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教师核心自我评价、心理韧性与工作压力的关系.doc
8页小学教师心理韧性对其工作压力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效应杨玲,巫文胜(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常州 213022)摘要 考察了小学教师核心自我评价对心理韧性与工作压力的中介效应被试为常州市411 名教师结果表明: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总体属于中等偏低水平;教师的工作压力源主要在学生、学校管理、工作特征等方面;不同学校类型、性别的教师其工作压力反应具有显著差异;小学教师的心理韧性总体上属于中等偏高水平;小学教师的核心自我评价是预测其工作压力的很好指标,核心自我评价对心理韧性与工作压力起着完全中介效应关键词 小学教师;核心自我评价;心理韧性;工作压力;中介效应分类号Effect of Resilience on Job Stres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Mediating by Core-Self EvaluationYANG Ling,WU Wen-sheng(Teachers’ School,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22)Abstract: To explor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core-self evaluation (CSE) in the effect of resilience on job stres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subjects of 411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re chosen to participate in a surve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job stres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s in low level, the main resources of job stres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re students, school management and job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chools, as well as between gender. The result also shows that the resilience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s in middle level. CSE is found to be a good index which can predict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job stress. CSE mediates the effect of core-self evaluation (CSE) in the effect of resilience on job stres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Key Words: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Core-Self Evaluation, Resilience, Job Stress, Mediating Effect1 引言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开展,教师的工作压力问题日益凸现。
许多调查研究表明,现在教师属职业压力很大的行业,职业压力已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的行为、教学质量以及教师队伍的稳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发展,对教育质量的提升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还有研究显示,在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承受的压力最大,厌倦教育工作的人最多八成的中小学教师感到工作压力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对工作有厌倦情绪 [2]因此,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问题已引起广大研究者和教育管理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个体对于外部刺激的压力的感受与应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研究者们认为,这与个体应对压力所需的积极心理品质,即心理韧性密切相关(Holaday&Mephearson,1997) [3] [4]心理韧性是指个体面对逆境、创伤、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这种适应既是一种动态过程,也是一种积极心理品质 [5]现有研究的确表明,心理韧性在对个体的压力感起到缓冲作用(蔡颖,2010;杨彩霞,2007;Friborg 等人,2006)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试图进一步揭示心理韧性在压力事件和压力反应过程中的中介机制一些研究显示,工作压力与个体的核心自我评价具有密切关系核心自我评价是由 Judge 等人(1997)提出的一人格倾向概念,指个体对自身所持有的基准的评价,包括自尊、控制源、一般自我效能和情绪稳定性等四个核心特质。
Judge 等人(2002)考查了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压力等的关系,发现两者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6]Brunborg(2008)的研究则显示,核心自我评价不仅与个体的主观工作压力显著相关,而且还解释了主观工作压力的大部分变异 [7]上述研究是否意味着核心自我评价在心理韧性对个体压力感的缓冲作用中起着中介作用?为此,本研究试图了解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状况、心理韧性状况,并试图探索小学教师的核心自我评价在心理韧性对其工作压力缓冲过程中的意义,以进一步揭示小学教师心理韧性的作用机制2 研究方法2.1 被试 选取常州市 8 所小学共 531 名教师,回收有效问卷 413 份其中男女教师分别为 46 名、367 名;来自社会评价好(重点)学校与社会评价一般(非重点)学校教师分别为 234 名、179 名2.2 工具2.2.1 核心自我评价量表采用杜建政等(2009)修订的 Judge 等编制的核心自我评价问卷(CSE)中文版问卷为单维结构,共 10 个项目量表采用 5 级计分制,即 1-5 分,得分越高表示受测者对自身的评价性越高根据杜建政等(2009)的研究,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
