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分析.ppt
42页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分析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编编 号号: GB50330-2002: GB50330-2002施行日期施行日期:2002-05-03:2002-05-03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一科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学习目录•1.1.总总 则则 •2.2.术术 语语 •3.3.基本规定基本规定 •4.4.锚锚 杆杆•5. 5. 锚杆(索)挡墙支护锚杆(索)挡墙支护 •6.6.施工•7. 7. 重力式挡墙重力式挡墙•8. 8. 扶壁式挡墙扶壁式挡墙•9.9.坡率法坡率法•10. 10. 边坡工程施工边坡工程施工1 总 则 2 术 语 3 基本规定 •3.1 建筑边坡类型 –3.1.1 3.1.1 边坡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边坡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 •3.1.2 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应按表3.1.2 划分。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3.1.3 确定岩质边坡的岩体类型时,由坚硬程度不同的岩石互层组成且每层厚度小于 5m 的岩质边坡宜视为由相对软弱岩石组成的边坡当边坡岩体由两层以上单层厚度大于5m 的岩体组合时,可分段确定边坡类型 3 基本规定 •3.2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 –3.2.1 边坡工程应按其损坏后可能造成的破坏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不良影响)的严重性、边坡类型和坡高等因素,根据表 3.2.1 确定安全等级 4 锚 杆(索) • • 4.1 4.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 •4.1.1 4.1.1 锚杆(索)为拉力型锚杆,适用于岩质边坡、土质边锚杆(索)为拉力型锚杆,适用于岩质边坡、土质边坡、岩石基坑以及建(构)筑物锚固的设计、施工和试验坡、岩石基坑以及建(构)筑物锚固的设计、施工和试验 • •4.1.2 4.1.2 锚杆使用年限应与所服务的建筑物使用年限相同,其锚杆使用年限应与所服务的建筑物使用年限相同,其防腐等级也应达到相应的要求。
防腐等级也应达到相应的要求 • •4.1.3 4.1.3 永久性锚杆的锚固段不应设置在下列地层中:永久性锚杆的锚固段不应设置在下列地层中: – – 1 1 有机质土,淤泥质土;有机质土,淤泥质土; – – 2 2 液限液限w wL L >>50%50%的土层;的土层; – – 3 3 相对密实度相对密实度D Dr r <<0.3 0.3 的土层 •4.1.4 4.1.4 下列情况下宜采用预应力锚杆:下列情况下宜采用预应力锚杆: – – 1 1 边坡变形控制要求严格时;边坡变形控制要求严格时; – – 2 2 边坡在施工期稳定性很差时(宜与排桩联合边坡在施工期稳定性很差时(宜与排桩联合使用) •4.1.5 4.1.5 下列情况下锚杆应进行基本试验,并应符合下列情况下锚杆应进行基本试验,并应符合附录附录C C 的规定:的规定: – – 1 1 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或新技术的锚杆;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或新技术的锚杆;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2 2 无锚固工程经验的岩土层内的锚杆:无锚固工程经验的岩土层内的锚杆: –3 3 一级边坡工程的锚杆。
一级边坡工程的锚杆 •4.1.6 锚固的型式应根据锚杆锚固段所处部位的岩土层类型、工程特征、锚杆承载力大小、锚杆材料和长度、施工工艺等条件,按附录D 进行选择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GB50330-2002• 4 4.2 .2 原材料原材料•4.2.1 4.2.1 锚固工程原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锚固工程原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应满足设计要求,方便施工,且材料之间不应产规定,应满足设计要求,方便施工,且材料之间不应产生不良影响生不良影响 •4.2.2 4.2.2 灌浆材料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灌浆材料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1 