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任务六-循环系统评估.ppt

72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88192191
  • 上传时间:2019-04-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29MB
  • / 7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任务六 循环系统评估,心脏检查前注意:,1.检查环境应隐秘、安静; 2.光线亮度须充足,室温适宜; 3.病人取平卧位或坐位, 坐位端正评估方法: (一)视诊 (二)触诊 (三)叩诊 (四)听诊,(一) 视诊,1.心前区外形 2.心尖搏动 3.心前区异常搏动,1.心前区外形,正常:心前区外形与右侧相应部位基本对称 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局部隆起:先天性心脏病、儿 童期患风湿性心脏病、鸡胸、 成人大量心包积液,正常 位置:成人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侧锁骨中线内0.5~1.0cm处 搏动范围:直径为2.0~2.5cm2.心尖搏动,,,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1)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变 右室增大:向左移位 左室增大:向左下移位 全心增大:向左下移位伴心界向两侧扩大 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物:向上移位,2.心尖搏动,,(2)心尖搏动强弱和范围变化 搏动增强:见于高热、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左心室肥大等 搏动减弱:见于心包积液、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左侧胸腔大量积液、气胸或肺气肿等心尖搏动,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见于肺动脉高压,也可见于正常青年人 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常见于右心室肥大 剑突下的异常搏动:常见于右心室肥大、腹主动脉瘤。

      3.心前区异常搏动,(二)触诊,评估方法 通常以全手掌、手掌尺侧或2~4指腹触诊,触诊,(1)心尖搏动和心前区搏动 了解心率和心律 判断抬举性心尖搏动 确定第一心音 抬举性心尖搏动:见于左心室肥厚,,触诊,(2)震颤 是指用手触诊心脏跳动时感觉到的一种微细的震动,又称“猫喘” 器质性心脏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 常见于心脏瓣膜狭窄、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触诊,(3)心包摩擦感 触诊特点 粗糙摩擦感 触诊的最佳部位是胸骨左缘第4肋间处 前倾坐位,呼气末时最明显 临床意义:见于急性心包炎,(三)叩诊,通过心脏叩诊可确定其在胸腔中的位置、大小及形态 1.叩诊的方法 2.正常心脏浊音界 3.心脏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1.叩诊的方法,叩诊方法 先左后右,由外向内,自下而上 左界: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由外向内叩,至叩诊音由清音变为浊音时,用笔作一标记再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作标记 右界:自肝上界的上一肋间开始,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再依次上移叩至第2肋间,作标记,视频,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注: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为8~l0cm,心脏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1)心脏本身病变 左心室增大(靴形心) 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右心室增大:向左右扩大,见于肺源性心脏病 左、右心室增大:普大心 见于全心衰竭、扩张型心肌病等。

      左心房与肺动脉段扩大(梨形心) 多见于二尖瓣狭窄 心包积液:坐位时呈烧瓶形,仰卧位时心底部浊音界明显增宽,心脏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2)心外因素 肺气肿 心浊音界可缩小或无法叩出 一侧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 患侧心界叩不出,健侧心界外移 腹腔大量积液或巨大肿瘤 膈肌上移,心脏呈横位,叩诊时心界向左扩大,,靴形心,,4,梨形心,二尖瓣狭窄(梨形)示意图,心包积液: 心浊音界并随体位改变而变化 坐位时,心浊音区呈三角烧瓶形 仰卧时,心底浊音区明显增宽,,烧瓶心,(四)听诊,1.心脏瓣膜听诊区 2.听诊顺序 3.听诊内容,,心率、心律 心音、额外心音 杂音、心包摩擦音,1.心脏瓣膜听诊区,二尖瓣区:心尖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稍内侧) 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 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左缘,心脏瓣膜听诊区简图,2.听诊顺序,按逆时针方向听诊: 二尖瓣听诊区 ↓ 主动脉瓣听诊区 ↓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 肺动脉瓣听诊区 ↓ ↓ 三尖瓣听诊区,,,,2,3,4,,,5,1,3、听诊内容,(1)心率 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为心率,至少听诊1分钟 正常心率 成人静息状态心率为60~100次/分 3岁以下儿童心率多在100/min以上 老年人可偏慢 异常心率 心动过速:成人100次/分,婴幼儿150次/分 心动过缓:60次/分。

