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物流管理课程设计.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31645207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24.01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录第一章 配送中心设施选址 3应用精确重心法对配送中心设施进行选址规划 3该配送中心在地图上的标注结果 4第二章 组织结构设计 5该物流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图 5按职责划分的岗位组织结构 5 定义各部门职能 5按职责划分的岗位设置及其职能 5第三章 作业流程设计 6配送中心各作业区流程图 7第四章 总体布局规划 9依据SLP分析方法,定义本中心的对应关系的逻辑条件 9SLP的简介 9SLP的设计程序模式图 9配送本中心职能部门和区域的对应关系的逻辑条件 10确定各职能部门和区域的关系,并进行作业对关系分析 10平面布置图 10配送中心物流量从至表 10物流强度等级划分 11配送中心单位物流原始相关表 13 物流作业相关表 14接近程度排序表 15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15综合分析 17配送中心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20配送中心作业单位平面布置图 21参考文献........................................................................................................................................22第一章配送中心设施地址一、应用精准重心法对配送中心设施进行选址规划区域资料:某配送中心拟向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表1.1各零售商的空间位置及需求调查分析图客户XY每2小时需求量(吨)A311.5B920.8C1531.2D13.560.9E15101.4F12111.5G6102.0H1.581.8I4.541.2J971.5已知各零售商需求量为wj(j=1,2,3,4,5,6,7,8,9,10),零售商各自的坐标为(xi,yj)j(j=1,2,3,4,5,6,7,8,9,10),配送中心到各零售商的运费率是aj(j=1,2,3,4,5,6,7,8,9,10),在此处运费率均相等。

      公式 所以,配送中心的坐标为(8.29,6.69)使用数值法对重心法所求得的坐标进行优化公式令其偏倒数使成立的即为所求的物流中心的最佳位置其中 计算得到: 总运费,又因为,继续迭代得到:,总运费,又因为,继续迭代得到:,总运费,又因为,继续迭代得到:,总运费,又因为,继续迭代得到:,总运费,又因为,继续迭代得到:,总运费,这是则说明,是最优解,即为配送中心的坐标二、改配送中心在地图上的标注结果经过相关计算可得其选址在坐标(8.95,7.07),在地图上表示出来:图1-1配送中心的市交通井字型道路地图显示结果12108642 3 6 9 12 15 18 图1.1 城市交通井字型道路A B C D E F G H I J 配送中心第二章 组织结构设计一、该物流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图由所给资料,依据配送中心的职能和目标,绘制了组织结构图2.1(一)按职责划分的岗位组织结构配送中心主任安全部经理安全员订单处理部经理配送部经理仓管人员搬运人员运送人员 图2.1 配送中心组织结构图二、定义各部门职能(一)按职责划分的岗位设置及其职能1、配送中心主任:负责统筹管理配送中心内外事宜2、安全部经理:负责进出配送中心货物安全检查以及货物在配送中心内的安全;负责检查进出配送中心人员,排除不安全隐患;配送中心防护、防盗等安全工作的负责。

      3、配送部经理:接到订单后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在货物出仓4、订单处理部经理:拣货,安排出货进货的订单,并发给配送部经理,对货物进行流水记录,并对货物的进出进行监督5、仓管人员:在入仓时按订单清点实物,进行货物验收,负责指导、监督装卸人员按标准进行堆放6、搬运人员:负责按要求进行产品搬运装卸7、运送人员:负责对货物进行运送第三章 作业流程设计一、配送中心各作业区流程图配送中心一般作业流进货储存拣货加工包装发货搬运搬运搬运搬运送货订单处理补货入库检验1、进货区:供应商送达货物卸货检验是否合格装车入库卸货合格不合格图3-1进货区作业流2、储存区:入库入库单据财务部门条码录入货物上架图3-2储存区工作流程3、包装加工区:出货出货检查拣货分类包装按要求进行加工要求3要求2要求1 送货出货检查拣货备货发货清单审核订单4、发货区:7、配送中心内部区域结构(1)入库暂存检验区、出库暂存区 主要负责商品的进货核单、验收、商品的保存、托盘的整理、组盘及托盘的打包等作业; (2)宽通道货架区 宽通道货架区分为3个存放区,分别为家电存放区、办公用品存放区、日用化工用品存放区;中央通道为6米、巷道宽为3。

