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的量表编制及群体特征的差异分析.pdf
99页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的量表编制及群体特征的差异分析姓名:张琴心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指导教师:陈建文20080531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摘摘 要要 21 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更趋综合性,它要求人才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各项知识技能,更应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良好的交往意识和沟通技巧,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在我国加快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进程中,大学生的人际适应问题也是大学生健康成才、全面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本研究拟在对大学生人际适应性进行深入理论探讨和实际调查相结合的基础上,开发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的测量工具,全面系统探讨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的评价体系、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丰富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教育及其研究的科学理论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相关文献的分析和综合,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提出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的理论构想维度然后选取部分大学生进行个别访谈调查、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赞成度问卷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理论构想的维度进行验证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确定维度之后,进行量表题项的编制,并请有关专家和相关专业研究生对项目进行评估接着通过小样本施测对题项做初步的筛选对项目进行调整之后,又选取不同大学生样本进行了小规模预测试,最终形成正式的“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 该量表由四个分量表,共计 53 个项目构成以本量表为主要调查工具,对来自 7 所高校的 1777 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利用项目分析、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1)大学生的人际适应性是否良好,可从四个维度具体考察,即乐于交往、敢于交往、利于交往和善于交往四个方面 (2)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经信效度检验表明,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同时通过因素分析显示本量表的架构与理论框架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因此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效标关联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的工具 (3)大学生人际适应性与个体的身心不良症状呈显著负相关,与个体的幸福感指数和社会适应性呈显著的正相关 (4)大学生的人际适应性在性别、独生子女、家庭来源、专业和年级等人口学变量的总体上或部分因子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生; 适应性; 人际适应性; 结构; 量表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Abstract Twenty-first century is characterized by increasing communication, which brings new requirement of intellects, as strong spirit of cooperation and good sense of communication and skills, to form harmonious interrelationship. Therefore, fine interpersonal adaptability has been one of important parameters measured talent quality of modern society. During accelerating teaching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interpersonal adapt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 is one important problem solved urgently for their healthy growth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This study try to design a tool to measure interpersonal adap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study and practical survey.And then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study from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ndergraduates’ Interpersonal adaptability. Enriching the study of interpersonal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theory. We combine empirical research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for this study .The first step, we gains a “four-factor-correlation Model”of college student interpersonal adaptability, referring to the findings of relevant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open-ended survey.Then,we compile item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regoing theoretical constitution.After item evaluation and pretesting , “Undergraduate Interpersonal Adaptability Scale”(UIAS)comes into being ultimately. This scale contains 4 factors, 53 items. With the UIAS, we tested 1777 undergraduates of 7 colleges. Then using item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and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The “Undergraduate Interpersonal Adaptability Scale” is a “four-factor-correlation Model”. these factors contain : “Happy to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Good a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Dare to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 Conducive to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2)The “Undergraduate Interpersonal Adaptability Scale” has higher internal consistency validit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reveals the framework of this scale and theory frame have better fitting degree at the same time.which can be used as a tool to measure interpersonal adap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 .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I(3)There is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olation beween undergraduates’ interpersonal adaptability and individual mental and physical symptoms;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adaptability to their sense of happiness index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4)On undergraduates’ interpersonal adaptability , the demographic variables: gender, whether or not the only child, family sources, grade and major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whole or in part.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 Adaptability; Interpersonal adaptability; Structure; Scale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论文属于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 引言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1.1.1 大学生人际适应能力障碍明显大学生人际适应能力障碍明显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今备受关注,其中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人际关系问题。
例如,毕研洁等人在对兰州大学 99 级以及 00 级的 1100 名大学生的调查中得出,人际关系敏感型人格障碍的人数占调查人数总数的 32.3%;魏元东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一文中将人际关系问题列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六大方面之一;李悦辉(2002)的研究显示:“当代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为困扰有 58.2%的大学生能够自我调整心态与行为以保持和社会相一致,有32.84%的大学生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及时的帮助,7.47%的大学生需要适时进行心理咨询,还有 1.5%的大学生需要接受心理治疗 ” 李作山等在对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几所高校的 300 人的调查中也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强迫和偏执等症状上 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人际适应水平密切相关,而且大学生的人际适应问题己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1.1.2 目前大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