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33865425
  • 上传时间:2022-10-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同市十八中教学设计课 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课 型新授课授课班级8(6)授课老师李一辉授课日期2018、6、1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2.品味诗中精彩的描写3、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过程与方法1、 情境自学,了解作者、背景2、 合作互学,读准课文,读懂文意3、 品味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从而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情感态度价值感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要有家国情怀教学重点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人从中传达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难点真正领会杜甫作为“诗圣”的高尚之处教学方法自学 互学 展学 点拨提升教学资源 多媒体PPT教 学 内 容 及 进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激情导入出示行书《春望》,让生认读师生谈话: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杜甫)师:这首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后,听到肃宗皇帝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去投奔,途中为叛军俘获,后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第二年写下了《春望》从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杜甫怎样的情怀?(生答: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是的,我们来了解诗人二、 预学检测,了解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有《杜工部集》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诗圣”师:是啊,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被人们称为“诗圣”,他一生中写下了许多爱国忧民的好诗,其中,他博大的胸怀就集中体现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我们共同来研读三、 情境自学,了解诗体、背景 【ppt】自读,了解“歌行体”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ppt】自读,了解背景 杜甫生于士大夫家庭,怀有“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却因奸臣李林甫当道,屡试不第,756年才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俘,757年逃出虎口,投奔肃宗,任左拾遗759年,关内大饥,遂弃官西行至成都,他求亲吿友营建草堂,经过两三个月,终在西郊浣花溪边盖一间茅屋栖身ppt】 堂 成 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 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qῙ林碍日吟风叶, 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 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 懒惰无心作解嘲。

      草堂用白茅盖成,背向城郭,邻近锦江,座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从草堂可以俯瞰郊野青葱的景色草堂修在桤林深处,桤林茂密透不进强烈的阳光,仿佛漠漠轻烟笼罩着,连风吹叶子,露水滴树梢都能听到 草堂的落成,使乌鸦带领小鸟翔集,让燕子也来筑巢 旁人把草堂错比成扬雄的草玄堂,我可是懒惰之人,也无心像扬雄那样作《解嘲》文章师小结过渡】 对于乱世流亡在外的人来说,有个安身之处,已经是够幸运的了何况这里风景又那么美好,杜甫想长期在这里居住下去,终身为农但是,新盖的茅屋能抵得住秋天狂风的袭击吗?四、 合作互学,读准课文,读懂文意1、 师范读第一段2、 小组合作互学,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ppt】1、读准字音俄顷(qǐng)挂罥(juàn )布衾( qīn )塘坳( ào) 丧乱( sāng )大庇( bì )突兀( wù )3、 用现代汉语疏通文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注:语言越凝练越好五、 自学互研,了解诗人,概括形象【ppt】1、诗歌分为四节,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每节的内容,并说说其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画出诗中描写天气和诗人生活处境的句子或词语体会,用一个字概括诗人当时的境况。

      3、读了前三节的内容,说说你所“见”到的诗人是一副怎样的模样?(能用四字词概括更好 【全班交流明确】1、 内容概括:秋风破屋 , 群童抱茅, 屋漏难眠,企盼广厦 诗人情感:心苦痛惜, 焦灼无奈, 悲戚愁苦, 心忧天下2、 写风的词句有:(1) “风怒号”,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秋风声势之大,猛烈无情2) “卷”形象可感,又有力度,声势大,动态十足,惊心动魄3) “飞”“渡”“洒”“挂”“飘转”“沉”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描绘出来 可见:狂风肆虐 写雨云的词句:(1) “云墨色”“向昏黑”:写出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给人以压抑之感,不言大雨,而大雨迫至2)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写出了大雨急,不间断 真是:大雨如麻,连绵不断 诗人的生活处境;破屋漏雨,破布衾冷似铁,床头无干处,自丧乱又少睡眠一个字: 苦【师小结过渡】 好一个凄凉的秋天!好一座凄伤的草堂! 好一个凄苦的诗人! 他衣衫褴褛,生活清苦; 他饱受困顿,哀伤无助;他心急如焚,忧心忡忡;他年仅五十,却未老先衰......诗人身处可悲、可悯的处境,发出怎样的呐喊?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六、 深情朗读,聆听心声,感受情怀 【ppt】 诗人身处可悲、可悯 的处境,发出怎样的呐喊?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交流明确】(1) 他身处困境,想到的却是“天下寒士”,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