水泥宜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必要时可采用抗硫酸盐水水泥宜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必要时可采用抗硫酸盐水泥,其强度不应低于泥,其强度不应低于42.5MPa42.5MPa:: – –2 2 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3 3%,砂中云母、有机物、%,砂中云母、有机物、硫化物和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硫化物和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1 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3 3 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的有害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的有害物质,不得使用污水;物质,不得使用污水; – –4 4 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由试验确定;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由试验确定; – –5 5 浆体配制的灰砂比宜为浆体配制的灰砂比宜为0.80.8~~1.51.5,水灰比宜为,水灰比宜为0.380.38~~0.50.5;; – –6 6 浆体材料浆体材料28d 28d 的元侧限抗压强度,用于全粘结的元侧限抗压强度,用于全粘结型锚杆时不应低于型锚杆时不应低于25MPa25MPa,用于锚索时不应低于,用于锚索时不应低于30MPa. 30MPa.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4.2.3 锚杆杆体材料的选用应符合附录E 的要求,不宜采用镀锌钢材。
•4.2.4 锚具及其使用应满足下列要求: –1 1 锚具应由锚环,夹片和承压板组成,应具有锚具应由锚环,夹片和承压板组成,应具有补偿张拉和松弛的功能;补偿张拉和松弛的功能; –2 2 预应力锚具和连接锚杆的部件,其承载能力预应力锚具和连接锚杆的部件,其承载能力不应低于锚杆杆体极限承载力的不应低于锚杆杆体极限承载力的95%9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3 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及连接器必须符合现行行业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及连接器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 JGJ85 的规定 •4.2.5 4.2.5 套管材料应满足下列要求:套管材料应满足下列要求: – –1 1 具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其在加工和安装具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其在加工和安装过程中不致损坏;过程中不致损坏; – –2 2具有抗水性和化学稳定性;具有抗水性和化学稳定性; – –3 3与水泥砂浆和防腐剂接触无不良反应。
与水泥砂浆和防腐剂接触无不良反应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4.2.6 4.2.6 防腐材料应满足下列要求:防腐材料应满足下列要求: – –1 1 在锚杆使用年限内,应保持耐久性;在锚杆使用年限内,应保持耐久性; – –2 2 在规定的工作温度内或张拉过程中不得开裂,变脆在规定的工作温度内或张拉过程中不得开裂,变脆或成为流体;或成为流体; – –3 3 应具有化学稳定性和防水性,不得与相邻材料发生应具有化学稳定性和防水性,不得与相邻材料发生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4.2.7 4.2.7 隔离架、导向帽和架线环应由钢、塑料或隔离架、导向帽和架线环应由钢、塑料或其他对杆体无害的材料组成,不得使用木质隔离其他对杆体无害的材料组成,不得使用木质隔离架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4.3 4.3 施工施工•4.3.1 4.3.1 锚杆施工前应作好下列准备工作:锚杆施工前应作好下列准备工作: – –1 1 应掌握锚杆施工区建(构)筑物基础、地下管线等应掌握锚杆施工区建(构)筑物基础、地下管线等情况;情况; – –2 2 应判断锚杆施工对临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不良影应判断锚杆施工对临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不良影响,并拟定相应预防措施;响,并拟定相应预防措施; – –3 3 应检验锚杆的制作工艺和张拉锁定方法与设备;应检验锚杆的制作工艺和张拉锁定方法与设备; – –4 4 应确定锚杆注浆工艺并标定注浆设备;应确定锚杆注浆工艺并标定注浆设备; – –5 5 应检查原材料的品种、质量和规格型号,以及相应应检查原材料的品种、质量和规格型号,以及相应的检验报告的检验报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4.3.2 