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草店蔡家沟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说明书.doc
7页甘草店镇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说明第一章 背景综述一、概况甘草店镇位于榆中县东南部,地处苑川河中游,距县城25公里北靠韦营乡,南连高崖镇,西依清水驿乡,东邻安定区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15.6公里,总面积121.48平方公里全镇辖13个行政村,84个村民小组甘草店镇是历史上中部的重要交通枢纽,是连接甘、陕、川、青的“旱码头〞,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丝路古镇据史料记载,甘草店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上古时为羌、戌住地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属榆中县据专家考证:十六时国西乞伏国仁所筑勇士城及后来的子城都在甘草店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年—1861年〕甘草店已有集市,由于该地盛产中药甘草,药商经常云集此地,收购甘草,并开设“万和堂〞等多家国药店,作为向全中国销售甘草的集散市场当地居民为便于旅商住宿、饮食、应运而开设多处马车店、饭店因为该地适居通往古道重要驿站,往返驿使均经此投宿,故双关语为甘草店如今的甘草店,交通四通八达公路、铁路运输十分便利,国道312线、省道109线、巉柳高速公路纵贯全镇,境有火车站一处,陇海铁路横穿而过,形成了距之间的交通枢纽中药甘草甘草店镇耕地面积7.2万亩,其中水浇地6696亩。
平均海拔1860米,年均气温7.5℃,年降雨量400毫米,无霜期159天全镇辖13个行政村84个村民小组,4378户17358人,其中农业人口16594人甘草店镇公路全膜双垄沟玉米甘草店镇立足当地实际,大力调整农业种植构造,2008年在全镇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种植新技术,全镇共推广种植双垄沟全膜玉米5216亩,占任务的100.32%,农户从4月中旬开场点种玉米种子甘草店镇2008年早动手、早安排,与13个行政村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双垄沟全膜玉米种植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社、农户双垄沟全膜种植在全镇13个村全面推广,建立了蔡家沟村连片种植点800余亩,果园村种植点500余亩和钱家坪种植点400余亩蔡家沟村位于甘草店镇,东临车道岭村,南接咸水岔村,西接甘草店镇东村,北连克涝村有县乡公路过境,〔原旧312国道〕耕地面积9275亩,其中梯田6000亩左右,占总耕地面积的60%全村由堡子沟、吉庆湾、毛家沟、中庄、家沟、岔里沟、和岘口、转咀子、咀子上、脑上、坪上、三坪、郝家铺、东岭、白土窑、双虎子沟16个自然村组成,辖9个村民小组388户1309人,村主要有、蔡、王、、、窦、古、郭、罗、、、马、田、伏、林、唐、何、全、武、、甘等21个姓氏。
蔡家沟村属沟壑山台地区、形成七沟八梁,海拔1600米-2180米无霜期153天,年降雨量380毫米,年蒸发量1450毫米左右,土壤属黄白土、褐土民国时期,蔡家沟村实行保甲制度,解放初成立农会,建立初级社、高级社、时属高崖公社,甘草店大队,蔡家沟中队,1962年设车道岭公社,蔡家沟中队体制变小,分蔡家沟大队、瓦房大队、白土窑大队当时蔡家沟大队由脑上社、坪上社、咀子社、三坪社组成了4个小队;瓦房大队由堡子沟、吉庆湾、毛家沟、家沟社、中庄社、岔里沟社、和岘口、转咀子组成所辖八个社白土窑大队辖东岭、郝家铺、白土窑、双虎子沟4个小社1965年9月开场社教运动,1966年初撤并车道岭公社,成为甘草店公社,三个大队也合并成一个大队--蔡家沟大队,下设9个生产小队1983年成立蔡家沟村民委员会,下设9个村民小组蔡家沟村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留下有明代烽火台一处,村有姬家娘娘庙2座、关帝庙一座丝路古镇甘草店是一个交通要道明代,驿道自、、隆德、会宁、安定〔今县〕过金县甘草店、清水驿、定远驿,进入据清人祁韵士?万里行程记?、林则徐?荷戈纪程?载:陕甘驿道自西去,过、隆德、**、会宁、安定县称沟驿、皋兰县〔今榆中县〕车道岭〔瓯落地〕。
