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guo文xue教学大纲.doc
7页外国文学教学大纲(2009 年修订) 一、课程基本情况一、课程基本情况(一)学时:144(二)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三)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四)开设学期:第五、六学期(五)教材与参考书目: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杨周翰等主编:《欧洲文学史》上、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年 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年柳鸣九等:《法国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 ,人民文学出版社 董衡巽等:《美国文学简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冯至等编:《德国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布罗茨基主编:《俄国文学史》 , (上、中、下) ,蒋路等译,作家出版社李赋宁总主编:《欧洲文学史》 ,商务印书馆,1999 年二、课程介绍二、课程介绍(一)(一) 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外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发展规律,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去观察、分析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评论文学作品,研究文学规律,开展文学活动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各门理论课程和文学课程打下基础 (二)(二)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性质 《外国文学史》是一门系统讲授外国文学发展史及基础知识的课程,它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2、目的 通过系统学习《外国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和文学成就,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合理的知识平台,以便他们更广泛地汲取世界文学的精粹;同时通过梳理有关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的基本内容和演变情况,使学生对世界文化有一个全球化的认识,以适应世界文化日益交融的时代需要 通过深入分析一批经典的作家作品,使学生能对外国文学中所蕴涵的人文思想有较深入地分析和了解 ;另外运用多种文学批评方法让学生领略外国文学的风采,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素养以及以不同视角解读文本的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西方文艺理论、比较文学以及其他文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3、任务 本课程包括欧美文学和东方文学两部分,其中以欧美文学部分为教学核心在内容上主要以文学发展史知识为经,文学思潮和作家专论为纬构成整体授课重点: ①文学经脉:古希腊文学、文艺复兴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启蒙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 ②重点文本分析三、课程内容三、课程内容 上半学期总课时 72 课时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16 课时) 第一节:古希腊文学:(4 课时) 1、 古希腊文学分期 2、 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的内容、特点、举例 第二节、 《荷马史诗》:(4 课时) 1、荷马史诗的形成。
2、 《伊利亚特》的主要内容,经典的战争场面描写,人物形象,尚武精神,作品的艺术风 格 3、 《奥德赛》的主要内容,叙事方法,经典场面描写,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希腊的戏剧:6 课时 1、希腊戏剧的起源及发展情况 2、古希腊悲剧:爱斯库罗斯《俄瑞斯特亚》三部曲、索福克勒斯《俄狄普斯王》 、欧里匹 德斯《美狄亚》 第四节、古罗马文学概述: 2 课时 阅读书目:《古希腊神话与传说》 《荷马史诗》 《俄瑞斯特亚三部曲》 《俄狄浦斯王》 《美狄 亚》 《诗学》第二章:欧洲中世纪文学(16 课时) 第一节:希伯莱文学:《圣经》8 课时 1、 《旧约》:创世纪、出埃及记、申命记、约伯记 2、 《新约》:马可福音、 第二节:欧洲中世纪文学:(4 课时) 1、教会文学的内容,教会文学的艺术形式 2 各民族的兴起与国家的建立:各民族的早期史诗,中世纪民族中期史诗中的忠君思想 3 骑士阶层的兴起,骑士文化,骑士精神,骑士的爱情观念,骑士文学 4、市民阶层的兴起,市民文学,市民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但丁(4 课时) 1、生平与创作但丁的《新生》 2、 《神曲》的内容与艺术方法 阅读书目:《圣经•旧约》 《圣经•新约》 《神曲•地狱篇》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2 课时) 第一节、概述:(2 课时) 1、 什么叫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兴起的原因,文艺复兴的历史分期。
