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docx
11页高中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题 20 套( 带答案 ) 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1. 如图所示,光滑圆弧的半径为 80cm,一质量为 1.0kg 的物体由 A 处从静止开始下滑到B 点,然后又沿水平面前进 3m ,到达 C 点停止物体经过 B 点时无机械能损失, g 取10m/s 2,求:( 1)物体到达 B 点时的速度以及在 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物体在 BC段上的动摩擦因数;( 3)整个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答案】 (1) 4m/s ,30N;( 2) 4 ;( 3) 8J15【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机械能守恒有mgh1mv22代入数据解得v 4m/s在 B 点处,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v2FN mg代入数据解得RFN 30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小球对轨道的压力为FN FN 30N方向竖直向下(2)物体在 BC 段上,根据动能定理有1 2mgx 0 mv代入数据解得415(3)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只有摩擦力做负功,重力做正功,由能量守恒可得Q mgh 8J2.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 AB 的倾角 θ=53,BC为水平面, BC 的长度 l BC=1.10 m, CD 为光滑的 1 圆弧,半径 R=0.60 m.一个质量 m=2.0 kg 的物体,从斜面上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物4体与水平面B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轨道在B, C 两点光滑连接.当物体到达D 点时,继续竖直向上运动,最高点距离D 点的高度h=0.20 m, sin 53 =0.8, cos 53 =0.6.g 取10m/s 2.求:(1)物体运动到 C点时速度大小 vC(2)A 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 H(3)物体最终停止的位置到 C 点的距离 s.【答案】 (1)4 m/s(2)1.02 m (3)0.4 m【解析】【详解】(1)物体由 C 点到最高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得:mg R h1 mvc22代入数据解得: vC4m/ s(2)物体由 A 点到 C 点,根据动能定理得: mgHmglBC1mvc202代入数据解得: H1.02m(3)从物体开始下滑到停下,根据能量守恒得: mgx mgH代入数据,解得: x 5.1m由于 x 4l BC 0.7 m所以,物体最终停止的位置到 C 点的距离为: s 0.4m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功能关系、动能定理等;在处理该类问题时,要注意认真分析能量关系,正确选择物理规律求解 .3. 滑板运动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一项极限运动。
如图所示为某一滑道的示意图,轨道 AB可视为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 的 1 光滑圆弧,圆心为O, OA 水平轨道最低点B 距水平面4CD 高度为1m,由 A 点R , C 点位于 B 点正下方滑板和运动员(可看作质点)总质量为4静止下滑,从轨道中 B 点飞出,落在水平面上的 E 点重力加速度为 g求:( 1)运动员运动到 B 点时速度的大小;( 2)运动员运动到 B 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3) C、 E 两点间的距离答案】 (1) vB 2gR (2) 3mg (3)R【解析】【详解】(1) 运动员从 A 到 B,根据动能定理mgR 1 mvB202解得:vB 2gR(2) 运动员到达 B 点时N B mg m运动员对轨道的压力为2vBRN N B 3mg(3)运动员空中飞行时间h 1 gt 22解得:Rt2gC、 E 间距离为x v B t R4. 有可视为质点的木块由A 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为 4m/s水平向右运动, AB 的长度为2m ,物体和 AB 间动摩擦因素为μBC间动摩擦因素为3,1=0.1, BC 无限长,物体和26求:( 1)物体第一次到达 B 点的速度;( 2)通过计算说明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距B 点的距离.【答案】( 1) v 23m / s ( 2) 2m【解析】【分析】由题中 “有可视为质点的木块由A 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为4m/s 水平向右运动 ”可知,本题考查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根据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分析结合能量变化可分析本题.