清代还有一条新驿路,即自车道岭至甘草店,过夏官营、买子堡〔来紫堡〕、响水河〔小水子〕至皋兰县东岗镇民国时,经过榆中县的干支线由12条干线由县东清水驿经甘草店过车道岭入界,通陇东大道,在榆中境35公里;由甘草店向南经大营川、水家坡,向东折经花寨子至符家川入界,通陇南大道始建于民国23年〔1934〕的西兰公路〔G312线中段〕,次年全线修通县自西向东经来紫堡、金崖、太平堡、清水驿、甘草店、车道岭至景家泉入,甘草店是必经的大站民国26年至民国28年,进展全线路面改善,路线自西向东经柳沟河、猪嘴岭、定远、麻家寺、石头沟、三角城、接驾嘴、甘草店,翻越车道岭入前线和改建的线路,甘草店是必经的大站,来往车辆,都习惯于在这里就餐如今的甘草店,交通四通八达,通讯设施完善公路、铁路运输十分便利,国道312线、省道109线纵贯全镇,境有火车站一处,陇海铁路横穿而过,馋柳高速公路穿境10公里,形成了距之间的交通枢纽军事要地,从西汉开场,历代兵家在县修筑城池,营堡,用以防守,元代大局部倾废,明清时再度重修添建,清代有72营堡甘草店有1营5堡,即:三墩营、项家堡、邵家堡、正川堡、吴家堡、甘草店堡宋、元、明三代,县修筑了27土墩〔烽燧〕,其中甘草店就有3处烽燧遗址。
同治五年〔1866〕春,河镇王营进驻金县3月,总兵楚汉率南字三营驻甘草店、三墩营,经裁汰,有马兵21名,步兵14名,守兵6名光绪三十年〔1904〕,金家崖改为城守营驻防,金县城守营移驻甘草店,遇军事活动,则在甘草店、金家崖两地调动清代在境设14塘:甘草店有车道岭、甘草店、三墩营3塘,每塘有兵50名晋孝武帝宁康元年〔373〕十一月,前授乞伏司繁为使特节、都督镇守勇士川〔在甘草店至东古城一带〕,后卒,子国仁代行其职清同治三年〔1864〕5月,甘草店人云花,克笃与回民反清军激战,杀知县蔡同等人后由清军先锋高金庆收复12月,回民反清军进攻甘草店等地明代至民国末,来甘草店经商的、、商贾,是甘草店流动人口的主要来源甘草店蔡家沟烽火台第二章 现状分析一、整体环境质量差蔡家沟村主要以山地为主,山大沟深社与社之间相距较远,有较旧的老村社,也有新建的村社,但整体环境质量较差,且破旧的建筑与环境也难以满足住户对现代生活质量的追求整个村环境建立力度不够村镇绿地不成系统,绿化植被较少,行道树缺乏山村有多条河沟,但大局部沿河地段没有绿化,树种也比拟单一,街道两侧缺少可欣赏性植物,有的地段垃圾成堆,对河流形成污染。
第三章 设计依据、指导思想与原则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2008.1〕2、?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1998.8〕3、?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12〕4、?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建立部令第146号〕 6、建立部关于印发?近期建立规划工作暂行方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 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立用地标准?〔GBJ137-2011〕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GB50180-93〕〔2002版〕 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GB50220-95〕10、?省城乡规划条例? 11、?省城镇规划管理技术规程?〔试行〕DB62/T25-3048-201012、?榆中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25年〕?13、?榆中县县城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2-2025年〕?14、?榆中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5、?城镇规划绿化与环境卫生规?〔GB50337-2003〕 16、国家、省市有关城市规划技术标准、技术规 17、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 二、指导思想蔡家沟村“美丽乡村〞风情旅游观光区是市周边景观的重要节点,是市避暑度假、体味农家风情、亲近自然山水、放松心情、冶情操的绝好境地。
