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加固改造基本概念课件.ppt
60页第一章 概 述§1-1 土木工程诊治与改造技术的概念 土木工程诊治包括结构的诊断和治理两部分,诊断也叫鉴定,治理即加固处理改造技术是指功能或结构性能的提高技术结构鉴定的分类:结构鉴定质量评定损伤评估技术改造灾后鉴定震后鉴定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加层改造提高性能功能改造秣马厉兵当医生!事故鉴定第一章 概 述1、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分析 产生的原因:勘察、设计、施工缺陷;建筑材料低劣;使用不当、管理不善;结构设计理论错误;自然灾害继续努力吧! 工程质量事故的涵义:泛指达不到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验收的合格标准,而且其建筑结构功能达不到《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0)安全性《统一标准》规定结构的基本功能是:耐久性适用性 产生的后果:各种损伤、变形,甚至坍塌 鉴定的目的:分析事故原因;确定责任所在;评定损伤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提出加固维修或拆除意见;总结应吸取的教训第一章 概 述按事故性质分类: 倒塌事故:指建筑物整体或局部倒塌 开裂事故:承重及非承重构件出现各种规范不允许出现的裂缝 变形事故:指建筑物的整体倾斜、扭曲或过大的构件变形(如振颤、挠度过大等) 建筑功能事故:包括渗漏、渗水,隔热、隔声功能等达不到使用要求,也包括装饰工程质量不满足要求。
其他事故:如塌方、滑坡,沉井施工中的突沉、停沉、倾斜、扭转、超沉等按损失分类: 一般事故:指造成重伤2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下者 重大事故:指造成死亡3人及以上或重伤3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者穿针引线功夫到家Ⅰ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新建、扩建、改建、拆除活动中,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事故 已建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因工程质量原因发生坍塌,造成一次死亡30人及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事故 Ⅱ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新建、扩建、改建、拆除活动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30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1亿元的事故 已建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因工程质量原因发生坍塌,造成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30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1亿元的事故 Ⅲ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新建、扩建、改建、拆除活动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10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5000万元的事故 已建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因工程质量原因发生坍塌,造成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10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5000万元的事故。
Ⅸ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新建、扩建、改建、拆除活动中,发生一次死亡2人及以下,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500万元的事故 已建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因工程质量原因发生坍塌,造成一次死亡2人及以下,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500万元的事故建筑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2、灾后鉴定引起原因:火灾、爆炸、冲击波、风灾、雪灾、水灾、人为灾害等影响范围:结构或构件性能;房屋使用功能;房屋耐久性产生后果:一般性损坏、局部倒塌、整体坍塌3、震后鉴定引起原因:地震影响范围:地震影响范围内的所有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等产生后果:整体坍塌、局部倒塌、严重损坏、一般性损坏第一章 概 述4、结构质量评定 产生的原因:使用过程中,由于材料性能的劣化、环境侵蚀、检测维修欠缺等,致使原符合国家标准的结构功能出现退化,需了解结构的客观状态时所做的鉴定 鉴定的目的:掌握结构现状,可靠度水平,为确定维修加固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结构使用过程中的功能的变化曲线继续努力吧!第一章 概 述6、技术改造鉴定 定义:结构改造的可行性分析鉴定,如加层、功能改变、扩建、抗震加固、墙体节能改造等。