      2)心律 心律是心脏跳动的节律 正常:规则、整齐,儿童或青壮年的心律可受呼吸的影响,表现为吸气时增快,呼气时减慢 心律失常 期前收缩 在规则心律基础上,突然提前出现一次心脏搏动,其后有一较长间歇 频发者多见于器质性病变二联律:每隔一次正常心搏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心律,心房颤动 听诊特点: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率少于心率(脉搏短绌) 见于二尖瓣狭窄、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3)心音 心音的类型 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区别 心音的改变,心音的类型,第一心音S1:二尖瓣、三尖瓣关闭的振动所致 标志着心室收缩期的开始 第二心音S2: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关闭的振动所致 标志着心室舒张期的开始 第三心音S3:血流冲击室壁(舒张早期) 第四心音S4:心房收缩(舒张末期),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区别,正常心音,(3)心音改变,心音强度的改变,心音分裂,心音分裂:听诊时出现一个心音分裂成性质相同的2 个成分的现象 S1分裂:三尖瓣关闭明显迟于二尖瓣 S2分裂:肺动脉瓣关闭明显迟于主动脉瓣,心音改变,心音性质改变 钟摆律:S1与S2相似,多伴心率增快,致使收缩期与舒张期的时间几乎相等,听诊有如钟摆的“嘀哒”声。

      胎心律:在钟摆律基础上,同时伴有心率120/min,酷似胎儿心音 二者均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严重受损的标志额外心音,指在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之外,额外出现的病理性附加音 多出现于舒张期,也可出现于收缩期,舒张早期奔马律最为常见 舒张早期奔马律:见于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和心肌病等严重心功能不全 开瓣音:见于二尖瓣狭窄(提示瓣膜弹性尚好、二尖瓣分离术或球囊扩张术指征),杂音产生的机制,,概念: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出现的异常声音,杂音听诊要点,最响部位 出现的时期 杂音性质 杂音强度(6级分级法) 杂音的传导 杂音与体位、呼吸、运动的关系,各心脏疾病杂音听诊要点,出现部位,听诊杂音最响的部位常提示病变所在部位 在心尖部最响,提示病变在二尖瓣 在主动脉瓣区最响,提示病变在主动脉瓣,出现的时期,不同时期的杂音反映不同的病变,对判断瓣膜病变的性质有重要意义 收缩期杂音:器质性、功能性 舒张期杂音:器质性 连续性杂音:器质性,杂音性质,是指杂音的音调和音色 音调:柔和、粗糙 音色:吹风样、隆隆样、叹气样、机器样 功能性杂音较柔和,器质性杂音较粗糙,心尖部舒张期低调隆隆样杂音:二尖瓣狭窄 心尖部粗糙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舒张期叹气样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机器样杂音:动脉导管未闭。

