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莫忽视学校管理中的隐性成本问题.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4689666
  • 上传时间:2022-07-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0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莫忽视学校管理中的隐性成本问题    汪正贵一直以来,学校管理者有个认识误区,即认为学校管理不是经济活动,因此很少考虑成本、代价和效益,更多考虑的是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关注具体问题的解决和管理目标的达成其实,学校管理是有成本和代价的,既有显性成本,也有隐性成本显性的成本和代价一般是物质性的,是指学校管理中的人、财、物的支持与消耗;隐性的成本和代价一般是制度性成本,是指由于管理中的制度设计与实施带来的学校物质、文化或师生心理方面的损伤隐性成本虽然不易显现与察觉,影响却更为长远和深刻,甚至影响到学校组织文化的健康发展一、学校管理应有效降低制度性成本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作制度性交易成本,主要是指企业因遵循政府制定的各种政策、规章、制度而需要付出的成本在学校管理中,也有类似的制度性成本,即由学校管理中的制度设计与执行所带来的管理成本比如:教师要购买教学资源,需要逐级请示,层层审批,手续烦琐,等资源买到手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使用时机经过一次折腾,教师为了避免麻烦,下次可能就不申请购买教学资源了,这样最终影响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品质1. 降低制度性成本,關键是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例如:北京十一学校采取扁平化、低重心的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级,合并管理机构,中层机构从九个减少到四个,并将中层的管理职能转变为服务职能,服务于学部和年级、师生和教学。

      此外,学校有100多个预算单位,各自拥有资金的预算和使用权,目的是减少审批环节,让一线教师也可以决定资源的配置与管理再如:作为北京十一学校在青岛的联盟学校,青岛中学实行A字型组织结构,行政与教育教学相互支持,共同服务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学校组织在扁平化的基础上,实行专业化的行政管理,行政合并为一个机构,对一线的教育教学需求提供最快速、最及时的响应,以及最大程度的服务和支持行政主管服务到一线,负责学部的一切行政事务,将教师从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琐碎事务中解放出来,将时间还给教师,将教师还给学生2. 降低制度性成本,还需要重构管理流程在北京十一学校,教师的办公用品由其本人每学期在学校指定的网站上选购,学校统一结算,商家统一配送,教师只需要选择一定金额范围内的办公用品即可这样不但节省了中间环节,更重要的是每个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购,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学校还规定,教师每年可以自主购买一定金额的教育教学及相关图书,自选书籍,自主使用这样的制度设计其实是将学校选购图书的资金分散给每一位教师,借助教师的眼光帮助学校选书,从而提高图书使用的适切性,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的需求只有让每一本书都找到自己的有效使用者,才能提高资金的效率和图书的价值。

      价值的提升也就意味着成本的降低其实,管理中的有些问题是由管理本身造成的,管理不当或是过度管理,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和代价例如:有些学校运动场的四周用围栏围起来,关上门,加上锁,同时还需要专门安排锁门和开门的人其实,学校运动场没有任何必要进行封闭管理,即便是室内的运动场馆也是如此,应该全天候开放,方便师生随时使用图书馆和阅览室的管理也是如此多年前,我听河南一位民办学校校长说,她算了这样一笔账:学校图书馆两位管理员老师每年工资性成本大约需要10万元以上,如果将图书馆改成开架自助式借阅,不需要管理员,只由学生义工定期整理书籍和打扫卫生,那么这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假设有人私自偷拿书籍,估计一年的损失也不会达到10万元于是,她决定不再设置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岗位,实行自助式图书借阅管理再如:在青岛中学,学校取消了集中式图书馆,改成分布式图书阅览室,在教学区的每一层都有1~2个图书阅览室供师生使用,并且无人值守,自助借阅该校的师生打印也采取自助式管理,打印设备就放在走道的公共区域,师生可以自由刷卡打印,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二、好的管理要激发人性中的善意或许有人担心,如果学校没有图书管理员,那么万一学生们私自将书拿回家怎么办?如果自助打印,那么学生故意破坏打印设备怎么办?其实这样的问题并不难解决,学校完全可以通过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进行管理。

      但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管理是基于什么样的人性假设?我们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如果我们认为人人都是恶人,那么管理一定是从防范着手,难免过度管理,处处约束人;如果我们认为师生都是好人,那么管理则是从需求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方便师生的使用所以,一个人的管理观取决于他的人性观其实,人性并无绝对的好坏善恶,每个人的身上都是善恶并存,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但是管理是有好坏的,好的管理总是能激发人性之善,而不好的管理往往将人性中负面的东西逼出来,最后也必将付出必要的成本和代价2006年,我在加拿大多伦多学习,每天坐公交和地铁出行,发现当地既不安排人员检票,也没有出入验票的闸机设备,人流出入非常顺畅当然,当地也有抽查机制,如果乘客被发现有逃票行为,那么其个人信誉记录就会有污点这样的管理是基于人性善良的假设,是良善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这样的制度设计是基于大多数人遵守社会规范这样的出发点,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和社会成本这样的成本是隐性的,却是不可估量的我原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马鞍山二中”)工作时,计划为教师办公楼的卫生间里提供卫生纸有人提出不同意见,理由是教师可能会把卫生纸拿回家,这让人哭笑不得。

