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少一上《土与火的艺术》教案及反思.doc
3页土 与 火 的 艺 术 吴 甥一、教学目的1. 了解中国彩陶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2.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彩陶的造型3.学习线条韵律美的装饰方法二、教学重难点运用线条韵律美表现彩陶的花纹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珍贵的文物请你猜一猜:这件陶器的年龄有多大?这个陶壶现在大约有四千八百多岁了这么古老的陶壶是怎样做出来的呢?原来呀,人们把粘土加水混合后,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用火烧制,形成坚硬的陶器因此,陶器也称为“土与火的艺术”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走进第18课《土与火的艺术》感受陶器的魅力揭题,板书二)、新授中国古代先民至少在1万年以前就已掌握了制作陶器的技术,虽然现代制作工艺很发达了,但是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少数名族到现在还用原始的制陶工艺和烧制方法制作陶器呢陶器的种类很多,今天我们主要欣赏和学习的彩陶就是其中之一彩陶是指在橙红色陶器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高温烧制陶器呈现出赭红、黑、白的美丽图案分析图片上陶器的颜色)这么好看的彩陶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罐子外形的主要部分有口、颈、腹、底、耳等部位组成,了解了彩陶的结构,谁敢到黑板上来画一个不一样的陶罐?(要求画大些)请两名学生上黑板画。
分析两名学生画得不同的部分问下面的小朋友:1、你是怎么想的?2、你觉得哪些部位是必须要有的?哪些部位是可有可无的?欣赏不同造型的彩陶选择最吸引你眼球的一个来说说它特别在哪里小结:每个部分根据设计者自己的意愿进行变化,可适度进行夸张三)、作业——画彩陶轮廓出示作业要求:1、只要画出陶罐的外形2、轮廓要撑满整张卡纸出示两张作品,对比讲解构图)3、要设计得有趣、夸张学生画轮廓,教师指导(提醒轮廓线要粗一些)、点评四)、装饰方法小朋友们设计的陶罐真有特色,敢不敢和我们古代的能工巧匠们比一比呢?在外形上真是一点也不输给他们,只是里面少了些什么呢?(花纹、图案)老师带了一位很厉害的好朋友来为大家助阵,它就是:线教师边讲边演示:1、我们先来玩一个反义词的游戏有的线长(短),有的线粗(细),有的线曲(直),有的线疏(密)还有我们熟悉的各种各样的线,你们可不要小瞧这些线条,它们可以组成变化无穷的形象不相信就看老师来画一画2、我可以用线先分割一下,可以用线有规律的来画,也可以用线随意表现自己喜欢的内容最后整理修饰需要加粗的线条看看老师的花纹主要出现在哪些部位?有了老师给你们的这个法宝,有没有信心比我们的祖先画得更好呀?为了让你们的胜算更大一些,老师还带来了一些世界各国的著名彩陶。
看看这些聪明的外国人是如何设计和装饰彩陶的五)、作业——添加花纹图案出示作业要求:1、用各种有趣的线条来为你的彩陶添画花纹图案2、建议主要用赭红、黑、白来完成哦!3、装饰好以后沿着彩陶的轮廓剪下来六)、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七)、作业点评(造型美、装饰美、古朴美)(八)、拓展半立体的彩陶九)、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认真地学习了解了陶器的结构,掌握了用点、线、面装饰的方法希望小朋友们在课后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在更多的地方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欣赏陶艺”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与创造体验,将多媒体技术与美术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整节美术课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很大发展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收获:一、成功之处:1、课前通过图片展示的玩泥巴,把学生的兴趣初步培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原来玩泥巴也是一门艺术,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将学生自然带入本课内容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每一步都带着小问题进行设计让学生在不断地解疑中获得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本节课整体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对陶瓷的理解通过学生欣赏、感受陶瓷的艺术美,然后通过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进一步的培养了学生对陶瓷的兴趣感。
整个过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从对陶瓷的初步的了解到进一步的了解到完全的接受到最后的非常喜欢,让他们在循序渐进的练习过程中,掌握方法欣赏过程中师生合作增加了他们的自信,激发了学习兴趣2、在欣赏泥塑作品时,好多同学都被各民族精美的作品感染,灵感被启发,创新思维被一一激发,收获很大,使我明白了无论干什么“真诚”是最主要的3、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的通过音乐和画面很好的感受了陶瓷的艺术价值并尝试多遍不同形式,让学生更好的巩固了解陶瓷,喜欢陶艺二、不足之处:1、课堂是学生的,应该更多的让学生参与讨论、比较、欣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情绪,让学生一步步走进美术2、由于每个学生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反应也会不同,有的会超出教师的预想,而有的却达不到教师设定的目标,这些是教师预料不到的,因而,教师应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以事先设计教学构思为基础,但不受其局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并能及时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只有这样,真正从学生出发为学生量身订做的一节课,才算是真正成功的一节课三、改进措施:1、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设置本堂课的完成任务目标,切记设置过多内容。
2、教师的讲解还是过多,所以以学生为主体的欣赏课学习还是自己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内容3、评价机制的设立一定要有要求和最后的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