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兽医兽医针灸和穴位基础.ppt

39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87968417
  • 上传时间:2024-09-0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11M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兽医针灸和穴位根底兽医针灸和穴位根底郑州牧专中兽医教研室郑州牧专中兽医教研室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第一节第一节 针灸根本知识针灸根本知识 针灸是针术和灸术等外治法的总称兽医针灸疗法就是运用各种不同针具,或用艾灸、熨、烙等方法,对动物体表的某些穴位或特定部位施以适当的刺激,以疏通经络,宣导气血,扶正祛邪,从而到达治疗的目的针和灸虽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但二者常常并用,且均属外治法,故合称针灸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一、针灸用具一、针灸用具目前,兽医临床上常用的针灸有如下几种:目前,兽医临床上常用的针灸有如下几种: 〔一〕毫针〔一〕毫针 〔二〕圆利针〔二〕圆利针 〔三〕三棱针〔三〕三棱针 〔四〕宽针〔四〕宽针 〔五〕火针〔五〕火针 〔六〕眉刀针〔六〕眉刀针 〔七〕穿黄针〔七〕穿黄针 〔八〕夹气针〔八〕夹气针 〔九〕三弯针〔九〕三弯针〔十〕宿水管〔十〕宿水管〔十二〕艾绒、艾卷和艾炷〔十二〕艾绒、艾卷和艾炷〔十三〕烙铁〔十三〕烙铁〔十四〕火罐〔十四〕火罐 〔十五〕其它针具〔十五〕其它针具 如电针治如电针治疗机、激光治疗器、微波疗机、激光治疗器、微波针灸治疗器、电磁波谱治针灸治疗器、电磁波谱治疗器等。

      疗器等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一、针灸用具一、针灸用具〔一〕毫 针 针体直径为~,用不锈钢制成,针体长度有、、3cm、、、10cm、12cm、15cm、20cm、25cm、30cm等多种多用于深刺、针刺麻醉和犬、猫等小动物的白针穴位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一、针灸用具一、针灸用具〔二〕圆 利 针 针体直径为~,分大小两种大圆利针针体长度有6cm、8cm、10cm三种,一般用于马、牛、驼、猪的白针穴位;小圆利针针体长度有2cm、3cm、4cm三种,一般用于针刺马、牛眼部周围穴位及仔猪、禽的白针穴位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一、针灸用具一、针灸用具 〔三〕电针治疗机、激光治疗器、微波针灸治疗器、电磁波谱治疗器等。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1.园利针 2.毫针 3.三棱针 4.宽针 5.穿黄针 6.火针 7.夹气针 8.玉堂钩 9.三弯针 10.眉刀针 11.宿水管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二、针灸前准备二、针灸前准备〔一〕检查针灸用具〔一〕检查针灸用具 〔二〕动物保定〔二〕动物保定〔三〕消毒〔三〕消毒〔四〕辅助材料〔四〕辅助材料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二、针灸前准备二、针灸前准备〔一〕检查针灸用具 实施针灸术前,应根据针灸方法的不同,选择所用的针灸用具例如,施针前须选择适当的针具,并检查有无生锈、带钩、针柄松动或弯折现象,有上述现象者,不能使用;艾灸前应检查艾绒或艾卷是否有受潮现象,如果受潮,那么因其不易点燃而不能使用;烧烙前应根据直接烧烙和间接烧烙的不同,选择刀状烙铁或方形烙铁等。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二、针灸前准备二、针灸前准备〔二〕动物保定 为确保术者和动物的平安,以及保证针灸的顺利进行,应对动物进行适当的保定马、牛宜站立保定于柱栏内,假设无柱栏可用绳索将头及后肢固定好,再行施术对性情温顺的猪施以针灸而又取穴不多时,可由饲养员帮助抚摩其耳根或腹部,使猪安静以便施针犬、猫宜用网架保定详细方法可参考有关专著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二、针灸前准备二、针灸前准备〔三〕消毒 穴位剪毛后,用酒精、碘酒涂擦,待干后施针; 针具一般用75%酒精消毒,必要时可用蒸气或煮沸消毒; 术者手指用酒精棉球消毒即可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二、针灸前准备二、针灸前准备〔四〕辅助材料实验器材:犬保定架、兔子穴位挂图、针灸针具〔毫针、圆利针、一次性注射器等其它针具〕、剪毛剪、动物模型、止血钳、剃毛刀片。