目标:全面了解现有结构的现状、可靠度水平、受力体系,为充分发挥现有结构或构件的功能和潜力,确定改造过程中结构的处理方案 例:海燕大酒店,80年代由四层砖混结构楼采用钢筋混凝土轻框架结构直接在原来砖墙上加两层,1994年将其改造成星级宾馆 哈尔滨新世界百货:1994年东翼楼7层砖混承重结构改造成内框架结构;2002年主楼9层部分亦改造成底部6层内框架 吉林工学院教学主楼:1999年将50年代建设的四层砖混结构教学楼,结合抗震加固,用内套框架方法完成加两层设计,并将其外立面改造成欧式建筑风格学而实习之其乐无穷矣第一章 概 述§1-2 国内外发展动态1、西方发达国家建筑市场的发展规律(1)战后重建期(2)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期(3)维修与现代化改造期 特点:建设规模大,标准低;目标是为社会发展和满足基本居住要求提供空间保障 特点:低标准的建筑已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但拆除费用已显得过于昂贵 特点:以实现功能的现代化为目标前景不错呀!2、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规律 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相结合的阶段第一章 概 述3、国内已开展的工作 1977年正式颁布了《城市住宅建设技术政策要点》,成立了旧房、危房改造办公室,建立了旧房改造专业网。
1990年成立了 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 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1999年修订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1989年批准 ;民用房屋可靠性鉴定标准,1999年颁布实施 ;砼结构加固技术规范,1991年批准;砌体结构加层技术规范,1996年审定;砌体结构加固技术规范,1996年审定;砌体结构现场检测标准,1996年批准;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1996年审定等 努力学习吧!第一章 概 述古建筑砌体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1996年审定;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1996年审定;旧建筑物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1996年审定;建筑结构加固统一标准,在编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处理规范修订;钢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程;碳纤维加固砼构件技术规程;喷射砼加固技术规程;砼结构耐久性检测评定标准;砼后装锚固技术规程;火灾后结构检测鉴定评定规程行业挺规范吧!第二章 建筑工程质量概况§2-1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现状 建筑结构质量通病:泛指建筑工程中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带有一定普遍性且经常出现的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一般质量问题1、砌体结构的纵横墙不咬砌或连接不善 造成结构整体性受损,造成结构的薄弱部位,造成内外墙分离,或改变了墙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2、屋面、卫生间渗漏 屋面渗漏首先导致屋面保温层侵水,保温效果降低,进而加重顶层结构受温度作用造成的危害,引起横向墙体开裂、女儿墙错位、开裂等3、水泥地面、墙面开裂、起鼓 基层处理不当,材料质量不好或配比不当4、外饰面砖脱落 主要由于饰面材料材质不好,基层处理不当,特别是饰面砖含水量控制不好造成建筑外立面观瞻受损,高层上部饰面砖还易对行人造成的严重伤害5、门窗不密闭 使冬季采暖地区的热能消耗过大,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6、砼强度、砂浆强度离散性过大强度偏低 直接造成结构、构件的承载力不足,变形过大,出现裂缝,严重的造成建筑物倒塌7、钢筋移位 包括纵向钢筋保护层不足,特别是板内的负弯矩受力或构造钢筋不能保证其受力位置前者造成钢筋的保护不足,易锈蚀;后者导致结构实际受力与设计计算简图不符,造成承载力的缺损玫瑰好看刺也难缠第二章 建筑工程质量概况§2-2 工程倒塌事故分析 1974年上海玻璃器皿一厂加工车间是五层钢筋砼升板结构,施工期间由于柱子缆绳未拉紧,柱子失稳而倒塌15人死亡,31人受伤 1987年湖南省沅江县建委办公楼是三层建筑,建在湖滨。
