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7984529
  • 上传时间:2018-04-2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8.0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黄芪【黄芪】黄芪又叫北芪, 【黄芪】黄芪的功效: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黄芪】黄芪的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 【黄芪】黄芪的食用方法:黄芪羊肉汤、当归黄芪乌鸡汤、红枣黄芪汤、黄芪木耳汤、枸杞黄芪乳鸽炖汤等黄芪可分为:内蒙黄芪、膜荚黄芪、绵黄芪、多序岩黄芪(又名“红芪”)、日本黄芪(又名“和黄芪”)处方中写黄芪、绵芪、棉芪,口芪、北芪均指生黄芪为原药材去杂质,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黄芪】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炙黄芪又名蜜炙黄芪,蜜黄芪为黄芪片用蜂蜜拌匀,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而后入药者补气润肺功效增强炒黄芪为黄芪片用麸炒至深黄色,筛出晾凉人药者健脾和胃功效增强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1] 、黄芪治小便不通:绵黄耆10 克,水二盏,煎一盏,温服小儿减半《总微论》气虚白浊黄芪盐炒25 克,茯苓 50 克,为末每服 5 克,白汤下《经验良方》[2] 、黄芪治表虚自汗,容易感冒:生黄芪10 克,白术 10 克,防风 10 克。

      水煎服,每日1 剂可长期服用[3] 、黄芪治渴补虚男子妇人诸虚不足,烦悸焦渴, 面色萎黄, 不能饮食,或先渴而后发疮疖,或先痈疽而后发渴,并宜常服此药,平补气血,安和脏腑,终身可免痈疽之疾:用绵黄耆箭杆者去芦30 克,一半生焙,一半以盐水润湿,饭上蒸三次,焙锉,粉甘草50 克,一半生用,一半炙黄为末每服10 克,白汤点服,早晨、日午各一服,亦可煎服,名黄芪六一汤《外科精要》[4] 、黄芪治消化性溃疡:黄芪、党参、乌贼骨、茯苓各12 克,当归、白芍、白及各9 克,甘草 6 克每日1 剂[5] 、黄芪治老人便秘:用绵黄耆、陈皮去白各25 克,为末每服15 克,用大麻子一合,研烂,以水滤浆,煎至乳起,入白蜜一匙,再煎沸,调药空心服,甚者不过二服此药不冷不热,常服无秘塞之患,其效如神《和剂局方》[6] 、黄芪治痈疽内固:用黄耆、人参各50 克,为末,入真龙脑一钱,用生藕汁和丸绿豆大 每服二十丸, 温水下, 日三服《本事方》 [7] 、黄芪治肠风泻血:用黄耆、黄连等分,为末,面糊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 米饮下 孙用和《秘宝方》 咳嗽脓血咽干, 乃虚中有热,不可服凉药以好黄耆四两,甘草50 克,为末。

      每服10 克,点汤服《席延赏方》[8] 、黄芪治: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汁:用黄耆、川芎合50 克,糯米一合,水一升,煎半升,分服《妇人良方》[9] 、黄芪治肺痈得吐:用黄耆100 克,为末每服 10 克,水一中盏,煎至六分,温服,日三四服《圣惠方》黄芪的食用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黄芪】黄芪黄芪的食用方法: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 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黄芪食用方便,可煎汤,煎膏,浸酒,入菜肴等用法:一日15~30 克,或用至 60 克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1、 每天用黄芪 5~10 克左右,开水泡 10~20 分钟后代茶饮用,可反复冲泡2、每天用黄芪 30 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 30 克,枸杞子 15 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3、取黄芪 50 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黄芪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阴虚盗汗,黄芪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肢倦无力等症, 黄芪常与党参、白术、山药同用,气虚下陷、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落、胃下垂等,黄芪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等同用,方如补中益气汤阳气虚弱,黄芪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痈疽久不穿头,黄芪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疮疡久溃不愈,黄芪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 皂刺、地丁等脓液清稀,黄芪常与党参、 肉桂等同用黄芪还应用于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高血压病、风湿病、多发性神经炎、肌无力症等多种疾病急性肾炎水肿,黄芪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 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之, 方如防己黄芪汤; 慢性肾炎水肿、 脾肾虚者,黄芪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当归黄芪乌鸡汤功效:气血双补,固肾调精适用于月经病气血不足、肾虚者,症见经期不准,经量少而色淡,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等材料:乌鸡肉 250 克洗净,切块,当归15 克、黄芪 20 克洗净。