4.3.2 锚孔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锚孔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 – 1 1锚孔定位偏差不宜大于锚孔定位偏差不宜大于20mm20mm;; – – 2 2锚孔偏斜度不应大于锚孔偏斜度不应大于5 5%;%; – – 3 3钻孔深度超过锚杆设计长度应不小于钻孔深度超过锚杆设计长度应不小于0.5m. 0.5m. •4.3.3 4.3.3 钻孔机械应考虑钻孔通过的岩土类型、成钻孔机械应考虑钻孔通过的岩土类型、成孔条件、锚固类型、锚杆长度、施工现场环境、孔条件、锚固类型、锚杆长度、施工现场环境、地形条件、经济性和施工速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地形条件、经济性和施工速度等因素进行选择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4.3.4 4.3.4 预应力锚杆锚头承压板及其安装应符合预应力锚杆锚头承压板及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下列要求: – –1 1 承压板应安装平整、牢固,承压面应与锚孔轴线承压板应安装平整、牢固,承压面应与锚孔轴线垂直;垂直; – –2 2 承压板底部的混凝土应填充密实,并满足局部抗承压板底部的混凝土应填充密实,并满足局部抗压要求 •4.3.5 4.3.5 锚杆的灌浆应符合下列要求:锚杆的灌浆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1 灌浆前应清孔,排放孔内积水;灌浆前应清孔,排放孔内积水; – –2 2 注浆管宜与锚杆同时放入孔内,注浆管端头到孔注浆管宜与锚杆同时放入孔内,注浆管端头到孔底距离宜为底距离宜为100mm100mm;;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3 浆体强度检验用试块的数量每3D根锚杆不应少于一组,每组试块应不少于6个; –4 根据工程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灌浆压力,应确保浆体灌注密实。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4.3.6 4.3.6 预应力锚杆的张拉与锁定应符合下列规定:预应力锚杆的张拉与锁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1 锚杆张拉宜在锚固体强度大于锚杆张拉宜在锚固体强度大于20MPa20MPa并达到设计强并达到设计强度的度的8080%后进行;%后进行; – –2 2 锚仟张拉顺序应避免相近锚杆相互影响;锚仟张拉顺序应避免相近锚杆相互影响; – –3 3 锚杆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超过锚杆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超过0.650.65倍钢筋或钢绞线的倍钢筋或钢绞线的强度标准值;强度标准值; – –4 4 宜进行超过锚杆设计预应力值宜进行超过锚杆设计预应力值1.051.05~~1.101.10倍的超张倍的超张拉,预应力保留值应满足设计要求。
拉,预应力保留值应满足设计要求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5 锚杆(索)挡墙支护 • 5.1 一般规定 •5.1.1 5.1.1 锚杆挡墙可分为下列型式:锚杆挡墙可分为下列型式: – –1 1 根据挡墙的结构型式可分为板肋式锚杆挡墙、格构式锚根据挡墙的结构型式可分为板肋式锚杆挡墙、格构式锚杆挡墙和排桩式锚杆挡墙;杆挡墙和排桩式锚杆挡墙; – –2 2 根据锚杆的类型可分为非预应力锚杆挡墙和预应力锚杆根据锚杆的类型可分为非预应力锚杆挡墙和预应力锚杆(索)挡墙。
索)挡墙 •8.1.2 8.1.2 下列边坡宜采用排桩式锚忏挡墙支护:下列边坡宜采用排桩式锚忏挡墙支护: – –1 1 位于滑坡区或切坡后可能引发滑坡的边坡;位于滑坡区或切坡后可能引发滑坡的边坡; – – 2 2 切坡后可能沿外倾软弱结构面滑动,破坏后果严切坡后可能沿外倾软弱结构面滑动,破坏后果严重的边坡:重的边坡: – – 3 3 高度较大、稳定性较差的土质边坡:高度较大、稳定性较差的土质边坡: – – 4 4 边坡塌滑区内有重要建筑物基础的边坡塌滑区内有重要建筑物基础的ⅣⅣ类岩质边坡类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和土质边坡 •5.1.3 5.1.3 在施工期稳定性较好的边坡,可采用在施工期稳定性较好的边坡,可采用板肋式或格构式锚杆挡墙板肋式或格构式锚杆挡墙 •5.1.4 5.1.4 对填方锚杆挡墙,在设计和施工时应对填方锚杆挡墙,在设计和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新填方土体造成的锚杆附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新填方土体造成的锚杆附加拉应力过大高度较大的新填方边坡不宜采用拉应力过大。