由20根砖柱(5.7~7.2m高)支于湖底砖柱的抗力与荷载效应比值R/γ0S=0.38~0.56即将竣工时倒塌于水中楼内施工人员41人,死亡40人 1985年北京焦化厂转运站工程,厂房高40m,装配式钢筋砼框架结构,由于严重违反施工操作规程,3月份的一个晚上刮大风突然整体倒塌 1989年大连重型机器厂的办公楼接层,顶盖采用14.4m轻钢屋架,未经验算扣上钢筋砼空心板(重屋面),因屋架杆件失稳导致屋盖坍塌,砸死42人,伤130人 江西省会昌县水东小学厕所因木梁拆断而使小学生落入粪水坑,死亡28人,重伤1人第二章 建筑工程质量概况 广东省海康县海康大旅店为七层钢筋砼框架结构,地基允许地耐力40~50Kpa(即40~50KN/m2),实际压力达189.6KN/m2,临近倒塌前地基沉陷达440mm,房屋倾斜400mm,整个大楼在装修收尾时倒塌,死4人,伤3人,损失60多万元 1997年3月25日福建蒲田县港商独资企业新光电子有限公司职工宿舍楼整体倒塌,110人被砸,死亡31人,伤79人该工程无报建、无设计、无批审1996年雨季后,西排柱下沉130mm,西北墙开裂下沉,门窗变形未引起重视。
1997年3月25日裂缝急剧发展,底层地面开裂,终于倒塌 1998年5月7日哈尔滨建设街一保护建筑因毗邻深基坑开挖而局部倒塌 1998年5月8日黑龙江省残联综合楼因屋面维修上料不当,导致轻钢屋架腹杆失稳,牵动屋盖坍塌 1998年5月,哈尔滨电车第三保养厂二层厂房因砌筑砂浆强度为零局部倒塌第二章 建筑工程质量概况§2-3 结构质量的几个概念 1、设计使用年限是与结构可靠度的概念相联系的 苏州虎丘塔,高47.68m,塔基直径13.8m,砖木结构建于959年,至今已一千多年 前苏联列宁格勒的冬宫、海军部大楼、彼得宫等一大批砖石结构建筑,其使用年数均在二百年以上,仍然完好如初 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是多个变量的函数,影响因素很多,而且规定性的关系又十分复杂,目前尚难以给出确切的定量指标 建筑物的使用年限的最终确定一方面受建筑物性质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受经济合理性的影响第二章 建筑工程质量概况2、结构损伤积累 建筑物由外因(超载、碰撞、自然灾害等)或内因(设计缺陷、施工质量低、材料质量欠佳等)造成的结构局部或整体损伤,致使结构发生内力重分布或传力路径的改变,并最终表现为对结构整体工作性能产生影响,该过程称为结构的损伤积累。
如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的整体性明显降低;温度影响引起的结构损伤加剧等 3、事故损坏与逐渐倒塌或连续倒塌 结构的设计应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同时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 如抗震设计中的三阶段两水准设计准则等第二章 建筑工程质量概况第三章 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3-1 施工方面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不遵守施工验收规范,野蛮施工例:延安延长油矿二层综合楼施工期间倒塌第三章 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施工质量低劣砂浆强度低;施工技术薄弱、出现施工铰和〖下炕〗现象;370承重墙施工成两张皮设计方面(重复利用图纸,因砂浆配比改变,致使承载力不足,梁端局压计算错误;支座简化无构造保证第三章 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2、冬季施工无措施例:哈尔滨某单位六层砖混结构住宅楼表征:春季继续施工时,结构整体表现为“ 天天向太阳”的倾斜现象原因:冬季施工措施不当;施工排板错误;施工误差过大第三章 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3、纵横墙无拉结例:双鸭山市政法办公综合楼损伤现象:四五层楼板外闪,出现水平裂缝原因:纵横墙未咬砌,拉接筋设置不足,改变了墙体的计算长度,使墙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侧向挠度,引起水平裂缝。
