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案.doc
5页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案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案1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被列为生物课程内容标准十大主题之首在实验课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中寻找有探究应用价值的课题本节课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就是以生活常识的探索来引入,使实验教学贴近生活,服务社会,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施—表达交流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科学方法,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增强生态责任感 一.探究过程 (一)课前准备:各小组学生收集有关鼠妇知识的资料,增加对鼠妇的感性认识,观察、寻找教学楼周围鼠妇活动的地点,并捕捉10—16只鼠妇 (二)提出探究问题:各小组同学从捕捉鼠妇过程中已经了解到鼠妇喜欢生活在花盆、石头、枯枝落叶等下面的阴暗环境,拿开遮盖物时,鼠妇四处乱窜,马上就跑掉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自然想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进而提出探究问题: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三)作出假设: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四)设计并实施试验:学生分组讨论,团结合作,共同设计试验方案方案一:将汽水瓶平放,底下放些湿土,一半用深色纸包上,一半透明,把鼠妇放入,每边5只。
过一会儿,看哪一边的鼠妇多,从而可以证明鼠妇是否喜光方案二:用一个纸盒,下面放少许湿土,一半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另一半不遮,然后把鼠妇放入,每边5只,过一会儿,看哪边的鼠妇多方案三:在纸盒内放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每边放5只鼠妇,一边用手电照,一边不照,过一会儿看哪边的鼠妇多……总之,在方案设计上既受到教材的启发,又在教材基础上大胆创新和超越,通过横向交流,集思广益,初步设计出实验方案教师可适时引导例如:每边放一只鼠妇行不行?为什么?纸盒的深浅对实验是否有影响?等等再帮助学生补充、完善,使实验设计科学、可行性强各小组利用自己设计并修订后的实验方案每隔一分钟(引导:为什么是一分钟?过长或过短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观察并记录鼠妇在明亮和阴暗处的数量,统计10次引导:为什么是10次?) (五)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各组交流观察的实验现象,汇总实验记录,最后计算出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10分钟后在明亮处的鼠妇大多数爬到阴暗处,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怎样处理?引导学生将鼠妇放回大自然,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借此实验还能说明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应用发散思维思考并解决相关生态问题。
二、体会: (一)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学生或从阅览室、图书馆,或从书店,或上网查询有关鼠妇的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可以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学生已经逐步懂得了学习应该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学会与他人进行友好的交流、反思,学会如何称颂别人,从而进一步改善自己的工作这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这次探究性实验,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提出探究问题,作出假设,自己设计实验,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四)要开展好探究式教学,教师是关键本节课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引导: 1、实验设计能否进一步完善? 2、为什么要设置对照实验?怎样设置? 3、用表格记录数据是否更好? 4、试验现象不明显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等等 教师应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之中,与学生共享知识,体验收获作为教师应全面认识新教材,积极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心态放开,个性得以张扬,能够心情舒畅地自由思考,进行激烈争辩或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由此使教学活动活泼地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案2 探究实验: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实验目的: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做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定计划: 1. 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2. 实验装置: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在盘内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3. 方法步骤: (1)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实验; (2)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静置2分钟 (3)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多次 4. 实施计划:实验过程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