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县志(气象局初稿).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1958815
  • 上传时间:2017-10-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四章 大气资源第一节 基本气候特征商南县位于秦岭东南边陲,地处祖国内陆腹地,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 13.9℃,极端最高气温 41.3℃,极端最低气温-13.1℃境内雨量充沛,夏秋多雨,冬春多旱,时空分布不均常年平均降水 863.9 毫米,雨涝年雨量可达 1307.8 毫米,干旱年只有 549.5 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 45%在地理分布上,南部多于北部,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川道本县降雨强度较大,区域性暴雨多发受地形影响,盛行东南风,风速 1.5 米/秒定时最大风速 20.3 米/秒,瞬时极大风速可达 31.5 米/秒(相当于 11 级风力) 近三十年(1981-2010 年)与前期(1958-1980 年)比,气温持平,降水量明显增多,日照明显减少本县气候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 季风气候受全球大气环流的交替影响,风随季节而变化夏季吹东风或东南风,冬季吹北风或西北风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强大的蒙古高压稳定在北方,本地主要在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之下,盛行偏北风,雨雪稀少,天气干冷夏季,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热带海洋气团北抬西进,盛行东南风,是气温最高,雨量最多的时期。

      当极锋过境时,降水集中,多雷阵雨天气极锋过后,副热带高压控制,容易形成高温伏旱有别于商洛的其他县(区) ,商南县夏季大气中水汽含量大,比较闷热春季,蒙古高压逐渐衰退,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增强,进入春夏气候交替之际,雨水较少,气温回升快,气候温和,常有春旱秋季,蒙古高压渐渐增强,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渐渐退出,冬季风渐渐变强,夏季风渐渐减弱,秋高气爽,气候宜人但2由于极锋南退过境时受地形阻滞,阴雨较多秋季与春季比,秋雨多于春雨,春温高于秋温二、 亚热带与温带过度区域商南县地处我国内陆中纬度偏南地带,属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过度地区富水、试马、过风楼、城关、湘河、白浪等海拔在 800 米以下的地区,是亚热带气候区,茶叶、柑橘、油桐植物长势良好北部和西南部属南暖温带气候区,占全县总面积的49.3%;中部和东南部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区,占 50.3%由于地势高度差异大,亚热带分布零散,没有明显的界线三、 山地气候商南县北有秦岭屏障,寒潮不易侵入东部、南部地势较低,有利于湿热空气输送,因而成为商洛市气温最高,雨水最多的地方由于境内地势高差较大,地形延绵起伏,山地立体气候明显年日照时数 1747.1 小时,无霜期 219 天。

      独 特 的 地 理 位置 和 山 川 地 貌 孕 育 了 商 南 独 特 的 自 然 气 候 及 人 文 景 观 同 时 , 也 导 致 暴 雨 、 干 旱 、大 风 、 冰 雹 等 多 种 气 象 灾 害 频 发 第二节 主要气候资源及其分布一、热量资源(一)年平均气温和冬夏平均气温据县气象站资料记载,近三十年来(1981-2010 年) ,商南县年平均气温为 13.9度,最热月 7 月平均气温为 25.0 度;最冷月 1 月平均气温 1.5 度,月较差 23.5 度历年极端最高温度 41.3 度,出现在 2006 年 6 月 17 日,极端最低气温-13.1 度,出现在 1991 年 12 月 28 日全县各地年平均气温在 11-15 度之间,由图 4-1 可以看出,南北深山气温低,中部的西界公路沿线和丹江沿岸气温高,纬向分布是东部高,西部低全县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大体是 0.53 度/100 米同海拔的水平温度差异仅为 0.5-1.0 度,而各地的年平均温 3图 4-1 商南县年平均气温(℃ )度相差 3.9 度,说明温度分布主要是受海拔高度的影响1000 米以下,同海拔高度上,丹南气温低于丹北,其主要原因是丹北山体松散,沟谷较为开阔,从大地形上看为阳坡,丹南山势陡峭,沟谷狭窄,从大地形上看为阴坡,因而,形成了丹南、丹北的气候差异。