第三章 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4、施工顺序不当,又缺少必要的措施例:黑大主楼与物理楼施工顺序不当,造成物理楼主体裂缝损伤现象:物理楼出现向主楼倾斜的斜裂缝损伤原因:施工时先施工物理楼,后施工主楼,未采取任何措施进行预防第三章 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5、构造柱粘连导致伸缩缝失效例:呼兰市某商品住宅楼损伤现象:构造柱粘连使伸缩缝失效,导致某侧墙体产生裂缝第三章 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6、随意改变水灰比例:哈市红旗大街地下商业街损伤现象:顶板塌落1.49m,柱被压溃,属典型轴心受压破坏第三章 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7、季节性冻土未挖尽例:满洲里市某六层商品房9、建筑材料质量欠佳8、混合砂浆采用了安定性很差的搀和料例:哈市电车第三保养厂厂房局部倒塌第三章 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1、质量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2、建设规模过大,队伍膨胀3、建设市场管理跟不上4、政策上对创优缺乏鼓励6、施工技术水平不高5、法制不健全积木成林诸君努力第三章 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3-2 设计方面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结构设计错误例:南通油脂厂四层综合楼学好本领去远航吧!第三章 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主要问题:设计计算错误,导致墙垛局压承载力设计不足。
施工问题:墙垛处纵横墙组砌方式不当第三章 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2、地基承载力不足例:哈尔滨税务学校教学楼主要原因:无地质勘探资料,现场探坑下0.5m就是软塑亚粘土层,其地耐力仅135 KN/m2,而且分布不均匀,内外墙基础实际压应力为200KN/m2第三章 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3、忽视温差变形例:哈尔滨市图书馆;深业大厦旋转餐厅4、随意更改设计例:施工图与竣工图不符,尤其是分批建设的楼房5、忽视刚度变形例:哈尔滨汽轮机厂露天厂房6、忽视相邻建筑的影响例:建设街鞋城7、加层设计不去现场,忽视对下部结构的验算例:集贤显农机公司综合楼第三章 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1、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职业道德欠缺2、设计队伍膨胀,素质差3、政策上的缺陷4、质量管理不健全5、缺乏经济观点吓唬谁?第四章 建筑工程事故鉴定与质量评定§4-1 工程质量事故鉴定的一般方法 一、鉴定的目的和内容 1、查清造成事故的原因 2、对事故的危害性作出估计 3、提出处理意见 二、鉴定的一般步骤 和方法 鉴定目的和范围 初步调查 验 算 事故原因分析 鉴定意见 处理方案检测化验设点观测补充调查嗅觉敏锐,基本功扎实第四章 建筑工程事故鉴定与质量评定1、明确鉴定的目的和性质,确定工作范围和复杂程度 危房鉴定应由政府职能部门负责进行。
2、现场初步调查 应对现场的工程情况、历史资料、结构损伤状况等进行细致全面的掌握特别是掌握诸如裂缝形态、部位和发展趋势,以及地质变化情况、原施工日志、材料化验单、施工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变更及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3、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工作 包括建筑材料的检测化验,结构验算及设点观测记录等 第四章 建筑工程事故鉴定与质量评定4、事故原因分析 该过程主要依据现场调查、检测、验算分析得到的资料和计算结果综合以后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的 排除法:先排除那些不可能的损伤成因类型,在剩余类型中再找可能的原因证据反驳法:针对可能的损伤成因类型,要找到足够的支持证据,否则,可转向新的成因 5、提出鉴定报告 鉴定报告中应包括工程概况,事故性质、危害性评估、事故原因分析、结论和必要的原则性处理意见 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第四章 建筑工程事故鉴定与质量评定§4-2 建筑结构质量评定标准一、《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4-90) 以承载力计算为依据,综合专家经验基础上进行评定的 1、结构的可靠性评定分为四级;2、结构可靠性评级按“ 子项”、“ 项目”、“ 评定单元”三个层次进行,每一层次均按四级进行评定。
一级——基本满足现行设计规范要求二级——承载能力略低于规范要求,但尚可保证使用要求,个别构件可能要采取措施三级——承载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需要采取措施,个别构件可能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四级——承载能力严重不满足规范要求,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深入领会灵活应用子项:(第一层次) 对于地基基础,是指地基、基础、桩和桩基、斜坡稳定; 对砼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构件,是指承载能力、构造和连接、变形、裂缝等; 对于围护结构系统等,是指屋面系统、墙体和门窗、地下防水、防护设施 