高度较大的新填方边坡不宜采用锚杆挡墙方案锚杆挡墙方案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5.2 施工•5.2.1 5.2.1 排桩式锚杆挡墙和在施工期边坡可能失排桩式锚杆挡墙和在施工期边坡可能失稳的板肋式锚杆挡墙,应采用逆作法进行施工稳的板肋式锚杆挡墙,应采用逆作法进行施工 •5.2.2 5.2.2 对施工期处于不利工况的锚杆挡墙,应对施工期处于不利工况的锚杆挡墙,应按临时性支护结构进行验算按临时性支护结构进行验算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6 岩石锚喷支护 • 6.1 一般规定 •6.1.1 6.1.1 岩质边坡可采用锚喷支护岩质边坡可采用锚喷支护ⅠⅠ类岩质边坡宜采用类岩质边坡宜采用混凝土锚喷支护;混凝土锚喷支护;ⅢⅢ类岩质边坡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锚喷类岩质边坡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锚喷支护;支护;ⅢⅢ类边坡坡高不宜大于类边坡坡高不宜大于15m15m,且应采用钢筋混凝,且应采用钢筋混凝土锚喷支护。
土锚喷支护 •6.1.2 6.1.2 下列边坡不应采用锚喷支护:下列边坡不应采用锚喷支护: – –1 1膨胀性岩石的边坡;膨胀性岩石的边坡; – –2 2 具有严重腐蚀性的边坡具有严重腐蚀性的边坡 •6.1.3 6.1.3 岩质边坡采用锚喷支护后,对局部不稳定块体尚岩质边坡采用锚喷支护后,对局部不稳定块体尚应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应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 • 6.2 施工•6.2.1 Ⅲ类岩体的边坡应采用逆作法施工,Ⅱ类岩体的边坡可部分采用逆作法施 工。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7 重力式挡墙• 7.1 一般规定 •7.1.1 7.1.1 根据墙背倾斜情况,重力式挡墙可分为俯斜式挡根据墙背倾斜情况,重力式挡墙可分为俯斜式挡墙、仰斜式挡墙、直立式挡墙和衡重式挡墙以及其他形墙、仰斜式挡墙、直立式挡墙和衡重式挡墙以及其他形式挡墙 •7.1.2 7.1.2 采用重力式挡墙时,土质边坡高度不宜大于采用重力式挡墙时,土质边坡高度不宜大于8m8m,,岩质边坡高度不宜大于岩质边坡高度不宜大于10m10m •7.1.3 7.1.3 对变形有严格要求的边坡和开挖土石方危及边坡对变形有严格要求的边坡和开挖土石方危及边坡稳定的边坡不宜采用重力式挡墙,开挖土石方危及相邻稳定的边坡不宜采用重力式挡墙,开挖土石方危及相邻建筑物安全的边坡不应采用重力式挡墙。
建筑物安全的边坡不应采用重力式挡墙 •7.1.4 7.1.4 重力式挡墙类型应根据使用要求、地形和施工条重力式挡墙类型应根据使用要求、地形和施工条件综合考虑确定,对岩质边坡和挖方形成的土质边坡宜件综合考虑确定,对岩质边坡和挖方形成的土质边坡宜采用仰斜式,高度较大的土质边坡宜采用衡重式或仰斜采用仰斜式,高度较大的土质边坡宜采用衡重式或仰斜式 • 7.2 施工•7.2.1 7.2.1 浆砌块石、条石挡墙的施工必须采用座浆法,所浆砌块石、条石挡墙的施工必须采用座浆法,所用砂浆宜采用机械拌合块石、条石表面应清洗干净,用砂浆宜采用机械拌合块石、条石表面应清洗干净,砂浆填塞应饱满,严禁干砌砂浆填塞应饱满,严禁干砌 •7.2.2 7.2.2 块石、条石挡墙所用石材的上下面应尽可能平整,块石、条石挡墙所用石材的上下面应尽可能平整,块石厚度不应小于块石厚度不应小于 200mm 200mm,外露面应用,外露面应用M7.5 M7.5 砂浆勾缝砂浆勾缝应分层错缝砌筑,基底和墙趾台阶转折处不应有垂直通应分层错缝砌筑,基底和墙趾台阶转折处不应有垂直通缝。
缝 •7.2.3 7.2.3 墙后填土必须分层夯实,选料及其密实度均应满墙后填土必须分层夯实,选料及其密实度均应满足设计要求足设计要求 •7.2.4 7.2.4 当填方挡墙墙后地面的横坡坡度大于当填方挡墙墙后地面的横坡坡度大于1 1::6 6时,应时,应在进行地面粗糙处理后再填土在进行地面粗糙处理后再填土 •7.2.5 7.2.5 重力式挡墙在施工前要做好地面排水工作,保持重力式挡墙在施工前要做好地面排水工作,保持基坑和边坡坡面干燥基坑和边坡坡面干燥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8 扶壁式挡墙 • 8.1 一般规定 •8.1.1 扶壁式挡墙适用于土质填方边坡,其高度不宜超过10m •8.1.2 扶壁式挡墙的基础应置于稳定的岩土层内,其埋置深度应符合 10.3.4 条的规定• 8.2 施工•8.2.1 8.2.1 施工时应做好排水系统,避免水软化地基施工时应做好排水系统,避免水软化地基的不利影响,基坑开挖后应及时封闭。
的不利影响,基坑开挖后应及时封闭 •8.2.2 8.2.2 施工时应清除填土中的草和树皮、树根等施工时应清除填土中的草和树皮、树根等杂物在墙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杂物在墙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70%%后方可进行填土,填土应分层夯实后方可进行填土,填土应分层夯实 •8.2.3 8.2.3 扶壁间回填宜对称实施,施工时应控制填扶壁间回填宜对称实施,施工时应控制填土对扶壁式挡墙的不利影响土对扶壁式挡墙的不利影响 •8.2.4 8.2.4 当挡墙墙后地面的横坡坡度大于当挡墙墙后地面的横坡坡度大于1 1::6 6时,时,应在进行地面粗糙处理后再填土应在进行地面粗糙处理后再填土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9 坡率法• 9.1 一般规定 •9.1.1 当工程条件许可时,应优先采用坡率法 •9.1.2 下列边坡不应采用坡率法: –1 1 放坡开挖对拟建或相邻建(构)筑物有不放坡开挖对拟建或相邻建(构)筑物有不利影响的边坡;利影响的边坡; –2 2 地下水发育的边坡;地下水发育的边坡; –3 3 稳定性差的边坡。