      图 4-2 商南县 1 月平均气温(℃)由年平均气温及冬夏平均气温的分布可以看出,海拔 1200 米以下的浅山川道区,是冬小麦、玉米的适宜种植区地势较高的地方,11 月中旬温度对冬小麦苗期来说有些偏低西北部、北部和和其他一些海拔 1200 米以上的山区,由于各季的平均气温都偏低,不利于冬小麦的生长,却适宜春玉米和洋芋等喜凉作物的生长在温度变化上,进入秋季后,深山区降温较浅山区慢;而到了春季,浅山区升温较深山区快从县气象站历史资料分析,近三十年(1981-2010 年) ,冬季(12-2 月)平均气温较 1958-1980 年间每年偏高 0.23 度,积温每年增加 20 度,出现了明显的暖冬现象造成了冬小麦旺长,经济作物、植物提前开花、发芽开春后,遇到寒潮、霜冻,往往造成严重的冻害图 4-3 商南县 7 月平均气温(℃)夏季,深山区温度偏低 3 度以上,树木葱茏,山清水秀,是休闲、纳凉、旅游的好去处二)农业界限温度和积温农业界限温度是农事活动的温度,是指日平均温度 0℃、3℃、10℃ 、15℃以及 3℃、10℃、15℃以上的积温来说的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0℃,表示冬季已过,积雪融化,土壤开始解冻。

      秋季气温低于 0℃的日期,表示土壤开始冻结,田间作业结束商4南县最冷月平均气温 1.5 度,日平均气温小于 0℃的时段在 1 月上旬和中旬,总计十天左右的时间1、 日平均气温≥3℃ 的始现、终现日期和积温春季和秋季,气温稳定通过 3℃的日期,与越冬作物以及大多数树木生长活动密切相关,3℃以上的气温持续期称为生长期和植物期商南县日平均气温≥3℃的开始日期,一般始于 2 月中旬或下旬,终现期一般在 12 月中旬前后,持续时间在 300-320 天之间这种植物在生长期的地区上的差异,导致了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山区多种经营浅山丘陵和塬梁坡耕地以及河谷平川地区,是主要农作区这些地区日平均气温≥3℃的持续时间较长,能够满足冬小麦苗期温度要求,是油菜适宜种植区这些地方 12月中旬日平均气温仍在 3℃以上,不仅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对幼苗赖以安全越冬的真叶生长也是有利的此区也是油桐、核桃、茶叶的主产区2、 日平均气温≥10℃的始现、终现日期和积温入春以后,气温迅速回升,但深山区较浅山区温度回升慢在东南部,日平均气温≥10℃一般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开始出现,而在西南部,则从 4 月上、中旬开始日平均气温≥10℃终现日期分布具有西南早东部迟的趋势。

      在海拔高度的制约下,日平均气温≥10℃的持续期和积温分布随高度有明显变化平均来说,高度每升高 100 米,始(终)现日期推迟(提早)2-4 天在海拔高度小于 1200 米的低山丘陵和川道区,高度升高 100 米, ≥10℃积温减少 170-180 ℃;在海拔高度超过 1200 米的山区,高度升高100 米, ≥10℃积温则相应减少 150-170℃这种热量资源的垂直变化,必然决定着作物分布的高度本县热量资源优越,在地势较低的浅山丘陵和塬梁坡耕地以及河谷平川地区,≥10℃积温达 4500℃以上,不仅满足冬小麦、水稻、玉米对热量的要求,也使喜温作物5棉花以及油桐、油茶、茶叶、乌柏等亚热带经济作物生长良好但也应看到,由于春季寒潮侵袭,或长时间阴雨,在高山区易出现低温,抑制作物生长,影响产量因地制宜,采取适当措施来弥补低温可能造成的减产是十分必要的图 4-4 商南县年极端最低气温(℃)3、日平均气温≥15℃ 的始现、终现日期和积温日平均气温≥15℃的始现日期,除十里坪、白鲁础、腰庄高寒山区在 5 月上旬外,其他地方在 4 月份陆续出现;终日一般在 10 月上旬,高寒山区在 9 月下旬即终止,持续时间除高寒山区不到 120 天外,其他地方都在 140-160 天。