      2) 他愿“大庇天下”,宁愿“受冻死”,这是一种舍己为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师小结提升】诗人在彻夜难眠之夜,苦苦思索,他从自己眼前的不幸遭遇,想到了长久的不幸;从自己的不幸,想到了天下寒士的不幸,从而产生了一种甘愿为天下寒士的不幸而牺牲自己的,这样一种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我们称他为“诗圣”,“圣”就“圣”在这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伟大的利他主义情怀七、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ppt】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新制布裘》白居易 裘(qiú):大衣 比较这两首诗,诗中表现出的杜甫和白居易的情怀有什么异同?【全班交流明确】 相同:都是推己及人,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情怀 不同点: 白居易是推身利以利人,即自身得到了好处,推己及人,希望天下人都得到好处杜甫是宁苦身以利人,宁愿自己苦身冻死了,也要希望别人能得到好处 齐读《春望》 指名生介绍作者 生自读了解诗体和背景 师生谈话:从诗歌中体会到草堂的环境怎样?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生自由发言生齐读后面的段落 指名一个小组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疏通。

      第一题的第一二问,分别请学生板演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全班再各抒己见,进行切磋修改 生齐读第四节后畅所欲言 小组合作交流,全班展示合作学习成果师生谈话,交流《春望》中,杜甫抒发的情怀重温,了解杜甫了解诗体、背景,为下面感受诗人的情怀铺垫在情境中走进诗歌的学习,自然、流畅,具有吸引力,吸引每位学生投入到诗歌的学习中培养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培养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情感,在感情朗读第四节的基础上,将前面学习体验在此时激发表述总结升华,深化杜甫形象 比较阅读,一方面加强对文言文的阅读,一方面,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到杜甫作为“诗圣”的伟大之处八、 总结 这是人类的第一等人,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们是炎黄子孙,让我们永远记住伟大的诗人------杜甫,让我们永远诵读他这首伟大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生感情齐读最后一段板书设计 茅 屋 内容 情感 为 秋风破屋 心苦痛惜秋 群童抱茅 焦急无奈 苦风 屋漏难眠 悲戚愁苦 ↓所 企盼广厦 关心疾苦 ↓破 天下寒士歌 杜 ↓甫 舍己为人 忧国忧民布置课后作业 补写:“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夜未眠,他内心想了些什么?教学反思课堂之始,我由行书《春望》引出作者杜甫,一方面渗透字体知识,一方面激发学生对杜甫的了解,初步感受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从而自然引出时代背景,用《唐成》铺垫,激发学生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探究的兴趣。

      整个课堂以“学生学习”为主,由“情境自学”“合作互学”“自学互研”“深情朗读”“比较阅读”这几个环节引领学生自觉、主动地走进文本教学时,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点拨提升”贯穿其中1、 学生自学了解背景,合作学习疏通文意,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然后师生共同纠正、强调重要、疑难知识点2、 交流对诗歌内容概括时,让学生上台板演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然后全班共议、切磋,在学生展示和评价中生生互动释疑解惑中达成共识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的热情,充分了解了诗歌的内容3、 交流诗人的思想感情时,由板演的学生带领全班进行学习、体会,生教生,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课堂以感受杜甫的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为核心,通过比较阅读,更提升了对杜甫情怀的认识,感受到他的伟大之处无愧于“诗圣”的称号不足之处是,没能在朗读方面多加指导,应该在教学中伺机进行片段朗读的训练,加强对学生美育的熏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