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脊柱损伤分型.ppt
65页脊柱脊髓损伤分型,,,脊柱脊髓损伤按解剖部位分类,上颈椎损伤 下颈椎损伤 胸腰椎损伤,颈椎损伤的分型,颈椎损伤可分为两大类:上颈椎损伤及下颈椎损伤,㈡上颈椎损伤,1.枕骨髁骨折 枕骨髁骨折是罕见的骨折 约1/3枕骨髁骨折合并寰枕关节脱位 常见于无意识患者,经CT检查发现颈椎平片极少显示这种骨折,,枕骨髁骨折的Anderson-Montesano分型 骨折类型 稳定性 骨折的描述 Ⅰ型 稳定 因寰椎侧块撞击所 致的粉碎无移位骨折 Ⅱ型 稳定 线性骨折-是颅底骨折 的一部分 Ⅲ型 不稳定 翼状韧带附着点的撕脱骨折,,,,,环椎侧块向外侧移位,2. 寰枕关节脱位,寰枕关节脱位的患者大多死亡,极少数幸存患者通常残留神经功能障碍特别是第Ⅸ~第Ⅻ对脑神经 常在颈部损伤导致死亡后的尸检中发现 高分辨率CT常可显示此类损伤,寰枕关节脱位,Traynelis分型 脱位类型 描述 Ⅰ型 向前移位 Ⅱ型 纵向分离移位 Ⅲ型 向后移位,,,,寰枕关节半脱位,枕骨大孔后缘相对于颈1椎板线向前移位 枕骨髁移出枕骨髁间窝 枕骨斜坡后缘线与齿状突前缘线相交 齿状突尖端、颅底点及枢椎后缘线与颅底点的距离大于12mm,3.寰椎骨折,寰椎骨折相对罕见。
发生孤立损伤的几率不足50% 因该节段的椎管较宽大,骨折很少造成神经症状但常可以观察到脑神经损伤的表现 前后位开口像可评估寰椎侧块与枢椎侧块的位置关系如果双侧寰椎侧块相对枢椎侧块的移位超过6.9mm,可诊断横突骨折及潜在不稳定. CT是可供选择的影像学检查,寰椎骨折的Levine-Edwards分型,骨折类型 描述 Ⅰ型 后弓骨折 Ⅱ型 侧块骨折 Ⅲ型 经典的Jefferson骨折或爆 裂骨折,,,,Jefferson骨折,颈1五处骨折, 移位不明显 平片难以发现,,4.寰枢椎旋转半脱位,儿童的寰枢椎旋转半脱位相对多于成人 常见症状包括颈痛,并伴有斜颈、枕下疼痛及颈部旋转受限 侧位像有助于判断有无咽后软组织肿胀 影像学检查包括:开口位像(观察齿状突)、颈椎侧位像( ±前屈后伸位像)、动力位像、CT及MRI动态CT可确诊此类损伤MRI有助于诊断或排除横韧带撕裂,寰枢椎旋转半脱位,Fielding-Hawkins分型 类型 描述 Ⅰ型(最常见) 单纯旋转移位,而无向前 滑移(半脱位) Ⅱ型 旋转移位,寰椎向前移位 3~5mm Ⅲ型 旋转移位,寰椎向前移位 5mm Ⅳ型 旋转移位,伴向后移位,,,,,,环枢关节脱位,,5.齿状突骨折,Anderson-D’Alozo分型 骨折类型 骨折描述 Ⅰ型 齿突尖撕脱骨折 Ⅱ型 最常见,齿突基底部骨折 Ⅱa型 齿突基底部严重 粉碎骨折 Ⅲ型 枢椎椎体骨折,,,,,,6.创伤性枢椎滑脱,Effendi分型 骨折类型 骨折描述 Ⅰ型 无移位或移位 <3mm无成角 Ⅱ型 移位>3mm显著成角 C3前上终板压缩 Ⅱa型 无移位显著成角 前纵韧带完整后纵韧带及C2~C3椎间盘破裂 Ⅲ型 C2~C3前移位 成角畸形单侧或双侧C2~C3关节突脱位,,,,,7.枢椎椎体骨折,枢椎椎体骨折通常是稳定的 Fujimura分型 骨折类型 骨折描述 Ⅰ型 枢椎椎体前下方撕脱骨折 Ⅱ型 横突骨折经过枢椎椎体中央部 Ⅲ型 枢椎椎体的爆裂骨折 Ⅳ型 枢椎椎体的矢状面骨折,,,,三维六自由度运动 基本点 以FSU上椎体的中心为原点引出三条互相垂直的轴。
Y轴 伸、缩和旋转 X轴 前屈、后伸和侧移 Z轴 侧屈和前后移三).下颈椎损伤,Allen-Ferguson分型(按损伤机制)分为6型 压缩-屈曲型 垂直压缩型 分离-屈曲型 压缩-伸展型 分离伸展型 侧方屈曲型 它揭示骨与韧带的生物力学缺陷并指导手术方式及手术入路的选择,1、屈曲-压缩型,分期 骨折描述 Ⅰ期 椎体前上缘变钝 Ⅱ期 椎体前下缘骨折 Ⅲ期 椎体喙状骨折 Ⅳ期 椎体头侧骨折向后移位<3mm Ⅴ期 椎体头侧骨折向后移位>3mm,,,,,,,2、垂直压缩型分期,分期 骨折描述 Ⅰ期 上椎板或下椎板呈杯状 Ⅱ期 上椎板或下椎板杯状骨折,无明显移位 Ⅲ期 椎体粉碎或骨折块明显移位进入椎管,,,,3、分离-屈曲型,,4、压缩-伸展型,Allen-Ferguson分期 分期 骨折描述 Ⅰ 单侧椎板骨折 Ⅱ 双侧椎板骨折 Ⅲ 双侧无移位骨折 Ⅳ 双侧部分移位骨折 Ⅴ 完全移位骨折,,,,5、分离伸展型损伤,Allen-Ferguson分期 分期 骨折描述 Ⅰ 前纵韧带断裂 椎体横行骨折 Ⅱ 移位骨折累及后柱,,,,,,6、侧方屈曲型损伤,Allen-Ferguson分期 分期 骨折描述 Ⅰ期 不对称的椎体压缩 骨折单侧椎弓根骨折 Ⅱ期 移位骨折,对侧韧带撕裂,,,,,,胸腰椎篇,一、按受力机制分类 二、按脊椎损伤的部位 三、按骨折形态分类 四、按脊柱稳定性分类,一、按受力机制分类,1、屈曲压缩 2、屈曲分离损伤 3、垂直压缩 4、旋转及侧屈 5、伸展损伤 上述损伤可复合,如屈曲并垂直压缩,屈曲旋转等,3、垂直压缩,,二、按脊椎损伤的部位,棘突骨折 关节突骨折 横突骨折(由肌肉突然收缩牵拉所致) 椎体骨折及骨折脱位等。