      表 4-1 各界限温度初、终日期、持续日数及积温 单位:℃农业界限温度 ≥0℃ ≥3℃ ≥5℃ ≥10℃ ≥15℃ ≥20℃平均初、终日期 31/1-29/12 23/2-8/12 6/3-27/12 2/4-3/11 28/4-6/10 27/5-8/9平均初、终间日数 334 290 267 216 163 105平 均 积 温 5129.4 5041.6 4878.0 4406.2 3666.8 2583.4 80%保证率积温 4998.0 4818.7 4727.4 4246.0 3484.2 2367.8 (三)极端最高气温当作物进入生长盛期以后,如遇特别高温,会抑制某些作物的生长,加上久旱不雨,防旱措施跟不上,对作物影响更大现将气温数值列表如下表 4-2 商南县月气温、极值及其出现时间 单位:℃项 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平均气温 1.5 3.4 8.7 14.5 19.2 24.1 26.0 25.0 19.7 14.6 8.5 3.3 13.9月最高气温 7.3 9.3 14.5 20.5 25.3 30.0 31.0 30.2 25.0 20.3 14.0 9.5 19.7月最低气温 -3.0 -1.0 4.1 9.6 13.9 18.5 21.9 21.1 15.6 10.0 4.1 -1.2 9.5月较差 10.3 10.3 10.4 10.9 11.4 11.5 9.1 9.1 9.4 10.3 9.9 10.7 10.2极端最高气温 20.3 23.4 32.6 34.7 38.1 41.3 40.5 39.8 38.5 33.0 26.6 23.5 41.3日 期 10 27 19 23 27 17 19 19 9 1 6 3 17 年 份 2010 1978 2010 1993 2007 2006 1966 1978 1999 1977 1994 1989 2006极端最低气温 -12 -11 -6.2 -1.4 4.2 10.6 14.4 12.3 5.3 -2.7 -7.5 -13 -13日 期 30 5 10 4 9 1 16 31 30 29 21 28 286年 份 1977 1980 2010 1969 1993 1990 1983 1962 1970 1978 1993 1991 1991(四)越冬条件越冬条件对作物、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和栽培界限有着决定性影响。

      本县极端最低气温的分布,一般是由东向西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如图 4-4) 在丹江河谷极端最低气温在-10 ~-12℃左右,西南部和北部高山区的极端最低气温在-13~-15℃之间在湘河、汪家店以及全县中、东部地区,越冬条件较好,有利于油桐、茶叶、油茶、乌柏的栽培,也有利于小麦、油菜、豌豆的越冬二、水分条件商南县位于东亚季风区,降水具有强烈的季节性, 降水量的年、月际变化很大,旱涝时有发生受地形及植被影响,降水的区域分布明显一)降水量的年、月际变化全县历年平均降水量为 863.9 毫米最多 1983 年 1307.8 毫米,最少 1999 年549.5 毫米降水量多于 1000 毫米有 5 年,少于 700 毫米也有 5 年,说明近三十年降水变率增大,不稳定程度增加降水演变趋势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头 5 年降水持续偏多,后 5 年延续至九十年代初期明显偏少;九十年代中、后期降水偏多(异常年份 1999年除外) ;进入二十一世纪,降水量自 2001 开始逐年增加,2006 年突降至 762.6 毫米,其后又逐年增加二十一世纪头十年降水平均偏多 31.5 毫米 7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 代图 4-5 商南县历年降水演变( mm)0.02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