项目:(第二层次) 地基基础、结构和结构构件属基本项目 结构布置和支撑系统、结构承重系统、围护结构系统属组合项目 单元:(第三层次) 是指建筑结构的整体或局部 子项项目单元第四章 建筑工程事故鉴定与质量评定子项评定:例 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评定承载能力评级:按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以R/γ0 S来表达砼构件承载力分极标准构件种类R/γ0Sabcd 屋架、托架、屋面梁、平台主梁、 柱、中(重)级工作制吊车梁≥1.0≥0.92≥0.87<0.87一般构件(包括楼盖、现浇板、梁等)≥1.0≥0.9≥0.85<0.85第四章 建筑工程事故鉴定与质量评定裂缝评级:1、与受力主筋相交的裂缝第四章 建筑工程事故鉴定与质量评定2、主筋锈蚀产生的延筋裂缝a级——无裂缝;b级——无裂缝;c级——≤2mm;d级——>2mm。
勇往直前第四章 建筑工程事故鉴定与质量评定变形评级:第四章 建筑工程事故鉴定与质量评定构造和连接评级:(1)预埋件的锚板和锚筋的构造合理、使用安全、经检查无异常(无变形或位移)者,可根据承载能力评为a或b级;当预埋件的锚板有明显变形或锚板、锚筋与砼之间有明显滑移、拔脱现象时,视其严重程度可评为c或d级2)对连接节点的焊缝或螺栓符合现行有关规范规定和使用要求者,可评为a或b级;当节点焊缝或螺栓连接有局部拉脱、剪断、破损或较大滑移者,根据严重程度可评为c或d级项目评级:依据上述子项评定等级,考虑权重综合考虑1)当变形、裂缝、承载能力或构造和连接相差不大于一级时,以承载能力或构造和连接中的较低等级作为该项目的评定等级2)当变形、裂缝比承载能力或构造和连接低二级时,以承载能力或构造和连接中的较低等级降一级作为该项目的评定等级3)当变形、裂缝比承载能力或构造和连接低三级时,可根据变形、裂缝对承载能力的影响程度及其发展速度,以承载能力或构造和连接中的较低等级降一级或二级作为该项目的评定等级第四章 建筑工程事故鉴定与质量评定单元评级以厂房为例:单元的综合评定应包括承重结构系统、结构布置和支撑系统,围护结构系统三个组合项目。
按A、B、C、D四个等级进行评定承重结构系统 若干传力树 基本构件 A、B、C、D四级 非基本构件 A、B、C、D四级基本构件A级——含B级且不大于30%;不含C、D级;B级——含C级且不大于30%;不含D级;C级——含D级且小于10%;D级——含D级且大于或等于10%非基本构件A级——含B级且小于50%;不含C、D级;B级——含C、D级之和小于50%;且含D级小于5%;C级——含D级且小于35%;D级——含D级且大于或等于35%关键部位存在C、D级构件时,根据其失效后果影响程度,该种构件可评为C级或D级 这很关键!第四章 建筑工程事故鉴定与质量评定承重结构传力树评级 取树中各基本构件等级中的最低评定等级当非基本构件低于基本构件二级时,降一级;当低三级时,则按降二级确定 A级——含B级传力树且不大于30%;不含C、D级传力树;B级——含C级传力树且不大于15%;不含D级传力树;C级——含D级传力树且小于5%;D级——含D级传力树且大于或等于5%。
承重结构系统评级精雕细琢第四章 建筑工程事故鉴定与质量评定建筑工程综合评级厂房评定单元和综合评级分为一、二、三、四四个级别,应包括承重结构系统、结构布置和支撑系统、围护结构系统三个组合项目,以承重结构系统为主,按下列规定综合评级:1.当各组合单元的评定等级相差不大于一级时,以承重结构系统的等级作为该评定单元的评定等级2.当结构布置和支撑系统、围护结构系统比承重结构系统的评定等级低二级时,以承重结构系统的等级降一级作为该评定单元的评定等级3.当结构布置和支撑系统、围护结构系统比承重结构系统的评定等级低三级时,可根据上述原则和具体情况,以承重结构系统的等级降一级或二级作为该评定单元的评定等级4.综合评定中宜结合评定单元的重要性、耐久性、使用状态等综合判定,可对上述评定结果作不大于一级的调整第四章 建筑工程事故鉴定与质量评定二、《民用房屋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99)第四章 建筑工程事故鉴定与质量评定第四章 建筑工程事故鉴定与质量评定第六章 建筑结构检测的内容和方法§6-1 混凝土结构的检测1、回弹法测验 根据混凝土的回弹值、碳化深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推定其抗压强度,执行《回弹法评定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23-85) 4、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 是以声速和回弹值综合反映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一种非破损方法。