      实验药品:碘酒、消毒棉球、止血粉、红霉素软膏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三、针刺方法三、针刺方法针刺方法主要包括: 〔一〕进针 〔二〕针刺角度 〔三〕留针 〔四〕行针 〔五〕针刺强度 〔六〕退针 〔七〕深刺和透刺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三、针刺方法三、针刺方法〔一〕进针 1.缓刺法 又称捻转进针法,即先将针尖刺入皮下,然后再捻转进针至所需深度适用于圆利针和毫针的进针当所用毫针较细长或穴位部皮肤较厚,不易进针时,可用套管进针法即将比针稍短的金属或硬质塑料套管套在针体上,对准穴位,以手掌拍打针柄,使针尖迅速穿透皮肤,取下套管,再捻转进针至所需深度 2.急刺法 左手按穴,右手持针,用持针手的拇指、食指固定针刺深度,将针尖点在穴位中心,迅速刺至所需深度适用于宽针、三棱针的进针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三、针刺方法三、针刺方法〔二〕针刺角度 即针体与穴位皮肤外表所构成的角度,一般有三种。

      1.直刺 即针体与穴位皮肤外表约呈90°角刺入 2.斜刺 即针体与穴位皮肤外表约呈45°角刺入 3.平刺 即针体与穴位皮肤外表约呈15°角刺入进针角度进针角度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三、针刺方法三、针刺方法〔三〕留 针 圆利针、毫针刺入穴位后,常将其在穴位内停留一段时间,称为留针留针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其间每隔5~10分钟可行针1次,每次2~3分钟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三、针刺方法三、针刺方法〔四〕行 针 针刺到达所需深度后,可采用一定手法使患畜出现提肢、弓腰、摆尾、肌肉收缩等“得气〞反响,称为行针行针时可根据病情采用捻转、提插等方法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三、针刺方法三、针刺方法〔五〕针刺强度 适当的针刺强度对于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十分重要。

      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1.强刺激 进针深,捻转、提插幅度大,速度快,用力重适用于体质较强的病畜 2.弱刺激 进针浅,捻转、提插幅度小,速度慢,用力轻适用于老弱病畜 3.中刺激 介于强弱刺激之间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三、针刺方法三、针刺方法〔六〕退针 在留针一定时间之后,以左手拇指、食指夹持针体,同时按压穴位,右手持针柄捻转抽出〔七〕深刺和透刺 应用毫针时,由于针身细长,可对某些特定穴位进行深刺,以加强疗效,如后海穴等对一些平列接近的穴位,可行透穴刺法,以减少刺激点,增加刺激量,从而增强疗效如马的锁口透开关,一窖透四窖等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四、针刺意外情况处理四、针刺意外情况处理 施针过程中,一旦发生弯针、滞针、折针等情况,施针过程中,一旦发生弯针、滞针、折针等情况,应沉着冷静,及时采取措施。

      应沉着冷静,及时采取措施 〔一〕弯针〔一〕弯针 〔二〕滞针〔二〕滞针 〔三〕折针〔三〕折针 〔四〕血针出血不止〔四〕血针出血不止 〔五〕火针针孔化脓〔五〕火针针孔化脓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四、针刺意外情况处理四、针刺意外情况处理〔一〕弯针 动物骚动不安或肌肉强烈收缩,可引起弯针现象此时,术者不应用力拔针,须待动物安静后,再轻轻捻转针体,顺针弯曲的方向缓缓拔出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四、针刺意外情况处理四、针刺意外情况处理〔二〕滞针 针刺入肌肉后,发生不能捻转、提插的现象称为滞针,多由于局部肌肉紧张所引起此时应停针片刻,按揉局部,消除紧张,再行施针,或轻轻向相反方向捻转针体将针拔出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四、针刺意外情况处理四、针刺意外情况处理〔三〕折针 进针时应留适当长度的针身在体外,以便折针时容易拔除。