稳定性差的边坡•9.1.3 坡率法可与锚杆(索)或锚喷支护等联合应用 •9.1.4 采用坡率法时应进行边坡环境整治,因势利导保持水系畅通 •9.1.5 高度较大的边坡应分级开挖放坡分级放坡时应验算边坡整体的和各级的稳定 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9.2 施工 •9.2.1 9.2.1 边坡坡率法施工开挖应自上而下有序进行,边坡坡率法施工开挖应自上而下有序进行,并应保持两侧边坡的稳定,保证弃土、弃渣不导并应保持两侧边坡的稳定,保证弃土、弃渣不导致边坡附加变形或破坏现象发生致边坡附加变形或破坏现象发生 •9.2.2 9.2.2 边坡工程在雨季施工时应做好水的排导和边坡工程在雨季施工时应做好水的排导和防护工作。
防护工作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10 边坡工程施工• 10.1 一般规定 •10.1.1 10.1.1 边坡工程应根据其安全等级、边坡环境、工程边坡工程应根据其安全等级、边坡环境、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条件编制施工方案,采取合理、可行、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条件编制施工方案,采取合理、可行、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安全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10.1.2 10.1.2 对土石方开挖后不稳定或欠稳定的边坡,应根对土石方开挖后不稳定或欠稳定的边坡,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特征和可能发生的破坏等情况,采取自上据边坡的地质特征和可能发生的破坏等情况,采取自上而下、分段跳槽、及时支护的逆作法或部分逆作法施工。
而下、分段跳槽、及时支护的逆作法或部分逆作法施工严禁无序大开挖、大爆破作业严禁无序大开挖、大爆破作业 •10.1.3 10.1.3 不应在边坡潜在塌滑区超量堆载,危及边坡稳不应在边坡潜在塌滑区超量堆载,危及边坡稳定和安全定和安全•10.1.4 10.1.4 边坡工程的临时性排水措施应满足地边坡工程的临时性排水措施应满足地下水、暴雨和施工用水等的排放要求,有条件下水、暴雨和施工用水等的排放要求,有条件时宜结合边坡工程的永久性排水措施进行时宜结合边坡工程的永久性排水措施进行 •10.1.5 10.1.5 边坡工程开挖后应及时按设计实施支边坡工程开挖后应及时按设计实施支护结构或采取封闭措施,避免长期裸露,降低护结构或采取封闭措施,避免长期裸露,降低边坡稳定性边坡稳定性 •10.1.6 10.1.6 一级边坡工程施工应采用信息施工法。
一级边坡工程施工应采用信息施工法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10.2 10.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10.2.1 10.2.1 边坡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边坡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 –1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 •边坡环境和邻近建(构)筑物基础概况、场区地形、工程边坡环境和邻近建(构)筑物基础概况、场区地形、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点、施工条件、边坡支护结构特点和技地质与水文地质特点、施工条件、边坡支护结构特点和技术难点 – –2 2 施工组织管理施工组织管理 • •组织机构图和职责分工,规章制度和落实合同工期组织机构图和职责分工,规章制度和落实合同工期 – –3 3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 •熟悉设计图、技术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进场、劳熟悉设计图、技术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进场、劳动力等计划动力等计划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4 4施工部署施工部署 •平面布置,边坡施工的分段分阶、施工程序平面布置,边坡施工的分段分阶、施工程序。
