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中考物理真题-重难点题型汇编(2004年-2020年)- 初步结论分析题.docx
5页word版 初中物理上海市中考物理真题重难点题型汇编(2004年-2020年)初步结论分析题1、(2015年上海市真题)为了探究影响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小组同学利用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实验中,他们先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然后通过木块上增加砝码以改变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并用测力计测量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研究过程如图(a)、(b)和(c)所示,三次实验中木块的速度大小关系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比较(a)和(b)两图可知: ;(2)比较(a)和(c)两图可知: .【答案】(1)在同一平面上以不同速度匀速,拉动同一木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同,且与速度无关;(2)在同一水平面以相同速度匀速拉木块时,木块对水平桌面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2、(2012年上海市真题)为了研究小球在对接斜面上运动时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小王使小球从斜面上高为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滚上斜面后,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如图(a)所示;逐渐减小斜面的倾角,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分别为、,如图(b)、(c)所示.然后,他换用材料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再次实验,如图(d)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分析比较图(a)和(b)和(c)中小球在斜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相关条件可得: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时, .(2)分析比较图(c)和(d)中小球在斜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相关条件可得: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时, .【答案】(1)斜面的倾角越小,同一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越低;(2)斜面的倾角相同,材料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相同3、(2011年上海市真题)为了研究受到拉力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弹簧自身因素的关系,小华同学选用弹簧、、、和测力计进行实验.已知弹簧、由同种金属丝绕制而成,弹簧、由另一种金属丝绕制而成,、原来的长度均为,、原来的长度均为,且、、、的横截面积均相同.他将弹簧、、、的左端固定,并分别用水平向右的力通过测力计拉伸弹簧,它们的长度各自增加了、、和,如图(a)、(b)、(c)和(d)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分析比较图(a)和(b)或(c)和(d)中的测力计示数、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可得: .(2)分析比较图(a)和(c)或(b)和(d)中的测力计示数、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可得: .【答案】(1)横截面积和原来长度均相同的弹簧,当受到相同的拉力时,其长度的增加量与绕制弹簧的金属丝的种类有关;(2)由同种金属丝绕制、且横截面积相同的弹簧,当受到相同的拉力时,其长度长的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也大4、(2010年上海市真题)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之间的关系,用钩码(重牛)、测力计、打点计时器和纸带等进行实验.实验中,先将钩码挂在已调好的测力计下,且处于静止状态,如图(a)所示.接着,在钩码的下端固定纸带,并使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然后分别三次拉动钩码竖直向上运动,每次拉动过程中,观察到一段时间内测力计示数是不变的,纸带上的点记录了这段时间内钩码的运动情况,三次实验如图(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测力计示数和对应的纸带,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由图(a)与(b)与(c)可得: .(2)由图(a)与(d)或(b)与(d)或(c)与(d)可得: .【答案】(1)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与速度大小无关;(2)物体受不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5、(2009年上海市真题)在研究大气压强的实验中,某小组将一根米长的透明硬质细管装满水,管子上端封闭,下端浸在水槽中,发现管中的水不会流出,如图(a)所示;换用较长的细管,重复实验,管中的水仍不会流出,如图(b)所示;换用更长的细管,重复实验,管内水面静止后的位置分别如图(c)、所示.观察上述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由图(a)[或(b)或(c)或(d)]可知: .(2)由图(b)与(c)与(d)可知: .【答案】(1)气压是存在的;(2)大气压可以支撑约高水柱(大气压大小约)6、(2008年上海市真题)某小组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再分别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甲、乙、丙()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归纳得出结论.(1)比较图(a)与(b)或(a)与(c),或(a)与(d)两图可得: .(2)比较图(b)与(c)与(d)三图可得: .【答案】(1)(缓慢提起相同重物)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2)使用动滑轮(缓慢)提起相同重物时,动滑轮的重力越小,所用的拉力越小7、(2006年上海市真题)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设法测得密闭小瓶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牛,然后装入适量的细砂,将总重为牛的小瓶浸没在水中后放手,其运动状态如图(a)所示;接着他两次调整瓶内细砂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分别如图(b)和(c)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由图(a)可知: .(2)由图(b)和(c)可知: .【答案】(1)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此二者为平衡力,所以物体保持静止状态;(2)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方向随大的力的方向.8、(2004年上海市真题)某小组同学用U形管压强计研究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与(或、与)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的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也越大.【答案】(1)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2)与、与、与9、(2004年上海市真题)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3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比较(a)、(b)两图可知: .比较(b)、(c)、(d)三图可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