      假设出现折针,应设法尽快拔出如果针体全部折于体内无法拔出时,采用手术方法取出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四、针刺意外情况处理四、针刺意外情况处理〔四〕出血 假设因进针过深,刺伤动脉,或切断血管等而出血不止,应采取压迫、钳夹或结扎止血血针后如果局部瘀血肿胀,可用温敷法或涂以金黄散促其消散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四、针刺意外情况处理四、针刺意外情况处理〔五〕火针针孔化脓 火针后,一般应用碘酒彻底消毒针孔,或涂以红霉素或四环素软膏等封闭针孔假设出现针孔化脓,应清洁针孔,排尽脓汁,再涂碘酒必要时,切开排脓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第二节第二节 针针 术术 应用各种不同类型的针具或某种刺激源〔如激光、应用各种不同类型的针具或某种刺激源〔如激光、微波、电磁波等〕,刺入或辐射动物体一定穴位或部微波、电磁波等〕,刺入或辐射动物体一定穴位或部位,给予适当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针术。

      位,给予适当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针术根据所用针具及方法的不同,针术又分为如下几种根据所用针具及方法的不同,针术又分为如下几种 一、白针疗法一、白针疗法 二、火针疗法二、火针疗法 三、血针疗法三、血针疗法 四、电针疗法四、电针疗法 五、气针疗法五、气针疗法 六、水针疗法六、水针疗法 七、激光针灸七、激光针灸 九、磁针疗法九、磁针疗法 十、微波针灸疗法十、微波针灸疗法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第二节第二节 针针 术术一、白针疗法一、白针疗法 应用圆利针、毫针或宽针按一定的深度刺应用圆利针、毫针或宽针按一定的深度刺入除血针外的穴位,施以一定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入除血针外的穴位,施以一定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白针疗法,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适称为白针疗法,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治疗多种动物疾病。

      白针的操作方法如下用于治疗多种动物疾病白针的操作方法如下〔一〕持针〔一〕持针 右手拇指、食指夹持针柄以便用力,中指右手拇指、食指夹持针柄以便用力,中指和无名指抵住针身,以辅助进针和无名指抵住针身,以辅助进针〔二〕按穴〔二〕按穴 针刺时,以左手切压穴位部皮肤,帮助进针刺时,以左手切压穴位部皮肤,帮助进针,多用指切法即左手拇指按压穴位近旁皮肤,针针,多用指切法即左手拇指按压穴位近旁皮肤,针沿指甲边缘刺入沿指甲边缘刺入〔三〕进针〔三〕进针 圆利针和毫针多用缓刺进针法,小宽针用圆利针和毫针多用缓刺进针法,小宽针用急刺进针法急刺进针法〔四〕留针与行针〔四〕留针与行针 进针后一般留针进针后一般留针1515~~3030分钟其间,分钟其间,每隔每隔5 5~~1010分钟可行针分钟可行针1 1次,每次次,每次2 2~~3 3分钟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第二节第二节 针针 术术二、火针疗法 将火针加热后刺入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将火针加热后刺入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火针疗法。

      火针能使针刺处的组织产生较深的灼伤灶,火针疗法火针能使针刺处的组织产生较深的灼伤灶,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具有针和灸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具有针和灸两方面的作用实践证明,火针疗法对某些疾病如风两方面的作用实践证明,火针疗法对某些疾病如风湿症、慢性腰肢病等有较好的疗效火针疗法在北方湿症、慢性腰肢病等有较好的疗效火针疗法在北方多用,冬季和春季在南方也用多用,冬季和春季在南方也用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第二节第二节 针针 术术二、火针疗法二、火针疗法〔一〕操作方法〔一〕操作方法 1 1.烧针法.烧针法 常用的烧针方法有以下两种常用的烧针方法有以下两种 〔〔1 1〕油火烧针法〕油火烧针法 先将针尖及针身前部用棉花缠先将针尖及针身前部用棉花缠绕成松紧适当的枣核型,然后浸入植物油中,待油浸绕成松紧适当的枣核型,然后浸入植物油中,待油浸透后,将针尖部的油挤干,以便于点燃烧针点燃后透后,将针尖部的油挤干,以便于点燃烧针。