–5 5施工方案施工方案 •土石方和支护结构施工方案、附属构筑物施工方土石方和支护结构施工方案、附属构筑物施工方案、试验与监测案、试验与监测–6 6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 •采用流水作业原理编制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和保采用流水作业原理编制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和保证措施–7 7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 –8 8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10.4 10.4 爆破施工爆破施工•10.4.1 10.4.1 岩石边坡开挖采用爆破法施工时,应采取有效岩石边坡开挖采用爆破法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爆破对边坡和坡顶建(构)筑物的震害措施避免爆破对边坡和坡顶建(构)筑物的震害 •10.4.2 10.4.2 当地质条件复杂、边坡稳定性差、爆破对坡顶当地质条件复杂、边坡稳定性差、爆破对坡顶建(构)筑物震害较严重时建(构)筑物震害较严重时, ,宜部分或全部采用人工开挖宜部分或全部采用人工开挖方案 •10.4.3 10.4.3 边坡爆破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边坡爆破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 –1 1 在爆破危险区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在爆破危险区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 –2 2 爆破前应对爆破影响区建(构)筑物作好监测点和建筑爆破前应对爆破影响区建(构)筑物作好监测点和建筑原有裂缝查勘记录;原有裂缝查勘记录; – –3 3 爆破施工应符合边坡施工方案的开挖原则。
当边坡开挖爆破施工应符合边坡施工方案的开挖原则当边坡开挖采用逆作法时,爆破应配合台阶施工;当普通爆破危害较采用逆作法时,爆破应配合台阶施工;当普通爆破危害较大时,应采取控制爆破措施;大时,应采取控制爆破措施;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4 4支护结构坡面爆破宜采用光面爆破法为避免爆破支护结构坡面爆破宜采用光面爆破法为避免爆破破坏岩体的完整性,爆破坡面宜预留部分岩层采用人破坏岩体的完整性,爆破坡面宜预留部分岩层采用人工挖掘修整;工挖掘修整; – –5 5爆破施工尚应满足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爆破施工尚应满足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4.4 10.4.4 爆破影响区有建(构)筑物时,爆破产生的地爆破影响区有建(构)筑物时,爆破产生的地面质点震动速度,对土坯房、毛石房屋不应大于面质点震动速度,对土坯房、毛石房屋不应大于 10mm 10mm//S S,对一般砖房、非大型砌块建筑不应大于,对一般砖房、非大型砌块建筑不应大于 20 20~~30mm/s,30mm/s,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不应大于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不应大于50mm50mm//s s。
•10.4.5 10.4.5 对坡顶爆破影响范围内有重要建(构)筑物、对坡顶爆破影响范围内有重要建(构)筑物、稳定性较差的边坡,爆破震动效应宜通过爆破震动效应稳定性较差的边坡,爆破震动效应宜通过爆破震动效应监测或试爆试验确定监测或试爆试验确定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10.5 施工险情应急措施•10.5.1 10.5.1 边坡工程施工出现险情时,应做好边坡边坡工程施工出现险情时,应做好边坡支护结构和边坡环境异常情况收集、整理及汇编支护结构和边坡环境异常情况收集、整理及汇编等工作。
等工作•10.5.2 10.5.2 当边坡变形过大,变形速率过快,周边当边坡变形过大,变形速率过快,周边环境出现沉降开裂等险情时应暂停施工,根据险环境出现沉降开裂等险情时应暂停施工,根据险情原因选用如下应急措施:情原因选用如下应急措施:– –1 1 坡脚被动区临时压重;坡脚被动区临时压重;– –2 2 坡顶主动区卸土减载,并严格控制卸载程序;坡顶主动区卸土减载,并严格控制卸载程序;– –3 3 做好临时排水、封面处理;做好临时排水、封面处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4 4对支护结构临时加固;对支护结构临时加固;–5 5对险情段加强监测;对险情段加强监测;–6 6尽快向勘察和设计等单位反馈信息,开展勘尽快向勘察和设计等单位反馈信息,开展勘察和设计资料复审,按施工的现状工况验算察和设计资料复审,按施工的现状工况验算•10.5.3边坡工程施工出现险情时,应查清原因,并结合边坡永久性支护要求制定施工抢险或更改边坡支护设计方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演示结束演示结束•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