      做法:一齐置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调味服食黄芪建中汤功效:本方以黄芪、大枣、甘草补脾益气,桂枝、生姜温阳散寒,白芍缓急止痛,饴糖补脾缓急用于气虚里寒,腹中拘急疼痛,喜温慰,自汗,脉虚材料:黄芪 15 克,大枣 10 个,白芍 15 克,桂枝、生姜、甘草各10 克,饴糖 50 克做法:黄芪等六种煎水取汁,入饴糖待溶化后饮用来源:《金匮要略》黄芪补肺饮功效:本方以黄芪补肺益气、固表,以五味子补肾敛肺,乌梅助五味子敛肺止咳,麦冬养阴润肺用于气虚阴伤,自汗口渴,咳嗽久不止材料:黄芪 30 克,麦冬 15 克,五味子、乌梅各6 克做法:煎水取汁,以蜂蜜调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功效:本方重用黄芪补气,并鼓舞气血运行,以赤芍活血行滞,桂枝温通血脉用于气虚血滞,肌肤麻木,或肢体疼痛,或半身不遂材料:黄芪 30 克,赤芍、桂枝各 15 克,生姜 10 克,大枣 10 个做法:煎汤饮来源:《金匮要略》黄芪羊肉汤功效: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材料:羊肉 (肥瘦 )1000 克、黄芪 50 克、花椒 2 克 八角 2 克 姜 10 克 盐10 克 小葱 10 克做法:1、将羊肉洗净,切成3 厘米见方小块;2、羊肉块放入炖锅内,加入调料及黄芪,然后加入3 倍于羊肉的水,用慢火炖烂即成。

      1、黄芪用量,可根据肉量多少适当增减;2、大火烧开,撇去浮沫,转用文火慢炖,约2 小时左右即成枸杞黄芪乳鸽炖汤功效:补元气,在这个季节,经常喝,对调理身体很有好处材料:乳鸽、黄芪、枸杞、火腿粒、瘦肉粒、姜片、葱结做法:1、将鸽子洗净,去腥,去血水,将鸽子沸一下水,然后捞出,用凉水冲洗一下;2、将鸽子切块,容易出味,放入炖盅,放火腿粒、瘦肉粒、适量黄芪与枸杞、姜片以及葱结、盐,炖盅内加入矿泉水,水与鸽子块平即可;3、隔水蒸,大火烧开后,用小火蒸2 小时左右即可红枣黄芪汤功效:经常少量饮用黄芪大枣汤能够有效改善脾胃虚弱、气短乏力等症, 此外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材料:黄芪、红枣、苍耳子、冰糖各适量做法:1、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用小火熬煮40 分钟2、加入适量冰糖即可不用太多,时间也不要长黄芪黑芝麻材料:黄芪 15 克,黑芝麻 60 克,蜂蜜 60 克做法:1、黄芪 15 克,煎汤去渣备用2、黑芝麻 60 克,炒熟,磨粉加蜂蜜60 克,调入黄芪液中,分2 次服,每日 1 剂黄芪木耳汤材料:木耳 20 克,黄芪 30 克做法:将木耳洗净去杂质和黄芪同入锅, 加水 850 毫升,文火煎煮 30 分钟,取药液即成。

      用法:一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一次150 毫升升麻黄芪汤功效:补气升陷材料:黄芪 15 克,当归 12 克,升麻、柴胡各6 克做法:水煎分三次温服(成人常用剂量 : 10 剂)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