      点燃后烧至棉花将要燃尽时迅速去掉灰烬,刺入穴位烧至棉花将要燃尽时迅速去掉灰烬,刺入穴位 〔〔2 2〕直接烧针法〕直接烧针法 常用酒精灯直接将针尖烧红,常用酒精灯直接将针尖烧红,立刻刺入穴位立刻刺入穴位 2 2.针刺方法.针刺方法 烧针前将所选穴位消毒后,用碘烧针前将所选穴位消毒后,用碘酊或龙胆紫做记号,待针体烧透后,急刺穴中并稍做酊或龙胆紫做记号,待针体烧透后,急刺穴中并稍做捻转,可稍留针或不留针,起针后针孔用碘酊消毒,捻转,可稍留针或不留针,起针后针孔用碘酊消毒,并用四环素等抗菌素软膏封闭并用四环素等抗菌素软膏封闭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第二节第二节 针针 术术二、火针疗法〔二〕火针穴位 火针穴位与白针穴位根本相同,但关节部位一般不得火针〔三〕火针本卷须知 1.保定要确实,烧针要烧透,选穴要准确,消毒须彻底,针孔要封闭 2.火针后加强护理,防止针孔感染 3.火针对畜体的刺激较强,针孔周围组织受到的灼伤刺激可维持一周以上。

      因此,火针穴位每隔7~10天施针一次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第二节第二节 针针 术术三、血针疗法三、血针疗法 将宽针或三棱针刺入血针穴位,使之出血,将宽针或三棱针刺入血针穴位,使之出血,以防治动物疾病的方法,称为血针疗法以防治动物疾病的方法,称为血针疗法 ?元亨疗马集元亨疗马集··明堂歌明堂歌? ?说:说:““春来万病生,大血两针彻,诸毒不能春来万病生,大血两针彻,诸毒不能成,百病俱消灭〞成,百病俱消灭〞〔一〕针刺方法〔一〕针刺方法 用急刺进针法,一次穿透皮肤及血用急刺进针法,一次穿透皮肤及血管壁〔二〕泻血量〔二〕泻血量 应根据畜体强弱、疾病性质、季节和应根据畜体强弱、疾病性质、季节和穴位特性来确定泻血量穴位特性来确定泻血量〔三〕本卷须知〔三〕本卷须知 1 1.体质衰弱、孕畜、久泻、失血的病畜,不宜放.体质衰弱、孕畜、久泻、失血的病畜,不宜放血 2 2.四肢下部的穴位放血后,不宜立即涉水,以防.四肢下部的穴位放血后,不宜立即涉水,以防感染。

      感染 3 3.针刺放血后多能自行止血,假设出血不止,可.针刺放血后多能自行止血,假设出血不止,可压迫止血压迫止血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第二节第二节 针针 术术六、水针疗法 水针,又称穴位注射,是一种针刺和药物相结合的新疗法它是在穴位、痛点或肌肉起止点注射某些药物,通过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到达治疗疾病的目的此法操作简便,使用药品量小,一般为肌肉注射量的1/5~1/3,疗效显著其适应症已从眼病、风湿症、神经麻痹,扩大到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第二节第二节 针针 术术六、水针疗法六、水针疗法〔一〕操作方法〔一〕操作方法 1 1.痛点注射.痛点注射 2 2.穴位注射.穴位注射 一般白针穴位均可使用一般白针穴位均可使用 3 3.患部肌肉起止点注射.患部肌肉起止点注射 〔二〕药物及剂量〔二〕药物及剂量 凡能供皮下或肌肉注射的药物,均可用于凡能供皮下或肌肉注射的药物,均可用于水针疗法。

      剂量应根据药物性质、病情、注射部位以及注射点水针疗法剂量应根据药物性质、病情、注射部位以及注射点的多少加以确定的多少加以确定〔三〕本卷须知〔三〕本卷须知 1 1.注射后局部常有轻度的肿胀和疼痛,一般一天左右自行.注射后局部常有轻度的肿胀和疼痛,一般一天左右自行消失,故以每消失,故以每2 2~~3 3天注射天注射1 1次为宜 2 2.个别病畜注射后有体温升高的现象,对发热的病畜应慎.个别病畜注射后有体温升高的现象,对发热的病畜应慎用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第二节第二节 针针 术术七、激光针灸七、激光针灸〔一〕激光器〔一〕激光器 目前兽医临床使用最多的是目前兽医临床使用最多的是He-NeHe-Ne激激光器和光器和CO2CO2激光器前者穿透力较强而热效应较弱的激光器前者穿透力较强而热效应较弱的红光,主要用于照射穴位和局部组织;后者穿透力较红光,主要用于照射穴位和局部组织;后者穿透力较弱,热效应较强的红外不可见光,可用于穴位烧灼,弱,热效应较强的红外不可见光,可用于穴位烧灼,也可代替手术刀。

