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编)锈色粒肩天牛(国槐的毁灭性害虫)的调查.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20098943
  • 上传时间:2017-1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9.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锈色粒肩天牛(国槐的毁灭性害虫 )的调查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 Hope)是中国森林植物检疫中的一种重要虫害,而它的的寄主植物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 ,广泛栽植于阜阳、淮北、宿州、淮南、蚌埠、六安、合肥等市,淮北、蚌埠市将国槐定为市树近年来遭到锈色粒肩天牛的严重危害,死树频繁发生,极大地影响城市绿化成果和市容景观同时该虫分布、危害在不断扩大和加重,因此,作者于近年进行了研究1 发生与危害锈色粒肩天牛国外分布于越南、老挝、印度及缅甸;国内除安徽以外,分布于山东、河北、陕西、江苏、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分布于阜阳、淮北、宿州、淮南、蚌埠、六安、合肥等地市成虫取食危害国槐 l~2a 生小枝皮层,造成小枝条枯死;幼虫取食危害韧皮部及木质部,连续 2~3a 的危害后,因树皮剥离输导组织被破坏而使整体枯死安徽长江以北各市行道树及单位绿化的国槐惨遭危害,死亡频频发生(见表 l) 2 形态特征成虫:雄虫平均体长 3l.98mm 1 2.86mm;体宽 l0.55mm 1 0.84mm;触角稍长于体,腹部末端不露出鞘翅;雌虫体长平均 36.76mm1 2.57mm;体宽 l2.00mm 1 0.74mm;触角略短于体,腹部末端下弯且露出鞘翅,背板、腹板中间凹陷。

      虫体黑褐色,全体密被锈色短绒毛,胸及鞘翅基部颜色较深暗触角基瘤突出,柄节粗短,短于第 3节,略长于第 4 节,各节生有稀疏的细短毛,但端部 4 节毛极少,第 4 节以后各节外端角稍突出,末端尖锐前胸背板有不规则的粗皱突起,前、后横沟明显;两侧刺突发达,末端尖锐鞘翅基 l/4 部分密布黑色光滑小颗粒,翅表散布许多不规则的白色细毛斑和排列不规则的细刻点,翅端平切,缝角和缘角均具小刺体腹面的前足基节外侧具有不明显的白色毛斑中胸侧板、后胸腹板及侧板、腹部第 l~2 节中部,第 l~4 节两侧,各具一个白色毛斑卵:长椭圆形,乳白色,平均长 5.00mm 1 0.23mm,宽2.05mm 1 0.l6mm幼虫:老熟幼虫黄白色平均体长 55.00mm 1 ll.00mm,头宽 7.57mm 1 0.46mm,前胸背板宽 l0.4mm 1 0.83mm体扁圆筒形前胸背板中前腹片分界明显,前区散生细毛,后区和小腹片褶密布凿刺状小颗粒,但不显著突起成瘤突腹部步泡突扁圆形,具 2 横沟,两侧各具 l 弧形纵沟,中间及周围凸起部分均密布粗糙细刺突,腹部泡突具 l 横沟,沟前方细刺突多于沟后方中段此虫与粒肩天牛(桑天牛)幼虫十分相似,主要区别是:粒肩天牛前胸腹板中前腹片的后区和小腹片褶上的小颗粒较为稀疏,且显著突起成瘤状。

      蛹:纺锤形,体长 39.5mm 1 7.8mm,宽 l2.8mm 1l.lmm翅贴于腹面,达第 2 腹节触角贴于蛹体两侧,达后胸部,其端部弯曲3."生物学特性3.1 生活史锈色粒肩天牛 2a 1 代,1 代跨 3a,以幼虫 2 次在被害木蛀道内越冬3 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取食,老熟幼虫于 4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开始化蛹,5 月下旬为化蛹盛期,6 月中旬为成虫羽化出孔盛期6 月中、下旬开始产卵,一直延续到 8 月中旬幼虫于 6 月下旬、7 月上旬陆续孵化,11 月中旬停止取食,开始第 1 次越冬,第 2 年 3 月中、下旬幼虫恢复活动取食,11 月中、下旬开始第 2 次越冬第 3 年3 月中旬取食到 5 月上旬陆续化蛹,6 月上、中旬成虫相继羽化(见表 2) 4.生活习性成虫:刚羽化的成虫在蛹室内停息 3~56 后,清除蛹室上端的虫粪等,并咬破覆盖在羽化孔上的树皮,后爬出成圆形的羽化孔,其平均直径为 12.1mm 1 0.12mm羽化的成虫只在无雨天气的 14:00~04:00 时出孔,其中以 17:00~22:00 时为出孔盛期出孔后的成虫沿树干向上爬行至梢头啃食 1~2a 生枝皮,开始取食当年生嫩枝皮,以后主要取食 2a 生枝皮。

