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清代人士的明十三陵与景帝陵情怀.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29903904
  • 上传时间:2018-01-2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15.42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清代人士的明十三陵與景帝陵情懷 朱鴻∗摘要 清朝人士對勝國陵寢的情結,歷代少有本文以清廷對北京明代天壽山十三陵及金山景帝陵的種種措施,及帝王謁陵有感而發的詩文,以及官民人等的明陵著述與圖繪,探究清代人士多樣複雜的明陵情懷 清廷以禮葬崇禎為崇禮勝朝陵寢的第一步全面保護及祭祀明北京天壽山陵寢,順治、康熙時期,對天壽山陵寢著重於保護政策,而非帝王的親自拜謁乾隆晚年,清帝對明十三陵的崇禮作法有了重大的轉變乾隆躬謁明長陵,修繕天壽山勝朝陵寢,經金山望景帝陵清帝尊禮勝朝陵寢的做法,成為了祖宗家法制度,進入中葉季世,國力雖衰,仍以勝朝陵寢為念 清初對明陵的尊禮保護政策,使士人也能前往故國陵寢致意其中以遺民表現最強烈,他們將國難之後的故國之思毫不保留的寄託於陵寢,最具代表的人物為顧炎武及梁份兩人都有對明陵的一手書寫,有志一同的以春秋之義稱崇禎陵為攢宮,對清順治、康熙尊禮明陵的做法絲毫不領情兩人的著作對天壽山及西山陵寢形勝與規制的記述,為研究明陵的重要史料時人有雖入仕清廷,然於故國不能無思,如譚吉璁者,也有書寫陵寢之作與遺民有異,譚氏盛讚順治對崇禎帝、王承恩陵墓的的崇禮,以及維護明陵的政策惟其著書保留一代陵寢規置,絕不多讓顧、梁兩位遺民。

      由梁氏與譚氏著作手抄本的傳世,當知清廷雖在政策對勝朝陵寢加以保護並禮敬之,然在官員士子間有關明陵書籍的刊行應是有忌諱的懷故國之思的人,前往北京天壽山西山拜謁明陵,留下詩文,收錄於文集中值得注意者,清初人士對明景帝陵似情有獨鍾,應是肯定景帝抗禦外族偉業,將對易代外族統治的無奈,寄情於景帝陵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清代君臣子民的謁陵詩文,不乏是論史之作,而非單純的睹景傷情,清人的明陵情懷可說是歷史書寫的一種表達清朝的皇帝,特別是乾隆的謁陵之作,是對明朝每個皇帝進行評價論斷,表現的是乾隆「春秋,天子之事也」的以史御漢的一貫策略當皇帝藉謁前朝陵寢進行歷史的評斷,官員士子的書寫空間自然會受到相當的壓縮康熙之後,不再有論述明代陵寢的專著,謁陵詩文的數量也銳減,當由此理解詩文亡而後圖繪作,乾隆之後圖繪明十三陵,是清代明陵書寫的另外一種方式,圖繪雖可寄情,然不若詩文易於傳播,作用遠不如詩文大對清人而言,明陵成為清廷表示對勝朝崇禮的象徵,終清之世都加以保護,並行春秋之祀,具有高度的政治作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