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基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doc
3页语基+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二)(推荐时间:45 分钟)一、语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徇私/驯熟 咆哮/肖像 惬意/ 提挈 连咳带喘 /金蝉脱壳B.偈语/鲫鱼 畏葸/玉玺 胴体/ 栋梁 耆年硕德/骐骥一跃C.投奔/奔命 着急/着火 给养/ 给以 强词夺理/强人所难D.丧气/沮丧 殷实/殷红 反省/ 省悟 罪不当罚 /独当一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陈规 畸形 弱不经风 铤而走险B.怄气 混沌 既往开来 民生凋敝C.般配 岑寂 群贤毕至 广袤无垠D.凌厉 黯然 文过饰非 俗不可奈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前的社会转型中,一方面生产力飞速发展、经济潜力被不断发掘,另一方面原有的制度每每缺乏活力、渐趋僵化。
B.有人把“民生”分为两类:一类是生存型,一类是发展型;由生存型到发展型就是由“填饱肚子”到“体面地生活” C.我厌倦了现在的生活我开始醒悟,开始反思我渴望回到我以前的生活状态——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D.郑板桥任潍县知县(今潍坊市区)有七年时间当时潍县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他果断采取措施,开仓赈粮,救济灾民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谈起这些,他总不免感叹人心向背、世情险恶,觉得自己孤弱无援B.生杀予夺的鬼子一进村,见什么抢什么,见一个杀一个C.这次回乡,小王不是外出打工前的模样了,你瞧他,一身西装,洋洋洒洒D.所有同类题材绘画和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比起来,都黯然失色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深圳唯冠的代表李肃表示,香港法院的禁令前提是苹果公司承认商标归深圳唯冠,这是双方转让商标谈判纠纷是否存在的关键B.武江公安分局西河派出所组织民警对红星小学周边的小商店进行了突击清查,收缴了 6 支高度仿真玩具枪,并对店主进行了教育。
C.2012 年 3 月 7 日,恒大队在客场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韩国 K 联赛冠军我们可以从这次比赛后对李章洙的采访中反映两个问题:一是球队的竞技状态很重要;二是只要拥有必胜的信念,以弱也能胜强D.在欧美一些国家,孩子们在教官的指导下,顶着漫天大雪进行裸跑,这种“鹰爸”的教育方式在国外并不鲜见,我们的近邻日本甚至将训练的残酷当做学校的一种常态教育二、名句名篇默写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1)子曰:“君子病无能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卫灵公》)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2)______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3)臣欲奉诏奔驰,__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4)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乍暖还寒时候,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动物预测地震之谜科学家近日表示,动物能够在地震 发生前感知到地下水发 生的化学变化,从而 预测地震2009 年,在意大利拉奎拉地震 发生前几天,当地的蟾蜍 纷纷 离开池塘观察到这一现象之后,科学家开始对这种化学效应进行研究,研究 结果表明,我 们 可以通过观察动物出现的异常行为预测地震研究小组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地壳中受压的岩石释放出带电粒子,并与地下水发生反应生活在地下水中或者附近的动物对其发生的任何化学 变化都非常敏感,可以在岩 层断裂并引发地震前几天就预感到将有地震发生此项研究由美国宇航局的弗莱德里曼·弗伦德和英国开放大学的雷切尔· 格兰特领导他们希望自己的研究发现能够促使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展开密切合作,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识别地震发生前出现的一些难以捉摸的征兆。
拉奎拉的蟾蜍并不是在地震发生前行为出现异常的第一个例子,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有关这种现象的报告地震发生前,一些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的行为都会出现异常在 1975年的中国海城,很多人发现蛇 钻出巢穴, 1 个月后,这座城市遭受大地震袭击这是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因为当时正值冬季,蛇正在冬眠蛇洞外的温度低于 0℃,冒险离开蛇洞对这些冷血动物来说无疑是一种自杀性行为然而,无论是爬行动物从冬眠中 苏醒,两栖 动物逃离池塘还 是深海鱼类游到海面,都只是个别现象由于大地震较为罕 见,即使 对动物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观察其行为变化预测大地震也很难做到这也正是拉奎拉蟾蜍的特殊性所在作 为博士 项目的一部分,身为开放大学生物学家的格兰特当时一直对蟾蜍群落进行监视她回 忆说:“ 这非常具有戏剧性所 监视的 96只蟾蜍几乎在短短 3 天内变成 0在此之后,美国宇航局与我取得了联系 ”宇航局科学家当时一直对岩石受到强大压力时的化学变化进行着研究他们希望确定这种变化是否与蟾蜍大批撤离有关他们在实验室进行的测试 表明,蟾蜍的撤离确与化学 变化之间存在联系,地壳能够直接影响蟾蜍生活和繁殖后代的池塘的化学特征宇航局地球物理学家弗伦德指出,在受到 强大压力时(例如地震发生前的巨大构造力),岩石会释放出带电粒子。
这些带电 粒子进入周围的岩石,在抵达地表时,它们与空气发生反应,将空气中的分子转变成带电粒子——离子他 说:“空气中 带正电的离子会导致人出现头疼和恶心、反胃症状,同时也会导致动物血液中的应激激素 5-羟色胺水平升高 ”此外,离子也会与水发生反应,将水变成过 氧化氢一系列的化学反 应影响了溶解在池塘中的有机物,将无害的有机物变成对水生动物具有毒性的物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制科学家指出,需要进行全面彻底的 测试和研究格兰特表示,这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令人信服的潜在地震预测机制,水生、半水生和穴居动物可能感知到地震即将发生并作出反应她 说:“岩层在地震前会发生一系列 变化,如果 动物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那才是怪事 ”弗伦德指出,可以预测地震的现象很多,动物出现的怪异行为只是其中之一, “我们需要了解 这些信号之间如何发生联系,如果发现几个信号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我们便可以得出将会发 生地震的结论” 选自《科学之友》,有删改)7.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答: 8.文章题目是“动物预测地震之谜” ,这里的“谜”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答: 9.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制” ,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这一“复杂的机制”的内容答: 10.作为一篇科普文章,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 答案1.B 2.C 3.C 4.D 5.B 6.(1)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鸡鸣桑树颠 (2)舞幽壑之潜蛟 江间波浪兼天涌 (3)则刘病日笃 赢得仓皇北顾(4)扪参历井仰胁息 最难将息7.内容上,介绍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8.动物能够预测地震,但是动物预测地震的机制仍需要全面彻底的测试和研究9.岩石受到压力释放带电粒子,带电粒子与空气反应产生离子,离子对动物产生影响,动物产生异常反应。
10.(1)语言准确、严谨2)平实( 通俗)、质朴 具体分析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