2、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人文主义思想 3、文艺复兴时期的各国文学发展状况: 第二节、薄加丘(2 课时) 1、薄加丘的生平与创作 2、 《十日谈》的主要故事介绍, 《十日谈》的思想意义, 《十日谈》的思想艺术 第三节、塞万提斯(2 课时) 1、塞万提斯的生平与创作2、 《堂•吉诃德》的写作品背景、主要故事情节,艺术手法,人物形象 第四节、莎士比亚(6 课时) 1、莎士比亚的生平与创作分期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喜剧 《威尼斯商人》 , 《罗密欧与朱 立叶》 2、悲剧:《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的主要故事情节及其意义分析 3、 《哈姆雷特》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分析哈姆雷特的内倾性和怀疑精神 4、莎士比亚悲剧中对人性的思考莎士比亚悲剧与古希腊悲剧比较 阅读书目: 《十日谈》 《唐•吉诃德》 《哈姆雷特》 《李尔王》 《麦克白》 《奥赛罗》 《莎士比 亚研究论文集》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4 课时) 第一节:十七世纪欧洲各国文化背景,英国文化背景法国文化背景 (1 课时) 第二节:法国古典主义文学:①古典主义的形成原因②法国古典主义戏剧;高乃依、拉 辛的悲剧③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布瓦洛的理论。
(1 课时) 第三节:英国的清教徒文学(2 课时) 1、弥尔顿的《失乐园》 《复乐园》 《力士参孙》 第四节、莫里哀(2 课时) 1、莫里哀的创作四个阶段 2、 《伪君子》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方法 阅读书目:《失乐园》 、 《复乐园》 、 《力士参孙》 、 《伪君子》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8 课时) 第一节、概述:(1 课时) 1、 十八世纪的历史文化背景启蒙运动的兴起,启蒙运动的主导思想,理性主义精神 启蒙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情况 2、启蒙主义在各国的发展(2 课时) ①英国文学:笛福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 ②法国文学:法国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及其哲理小说 ③德国文学:德国文化背景狂飙突进运动 第二节、卢梭(2 课时) 1、卢梭的生平与创作 2、卢梭的小说《新爱洛伊丝》 第三节、歌德(4 课时) 1、歌德的生平与创作 2、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情节及所反映的时代精神 3、 《浮士德》的内容及思想意义浮士德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浮士德》的哲学意义 阅读书目:《鲁宾逊漂流记》 、 《忏悔录》 、 《新爱洛伊丝》 、 《浮士德》 、 《少年维特之烦恼》第六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6 课时) 第一节、概述(2 课时) 1、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文化背景,主要包括 1789 年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康德哲 学对主观主义的影响卢梭思想的影响 2、浪漫主义文学思想特点、艺术特点 3、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状况①英国文学的诗人,湖畔派诗人,拜伦、雪莱的激情主义诗歌②德国文学:耶那派③法国文学:古典主义文学的衰败,浪漫主义的兴起夏多布里 昂的诗与小说为法国文坛带来的新的审美观念④美国文学:美国文学的文化背景,美国 文学与清教主义精神拓荒者文学爱默生的诗歌麦尔维尔的《白鲸》 ⑤俄国文学的浪 漫主义文学 第二节:华兹华斯的自然主义诗歌 (2 课时) 1、生平与创作 2、 《抒情歌谣集》中关于诗的艺术主张 3、华兹华斯诗歌分析 第三节:拜伦(2 课时) 1、 拜伦的生平与创作 2、 拜伦抒情诗的艺术特点 3、 《唐璜》的思想内容唐璜形象与拜伦式的英雄 第四节:惠特曼:惠特曼的诗歌艺术特点 (2 课时) 第五节:麦尔维尔(2 课时) 《白鲸》的故事情节和艺术风格 第六节:雨果(6 课时) 1、生平与创作 2、雨果的美学思想 3、 《巴黎圣母院》的思想与艺术 4、 《悲惨世界》的故事情节 《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精神 《悲惨世界》的艺术方法 阅读书目:《华兹华斯诗集》 、 《唐璜》 、 《草叶集》 、 《白鲸》 、 《巴黎圣母院》 、 《悲惨世界》 、 《九三年》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下半学期:总课时 72 课时 第一章: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48 ) 第一节:十九世纪的时代背景。