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们旅游产品越来越强调生态模式,其中,包括主题生态化、游乐生态化、艺术表现生态化三个方面的容因此本次规划设计完全贯穿三个方面的容将主题定位为“一个生态基底,承载农家田园风情、美丽乡村,容纳现代城市休闲生活〞,并具有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三、设计原则〔一〕地方特色延续原则 乡村风貌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与其历史开展分不开的它要经历漫长的历史演化,是不同历史阶段街道形态的叠加因此,它的开展是具有延续性的而要在不断的历史演化中保持街道风貌的可持续特色,作为可以展示区域特色重要载体的沿街建筑立面、景观绿化就必然离不开特色设计此时,利用山区的特殊地形,地方特色材料运用,景观环境的美化改造不失为一种良好、有效的改造方法同时,这要在乡村的整体风貌特色的把握考虑下进展 〔二〕合理性可视原则通过一些必要的整治改造,使村舍建筑立面的背景在视觉上协调、美观,景观环境凸显当地特色,风光宜人〔三〕控制性改造原则力图通过规划设计来控制、引导具体的景观环境改造设计第四章 规划理念与对策〔一〕生态 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生态化规划应该遵循整体性原则,既要考虑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又要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还要考虑景区外生态环境的交互作用,把生态化的要求贯穿于景区各项规划之中。
依靠该地区保持良好的原始地貌通过沿线连片种植的万亩油菜花、灌木林观光区、高原夏菜温室体验区等整体规划措施来改善生态系统构造和功能,促进人与环境系统协调、持续开展该工程通过生态化规划,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生态系统部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生态适宜性,能进一步对植被、水资源进展保护利用当地泉水建立连片湖面,到达灌溉、防洪的作用,又有景观的效果到达“美丽乡村〞山青水秀、优美的生态环境〔二〕历史、民俗、丝绸之路文化蔡家沟村于甘草店镇,东临车道岭村,南接咸水岔村,西接甘草店镇东村,北连克涝村有县乡公路过境,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是进出地区的东大门,这里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是文化交融并汇之地;这里商贸兴盛,是中西交通枢纽;这里民风淳朴,独有西部的风韵和特色甘草店镇,以其险要的地理位置,丝绸之路上的要冲,而成为市东大门上展示历史文化魅力的招牌这里山顶峰峻,农田宽阔,是典型的二阴地区气候,走进这里民俗风情独特,以及黄土高原的自然风景让人流连忘返以及独特历史文化和传统村落的自然风景,无时不显示该地区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重点建立烽火台历史遗迹,通过对烽火台修复整治来讲述历史文化。
通过建立农家乐、利用现有的自然涝池建立成水景垂钓池,建立休闲娱乐等效劳设施、农家乐以及蔡家沟村民俗风景村落的保护修缮,利用山泉水建成生态观光湖,形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辅相衬的生态旅游环境,打造旅游吸引力 该规划以蔡家沟村“美丽乡村〞田园风情旅游观光区为中心,整合自然村落的历史、民俗文化,维护并提高历史和文化资源具体容有维护与规划区域整体生态价值相关且协调的传统生活方式,保存、保护历史和文化资源要素,开掘历史和文化资源要素〔三〕休闲生活 生态化“美丽乡村〞规划是要建立一个高效和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因此生态规划要遵守自然、经济、社会三要素原则,以自然环境为规划根底,以经济开展为目标,以人类社会对生态的需求为出发点自然风光、油菜花田、万亩牡丹园、灌木林观光区等人口、自然风景和民俗特色等,再加上天然生态蔬菜、农家餐饮以及原汁原味的生态绿色食品,就可以形成一条集文化、旅游、美食、自然风光、等,人口、自然风景和民俗特色相辅相成的休闲旅游有机体立足“、白云、绿草、花红〞自然资源条件,借助近年来生态旅游热的大好开展机遇,开发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蔡家沟村“美丽乡村〞田园风光具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独特性和自然生态的高品位性,是甘草店镇独有的民俗文化风情,也是市典型的“美丽乡村〞田园风情区的“世外桃源〞,是避暑度假、体味民俗风情、亲近自然山水、放松心情、冶情操的绝好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