2.2.2 心理韧性量表采用 Yu&zhang(2007)修订的 Connor-Davidson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包括坚韧、自强和乐观 3 个维度 25 个项目量表采用 5 级计分制,即 0-4 分,得分愈高,说明某一方面的特性愈明显根据 Yu&zhang(2007)的研究,坚韧、自强、乐观维度及总量表的α 系数分别为 0.88、0.80、0.60 和 0.91;总量表和 Rosenburg 自尊量表(RSES)、生活满意度指标(LSI-A)、NEO 大五人格量表(NEO- FFI)的神经质 (N)、外向性(E)、开放性(O)、宜人性(A)和认真性(C)均显著相关这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2.2.3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该问卷由石林等(2005)编制,包括两大工作压力源和压力反应两部分其中,压力源部分主要有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学校管理、工作特征、职业发展、身心特征、家庭和社会等八个维度 36 个题目,压力反应部分主要有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 3 个维度 17 个题目量表采用 5 级计分制,即 0-4 分,得分愈高,说明某一方面的特性愈明显根据石林等人(2005)的研究,α 系数在 0.569-0.901 之间;总问卷分和 11 个维度两周后的重测信度在 0.814-0.979 之间;教师自评工作压力问卷和他评问卷的压力总分及相对应各维度分的相关系数在 0.423-0.756 之间。
这表明,此问卷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2.3 数据处理采用 SPSS for windows 16.0 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3 结果3.1 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状况3.1.1 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反应状况小学教师对工作的总体压力感是其对自己工作压力状况总的感受和看法,通过项目“总的来说,作为一名教师,您感到压力有多大”来体现研究表明,没有压力、压力较轻的教师群体分别占 5.1%、28.8%,两者总共占 33.9%;压力中等的教师占 45.8%;压力较大和压力很重的教师分别占 19.1%、1.2%,两者总共占 20.3%而在压力反应的各维度上,小学教师工作压力仅在生理反应上得分处于中等偏上( M=2.037) ,在心理反应( M=1.849)和行为反应( M=1.532)上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下表 1 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反应各维度及总体压力感的总体描述统计(平均分与标准差)维 度 N M SD生理反应 413 2.037 .848心理反应 413 1.849 .912行为反应 413 1.532 .891总体压力感 413 1.806 .8173.1.2 小学教师工作压力源状况根据小学教师工作压力源的分析(见表 2) ,小学教师在各工作压力源上的压力感受均处于中等水平。
排在前三位的压力源分别为学校管理( M=2.099) 、工作特征( M=2.052)和学生( M=1.946) 表 2 小学教师工作压力源各维度的总体描述统计(平均分与标准差)维 度 N M SD教育教学改革 413 1.910 .979学生 413 1.946 1.034学校管理 413 2.099 .820工作特征 413 2.052 .886职业发展 413 1.617 .832身心特征 413 1.674 .891家庭 413 1.367 1.069社会 413 1.575 .9513.2 工作压力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比较3.2.1 不同学校类型学校的工作压力比较根据表 3 可知,小学教师的压力具有学校类型的差异性普通学校教师在工作压力源的各个维度上和压力反应各维度及总体压力感上均显著高于重点学校教师表 3 不 同 类 型 学 校 教 师 的 压 力 比 较工作压力 重点学校(N=234) 普通学校(N=179) FM SD M SD教育教学改革 1.784 .987 2.075 .946 9.157**学生 1.841 .878 2.082 .805 8.389**学校管理 1.979 .787 2.255 .838 11.770**工作特征 1.954 .871 2.181 .891 6.750*职业发展 1.464 .761 1.817 .880 19.099***身心特征 1.540 .848 1.849 .917 12.606***家庭 1.184 .992 1.606 1.121 16.432***压力源社会 1.453 .910 1.735 .982 9.068**生理反应 1.903 .812 2.211 .866 13.758***心理反应 1.730 .893 2.004 .916 9.333**行为反应 1.415 .814 1.686 .964 9.571**压力反应总体压力感 1.718 .790 1.967 .880 15.615***注 : *表 示 在 .05 水 平 上 具 有 显 著 差 异 ; **表 示 在 .01 水 平 上 具 有 显 著 差 异 ; ***表 示 在 .001 水 平 上 具 有 显 著 差 异 , 下 同 。
3.2.2 不同性别教师的工作压力比较根据表 4,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工作压力源上,女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管理、职业发展及身心特征上得分均显著高于男教师;在压力反应上,女教师在生理反应上和行为反应及总体压力感得分均高于男教师表 4 不 同 性 别 教 师 的 压 力 比 较男教师 (N=46) 女教师(N=367)工作压力M SD M SDF教育教学改革 1.500 .715 1.962 .996 9.285**学生 1.815 .847 1.962 .844 1.233学校管理 1.842 .697 2.131 .829 5.108*工作特征 1.837 .848 2.079 .888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