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规范.ppt
78页江苏省医院消毒灭菌效果 监测规范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沙敏芬环 境 卫 生 学 监 测 范 围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物体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监测空气消毒效果监测环 境 卫 生 学 监 测 范 围灭菌效果的监测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液的监测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洗手与手卫生消毒 •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 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应配备清洁剂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盛放肥皂 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 周清洁与消毒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更换,并清 洁、消毒容器 •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洗手与手卫生消毒应遵循以下原 则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 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 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 洗手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 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 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染物之后, 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消毒在下例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1、 2条的原则选择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个患者身体的污 染部位移到清洁部时。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都 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泻物、伤口敷料等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六步洗手法•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 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 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 洗手 •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 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 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染物之后,应 先洗手,然后进行手消毒•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个患者身体的污 染部位移到清洁部时 •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都 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泻物、伤口敷料等后 •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Ø采样时间 • 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 操作前后请洗手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Ø 采样方法 • 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 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端到指根再 到指端为往返1次,共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 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 • 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 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卫生手清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外科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 不能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手 的 消 毒 效 果 监 测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Ø 采样时间 • 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 时进行采样。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Ø采样方法 • 用5cmx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 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 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 面积 • 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 • 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打开试管,烧试管口与橡胶塞用棉签蘸取中和剂用 5cm × 5cm的灭 菌标准规格板,放 在被检物体表面在规格板内横竖 往返均匀涂擦各5 次5cm横竖往返各五次剪除、掰断或烧断手接触前部分烧试管口与橡胶塞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判定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新生儿室、烧 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物体表面细菌菌 落总数≤5cfu/cm2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各类普通病室、等 ;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cfu/件表示空气监测空 气 净 化 方 法1 通风2 空气洁净技术3 紫外线消毒4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通风自然通风一般以通 风30分钟 效果最好机械通风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自然送风与机械排风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紫外线消毒适用于无人 状态下室内 空气的消毒没有持续 作用需要一定的 时间、强度消毒方法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 75%酒精擦拭一次。
发现灯管表 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 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 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 水雾温度40℃时,或 相对湿度>60%时,应适当延长 照射时间 室内有人时不应使用紫外线灯照 射消毒紫外线灯采取悬吊式或移动 式直接照射灯管吊装高度 ,距离地面1.8m-2.2m安 装时紫外线灯照射强度应 ≥1.5W/m3,照射时间 ≥30min紫外线消毒监测方法1、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 2、紫外线灯辐照计测定法我院采用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 法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季度 使用科室完成 1、检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分钟后,将紫外线 强度指示卡或紫外线辐照计探头置于距灯管下垂 直距离1m处,照射1分钟我院采用紫外线强度 指示卡) 2、结果判断: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辐 照强度>90uW/cm2为合格;使用中的紫外线辐照强 度>70uW/cm2为合格; 30W高强度紫外线新灯的辐 照强度>180uW/cm2为合格;1m5min1min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注意事项 测定时电压 220V±5V,温度 20℃-25℃,相对湿 度<60%,紫外线辐 照计应在计量部门 检定的有效期内使 用;指示卡应获得 卫生部消毒产品卫 生许可批件,并在 有效期内使用。
