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涟水用地紧张影响小企业发展快速发展.doc
2页涟水:用地紧张抑制小企业发展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农村小企业发展在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各乡镇积极创建了一批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小企业,但随着我县城镇化步伐加快,为有序引导小企业集聚,培育扶持小企业健康快速成长,一些小企业在工业园区的门槛日益抬高时期,用土紧张已日益制约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就此,近日涟水调查队专门调查了涟城镇、小李集乡、朱码镇、经济开发区等乡镇的一些小企业现状调查,调查发现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小企业用地的实际状况( 一) 、 “土地使用审批从严”使小企业用地处于治理整顿的夹缝土地使用审批从严是国家宏观调控、整治土地市场的大政方针小企业用地既要保证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节约耕地,又要确保自身扩地而扩大生产发展,有时两者出现了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这样小企业用地就处在治理整顿的夹缝中,要求生存、求发展小企业就出现举步唯艰比如:小李集乡的“双河村复合肥料厂”划 100 亩用地,由于土地使用审批从严,2009 年上半年已批建成了 30 亩,年底追加了 20 亩,预计 2010 年能实现批建 20 亩,但离实际需要仍然有 30%的缺口,同时双河村标准化建房应需要 2850 亩,目前实际拥有不到 70.5%;可见小企业在夹缝里还得节约耕地,保证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
二) 、小企业发展现有用地的潜力没有全部挖掘出来全社会土地用地紧张已成定局,不少小企业已经拥有了土地,但这些小企业使用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仍有待提高比如:朱码镇的王二庄村的工业园区,这将是一个比较大的综合性园区,内设工厂、健身场所、停车场、垃圾中转站等,目前有 24.5%的场区墙院早已框起来,再比如,朱码镇的“红日钢铁厂”厂房占地 126 亩,还没快建起来,朱码镇北区一期工业园区占地 120 亩,占北区总用地的 45.3%,北区规划为标准厂房,目前还没形成规模一些乡镇有的小企业发展现有用地也仅仅是单层的,容积率普遍比较低,现有用地的潜力没有全部挖掘出来三) 、个别小企业没有重视盘活存量土地和旧场所的有效利用率有些小企业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重视盘活存量土地和旧场所的有效利用率,出现一些闲置的土地和旧厂房、旧仓库,有的处于停产半停产阶段时候左右观望,无心整合现有闲置资源小李集乡的薛行村(含合并的李集村)已征用土地 2791.94 亩的新工业园区,其中80.6%已经全部拆迁清平暂时闲置涟城镇的西城区的原砖瓦厂等小企业面临拆迁,出现一些闲置的土地和旧厂房、旧仓库,在新规划前一直没有有效利用率。
四) 、对一些特殊性的小企业用地的优惠政策上没有明显的倾斜作为近年来我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增长点” ,同时小企业发展作为城乡一部分下岗工人、失土农民劳动的主要去向,对缓解城乡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压力是经济发展的有益的补充,但对小企业用地的优惠政策上却没有明显的倾斜比如“经济开发区”是全县经济开发的企业集中园区,驻有“锦纶化纤集团(占地 520 亩) 、 ”“大自然食品公司(占地200 亩) ”、 “源通制帽(占地 160 亩) ”、 “鸿鹄化纤” 、 “今世缘糖果业”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的企业已成为支柱企业和涟水的亮点项目目前已有来自美国、日本的 1 5 个外资项目和 6 0个内资项目落户,园区内的企业得到了不少政策优惠,但园区带动的周边不少的发展机械电子、新型建材和生物医药等产业联动的小企业,用地的优惠政策上没有明显的倾斜;同时,今年园区基础设施投资 6.5 亿元,新增开发面积 10 平方公里,完成进区项目 400 个,累计进区项目达 500 个,而“苏美酱醋”这类企业占地仅 38 亩,目前想扩大用地的极其困难,这势必对周边小企业的存亡构成新的挑战二、建议1、小企业处于夹缝时候,建议小企业要突破土地制约的不利因素,积极主动地争取小企业发展生存空间,一是要积极执行国家的有关土地管理政策,切实保护耕地的自觉性。
2、按照“统筹、集中、集约、协调”的原则,进行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时,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控制单层、鼓励多层,增加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力求体现功能集聚、集约用地,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宗旨3、清理消化闲置的土地和旧厂房、旧仓库,尽可能提高这些“存量资源”的利用率,个别小企业应该充分重视盘活存量土地和旧场所的有效利用率4、一些特殊性的小企业用地的,建议各地政府和土地管理等有关部门,对其用地问题在可能的情况下能适当照顾,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的倾斜,以扶持和促进其快速运转起来5、针对企业用地困难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能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落实用地,通过积极包装申报国家、省重大项目,为企业争取到省戴帽用地指标,以部分缓解了企业用地的制约,降低小企业创业成本和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确实帮助小企业在新形势下迅猛、高效、健康地发展撰稿人:孙冬如 签发人:张业生国家统计局涟水调查队 2010 年 4 月 13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