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安县我的家乡.ppt
22页定安县我的家乡定安县位于海南岛东北部内陆,毗邻省会海口市,距海口市区仅34公里,属 海口经济发展中心区全县面积1189平方公里,辖10个镇,3个国有农场,总 人口31万定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具有灿烂的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是明代礼部尚书王弘诲、清代海南唯一探花郎岳崧的故乡,也是海南著名的琼 剧之乡境内的母瑞山革命根据地,为海南人民坚持孤岛奋战二十三年红旗不 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定安县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内陆,南渡江中下游南畔,地处东经110°7'至 110°31', 北纬19°31'至19°44'之间 定安县总面积1189平方公里,全县可利用土地面积178.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 72.24 万亩,可开发的坡地、荒地60万亩,土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土壤主 要分三类型:南部地区以火山喷发的玄武岩和砾岩风化壤土及砂质粘土为主, 适宜粮食、橡胶、槟榔、甘蔗种植;中部地区属棕色粘土和沙质壤土,适合荔 枝、菠萝、龙眼、花生、胡椒等热作经济作物的生长条件;北部地区属南渡江 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农田基本设施完善,是全县瓜菜主要产地, 近年来冬种瓜菜发展快速,主要品种有圣女果、青龙丝瓜、大丁苦瓜、南瓜、 冬瓜、豆角、尖椒、园椒等。
定安县南部边界的南牛岭海拔513米,为全县最 高点水文情况• 定安县水资源十分丰富,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 流有10条,呈网状分布,水能蕴藏量大,可开发量11216 千瓦中二型水库2宗(100立方米以上库容),小型66 宗(10--100立方米库容),山塘36宗(10立方米以下库 容) • 其中:南丽湖是琼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如今已发展成为 集水利灌溉、人畜饮水、淡水养殖、旅游业为一体的综合 性水库定安县年平均温度23.1至23.9℃,气温非常适宜 发展淡水养殖业 • 定安县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温度23.1至23.9℃ 年平均日照时数1972小时,年降水量达1965.6至2498 毫米雨量充沛,气温适宜,是发展农业经济的理想之地 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使定安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九五”期间 ,各项经济指标呈两位数增长,外引内联工作成效显著, 有近200个工农业及旅游项目落户定安塔岭工业开发区 和南丽湖名胜风景区是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两个 开发区,几年来,定安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两个开发区 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亿元改造两个开发区的投资环境 目前,两个开发区的电力供应富足,区内道路已经建好 ,塔岭开发区还建有一座日供水能力5万吨的供水厂,并 建有标准厂房的200亩工业园区,已有镭射制造、农产品 加工、制药、彩印色装、服装加工等十个工业项目建成投 产。
南丽湖已成为省内重点旅游区之一 定安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土地资源丰富依托海口的区位 优势,定安农业发展迅速圣女果、火龙果、槟榔果是定 安农业的品牌产品定安的猪肉驰名岛内外几年的努力 ,定安已成为海口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定安行政区划分• 2006年,定安县辖10个镇:定城镇、新竹 镇、龙湖镇、黄竹镇、雷鸣镇、龙门镇、 龙河镇、岭口镇、翰林镇、富文镇境内 有中瑞、南海、金鸡岭3个国有农场 定安景点介绍•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文笔峰,位于海南省 定安县的中部,它平地拔起,山色秀美,为定 安八大名景之一文笔峰从山腰至山顶主要由 玄武岩和片理岩组成,山上植被茂盛,山顶常 有云雾缭绕 文笔峰,又名文豪岭文笔”、“ 文豪”的意思就是:文采、有文采的人古代这 里出了不少的文人才子,被明朝明神宗誉为“三 朝硕士,一代伟人”的礼部尚书王弘诲就出生在 文笔峰脚下雷鸣镇龙梅村王弘诲一生著作很 多,文学上颇有成就,其中著有《南溟奇句录 》、《尚友堂稿》等,至今,龙梅村还有一座 为纪念王弘诲 所建的富有海南建筑特色的明代 牌坊,建筑设计造型古朴雄伟、坚固大方,叫 做“太史坊” 关于文笔峰的由来有一个神奇的 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位仙人挑着一担仙土 准备送到王母娘娘的蟠桃园,路过定安的时候 ,看到这里人杰地灵、美景如画,便停下来歇 歇脚、饮酒赏景,一筐土放在自己的脚下,另 一筐土放在旧州,不知不觉仙人就喝醉睡着了 ,这一睡就睡了很久很久,仙人便化成了仙人 石,两担土变成了两座山,定安这座山就是现 在的文笔峰。