2、钻芯取样法测强 根据结构上直接钻取的芯样强度来推定结构混凝土强度的一种半破损检测方法执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88)3、拉拔法测强 通过测定埋设或安装于混凝土中的锚固件的抗拔力来确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半破损检测方法执行铁道部行业标准《混凝土强度后装拔出试验方法》(TB/T 2298.2-91) 5、超声法测强 是检测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内部缺陷、均匀性及混凝土裂缝深度的一种非破损方法第六章 建筑结构检测的内容和方法§6-2 砌体结构的检测1、砌体抗压强度原位测定法 1.手泵 2.压力表 3.高压油管 4.扁式千斤顶 5.拉杆 6.反力板 7.螺母 在砖墙内安放专用扁式千斤顶检测砌体抗压强度的破损检测方法第六章 建筑结构检测的内容和方法几种常用砌体检测方法的使用范围及特点 第六章 建筑结构检测的内容和方法第七章 建筑结构裂缝损伤成因§7-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损伤成因A类--与材料性质有关的损伤裂缝鉴别的主要内容:1、裂缝位置与分布特征 2、裂缝方向与形状 3、裂缝宽度 4、裂缝长度 5、裂缝深度 6、裂缝开裂时间 7、裂缝发展与变化 8、其他特征水泥安定性不好或施工养护不充分,裂缝位于表面,短而不规则。
钢筋阻挡使混凝土成形过程中产生延钢筋的沉陷裂缝对大体积混凝土,应水化热引起混凝土裂缝第七章 建筑结构裂缝损伤成因因骨料含泥土量大产生的混凝土表面网状裂缝潮湿场所因骨料含风化岩引起的裂缝上部结构混凝土干缩受基础结构约束引起的墙面干缩裂缝B类--与施工有关的损伤混凝土浇灌施工缝处理不当出现截面裂缝模板变形引起的构件外形扭曲支撑下沉或拆模过早导致的负弯矩裂缝第七章 建筑结构裂缝损伤成因C类--与使用或环境有关的损伤混凝土墙面横向膨胀受约束引起的八字裂缝混凝土构件受冻胀作用引起的饰面层凸起其他损伤:构件长期受高温作用使混凝土表面产生网状裂缝;长期受冻融循环作用,使混凝土起鳞等现象;保护层碳化出现的延筋裂缝或保护层剥落;酸、盐类化学介质的长期作用,致使保护层剥落,钢筋锈蚀等第七章 建筑结构裂缝损伤成因C类--与结构设计及外力有关的损伤由于受弯、受剪、受压、受拉、受扭承载力不足而产生的裂缝往复水平荷载作用下出现的剪切性质的交叉斜裂缝混凝土梁出现的拉弯性质裂缝局部构造不当,使预应力混凝土锚固区端部出现裂缝由于沉降变形过大,使混凝土板出现酥碎裂缝第七章 建筑结构裂缝损伤成因§7-2 砖砌体结构的裂缝损伤成因A类--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中部沉降较大时上部结构产生的裂缝一层窗台下的裂缝B类--温度变形产生的裂缝特点:两端重中间轻;顶层重往下轻;阳面重阴面轻。
1、顶层墙体裂缝第七章 建筑结构裂缝损伤成因4、壁面温差产生墙体外侧单面裂缝5、砌块砌体干缩引起的裂缝2、长度过长在房屋中部产生竖向裂缝3、支撑混凝土因温度变形引起墙体开裂第七章 建筑结构裂缝损伤成因C类--承载力不足产生的裂缝竖向承载力不足水平往复荷载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的裂缝抗剪强度不足产生的阶梯型裂缝纵横墙连接不好或被剪断第七章 建筑结构裂缝损伤成因§7-3 防止和减轻砌体房屋裂缝的措施 对顶层因温度作用产生的裂缝主要采用“ 防”、“ 抗”、“ 放”的三字方针,也可以结合使用 “ 防”即采取措施防止温差影响结构的变形,如设性能很好的保温层 “ 抗”即增加结构的抵抗能力,如提高顶层砌体的强度 “ 放”即将变形放松,如《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规定设防列度为7度及以下的地区可以将顶层屋盖的楼板在两端设滑动层 对因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一方面加强设计和勘察工作,另一方面也应加强构造措施 对干缩、收缩等原因产生的裂缝,应提高块材本身的性能,加强构造措施和施工管理工作第十章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防治概要§10-1 质量事故防治的任务和特点一、事故处理的主要任务 1.确保建筑物安全 2.满足使用要求 3.保证建筑物应有的耐久性 4.有利于正常施工 二、事故处理的特点 1.危险性 2.复杂性 3.多样性 4.风险性 §10-2 建筑工程加固处理的基本原则1.必须进行结构现状的可靠性鉴定2.明确按什么安全等级进行加固3.充分考虑新旧结构的协同工作问题4.充分考虑原结构因损伤产生的附加应力、传力系统的改变5. 结构加固尽量保留有利用价值的构件,避免不必要的拆除或更换6. 加固设计要便于施工,注意新旧构件的可靠连接,保证协同工作7. 尽量注意原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美观8. 避免反复拆除加固第十章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防治概要§10-3 新旧材料共同工作问题1.一次受力结构定义:原构件卸载后,经加大截面加固后,再共同承受外荷载的加固结构。
注意:结合面剪力的有效传递问题对配置抗剪筋的结合面,其抗剪强度为:fv——结合面砼粘结抗剪强度设计值 试验表明,二次捣灌的砼在结合面粘结抗剪强度远低于整浇砼的抗剪强度 第十章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防治概要2.二次受力结构定义:原构件不卸载,在原截面保持一定应力情况下,采用加大截面法加固后,再共同承受外荷载的加固结构原柱压应力现柱增加应力则原截面应力为二次受力结构中,原结构应力始终高于新加部分应力的现象,称为应力超前;二次受力结构中,新加部分应变始终低于原结构应变的现象,称为应变滞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