      取食时,或上下呈条状剥食外皮和韧皮部,条长常为 14~35mm,条宽 1~2mm 不等;或呈环状剥食,或呈长方形剥食成虫食量较大,据室内饲养观测成虫每头 241 取食国槐枝皮 10.7m2雌虫食量大于雄虫,这是本身补充营养的需要,也是雌虫产卵时为多排粪便覆盖卵粒之需据观察,经 5~106 取食恢复营养后的成虫,性方成熟成虫多于白天在树冠枝条上进行交尾,以 10:00~17:00 时最盛交尾呈背伏式,即雄虫伏于雌虫背上,一般长达 2~71,甚至晚间下树产卵的雌虫背还偶有雄虫伏于其上,而实际上真正交尾时间仅为 20~30min交尾后的雌虫仍需继续取食 1~36 后,方能于夜间产卵产卵雌虫一般于 21100 时(炎热天气推迟)从小枝沿树干缓慢向下爬行,选择直径 8cm 以上干、枝树皮缝隙深而明显的部位(通常在胸高以下,随着下部受害加剧而逐年上移) ,先使身体与树干的纵向垂直,用口器将树皮缝隙底部咬平,向前爬行将腹末插入刻咬处,从副腺排出草绿色糊状粘液,作成“产卵槽” ,再将卵产于平行于树干纵向的槽内,并排出草绿色粪便覆盖于卵上,最后用腹末左右摇晃分层压紧,以保护卵粒不致脱落和不受天敌的侵害据对 51 头雌虫产卵过程观察统计,咬平槽底约需 3~8min,自开始产卵到结束需 10~20min,平均 12.35min。

      大部分是每槽产卵 1 粒,约有 15.5%的槽内有卵 2 粒68.5% 的成虫当晚产卵 1 粒后,随即爬向树冠;另有 31.5%的个体一晚产卵 2 粒,产完第 1 粒卵后,随即开始横向爬行寻找新的产卵场所,产完第 2 粒后,爬向树冠取食,每个个体连续几晚共产下 8~10 粒卵后,停止产卵 1~3d每雌一生产卵40~123 粒,一般从 6 月中旬至 8 月中旬为产卵期,以 7 月上旬前后为盛期据饲养观察成虫耐饥力弱,饥饿 241 食欲减退,存活时间缩短至 3~8d;饥饿 361 的成虫,再供以食料已失去取食能力,1~3d 死亡室内保湿饲养,雌性平均寿命为42d 1 27.5d;雄性为 32.0d 1 15.6d成虫流动性小,活动力较弱,树体受震动常使成虫掉落于地在树冠枯死或历年连续被害的树体上,常有成虫作 5~12m 的短距离迁飞,寻找适当的寄主卵:刚产的卵上盖紧密的草绿色虫粪,7~10d 后变为灰白色,15d 后为灰褐色室外卵的出现期为 6 月中旬至8 月中旬,历期达 60~70d在日平均温度为 24~35C 时,卵期为 10~15d,其孵化率达 95.4%幼虫:幼虫咬破卵壳并取食之半,1d 后从下侧方啃 1排粪孔,并在距排粪孔 0.5~1.0cm 处的上方啃一通气孔,开始取食皮部木栓层,并将褐色粪便排出悬吊于排粪孔上,当取食韧皮部和木质部,悬吊于排粪孔处的粪便为白色。

