题,每二、(40分)选择题本大题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得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选对的得 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分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I •单项选择题6.在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质子的是/八\ 30 f 30小・(A) 15P= 14Sl+X38 234_.(B) 92 U " 92Th + X7.如图所示,一根木棒 AB在0点被悬挂起来,A0= 0C ,在A、C两点分别挂有两个和三个钩码,木棒处于平衡状态。
如在木棒的 A、C点各增加一个同样的钩码,则木棒(A)绕0点顺时针方向转动(B)绕0点逆时针方向转动(C)平衡可能被破坏,转动方向不定(D)仍能保持平衡状态&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Ek代表动能,Ep代表势能,h代表下落的距离,以水平地面为零9•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如图所示的实线为汽缸内的理想气体由状态 1到状态2的变化曲线,则在整个过程的内能(A)先增大后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C)单调变化(D )保持不变[R、磁感应£与导体棒位置X关系的图像是10.如图所示,平行于 y轴的导体棒以速度 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半径为 强度为B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 导体棒中的感应电动势g取10m/s25s内物体的n.多项选择题11.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A )路程为65m(B) 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10m/s(D )平均速度大小为 13m/s,方向向上12•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A) 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黑白相间的条纹(B) 用红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红黑相间的条纹(C) 用红光照射一条狭缝,用紫光照射另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D) 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间距不等的条纹13.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弯管,左管插入水银槽中, 右管有一段高为h的水银柱, 中间封有一段空气,则(A )弯管左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 h(B) 若把弯管向上移动少许,则管内气体体积增大(C) 若把弯管向下移动少许,则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D )若环境温度升高,则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I CP 6尸II N 十 角O B14•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 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M、N,分别固定在A、B两点,0为AB连线的中点,CD为AB的垂直平分线。
在CO之间的F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负电的小球 P (设不改变原来的电场分布),在以后的 占 一段时间内,P在CD连线上做往复运动若 4(A )小球P的带电量缓慢减小,则它往复运动过程中振幅不断减小(B)小球P的带电量缓慢减小,则它往复运动过程中每次经过0点时的速率不断减小P往复运动过程中周期不断P往复运动过程中振幅不断(C) 点电荷M、N的带电量同时等量地缓慢增大,则小球 减小(D) 点电荷M、N的带电量同时等量地缓慢增大,则小球减小三. (30分)实验题15. (4分)如图所示,用导线将验电器与洁净锌板连接,触摸锌板使验电 器指示归零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接着用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锌板,发现验电器指针张角减小,此现象说 明锌板带 电(选填写“正”或“负” );若改用红外线重复上实验,结果发现验电器指针根本不会发生偏转,说明金属锌的极限频率 红外线(选填“大于”或“小于” ))16. (4分,单选题)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 a)现象是(A )当金属丝圈旋转 3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 30°(B )当金属丝圈旋转 45°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 90°(C)当金属丝圈旋转 6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 30°(D)干涉条纹保持原来状态不变是点燃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b)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 膜的金属丝圈。
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17. ( 6分)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 )某同学的操作步骤为: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 d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b •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 I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 5°位置释放小球d .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 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T=t/ne.用公式g =£丿 计算重力加速度T2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相同”(2 )已知单摆在任意摆角B时的周期公式可近似为T 'T0 1 a sin2 -0 _ 2,式中To为摆角趋近于0°时的周期,a为常数为了用图像法验证该关系式,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则图像中的横轴表示或“偏小”)图(b)为实物图0RE£图仃18. (6分)某同学利用图(a) 光情况(假设灯泡电阻恒定)所示的电路研究灯泡 Li ( 6V ,1.5W)、L2 ( 6V, 10W)的发(1 )他分别将Li、L2接入图(a)中的虚线框位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当电压表示数为6V时,发现灯泡均能正常发光在图(b)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线补充完整。
2)接着他将Li和L2串联后接入图(a)中的虚线框位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当电压表示数为6V时,发现其中一个灯泡亮而另一个灯泡不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3)现有如下器材:电源 E( 6V,内阻不计),灯泡Li( 6V,1.5W )、L2( 6V,10W ),L3(6V,10W),单刀双掷开关 S在图(c)中设计一个机动车转向灯的控制电路:当单刀双掷开关S与1相接时,信号灯 Li亮,右转向灯L2亮而左转向灯L3不亮;当单刀双 掷开关S与2相接时,信号灯 Li亮,左转向灯L3亮而右转向灯L2不亮19. (iO分)如图所示是测量通电螺线管 A内部磁感应强度 B及其与电流I关系的实验装置 将截面积为S、匝数为N的小试测线 圈P置于螺线管A中间,试测线圈平面与螺线管的轴线垂直, 可认为穿过该试测线圈的磁场均匀将试测线圈引线的两端与 冲击电流计D相连拨动双刀双掷换向开关 K,改变通入螺线管的电流方向,而不改变电流大小,在 P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引起D的指针偏转i)将开关合到位置i,待螺线管A中的电流稳定后,再将K从位置i拨到位置2,测得D的最大偏转距离为 dm,已知冲击电流计的磁通灵敏度为 D s D ©丄,式中厶••为单匝试测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
则试测线圈所在处磁感应强度 BN ."■: '■;若将 K从位置i拨到位置2的过程所用的时间为 At,则试测线圈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2)调节可变电阻 R,多次改变电流并拨动 K,得到A中电流I和磁感应强度 B的数据,见右表由此可得,螺线管A内部感应强度B和电流I的关系为B =(3)(多选题)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增加试测线圈的匝数 N(B)适当增大试测线圈的横截面积 S实验次数I (A)—3B (X 10 T)i0.50.6221.01.2531.5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