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皂化反应实验报告.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44075791
  • 上传时间:2022-10-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皂化反应实验报告书实验课程名称油脂皂化反应实验报告北京中远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自主实验报告单口实验课题:油脂水解制肥皂实验时间:2016.11.10实验地点:实验室组长:实验者: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意义,实验基本原理与方法,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等)―、实验目的1. 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2. 掌握制备肥皂的原理、方法及肥皂的性质二、实验仪器1、仪器烧杯量筒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玻璃棒滤纸纱布2、试剂动物脂肪95%乙醇40%氢氧化钠溶液饱和氯化钠溶液二、实验基本原理1. 制备原理:油脂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可以与水发生水解反应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主要成分的油脂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水解生成的硬脂酸钠就是肥皂的主要成分,所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油脂不易溶于碱水,加入乙醇为的是增加油脂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加快实验速度加入浓食盐水的目的是使肥皂溶解度降低,令它浮于水上,便于收集四、实验内容与数据记录操作现象及解释汪意事项1在小烧杯中加入约5g动物脂脂肪完全溶解肪,6ml95%的乙,微热使脂肪完全溶解油脂能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微热烧杯,要先小火预热,加热时间不宜太长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直接碰烧杯壁。

      2在反应液中加入6ml40%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搅拌边小心加热,直至反应液变成黄棕色粘稠状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振荡,若无油滴浮在页面上,说明反应液中的油脂已完全反应,否则要继续加热皂化反应时,要保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反应液变为黄棕色是硬脂混合液的原有体积,酸钠和甘油的混合物不能让烧杯里的混合液煮干或溅溢到硬脂酸甘油酯碱性水解生成硬脂酸钠为肥皂的主烧杯外面使反应完全有固体物质浮于液面上肥皂盐析溶解度降低析出配置氯化钠溶液使其饱和3在反应液中加入60ml热的饱和食盐水,搅拌加热时垫上石棉网小火加热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到烧杯肥皂固化凝结成块4用药匙将固体物质取出,用滤纸或纱布沥干,挤压成块,观察,并与日常使用的肥皂作比较用滤纸将甘油与水分吸干六:实验结果及分析制得的肥皂无普通肥皂香味普通使用的黄色洗衣皂,一般掺有松香,松香是以钠盐的形式而加入的,其目的是增加肥皂的溶解度和多起泡沫,并且作为填充剂也比较便宜制得肥皂与日常肥皂不同高碳脂肪酸的钠盐为硬皂,比软皂硬,洗衣皂、香皂、药皂一般都是硬皂软皂,也叫“钾皂”,是高碳脂肪酸的钾盐,比硬皂软,溶在水中不会凝冻,可制液体皂因此我们制备的肥皂为硬皂。

      制得的肥皂能轻松吸取手上的油脂肥皂去污一方面是利用肥皂中所含的乳化剂使油脂类污渍乳化成为微小的颗粒,减小附着力,然后通过搓揉产生的泡沫在清洗物表面破裂形成的冲击将污渍从被清洗物表面七小结、建议及体会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油脂【分析】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油脂的结构和性质对于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油和脂肪,教材介绍了油和脂的区别在阐述油脂的结构之后,介绍了油脂的在人体中的代谢和功能简单地介绍了生活中油脂的变质的过程,如何应用到生活中去,懂得如何更好的保存油脂设计思路】展示地沟油T讨论地沟油的危害T提出如何将地沟油变废为宝T引出油脂的定义和结构T根据其结构分析其性质T根据油脂的性质分析讨论解决地沟油的方法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油脂的概念、用途以及物理性质2、掌握油脂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科学思想:1、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思想指导学习2、科学的摄取油脂,预防高血脂病重点:油脂的结构和性质难点:油脂的皂化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思考一:地沟油有何危害?1、极不卫生2、过氧化值、酸价、水分等严重超标3、含黄曲霉素、苯并芘等强致癌物,易致癌多媒体展示使用地沟油的情况思考二、如何将地沟油变废为宝?一、油脂的结构1、定义: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油一常温呈液态脂肪一常温呈固态讲述:(其中:R,R',R''分别代表高级脂肪酸的烃基1)R1、R2、R3可以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2)如果R1、R2、R3相同,这样的油脂称为单甘油酯;如果R1、R2、R3不相同,称为混甘油酯3)天然油脂大都为混甘油常见的高级脂肪酸有:饱和脂肪酸:软脂酸(十六酸,棕榈酸)C15H31COOH硬脂酸(十八酸)C17H35COOH不饱和脂肪酸:油酸(9-十八碳烯酸)C17H33COOH亚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C17H31COOH如果R,R'R''相同,称为简单甘油酯;如果R,R',R''不同的油脂称为混合酸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都是混合甘油酯三、油脂的性质1、物理性质:(1)油脂的密度比水小,它的黏度较大,触摸时有明显的油腻感2)油脂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3)纯净的油脂是无色、无嗅、无味一般油脂含有维生素和色素等而有颜色和气味)(4)因为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所以没有固定的熔沸点2、化学性质:(1)水解反应:在酸、碱或酶等的催化剂的作用下,油脂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产物为:1mol甘油和3mol高级脂肪酸(或盐)具体的水解方程式为:酸性水解北京中远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碱性水解(皂化反应)皂化反应一一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

      2)油脂的氢化:由液态的油转变为半固态的脂肪的过程,称为油脂的氢化,也称油脂的硬化这样制得的油脂又称为人造脂肪,通常又称为硬化油其反应方程式为:总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