2 课时 1、西方哲学思想的变化实证主义和分析方法对文学的影响文学审美意识的转换对人 与社会的思考 2、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3、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4、现实主义在各国的发展状况包括:法国、英国、俄国、美国 第二节、司汤达 4 课时 1、司汤达生平与创作 2、 《红与黑》的故事情节及其思想分析 3、于连的人物性格及其与时代环境的关系 4、 《红与黑》的艺术方法,小说的心理描写 第三节、巴尔扎克 4 课时 1、巴尔扎克的生平与创作 2、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方法 3、 《高老头》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 第四节、福楼拜 4 课时 1、福楼拜的生平与创作创作主张 2、 《包法利夫人》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 3、包法利夫人的形象分析第五节、狄更斯 2 课时 1、生平与创作 2、 《双城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方法的分析 第六节、夏洛蒂•勃朗特 2 课时 1、生平与创作2《简•爱》的故事情节与思想性分析 3、简•爱形象与女性主义文学 第七节、艾米莉•勃朗特 2 课时 1、生平与创作 2、 《呼啸山庄》小说的思想分析 3、希斯克利夫的形象 4、 《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 第八节、哈代 4 课时 1、生平与创作。
2、威塞克斯小说,哈代与乡土小说,哈代小说中的命运观念,哈代小说与悲剧意识 3、 《德伯家的苔丝》的故事情节 4、苔丝的人物形象分析 5、 《德伯家的苔丝》的艺术性 第九节、普希金 4 课时) 1、生平与创作 2、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故事情节及其思想意义 3、奥涅金与多余人 4、普希金的中短篇小说 第十节、果戈理 4 课时) 1、果戈理的生平与创作 2、果戈理的艺术风格,果戈理与俄国自然主义 3、果戈理的《钦差大臣》 4、 《死魂灵》的思想意义及人物形象思想意义、果戈理小说的讽刺手法 第十一节、屠格涅夫 2 课时) 1、生平与创作 3、 《罗亭》 《父与子》简要分析 4、 屠格涅夫的中篇小说 第十二节、陀思妥耶夫斯基 4 课时) 1、生平与创作 2、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和宗教意识作家对小人物的关注 3、 《罪与罚》的内容,思想意义小说中人物特点,双重人格 第十三节、列夫•托尔斯泰 4 课时) 1、生平与创作 2、 《复活》的思想内容及其人物形象 3、 《安娜•卡列尼娜》的思想内容,安娜的形象 《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方法 第十四节、契诃夫 2 课时) 1、生平与小说创作。
2、契诃夫短篇小说 第十五节、马克•吐温 2 课时1、生平与创作 2、 《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第十六节、易卜生 2 课时 1、生平与创作 2、 《玩偶之家》的思想艺术性娜拉的形象与妇女解放易卜生对西方戏剧的贡献 阅读书目:《红与黑》 、 《高老头》 、 《包法利夫人》 、 《情感教育》 、 《双城记》 、 《德伯家的苔 丝》 、 《简•爱》 《呼啸山庄》 、 《复活》 、 《安娜•卡列尼娜》 、 《罪与罚》 、 《卡拉马佐 夫兄弟》 、 《玩偶之家》 、 《死魂灵》 、 《叶甫盖尼•奥涅金》 、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第二章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10 课时) 第一节、概述 2 课时 1、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思想特点唯美主义的理论主张前期象征主义的理论主张、思 想艺术特点 第二节、左拉 4 课时 1、生平与创作 2、左拉小说的艺术特点 3、 《小酒店》的故事情节及思想意义 4、 《娜娜》的故事情节及思想意义 第三节、莫泊桑 2 课时 1、生平与创作 2、莫泊桑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 3、莫泊桑短板小说的艺术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