      2米,货架采用横梁式货架,每层高1.5米,共六层1~3层为出库拣选区,4~6层为存货区,使用高位拣选车厢下补货 (3)搬运装卸设备 搬运装卸设备为高位拣选车8台,叉车5台,托盘搬运车10台 (4)批量商品平置区 批量商品平置区以托盘堆码垛和单品码垛的方式存放库存,家电的洗衣机、冰箱等;垛与垛之间的通道宽度为6米,装卸搬运设备为2台电动平衡叉车入出库作业 (5)包装加工区 行业物流需要更多的流通加工任务,如贴标签、贴价签、更换包装,促销礼品包装等 (6)阁楼存货区 阁楼存货区主要存放小件物品、采用重力货架,货架分为三层,采用电子标签系统,以利提高效率,降低拣选差错率配送中心内部结构图第四章总体布局规划一、依据SLP分析方法,定义本中心职能部门该配送本中心区域的逻辑条件(一)SLP的简介系统布置设计(SLP)是一种条理性很强、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关系密切程度分析相结合、求得合理布置的技术,因此在布置设计领域获得及其广泛的运用 传统的系统布置设置SLP法将研究设施布局问题的依据和切入点归纳为P-产品、Q-产-量、R-工艺过程、S-辅助部门、T-时间5个基本要素。

      采用SLP法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的首要工作是对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分析,包括物流和非物流的相互关系,经过综合得到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然后,根据相互关系表中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决定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的远近,安排各作业单位的位置,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将各作业单位实际占地面积与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结合起来,形成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通过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的修正和调整,得到数个可行的布置方案,然后采用加权因素对各方案进行评价择优,并对每个因素进行量化,以得分更多的布置方案组委最佳布置方案二)SLP的设计程序模式图,如图所示:9.评价原始资料:O.P.Q.R.S.T(或E.L.Q.S.T.C)1.物流分析(物料流程分析)2.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3.综合相互关系图解(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解)4.所需面积5.可用面积6.地址面积、空间关系图布7.修正因素8.实际条件限制方案X 方案Y方案Z(三)配送本中心职能部门和区域的对应关系的逻辑条件一般在系统布置设计时,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规划的要求收集物流对象P、物流量Q、物流作业路线R、辅助服务部门S、物流作业技术水平T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同时要对这些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作业单元进行划分,得到最佳的作业单元划分方案。

      在此案例中,配送中心按作业分区包括以下单元:入库暂存检验区、出库暂存区;分拣区、加工区、理货区;批量平面存置区、宽通道存货区、阁楼货架区、冷冻存储区、冷藏存储区等;办公区;消防设施存放区;满足叉车运作的基本通道二、确定各职能部门和区域的关系,并进行作业对关系分析 通过上一步的分析可以知道该配送中心主要的职能部门有入库暂存检验区、出库暂存区;分拣区、理货区;批量平面存置区、宽通道存货区、阁楼货架区、冷冻存储区、冷藏存储区等;办公区;消防设施存放区;满足叉车运作的基本通道由配送中心的规划可以大致分为入库区、存储区、包装加工区、设备存储与办公区等极大区域其中入库区可以包括入库暂存检验区、分拣区、加工区、理货区;储存区有批量平面存置区、宽通道存货区、阁楼货架区、冷冻存储区、冷藏存货区等三、以各作业流程设计为基础,应用网格坐标法,进行布局分析和调整,绘制配送中心的平面布置图(一)配送中心物流量从至表物流系统分析是指从对象系统整体最优出发,在优先系统目标,确定系统准则的基础上,根据物流的目标要求,分析构成系统各级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系统同环境的相互影响,寻求实现系统目标的最佳途径物流系统分析时要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计算方法,对系统的目的、功能、结构、环境、费用和效益等,进行充分、细致的调查研究,收集、比较、分析和处理有关数据,建立若干个拟定方案,比较和评价物流结果,寻求系统整体效益最佳和有限资源配备最佳方案,为决策者最后抉择提供科学依据。

      系统分析首先要对现有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包括调查现有系统的工作方法、业务流程、信息数量和频率、各业务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对现有系统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信息的状态作详细调查基础上,分析现有系统的优缺点,并了解其功能物流分析包括确定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每个必须的工序之间移动的最有效顺序及其移动的强度和数量当产品品种很多,产量很小且零件,物料数量又很大时,可以用从至表来表示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料移动方向和物流量,本配送中心物流从至表所示:表3-2 从至表(二)物流强度等级划分 由于直接分析大量物流数据比较困难且没有必要,SLP中将物流强度转化为五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E、I、O、U来表示,其物流强度逐渐减小,对应着超高物流强度、特高物流强度、较大物流强度、一般物流强度和可忽略搬运五种物流强度作业单位对或称为物流路线的物流强度等级,应按物流路线比例或承担的物流量比例来确定以下是物流强度等级比例划分表物流强度等级比例划分表物流强度等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