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快速血糖监测.ppt

28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109961345
  • 上传时间:2019-10-2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45.50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血糖监测技术操作与结果解释,主要内容,血糖监测概念,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同时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1, 3(1):13-21,不同品牌血糖仪采用 不同的方法测定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GO)(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唯一推荐) 葡萄糖脱氢酶法(GDH) 己糖激酶法,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及意义,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使血糖接近正常而又安全的范围预防并发症 及时发现低血糖,区分低血糖和低血糖反应,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控制并发症的发生,Coster S,Gulliford MC,Seed PT, PowrieJK,Swaminathan R:Monitoring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diabetes mellitus:a systematic review.Health Technol Assess 4:i-iv,1-93,2000,临床常用血糖监测方法,静脉血糖测定(VBG) 包括静脉全血、血浆或血清血糖一般用生化仪检测,反映实时血糖水平 床旁毛细血管全血血糖测定(POCT) 利用血糖仪进行监测,反映实时血糖水平,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 动态血糖监测(CGM) 一般连续监测3天,提供连续的全天血糖信息 糖化血清白蛋白测定(GA) 反映2~3周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HbA1c) 反映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POCT血糖监测,床旁毛细血管POCT检测为住院患者首选的血糖管理方案,患者自己携带到医院的血糖仪不能用于诊断或治疗高血糖 医院应遵循血糖仪质量控制程序,以确保结果的精密度和可靠性 建议每次的测试方法和地点保持一致,The Endocrine Society. Management of Hyperglycemia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Non-Critical Care Setting: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CEM. 2012, 97(1):16-38.,POCT血糖监测操作流程,评 估:患者病情、体位等,选择采血部位 用物准备:治疗盘、血糖仪、采血笔、试纸条、 酒精、干棉签、血糖记录本 血 糖 仪:检查试纸条效期、有无潮湿 确认试纸号码与血糖仪内号码一致,整 理:整理床单、倒掉污物、 清洁注射盘 报 告:结果如有异常及时报 告医生,核对信息:患者信息、核对医嘱 检 测:1.酒精棉签消毒手指两侧,待干 2.将试纸条插入血糖仪,屏幕血滴显示 3.采血针在手指侧面采血,弃去第一滴血后采血 4.按压采血点,等待血糖结果记录并观察病人,POCT血糖监测注意事项,血糖仪检测结果与实验室生化方法检测结果的比对与评估,每6个月不少于1次 每天血糖检测前,应当先进行质控品检测;更换新批号试纸条、更换电池等,应当重新进行质控品的检测,采血过程中切勿挤压采血部位 建议一次性吸取足量的血样 监测时不要移动血糖试纸和血糖仪,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1, 3(1):13-21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2010 ,机器和试纸远离酒精,不要放置冰箱内; 切记不可能用清水冲洗血糖仪,定期用沾清水的布或棉花棒清洁 试纸不可以长时间开盖,置在空气中;,POCT血糖监测注意事项,POCT血糖监测影响因素,患者影响 红细胞压积(HCT):适用范围是30%~60%。

      相同血浆糖水平时,随着HCT的增加,检测值会逐步降低(新生儿红细胞压积偏高,而透析和化疗患者红细胞压积偏低) 血压过低 严重脱水 采血部位水肿 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干扰: 使检测值假性降低:高尿酸等 使检测值假性升高:非葡萄糖的其他糖类物质、维生素C、高胆红素等,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1, 3(1):13-21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2010 ,POCT血糖监测影响因素,操作影响 75% 乙醇消毒皮肤时, 是否待乙醇完全挥发后再采血,采血时若挤压采血部位,会因组织间液稀释血液,而使检测值偏低 血糖仪影响 血糖仪未定期检测、更换试纸批号时未调整校正码、试纸保存不当等,均会影响血糖监测结果,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1, 3(1):13-21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2010 ,模拟液检查 每年4次与生化结果对比 严格的记录 切忌将2台血糖仪的结果做比较,血糖仪质控的内容,血糖仪质控的注意事项,不使用过期的模拟血糖液 模拟血糖液开瓶后三个月内有效 模拟血糖液储存温度不超过30℃,也不宜冷藏或冷冻 模拟血糖液测试结果不在试纸盒上显示的可接受范围内时,暂不使用该血糖仪,并及时查找原因,主要内容,各时间点监测值的临床意义,空 腹,反映前一天晚间用药的效果。