附件骨折,,三、按骨折形态分类,1、压缩骨折 2、爆裂骨折 3、chance骨折 4、骨折脱位 5、脱位,,,单纯压缩骨折,爆裂骨折,,爆裂骨折,,骨折线呈水平走形,由椎体前缘向后经椎弓根至棘突发生水平骨折或致棘间韧带断裂,常见于安全带骨折,骨折移位不大,脊髓损伤少见,chance骨折,脱位,四、按脊柱稳定性分类,稳定性骨折 单纯性压缩骨折 压缩高度1/3正常 L4-5以上单纯附件骨折 棘突、横突 不稳定性骨折 三柱 伴有后柱损伤的爆裂骨折为不稳定性 所有骨折脱位的三柱均受破坏,脊椎分柱理论 三柱概念,前柱 前纵韧带 椎体前半 纤维环前半,中柱 后纵韧带 椎体后半 纤维环后半,不仅是基于解剖更是概念性的 基于生物力学研究,后柱 椎弓 黄韧带 关节突关节囊 棘间韧带,A,,,压缩,C,,,旋转,B,,,分离,胸腰椎骨折的AO分类,A,,,压缩,轴向压缩所致 +/- 屈曲 累及椎体 后方复合体未受累,缘于松质骨压缩所致的变形而不是骨折块 脊柱不狭窄 稳定,压缩伴碎裂的离心骨折块 退入椎管致脊髓损伤 在屈曲压缩位是不稳定的,椎体在冠状面或矢状面劈裂 骨折片分离多变 稳定,B,,,分离,分离暴力所致单或双柱破裂,缘于屈曲-分离暴力 后柱分离 韧带性结构 伴小关节 半脱位 脱位 骨折 前柱损伤 经椎间盘 1.1 或 椎体A组骨折 1.2 屈曲时不稳定,缘于过伸剪切 由前向后损伤 可向后延伸 少见,缘于屈曲-分离暴力 后柱分离 骨性 经 椎板 / 椎弓根 / pars 前柱损伤 经椎间盘 2.1 或 椎体A组骨折 2.2 屈曲时不稳定,C,,,旋转,旋转所致前柱和后柱损伤 椎间盘和所有韧带结构破裂 广泛和不对称的骨折,楔形, 劈裂或爆裂椎体骨折 伴旋转,通常是伴旋转的屈曲-分离损伤,薄片或斜形椎体骨折,脊髓损伤,解剖概要 31对。
颈8 胸12 腰骶5 尾神经1,脊髓损伤,1、完全性脊髓损伤 2、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3、脊髓震荡 4、中央脊髓损伤 5、脊髓半伤 6、前脊髓损伤 7、后脊髓损伤 8、创伤性上升性脊髓缺血损伤 9、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 10、圆锥损伤 11、马尾损伤 12、脊髓锐器伤 13、脊髓火器伤,脊髓损伤的分类 脊髓震荡 脊髓不完全性损伤 脊髓完全性损伤,脊髓震荡,最轻的脊髓损伤 脊髓收到强烈震荡后立即发生迟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全部丧失,在组织学上无病变,只是暂时性功能抑制,在数分钟或者数小时内功能可以完全恢复,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前脊髓综合症 受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丧失,但位置觉和触觉存在 后脊髓综合症 运动存在,行走不稳感觉异常, 中央脊髓综合症 常由脊髓过伸性损伤造成,运动感觉上肢重于下肢,近端重于远端 脊髓半切综合症 伤侧运动和本体运动消失,对侧痛觉和温觉消失脊髓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及运动完全消失,不出现球海绵体反射,见于胸12椎体以上骨折 Holdsworth等认为完全性截瘫48消失而无丝毫恢复者,其功能将永久丧失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A级——完全性瘫痪 B级——仅有感觉,感觉保留不一,无自主活动 C级——无功能的运动,肌力1-3级,肢体不能完成功能活动。
D级——存在有用的活动功能,主要肌力3-5级,能行走,但残留一定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行走不稳 E级——运动和感觉完全正常脊髓损伤程度确定,ASIA分级 A完全性损伤 骶段(S4-S5)无任何感觉或功能 B不完全性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有感觉但无运动功能 C不完全性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以下 D不完全性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以上 E正常 感觉或运动功能正常谢 谢,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