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组讨论与分享中的指导策略.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1798435
  • 上传时间:2021-12-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6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组讨论与分享”中的指导策略 林盛〔关键词〕心理健康活动课;小组讨论;指导;策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它要求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以教师点拨、指引、导向为辅”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这一理念仍然可以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既防止“讲授式”的知识灌输,又防止“活动式”的游戏充斥而“活动”和“体验”是心理活动课的核心要素,需要在“小组讨论与分享”环节得到融合和深化在该阶段,教师应在引导学生自省、分析、分享中下功夫一、勇于自省是问题解决的钥匙和关键在小组讨论中,由于小组成员的成长经历、世界观、价值观存在个体差异,导致对事物的看法产生分歧,出现同伴冲突,或内心不愉快是常有的事,这时,可以教给学生如下处理方法:一是停止“不恰当”的行为,如责怪、辱骂、攻击等;二是停止“不合理”的认知,如,“都是别人的错”“只有我的意见才是正确的”“这个群体不接纳我”“我就是个失败者”等;三是停止负性情绪体验,如愤怒、焦虑、嫉恨等;四是缓慢地深呼吸,把身体内不舒服的感觉都呼出来;最后,反省自我行为、自我思想、自我需要如在“理性消费”一课中探讨“学生校园依赖”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照依赖的标准进行自我反省,“我是否有依赖?如果有,这种依赖是怎样形成的?我有能力克服这种依赖吗?要改变这种状况我能做什么?”这些现实问题无疑会让学生在对照自我行为的过程中感到矛盾而困惑,因为他们中有一部分人确有这些行为,甚至有“依赖”的某些症状,要摆脱“控”实则不是一两天能实现的。

      自省需要面对现实,不回避,不抗拒,在教师的指导下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自省是要让学生与学习生活的实际联结起来,看看自己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借助哪些途径可以达到目标,还需要努力积累哪些知识技才能最终解决问题通过自省,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的优势、缺陷、困惑记录下来,在小组讨论中有目的地收集信息,或者抛出问题,用集体的智慧来帮助学生解决自身问题,感受团队的力量,增强团体动力二、理性分析是小组讨论的延伸和渗透在有关早恋的课程“因为等待所以美丽”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的朋友告知你,她不小心已经有了性行为,她不敢对父母说起此事,但又害怕怀孕你的第一反应如何?你会建议她如何去做?”有关性的问题要放在桌面上讨论本就不易,何况小组是男女生的集合体面临这种情况,教师要有先见之明,让学生放下包袱,就事论事,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去分析一)分析所讨论问题对当事人造成的消极影响分析消极影响能给学生更多的警示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提示:过早的性行为会对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过早的性行为和无承诺的性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会给自己与社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按照这样的方向,学生就不难探索出更多有关“过早的性行为”消极影响的观点。

      二)分析心理问题的积极面分析问题的积极面能让学生全方位地看问题,把不利因素转化成有利因素,这样才不会让当事人感到“糟糕至极”“无可救药”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坦然接受现实,更加珍惜和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情感付出通过以往的经历可以看到在目前这个年龄,谁都没有能力去恋爱,没有能力去为对方负责因此,应该什么年龄做什么年龄阶段该做的事三)如果我遇到同样的问题该怎么办停止抱怨和自责:抱怨和自责只会使自己陷入更多的纠缠,屏蔽了理智思维,让当事者头脑发热,行为变得茫然、冲动停止抱怨和自责犹如紧急刹车避险,把动力转向内在,在冷静中思考,在思考中决定分清责任:分不清责任或混淆责任是逃避,把责任全部承担是自责、自罪的根源面对已经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要分析责任的轻重,分清哪些问题是自己应承担的部分,哪些是别人的责任责任分解能够减轻压力,更有针对性地弥补过失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是青少年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培养诚实、善良、正直、果敢的优秀品德的有效途径对于自己该承担的责任不推诿,要勇敢面对立即行动: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并付诸行动三、真诚分享是小组讨论的总结和升华(一)积极关注同伴的发言,在肯定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发表自我见解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顾及同伴感受,营造积极、和谐、安全的小组氛围;学会在肯定、包容同伴意见的基础上发言;发言时要把握时间,表达清楚,条理清晰。

      在同伴分享时要当“好听众”,可以把分享中的精彩片段或与自己意见相左的部分记录下来,有机会时再补充说明如果没有机会,自己已经分享过了,那么可以在课后找同学深入分享,或找教师探讨二)不人云亦云、简单附和,要有另辟蹊径的思维方式讨论中的分享能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好习惯,能够从多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拓展思维在小组讨论中,由于时间有限,相同的见解不宜在讨论中重复从某种意义上说,小组讨论就是智慧的碰撞,是脑力大激荡要形成有独特见解的智慧人需要广博的知识和独特的见解,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精心引导学生善于收集、整理和利用资料,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三)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分组讨论要把握中心,不要停留在细节上斤斤计较或纠缠不清,否则会让其他小组成员不满,而且还有可能偏离讨论中心,牵扯出其他无关紧要的问题,夸夸其谈,离题十万八千里,让人不胜其烦当出现这样的现象时,小组长要及时提醒,言归正传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掘具有较好人缘,具有较强亲和力的学生来当小组长,培养他们的管理策略和调控能力,以便在小组讨论中实现“效率最大化”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时要到各个小组巡查,以便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困惑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善加引导,突破“瓶颈”。

      在分享中,教师要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或言语及时鼓励学生勇于在全班同学面前表达观点对于个别胆小、紧张、焦虑的学生也需要鞭策他们走出“自我设限”,适当鼓励他们在团体的帮助下增强自信心通过以上指导策略,“小组讨论与分享”环节的重要作用才能凸显出来,小组讨论与分享也才能真正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二中学,龙岩,364200)编辑/王晶晶 终校/于 洪endprint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