      杂音强度分级,2/6级以下收缩期杂音多为功能性,3/6级及其以上杂音多为器质性,杂音的传导,杂音主要沿着血流方向传导,可根据杂音的最响部位及其传导方向来判断杂音的来源 二尖瓣关闭不全:左腋下 二尖瓣狭窄:局限于心尖区 主动脉瓣狭窄:颈部,杂音与体位、呼吸、运动的关系,体位:左侧卧位:二尖瓣狭窄的舒张期杂音更清楚 前倾坐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更易听清 呼吸 深呼气:二尖瓣关闭不全或狭窄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狭窄的杂音增强 深吸气:三尖瓣关闭不全或狭窄、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或狭窄的杂音增强 运动:可使杂音增强,如二尖瓣狭窄舒张期杂音,各心脏疾病杂音听诊要点,二尖瓣区 功能性 运动、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引起 杂音柔和、吹风样,通常在2/6级以下 相对性 见于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引起的左心室扩张导致的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 杂音较柔和、吹风样,通常超过3/6级 器质性 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等 杂音粗糙、吹风样,通常在3/6级以上,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区 相对性 见于由主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引起的主动脉扩张导致主动脉瓣相对狭窄 杂音柔和 器质性 常见于主动脉瓣狭窄 杂音粗糙、喷射性,常伴震颤,收缩期杂音,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 功能性 见于健康儿童及青少年 杂音柔和、吹风样,2/6级以下 相对性 见于由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等引起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扩张 杂音特点介于功能性和器质性之间 器质性 见于肺动脉瓣狭窄 杂音粗糙、喷射样,通常在3/6级以上,可伴有震颤,三尖瓣区 相对性 右心室扩大引起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所导致 杂音柔和、吹风样、3/6级以下 器质性:极少见,收缩期杂音,二尖瓣区 器质性 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杂音呈隆隆样,常伴震颤 相对性 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的相对性二尖瓣狭窄 ,称为Austin Flint杂音 主动脉瓣区 常见于:风心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杂音柔和、叹气样,于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前倾坐位、呼气末时屏住呼吸最清楚,舒张期杂音,(6)心包摩擦音,心包摩擦音与心包摩擦感的产生方式、临床意义基本相同 胸骨左缘3、4肋间处较易听到,音质粗糙,似用指腹摩擦耳壳声 见于风湿性、结核性、化脓性心包炎、心肌梗死、尿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心包摩擦音与胸膜摩擦音的区别:胸膜摩擦音一般在吸气未与呼气开始时较为明显,屏住呼吸则声音消失视频,二、血管评估,1、手背静脉充盈度 2、颈静脉充盈度 3、肝颈静脉回流征 右心衰竭患者,用手按压其肿大的肝脏时,颈静脉充盈更为明显,右心衰竭的重要体征之一 4、周围血管征 由脉压增大引起的体征统称为周围血管征,二、血管评估,1.周围血管征 (1)水冲脉 (2)毛细血管搏动征 (3)枪击音 (4)Duroziez双重杂音 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等脉压差增大时,水冲脉 :指脉搏急促有力,骤起骤落,犹如潮水的涨落,是因脉压增大所致 毛细血管搏动征:用手指轻压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病人口唇黏膜,可使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时则局部又发红,随心动周期局部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枪击音和Duroziez双重杂音 将听诊器胸件放在肱动脉或股动脉处,听到“Ta、Ta”音,称为枪击音如再加压力于动脉上,则可听到收缩期与舒张期双重杂音,称为Duroziez双重杂音,(一)二尖瓣狭窄,1.症状 最早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还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2.体征 视诊:有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位置正常或略向左移。

      触诊: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颤 叩诊:心脏向左扩大,心腰部膨出,心浊音区呈梨形 听诊:心尖区可听到较局限的低调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二)二尖瓣关闭不全,1.症状 轻者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感 严重时常有心悸、活动时气短、疲乏、活动耐力下降等 2.体征 视诊:心尖搏动向左下方移位 触诊:心尖搏动有力呈抬举性 叩诊: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 听诊:心尖部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音调较高,性质粗糙1.症状 表现为头晕、心悸、乏力、心绞痛,重者可发生晕厥 2.体征 视诊:心尖搏动位置正常或向左下移位 触诊:心尖搏动呈抬举性,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 叩诊:心界正常,或向左下扩大 听诊:胸骨右缘第2肋间收缩期喷射性杂音三)主动脉瓣狭窄,(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症状 心悸、头晕、心绞痛 2.体征 视诊:面色苍白,心尖搏动左下移位 触诊: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可呈抬举性 叩诊:心脏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浊音界呈靴型 听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呈递减型的舒张期叹气样杂音五)心包积液,1.症状 症状的轻重与心包积液的多少及其产生的速度有关 2.体征 视诊:心前区饱满 触诊: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 叩诊: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并随体位改变而发生变化。

      听诊:少量积液可听到心包摩擦音 大量积液时,心包摩擦音消失,心音弱而遥远案例评析,案例:白某,女性,58岁,风湿性心脏病史多年,近日来心悸、头晕症状加重,因突发心绞痛而入院治疗患者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且呈抬举性,出现水冲脉和毛细血管搏动征经诊断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进行治疗案例评析,问题评析:该患者因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