      我说,他拿回家我们再放,充足供应,老师们全家的卫生纸我们包了这当然是开玩笑的话后来我们发现,学校并没有出现这样的事高晓华在《笑着离开惠普》这本书中也写过类似的故事:惠普公司卫生间里提供质量非常好的卫生纸,但管理者后来发现卫生纸消耗得很快,显然是有人将它私自拿走了于是有人建议,卫生间里改用品质低的卫生纸,可能就不会有人拿了但惠普公司考虑,不能因为少数人的行为而让大多数人受牵连,所以继续供应高品质的卫生纸;但同时明示,这种偷拿行为关系到一个人的品德问题,公司不会因为事情小而听之任之,一旦发现,立即开除检视我们的学校管理,也有很多相反的案例据说,有一所民办学校为防止男女学生过度交往,就让他们分开就餐,男生在一楼,女生在二楼;同时规定,男女学生不得单独两人同行,否则将被视为违纪,还要扣除其所在班级的行为规范得分这样的管理,其背后反映的是落后的学生观和管理观这已经不是管理,而是管制;不是教育,而是反教育了这样的管理存在巨大的隐性代价再如对教师的管理很多学校鼓励教师参加进修,提升学历,但又和教师签订协议,如几年之内教师不得调离本校,否则就要进行经济赔偿等甚至有的学校评特级教师,也要签订类似协议如果教师是由于工作需要提升学历,那么即使进修后马上离开学校,也不欠学校任何东西;职称评定的道理也是如此,职称不是学校给教师的奖励,而是他申请参加评定的结果。

      至于工作流动,应该尊重教师的个人选择每个人都有离开的自由,离开不是背叛管理要順应和尊重人性,激发人性中的善意好的管理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免考验人性,因此,我们在管理中不要摧毁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要尽可能用人性化的管理来涵养学校的文化与生态三、学校管理要避免产生制度性羞辱我以前读到过这样一个案例:美国的一位管理专家到一所中学进行管理咨询,他看到学校教师有迟到和早退的现象,也有些教师是早来迟走,加班加点于是,他建议校长加强考勤管理,重申学校的上下班时间规定,早上不得迟于8点上班,下午不得早于4点半下班,并实行签到考勤制三个月以后,这位管理专家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发现教师迟到早退的现象没有了,但早来迟走的加班现象也基本没有了这就是管理的代价我原来在马鞍山二中工作的时候,学校没有制定签到考勤制度,但规定行政人员和有课的教师不能迟到,其他教师都可以弹性上班这样虽然有教师偶尔会迟到早退,但也有很多人在自觉地加班此外,学校还规定:事假半天以内、病假一天以内,教师不必请假,自己安排好工作就可以;事假三天以内、病假一周以内不扣教师奖金后来,我来到北京十一学校工作,也看到了类似情况:学校没有设立考勤制度,教师们却经常忙到很晚才离开学校。

      学校的宽松与教师的自律构成一幅和谐的生态图景这其实反映的是一种学校文化:学校对教师信任和关怀,教师对工作敬业与热爱教师的劳动是个性化的劳动,是凭良心的劳动,不能简单地用考勤来制约很多教师下班后在家里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并没有算作加班;早上他可能因为送孩子上学来晚一点,却被记作迟到,这是不合情理的采用打卡签到的方式,不准教师迟到早退一分钟,这是对他的不信任;他也就可能到点才来,到点就走,不想多待一分钟这是对学校文化的破坏,也是管理的隐性代价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一个单位热衷于人人上班打卡签到,那么这个组织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我们不加强考勤,那么学校就乱了前段时间,一个朋友告诉我,他所在的学校上学期尝试取消上班考勤签到,一学期下来,效果不好,现在正酝酿着是不是再退回去我告诉他,如果不签到就会有大多数人迟到早退,那就已经不是考勤的问题了,而是学校管理和学校文化出了更大问题假如只是少数人迟到早退,就更没必要让大家都打卡签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解决如果出现这类情况的教师确实有实际困难,那么可以给予适当关照;如果他没有任何理由,则可以个别提醒不能因为少数人的迟到早退而让所有人天天签到。

      这种“一人生病,全体吃药”的管理方式,是一种简单化的管理思维,是粗暴的管理行为,体现了管理者的傲慢,是对大多数遵守规矩的人的一种不信任,是制度性羞辱,必然会引起抱怨和不满,增加隐性的管理成本十几年前,在加拿大多伦多学习时,我们一行十人住在学院的酒店里酒店里的早餐是免费的,品种很多,还提供免费水果几天以后,我们发现餐厅的显眼位置放了一个提示牌,上面用中文写着:早餐水果,每人只能拿一份我还发现,除此之外并没有英文的提示牌,很明显这是针对中国人而设置的我不能肯定是否我们一行人中有人会多拿一份水果带回房间,但这种提示方式显然是一种歧视,也是对中国人的集体羞辱我曾被派往青岛中学工作过一段时间,当时教师每天三餐都是在学校食堂自助用餐,也有少数教师将饭菜打包带回去吃有一次,食堂的管理人员提醒我,说有个别教师打包的饭菜超过了正常分量,是否要写个提示牌提醒一下教师们我说,千万别这样,这只是极个别现象,也可能事出有因我们可以在适当时候个别了解,提醒一下,而不能因为极少数人的偶然行为让多数人蒙羞伦理学家马格利特在《正派社会》一书中说:别让社会制度羞辱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因为少数人的过错而惩罚大多数人,是一种制度性羞辱。

      制度性羞辱带来的隐性成本和代价是巨大的,它会影响和破坏学校中人与人的基本关系,甚至影响到学校的文化和生态,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应极力避免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