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管理学原理自考必过重点完全归纳小抄.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81045055
  • 上传时间:2023-09-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 :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 领导、 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使他们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 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基本特征: 1 、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2 、管 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职能和层次; 4、管理的核心 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管理的任务 :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 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层次分为上、中、下 三个管理层次※ 管理是一种艺术,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 管理具有两重性: 1、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 指管理的发展状况受到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水平的制约,社 会属性指管理的发展状况受到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反 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2、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管理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 (即 管理是有效组织劳动所必需的)和目的性(即管理反映了生产 资料占有者组织劳动的目的) ※ 掌握管理两重性的意义 : 1、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实践 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性;2、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 法;3、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 管理学 :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 基本原理和 一般方法的科学。

      ※ 管理学的特点: 一般性、多科性、历史性、实践性※ 管理学研究的内容: 1 、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 式下进行的,可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上层建筑;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 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来系统研究 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原因 : 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 理学的必要性; 2、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是未 来的需要※ 学习与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 1、唯物辩证法,总的方法论的指 导; 2、系统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系统 :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 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 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系统的特性 :整体性、 目的性、 开放性、 交换性、 相互依存性、 控制性※ 系统的观点 :整体观点、 开发性与封闭性、 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模糊分界的观点、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信息反馈观点、 分级观点、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等效观点 第二章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管理学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管理; 3、管理理论丛林; 4、战 略管理; 5、全面质量管理; 6、学习型组织理论: 如卓越绩效模式、 六西格玛、业务流程再造、标杆超越法等※管理理论的萌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关于企业所有权 和管理权的关系问题; 2、关于管理的职能; 3、关于管理人员所应 具备的品质; 4、关于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5、关于动作和工时研究; 6、关于生产自动化和人类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 7、关于工资和激 励※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3、 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4、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 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6、 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 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 作方法7、 实行职能工长制8、 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哈林顿 -埃默森提出了效率的 12 条原则: 1、明确的目的; 2、注 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3、虑心请教; 4、严守规章; 5、公平; 6、 准确、及时、永久性记录; 7、合理调配人、财、物; 8、定额和工 作进度; 9、条件标准化; 10、工作方法标准化; 11、手续标准化;12 、奖励效率※法约尔在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一书中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管理 理论(过程理论) :1 、 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

      任何企业都有六种基本活动或职 能,管理活动是其中之一管理活动五种职能:计划、组织、 指挥、协调、控制2、 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 管理的十四原则: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 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 秩序、公正、任用期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4、 管理要素※韦伯指出三种纯粹形态的权力:理性 -合法的权力、传统的权力、超凡的权力,理想行政组织体系有以下特点:1 、 明确的分工; 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4、职业管理人员; 5、遵守规则和纪律; 6、组织中人员之间 的关系※英国厄威克主要著作有 《管理的要素》、《组织的科学原则》 、《管 理备要》,提出了他认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十条原则: 目标原则、 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职权原则、职责原则、明确性原则、一致 性原则、管理宽度原则、平衡原则、连续性原则 ※梅奥等人的霍桑实验的结论: 1 、职工是社会人; 2 、企业中存在 的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 4、存 在着霍桑效应※组织行为学从它研究的对象和所涉及的范围来看, 可分成三个层 次:个体行为、团体行为、组织行为。

      一、 有关个体行为的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 、 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可分成三大类:(1) 激励内容理论:例如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 要理论( 2) 激励过程理论:如期望理论、波特 -劳勒模式( 3) 激励强化理论2、有关企业中的人性理论: 如X理论-Y理论、不成熟-成熟理论, 以及人性的四种假设二、 有关团体的行为理论:团体行为介于个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之 间,主要包括团体动力、信息、交流、团体及成员的相互关 系三个方面三、 有关组织的行为理论:主要包括有关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和 发展理论,有关领导理论又包括三大类:有关领导性格理论、 有关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管理理论丛林:一、 管理过程学派:基本观点是: 1 、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 即计划、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 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法 约尔是这个学派的创始者二、 社会合作学派:社会学是其重要理论基础,怀特 -贝克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组织法合力”概念,企业中的组织结合力包括:1 、职能规范系统; 2、职位系统; 3、沟通系统 4、奖惩制度;5、组织规程三、 经验或案例学派四、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例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 的双因素理论、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等五、 群体行为学派:最早代表人物和研究活动就是梅奥和霍桑实验六、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确保社会 合作系统与技术系统的相互协调七、 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是赫伯格 -西蒙,其代表是《管理决 策新科学》八、 沟通(信息)中心学派:代表人物有李维特、纽曼、香农和韦弗九、 数学(管理科学)学派十、 权变理论学派 :它认为在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 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 理论和方法※战略管理: 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 其核心问题是确 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3C:即变化、顾客、竞争※ 战略管理的特点 :系统性、长远预见性、对外抗争性、灵活应 变性※ 全面质量管理 :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 以全员参与为基础, 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 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 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 于事实的决策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学习型组织的六个特征: 1 、要有领导远见; 2、要讲求战略;3、组织结构应该是扁平或水平化; 4、信息在组织内分享; 5、 有强的组织文化; 6、员工活性化※ 卓越绩效标准 7 个类目 :领导、战略计划、以顾客和市场为中 心、测量 /分析和知识管理、对人员配备的注重、过程管理、 经营结果※ 卓越绩效标准的核心价值观 :1、领导作用; 2 、以顾客为导向;3、有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 4、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 5、灵 敏性; 6、关注未来; 7、管理创新; 8、基于事实的管理; 9、 公共责任与公民义务; 10、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 11、系统观 点八、、第三章 管理环境、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组织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可以分为 : 1、一般环境:包括经济环 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管理的外部 环境当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即是科学技术) 、全球化环境; 2、 具体环境:包括顾客、供应商、 (质量、价格、交货期是供应 商影响组织的三个基本因素) 、竞争者、其他因素(包括:政 府管理机构、消费者协会等民间组织、新闻传播媒介、本组织 所在社区机构等)※ 依据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 ,可将组织环境划分为四种状 况: 1、简单和稳定的环境; 2、复杂和稳定的环境; 3、简单 和动态的环境; 4、复杂和动态的环境※ 社会责任: 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 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社会责任的内容: 提供就业机会、资助社会公益事业、保护生 态环境、 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等, 企业还要对股东、 媒介、社区、 政府、交易伙伴、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负有特定的责任。

      ※ 管理道德: 组织的管理者如何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 以及其背 后所依据的准则,即为管理道德※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1 、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第一阶段 为前惯例阶段、第二为惯例阶段、第三为原则阶段) 2、管理者的个人特征 3、组织结构 4、组织文化 5、道德问题的强度第四章 计划工作概述※ 计划工作: 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 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 通过科学预测, 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 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计划工作的 核心是决策)、经济性※ 计划工作的意义 :1 、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 2 、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 3、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 4 、有利于控制※ 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类 :可分为目的或使命、目标、战略、政 策、程序、规则、规划、预算等※ 计划工作的程序 :1 、估量机会,要在实际的计划工作和开始 之前就着手进行, 不是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却是计划的真正 起点; 2、确定目标; 3、确定前提条件; 4 、确定可供选择的 方案; 5、评价各种方案; 6、选择方案; 7、制定派生计划, 是总计划的基础; 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计划工作的原理:※ 限定因素原理: 是指在计划工作中, 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 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准确 地、客观地选择可行方案。

      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 因素※ 许诺原理: 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 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 越小※ 灵活性原理: 是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 则由于未来 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 改变航道原理: 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得越多, 管理者定期 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 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