文笔峰上留下的仙迹有:仙人洞 、仙人大脚印、仙人手掌、仙人酒杯、仙人石 、娘子房等 文笔峰• 文笔峰上的仙人石母瑞山 • 母瑞山位于定安县南部山区,是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摇篮” 在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琼崖将士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保存了革命 火种和力量,为全国革命的胜利和海南的解放立下不朽的功勋为缅怀先烈 ,启迪后人,省委、省政府于1993年2月决定在国营中瑞农场原红军操场遗址 上修建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为加快革命老区的发展,更好地发挥母瑞 山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省政府去年又投资5100万元改建了定安塔 岭到这里的公路 • 母瑞山纪念园于1996年8月1日建成 • 1928年3月国民党蔡廷锴率军抵琼,大肆围剿苏区,琼崖军民奋起反击, 因敌强我弱,反围剿受挫是年冬琼崖苏维埃政府主席王文明率部转移到母 瑞山,开辟革命根据地,第一次保存了革命火种 • 1932年7月国民党警卫旅长陈汉光率部队对琼崖苏区大围剿琼崖军民英 勇抵抗,因敌我力量悬殊,反围剿失败冯白驹带领党政军一百多人在母瑞 山恶劣的环境下,与敌周旋,最后仅剩下25名英雄他们胸怀崇高的革命理 想,过着野人般的生活,坚持8个多月艰苦卓绝的斗争后,于1933年4月突围 回到琼山县革命老区,革命火种再次得到保存。
• 母瑞山在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中举足轻重,不愧是琼崖革命的摇篮在当地,母瑞山又叫姆瑞山姆”在海南方言中, 是母亲的昵称由此可见,母瑞二字体现了人们对 女性的尊崇,对吉祥的渴望• “如果说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那么琼 崖革命的摇篮就在母瑞山革命战争年代 ,琼崖特委、琼崖苏维埃政府、琼崖红军 独立师先后迁进母瑞山,在国民党的两次 大围剿中保存了革命火种1957年,冯白 驹将军在《红旗不倒》中深情撰文,“母瑞 山不愧是海南革命的摇篮母瑞山的山• 母 瑞 山 的 红 军 潭红潭往事 • 红军潭原叫青龙潭,呈马蹄形盘卧在幽深的峡谷中 潭宽约8米,水深10米,三面都是峭壁相传,元南建 州知州王廷金屯兵南牛岭,派人四处寻水一老妇想把 家中一罐水送给王廷金,王廷金派两人往老妇家取水, 返途中不慎绳断罐破两人无奈跳崖自尽,被老妇救起 醒时一看,脚下出现一潭酷似青龙的清水,因而得名 青龙潭1932年7月,广东军阀陈济棠派其警卫长陈汉 光对琼崖苏区和红军进行反革命围剿因敌强我弱,大 部分革命力量再次向母瑞山转移那年秋天,在一次围 剿激战中,10多名红军伤病员弹尽粮绝,步步逼退到潭 边,怀抱钢枪从悬崖峭壁跳入潭中,壮烈牺牲。
从此, 青龙潭被唤作红军潭,人们以此纪念这些宁死不屈的英 魂教堂• 因一座基督教堂,马郎田村在母瑞山出了名马郎田是 个苗村,全村500多人,教徒就有62名说到这段历史,不 能不提陈日光陈日光是著名苗族首领陈斯德的父亲,曾 统领南茂六峒,是全岛苗族中唯一的峒总管相传陈日光 力气过人,能单独斗杀山熊1914年,陈日光在一次猎熊 中被扒伤右眼,后到嘉积教会医院治疗复原后,陈日光 成为海南苗族中的第一个基督教徒,与教会人士回南茂传 教,马郎田便是他们传教的一个站点 • 在母瑞山,总有许多不经意的发现,一棵树、一 块石、一条沟,也许就是一段红色的历史古榕• 翰林镇章塘村委会后岭村马壹岭下, 有一棵数百年的参天古榕,当年冯白 驹、刘秋菊等琼崖革命领导人曾在树 下开过会,议过事古榕树荫所覆之 地竟达3000多平方米抗日时期,日本 鬼子准备从村里通过,又害怕古榕周 边有埋伏,下令将古榕砍掉村长听 闻后,赶紧派人送去6坛酒、6只鸡, 才保住村里人至爱的“镇村之宝” 革命根据地纪念园 • 纪念园占地9亩,兴建于原琼崖红军操场司 令台遗址,有铜像、陈列馆、题词亭等11 个项目园中央,琼崖苏维埃政府主席王 文明和冯白驹将军的铜像高3.5米,巍然矗 立,两旁青山邈邈,松柏滴翠。
纪念园附 近,三大机关、琼苏政府大礼堂、红军医 院、农场、军械厂、军政学校、娘子军班 狙击战阵地等遗址,历历可数屏息凝望 ,历史的烟云转瞬跨越时空,在胸中翻涌 不已结语• 我的家乡踏过历史的的尘埃,走过琼崖战 争的岁月留下的不只是自然赋予的美丽 ,更美的是它留给子孙后代精神遗产它 见证琼崖革命的成功,成就现在的我们, 想要了解海南的美丽,从母瑞山开始,想 要知道海南的历史从母瑞山开始了解母 瑞山,你就了解海南的成长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