结果判定新紫外线灯管 ≥90μW/cm2为合格 使用中紫外线灯照 射强度≥70μW/cm2 为合格;30W高强度 紫外线新灯的辐射 强度≥180μW/cm2 为合格紫 外 线 消 毒 效 果 监 测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合格使用前紫外线消毒每季度监测一次各科室负责监测医院感染管理部负责抽查空气消毒机作用原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过滤、紫外 线、静电吸 附等适用于有 人状态下 的室内空 气消毒消毒时应关 闭门窗;进 风口、出风 口不应有物 品覆盖或遮 挡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 法: • 1、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 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 • 2、室内面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 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 的空气消毒效果监测室内面积>30m2 室内面积 ≤30m2 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的空 气消毒效果监测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的空 气消毒效果监测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cm)放置各采 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 时将平皿盖打开, 扣放于平板边延 ,暴 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手臂越过平皿×皿盖朝上×√结果判定:Ⅱ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标 准• 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新生儿室、 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空气中的细菌 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结果判定 Ⅲ、Ⅳ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标准•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 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 、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 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 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4cfu/(5min·直径9cm)。
注意事项• 消毒前,关好门、窗;消毒机、 空调停止至少10分钟方可采样 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分 钟进行采样放培养皿时从里到外, 收培养皿时从外到里平板收好后, 在盖上注明“ 里、中、外” 及科室,五点 布点的标“东 、南、西、北 、中”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监测采样方法:用无菌注射器按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0mL被检消毒液,加入无菌试管中 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监测监测频率:皮肤黏膜消毒液、消毒剂每月监测一次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如戊二醛)结果判断: 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 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 ≤10cfu/ml(安而碘、75%乙醇) 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 ≤100cfu/ml(含氯消毒剂、过氧 乙酸)注意事项:采样后及时送检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采样时间:在消毒灭菌后,使用前进行采样 • 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 • 采样方法: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 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 试管从活检口,2小时内检测 • 结果判断:消毒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 镜 • 灭菌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生长• 注意事项:消毒后内镜应每季度进行 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灭菌后 的内镜及附件应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 并做好监测记录灭菌效果监测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分类:• 根据排放空气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可分为: • 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 预真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方法包括:A、工艺监测B、化学监测C、生物监测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A、工艺监测(程序监测)按照经过试验所确定的灭菌工艺和有关 参数进行检查,以判断灭菌是否按照规 定的条件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Ø工艺监测的主要项目:(必须每锅进行)①物品的包装体积、重量:下排气式:≤30cm×30cm×25cm 预真空: ≤30cm×30cm×50cm 金属包的重量不超过7kg ;敷料包不超过5kg 快速蒸汽:一般无包装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Ø工艺监测的主要项目:②排气情况:Ø 灭菌温度 Ø 灭菌时间 Ø 压 力 Ø 每次灭菌应做详细记录, 包括:每锅锅号、压力、温度、时间、 灭菌物品、灭菌操作者签名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压力蒸汽灭菌所需压力、温度、灭菌时间灭菌器名称压力温度维持灭菌时间下排气 102.9kpa (1.05kg/cm2 )121 ℃20-30 min预真空、脉动真空205.8kpa (2.1kg/cm2 )132 ℃4min注意:灭菌温度不能超过136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Ø 工艺监测的主要项目:③物品的装放:大包上层、小包下层织物上层、金属下层物品竖放不能贴靠柜壁下排气:装量不超过柜室内容量80%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Ø工艺监测的主要项目:③物品的装放:Ø预真空: 装载量不得>柜室容积的90 %;装载量不得<柜室容积的 10 %。
Ø脉动真空:装载量不得<柜室容积的5 %以防止“小装量效应”,残留空气影响灭菌效果)(一)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B、化学监测包括:①包内指示卡(121℃、132℃)、②包外指示胶带 要求:指示胶带每包外必贴;指示卡每包包内必放包内:化学指示卡结果判断: 打开灭菌包,指示剂由米色变成黑色,表示达到灭菌条件包外:化学指示胶带注意事项:v包外化学指示胶带 ,根据变色情况,只能代 表物品是否已经灭菌 ,仅仅起到一个鉴别作 用,不能代表灭菌是否彻底v包内化学指示卡,可以准确反映灭菌的时间、 温度和饱和蒸汽的综合变化,是鉴定每一个包 裹内部的情况,指示剂与对照色块颜色相符, 表示灭菌彻底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B、化学监测 ③、B-D试验(空锅试验),需每日一次Ø 对于预真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日空锅做B-D试验Ø 目的:检测灭菌器内空气排除效果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C、生物监测1)压力蒸汽灭菌器:采用“自含式生物指示剂”每周进行一次(指示 菌株采用耐热的嗜热脂肪杆菌芽孢)2)新灭菌设备和维修后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生物监测,3次合格后方可以投入使用•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报告单谢谢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