      初孵幼虫先向斜上方蛀食皮层,达木质部后,蛀食长3~4mm,宽 1.5~2.0mm,平行于树干的扁圆形侵入孔,后沿枝干最外年轮的春材部分或木质部 2~5mm 下横向往返蛀食,随着虫龄的增长,虫道逐步加宽、加深,形成不规则扁平蛀道,虫粪与树液从蛀入孔流出第 1 年 11 月中旬在木质部深 1.0~2.0cm 处的虫道末端做纵穴越冬,此时虫龄为 3~4 龄第 2 年 3 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向内蛀食深 4~6cm,横断面长 1.5~2.3cm、宽 0.7~1.2cm 的扁平蛀道,在达髓心时转向上蛀食长 7~16cm 纵道然后,再向外蛀食 2~5cm 虫道,在树干内虫道呈“] ”或“[”形横道与纵道的长,取决于被害干、枝的直径,因为侵入横道不超过髓心,也就是横道最长等于枝干半径,横道短则纵道长,反之亦然幼虫常在蛀道外部皮下取食,故将第 1年蛀道加宽至 0.6~1.2cm,加深至 0.8~1.2cm,形状不规则褐色虫粪及粗屑常挤裂侵入孔外部树皮而掉落于干基堆积起来第 2 年 11 月中下旬幼虫在平行于树干的纵道内第 2 次越冬,此时虫龄为 6~7 龄第 3 年 3 月中旬幼虫活动取食,直到韧皮部,开始排出木丝,4 月上中旬幼虫陆续老熟,此时幼虫粪一般不排出树体外,而全部填在树皮下不规则的蛀道内,并在蛀道内来回活动,咬长木丝填实木质部内的蛀道,用虫粪将蛀道上端堵实(2~5cm) ,在纵蛀道上端近拐弯处,做一长 4.5~5.5cm,宽 1.8~2.6cm 蛹室。

      其室内壁光滑,下端为木丝,上端有少量木丝,其余为虫粪幼虫头向上,在蛹室静止 5~7d 后脱皮为蛹幼虫脱皮 6 次,共 7 龄,历期 22~23 个月,取食危害期达 13~14 个月蛹:刚脱皮化的蛹为乳白色,5~7d 后为黄褐色,7~10d 后头部、触角、足、鞘出现黑斑,并逐渐扩大,18~25d后成虫羽化野外调查发现,蛹的历期有时可达 30~50d室内饲养的成虫常常因干燥,而不能脱去蛹皮,尤其是触角和足因不能脱皮而弯曲变形等由此可见,锈色粒肩天牛蛹的发育与湿度有很大关系防治措施!."人工防治利用锈色粒肩天牛晚间下到树干产卵的习性,于21 I 00 时以后用手电筒在树干上寻找产卵成虫而捕杀于6 月中、下旬开始,每隔 10~15d 寻找已产卵粒,用木或铁锤敲击,可击破卵粒和击死尚未蛀入木质部的已孵幼虫药剂防治!.#."在幼虫活动期的 4~10 月份,根据排出粪便,找到蛀入孔后,插入毒签并用粘土堵塞孔口此法防治效果较差,因为此虫蛀道不规则,药签很难接触到虫体喷药防治:锈色粒肩天牛成虫具有活动产卵期长取食量大的特性,所以可选择持效期长的触杀剂和胃毒剂进行防治 (1)18%灭幼脲 3 号微胶囊 1I1000~2 000倍液(;2)50%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 1I5 000~6 000 倍液;(3)18%~20% 杂环类微胶囊 1I3 000~4 000 倍液等。

      于6 月中、下旬喷洒枝干以上药剂持效期可达 40d,防效达90%以上连续 2a 防治,可基本控制此虫的危害参考文献1 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 (.第 2 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463-464.2 高步衡.森林植物检疫[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5-177.3 李群.锈色粒肩天牛的初步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1998(,4):45-47.4 李龙臣,王艳华,曹磊.锈色粒肩天牛生物学特性与防治[J].山东林业科技,1998(,3):28-31.5 杨春材,梁红,唐艳平.短足筒天牛特性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5,8(2):205-209.本文有河南省弘祥园林()提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