      也可代替手术刀〔二〕适应症〔二〕适应症 激光在兽医学领域应用很广,无论在激光在兽医学领域应用很广,无论在提高免疫效应、镇痛、麻醉、催情、促排卵,还是在提高免疫效应、镇痛、麻醉、催情、促排卵,还是在治疗动物的各种常见病方面都有应用报道,详细情况治疗动物的各种常见病方面都有应用报道,详细情况可参考有关专著可参考有关专著〔三〕取穴〔三〕取穴 一般白针穴位均可选用如消化不良取一般白针穴位均可选用如消化不良取脾俞、关元俞、后三里等穴;风湿症取抢百会、腰中、脾俞、关元俞、后三里等穴;风湿症取抢百会、腰中、大胯、小胯等穴大胯、小胯等穴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第三节第三节 灸灸 术术 点燃艾卷或艾炷,熏灼动物体穴位或特定部位,点燃艾卷或艾炷,熏灼动物体穴位或特定部位,或利用其它温热物体,对患部给予温热灼痛刺激,或利用其它温热物体,对患部给予温热灼痛刺激,借以疏通经络、驱散寒邪,到达治疗目的的方法称借以疏通经络、驱散寒邪,到达治疗目的的方法称为灸术。

      为灸术主要包括:主要包括: 一、艾灸一、艾灸 二、温熨疗法二、温熨疗法 三、烧烙三、烧烙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一、艾灸一、艾灸 艾灸是将艾绒制成艾卷或艾炷,点燃后熏灼动物艾灸是将艾绒制成艾卷或艾炷,点燃后熏灼动物体穴位或特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艾绒由艾叶体穴位或特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艾绒由艾叶制成艾叶气味芳香,易于燃烧,火力均匀,具有温制成艾叶气味芳香,易于燃烧,火力均匀,具有温通经脉,驱除寒邪,回阳救逆的成效艾灸有艾卷灸、通经脉,驱除寒邪,回阳救逆的成效艾灸有艾卷灸、艾炷灸和温针灸三种艾炷灸和温针灸三种 〔一〕艾卷灸〔一〕艾卷灸 不受体位的限制,全身各部均可施术不受体位的限制,全身各部均可施术分温和灸和雀啄灸两种分温和灸和雀啄灸两种 〔二〕艾炷灸〔二〕艾炷灸 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三〕温针灸〔三〕温针灸 具有针刺和灸的双重作用。

      具有针刺和灸的双重作用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第四节第四节 其它疗法其它疗法 一、穴位埋线疗法一、穴位埋线疗法 二、拔火罐疗法二、拔火罐疗法 三、按摩疗法三、按摩疗法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第四节第四节 其它疗法其它疗法三、按摩疗法三、按摩疗法 按摩,又称推拿,是术者在动物体一定部位上,按摩,又称推拿,是术者在动物体一定部位上,运用不同手法进行按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运用不同手法进行按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中、小家畜和幼畜的消化不良、泄泻、痹症、要用于中、小家畜和幼畜的消化不良、泄泻、痹症、肌肉萎缩、神经麻痹、关节扭伤等肌肉萎缩、神经麻痹、关节扭伤等根本手法:有按、摩、推、拿、揉多种手法根本手法:有按、摩、推、拿、揉多种手法1 1.按法.按法 有通经活络、调畅气血的作用。

      有通经活络、调畅气血的作用2 2.摩法.摩法 有理气和中、调理脾胃的作用有理气和中、调理脾胃的作用3 3.推法.推法4 4.拿法.拿法 适用于肌肉饱满处,有驱风散寒、疏通经络适用于肌肉饱满处,有驱风散寒、疏通经络的作用5 5.揉法.揉法 有和气血、活经络的作用有和气血、活经络的作用6 6.打法.打法 又名扣击法,有宣通气血,祛风散寒的作用又名扣击法,有宣通气血,祛风散寒的作用 中兽医教研室中兽医教研室La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第四节第四节 其它疗法其它疗法三、按摩疗法 按摩的应用按摩的应用 按摩时间一般为每次按摩时间一般为每次5 5~~1515分钟,每日或隔日分钟,每日或隔日1 1次,次,7 7~~1010次为一疗程间隔次为一疗程间隔3 3~~5 5天进行第二个疗程根天进行第二个疗程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按摩手法,如瘤胃积食、瘤胃臌气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按摩手法,如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等可选按法,神经麻痹、肌肉劳损选用打法等。

      等可选按法,神经麻痹、肌肉劳损选用打法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