      当血糖水平很高时,应首先关注空腹血糖水平,餐 前,指导患者调整进食量和餐前胰岛素注射剂量若有低血糖风险时(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应测定餐前血糖,餐后2h,反映药物与饮食治疗情况,指导餐后高血糖的治疗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HbA1c仍不能达标者及需要了解饮食对血糖影响者,睡 前,指导夜间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剂量,防止出现夜间低血糖或空腹高血糖适用于注射胰岛素患者,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患者,夜 间,用于了解有无夜间低血糖,特别在出现了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时,应监测夜间血糖,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 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1, 3(1):13-21,血糖控制目标,住院期间 餐前血糖应低于7.8mmol/L,随机血糖应低于10mmol/L 对于低血糖风险高或预期寿命有限者,控制目标可放宽至11.1mmol/L 血糖低于5.6mmol/L应重新评估胰岛素剂量 血糖低于3.9mmol/L应寻找原因,必要时调整胰岛素剂量,注意: 对于急重症患者,血糖持续高于10mmol/L时,需启动胰岛素治疗,多数患者的血糖应维持在7.8–10 mmol/L 对于无糖尿病病史,但目前治疗可能导致高血糖的患者也应监测血糖,如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肠内或肠外营养等,ADA. Diabetes Care. 2013, 36(S1):S11-S66. The Endocrine Society. JCEM. 2012, 97(1):16-38.,血糖控制目标,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ADA. Diabetes Care. 2013, 36(S1):S11-S66,血糖监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几乎同一时间两次针刺采血,为何两次检测结果有较大差异?,可能的原因: 采血过程是一种创伤操作,会使患者产生紧张心理以及疼痛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检测结果不能正确反应患者的真实的血糖水平,患者越紧张越容易引起差异。

      以第一次采血检测值为准,血糖监测结果的影响因素,为何仪器检测值已在低血糖范围,但患者没有低血糖症状?,可能的原因: 患者在测试血糖前使用了大量的维生素C,由于它是很强的还原剂,如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会使血糖测试结果异常偏低,而此时患者可能并无低血糖症状和体征此时应到医院用大生化复查血糖,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血糖监测结果的影响因素,为何患者已有低血糖症状,但血糖仪检测结果显示在正常范围内?,可能的原因: 患者原来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当血糖值突然降到相对低的水平,但不一定低于3mmol/L时,患者也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对于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应立即按低血糖处理,以免耽误治疗血糖监测结果分析,如发现患者血糖低于或高于正常参考范围,可采取以下措施:,全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 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 2002,症状:口干、多尿、感觉不适、易疲劳、恶心,严重者可出现嗜睡或昏迷,但也可无上述症状 采取措施应视血糖升高的程度而定此外还应考虑有无症状、进餐时间和患者的基础血糖浓度 若餐后血糖达14.4mmol/L,或餐后数小时血糖达12.2mmol/L,且患者无自觉症状,此时只需采取“报警”措施 若患者出现高血糖症状或血糖浓度超出“报警”范围,可采取“干预”措施,The Endocrine Society. Management of Hyperglycemia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Non-Critical Care Setting: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CEM. 2012, 97(1):16-38. 全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 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 2002,症状:烦躁、焦虑、出汗、颤抖、心率增加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肌肉共济失调、深度嗜睡,甚至昏迷等 血糖浓度低于参考范围(即3.9mmol/L),无论其是否出现低血糖症状,均应采取“干预”措施 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若其血糖浓度达3.9~5.0mmol/L,虽属正常范围,但仍需采取“报警”措施,因其血糖浓度有可能会继续下降 主要通过补充葡萄糖进行治疗,The Endocrine Society. Management of Hyperglycemia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Non-Critical Care Setting: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CEM. 2012, 97(1):16-38. 全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 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 2002,建立低血糖管理相关制度及处理流程,预防病人低血糖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对容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需注意以下要求: 1、糖尿病患者入院或转入24小时内由责任护士评估一次,对高危患者床旁进行警示标识 2、加强血糖检测,预防夜间无症状低血糖 3、如胰岛素注射方案改变或加用胰岛素促泌剂,由责任护士重 新评估 4 、对病人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交代低血糖注意事项,做好交接班 5、加强病房管理,护士定时巡视 6、 制定发生低血糖处理流程 7、 科室定期组织讨论分析,总结低血糖发生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低血糖治疗流程图,低血糖治疗流程图,,,低血糖已纠正 了解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调整用药 伴意识障碍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适当放松短期内的血糖控制目标 注意低血糖症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加强低血糖高危点的血糖监测:夜间、午餐前、睡前和晚餐前 对患者实施糖尿病教育,低血糖未纠正 静脉注射5%或10%的葡萄糖,或加用糖皮质激素 注意长效磺脲类药物或中、长效胰岛素所致低血糖不易纠正,可能需要长时间葡萄糖输注 意识恢复后至少监测血糖24-48 小时,加强低血糖高危点的血糖监测:夜间、午餐前、睡前和晚餐前,,,总 结,床旁血糖监测是住院患者首选的血糖管理方案 血糖监测操作中要注意正确的皮肤消毒和采血方法 住院患者情况复杂,当出现:红细胞压积异常、血压过低、严重脱水、采血部位水肿、以及某些物质和药物的干扰,均会影响血糖监测结果 临床护士应掌握高、低血糖的诊断标准和常见症状,以便及时采取“预警”或“干预”等应对措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