【详解】(1)据题意,当物体从A 运动到 B 点过程中,有:1mgsAB1 mvB21 mvA222带入数据求得:vB =2 3m / s(2)物体冲上斜面后,有:- 2mg cos30o xBC mg sin 30o xBC1 mvB22解得:xBC 0.8m则有:-2 2 mg cos30o xBC1mgx1 mvB22解得:x 2m即物体又回到了 A 点.5. 如图所示,在E= 103 V/m 的竖直匀强电场中,有一光滑半圆形绝缘轨道QPN 与一水平绝缘轨道 MN 在N 点平滑相接,半圆形轨道平面与电场线平行,其半径R= 40 cm,N 为半圆形轨道最低点,P 为 QN 圆弧的中点,一带负电q= 10- 4 C 的小滑块质量 m=10 g,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15,位于 N 点右侧1.5 m 的 M 处, g 取 10 m/s 2,求:(1)小滑块从 M 点到 Q 点电场力做的功(2)要使小滑块恰能运动到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动?Q,则小滑块应以多大的初速度v0 向左运(3)这样运动的小滑块通过 P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大?【答案】 (1) - 0.08J(2) 7 m/s( 3) 0.6 N【解析】【分析】【详解】( 1) W=- qE2RW= - 0.08J(2)设小滑块到达 Q 点时速度为 v,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qE= m vR小滑块从开始运动至到达 Q 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2R- qE2R- μ(mg+ qE)x= 1 mv 2- 1 mv2 2联立方程组,解得: v0= 7m/s.(3)设小滑块到达 P 点时速度为 v′,则从开始运动至到达 P 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 qE)R- μ(qE+ mg)x= 12 -12mv′mv2又在 P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v 2FN= mR代入数据,解得: FN=0.6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滑块通过P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N′= FN= 0.6N.【点睛】( 1)根据电场力做功的公式求出电场力所做的功;( 2)根据小滑块在 Q点受的力求出在 Q点的速度,根据动能定理求出滑块的初速度;( 3)根据动能定理求出滑块到达P 点的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滑块对轨道的压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滑块通过P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6. 如图所示,某工厂车间有甲、乙两辆相同的运料小车处于闲置状态,甲车与乙车、乙车与竖直墙面间的距离均为 L,由于腾用场地,需把两辆小车向墙角处移动。
一工人用手猛推了一下甲车,在甲车与乙车碰撞瞬间,立即通过挂钩挂到了一起,碰后两车沿甲车原来的运动方向继续向前运动,在乙车运动到墙角时刚好停下已知两车的质量均为 m,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均为车重的 k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1) 两车将要相碰时甲车的速度大小;(2)工人推甲车时对甲车的冲量大小答案】( 1) v1 =2 2kgL ;( 2) I m 10kgL【解析】⑴设甲乙车钩挂在一起后的速度为 v2 ,从甲乙车钩挂一起到停下过程根据动能定理:2kmgL 012mv222(注: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方程解的也给分)甲乙两车碰撞前后动量守恒,设碰撞前甲车速度为 v1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mv1 2mv 2得: v1 2 2kgL⑵在甲车在与乙车碰撞前运动L 的过程,设离开人手瞬间速度为v0根据动能定理:kmgL1 mv121 mv0222人将甲车从静止推至获得速度v0 的过程根据动量定理: Imv00得: I m 10kgL【点睛】动量守恒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结合.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要注意“四性”,①、系统性.②、矢量性.③、同时性.7. 如图所示,光滑曲面与粗糙平直轨道平滑相接, B 为连接点,滑块 (视为质点 )自距水平轨道高为 h 的 A 点,由静止自由滑下,滑至 C点速度减为零. BC 间距离为 L.重力加速度为 g,忽略空气阻力,求:(1)滑块滑至 B 点的速度大小;(2)滑块与水平面BC间的动摩擦因数;(3)若在平直轨道BC间的 D 点平滑接上一半圆弧形光滑竖直轨道(轨道未画出 ),DC3 L ,再从 A 点释放滑块,滑块恰好能沿弧形轨道内侧滑至最高点.不考虑滑块滑4入半圆弧形光滑轨道时碰撞损失的能量,半圆弧的半径应多大?【答案】 (1) v2。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