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docx
3页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 (资料整理:结合12级物电和心理学院画的重点) 第一章教育学与教育 1、教育的含义(名词解释) 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以及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2、教育的基本要素(填空) 教育者(:教育者是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教育的基本形式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和其他年长者对新生一代或者其他家庭成员所进行的教育 特点:(1)启蒙性与长期性(2)全面性与渗透性(3)针对性和权威性 学校教育: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后的教育发展的最高形态 特点:(1)职能的专门性(2)组织的严密性(3)内容的系统性 社会教育:是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 特点:(1)对象的开放性(2)内容的多样性(3)媒介的多元化 4、教育的历史演进 1)原始形态的教育 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 ②教育与生产、生活密切结合; ③教育的手段以言传身教为主。
2)古代形态的教育 ①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 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等级性: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 3)现代形态的教育 教育的公共性、生产性、普及性、法制化 4)当代形态的教育 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 5、当代主要教育理念 1)教育理念的含义:所谓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事物本身及其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根本性判断与看法,是教育主体在教育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 2)教育理念的作用:反思与概括、导向与激励、创新作用 3)主要教育理念:(每个理念的含义、特征,可能考填空、名词解释) ①终身教育:指人们在一生中受到各种培养的总和,它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于人的生命之末,包 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 特点:终身性、整合性、民主性、灵活性 ②全民教育:指人人都要受到教育,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求,从普及初等教育、扫除成人文盲 等方面进行教育改革,以消除教育上的不平等。
特点:差别平等、普及化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