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小学教材使用后必须完璧归赵2600字.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26392213
  • 上传时间:2022-07-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6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小学教材使用后必须“完璧归赵”2600字    所有中小学教材使用后必须“完璧归赵”自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党的一系列“三农”(农民、农村、农业)政策,使广大的农村中小学生的处境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处于贫困状态家庭的孩子都能够上学读书了尤其是“十七”大以后对农村中小学家庭贫困的学生免收学杂费、免收书本费,并对寄宿制学生实行每天三元的生活补贴,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必将极大地提高农村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必将极大地推动新农村的建设但是,并不是一两个好的措施或政策就能彻底改变或消除中小学教育中的所有不良现象免费教科书的使用,必然与商用(自费)教科书的使用一样,会出现大量的损毁,甚至比自费教科书的损毁更为严重笔者以为,教科书的免费使用固然很好,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亲民政策,体现了国家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重视但是,也必然会助长一些中小学生的“败家子”行为因此笔者以为教科书免费使用以后必须如数归还,完好无损,“完璧归赵”,以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培养学生的感恩思想,使他们树立起感恩的情怀,不然,他们可能会生在福中不知福本文对此略作一番论述一、 近些年来教科书的使用现状一种教材版本,一旦确定下来,使用周期至少是6——9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也就是说一套书至少可以循环三次。

      而前些年,经笔者长期观察,很多学生的(自费)教科书使用时间极短有的学生开学没有多久,他们的书就已经损毁或没有了做什么去了呢?一是折纸飞机在教室、在学校乱飞;二是折“菠萝”(这在很多学校形成了一股风),往往折一个菠萝要损毁几十本教科书地理、生物、美术、音乐、体育等非升学考试科目的课本成为重灾区;三是把书拿去卖了买零食吃这样,几元钱一本的书(新崭崭的),被他们以几角钱卖掉等到学期期末,很多学生早就没有课本了,有的甚至一个班都没有课本了(包括升学考试科目的课本)试想,自己掏钱买的书本的命运尚且如此,那不要钱的书本的命运就不难预测,因此,完全应该有一种机制来限制这样的不良现象这些没有课本的学生上学空着手来,空着手回家,当然也就不用背书包了(这是真正的“减负”哈——笑话),他们更没有一支笔,他们潇洒地往返在家庭与学校之间他们读什么书呢?读狗屁!他们到学校就是来折腾的,课堂就成了他们撕书折东西的场所由于大量的书被撕成了废纸,因而学校的清洁工的主要任务便是收集(捡拾)废纸由于“资源”相当丰富,所以,清洁工往往成为学校里相当富有(或先富起来)的人期末考试一结束,很多学生就把教科书当成废纸卖掉,特别是初三升学考试一结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把所有的教科书卖掉。

      可以肯定地说,从小学到初中的教科书,能够保留的学生不会超过10%,决不可能超过20%,至少有50%的学生的教科书保存时间没有超过半年,更不会超过一年,绝大多数都不会保留三年,更不会像笔者这样把各种教科书保存起来作系统的比较研究这样,本来可以循环使用的教科书,却在“有生之年”“夭折”,实在令人感到可惜,实在是一种浪费原来嘛,浪费的是学生自己的钱,可是现在,再浪费就是浪费国家的钱,浪费纳税人的钱,浪费人民的钱,“浪费是一种极大的犯罪”这就为我们使教科书循环使用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和实际的依据————我们不能让其损毁!必须把“败家子”行为制止在中小学生阶段,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二、 所有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必要性中国的中小学生近一亿,国家每期对每个学生的课本费补助大约在150元,全国就是150亿元(再隔两年高中也将试行义务教育,同样会免费使用教科书),一年就是三百亿元,也就是说只要循环一次就可以节约900亿元(300 X 3 = 900),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中国人口很多,大家都节约,那成果很惊人,大家都浪费,那后果更是惊人再者,自《重庆政协报》20xx年x月报道:国家每年为生产印刷这些教科书,单是为了这优质的纸张,就要砍伐1500万公顷(一公顷等于15亩)的森林。

      我们的森林覆盖率不是很低吗?低于20%,还处于贫穷国家(中等富裕国家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30%)我们一方面连年造林不见林,一方面为了生产教科书又大量砍伐森林,我们为什么不通过节约来提供森林覆盖率呢?日本丰田公司30%的利润是通过节约来降低成本的(《党员文摘》)中华民族本是一个具有优良的勤俭节约的民族,我们怎么把这个优秀的传统丢掉了呢?更何况,为了生产教科书,在纸张生产的这个环节有多少废水污染我们的江河水源,我们还要另外花钱去治理,这样的恶性循环难道不应该早些遏制或减少吗?更主要的是,我们不能给自己培养“败家子”,国家花那么多的钱就是要提高我们整个国家的人口素质,那“败家子”的素质高在什么地方?教科书的循环使用是制止“败家子”产生的一个很必要的措施只要层层重视这个问题,就赋予了教育者一种责任和权利(义务),通过教科书的循环使用,教育孩子们要知道感恩,要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教育孩子们懂得尊重和珍惜,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教科书也是劳动成果),珍惜学习的机会,爱护公共财物(教科书循环使用后也就成了公共财物),要养成应有的社会公德现在的娃儿,不懂得感恩,在家不尊重父母,在校不尊重老师的现象极为普遍,如果我们再不重视这个问题,那后果真的不敢设想。

      因此,所有教科书循环使用,学生用后“完璧归赵”就显得非常必要三、 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可行性目前,国家已硬性强调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课本实行循环使用这很不够,必须把所有的教科书都纳入循环使用的范围进行管理(理由如前所述),非统考学科能够管理好,统考学科照样可以管理好,只不过回收教科书的时间适当调整就行比如说,非统考学科的教科书在放假时归还,那么,统考学科的教科书则可以让学生带回家去在假期里继续学习使用,等到开学领新的教科书时再归还上期的教科书初三毕业发放毕业证时必须同教科书的使用归还挂钩,这应当形成一种机制:凡是没有如数归还教科书的,必须照价赔偿并处予罚款,否则不发给毕业证现在初中滥发毕业证的现象要纠正,对那些“败家子”娃儿不应该轻易地发毕业证给他们,随便发毕业证给他们就助长了他们不肯学习的风气,反正他们是在学校来混日子的,于是就不学习,就“虐待”教科书,因为毕业证是“稳当”的,将来毕业了就拿着它去打工算了如果我们对症下药,加强对教科书和毕业证的管理,他们耍起拿毕业证的可能性小了,没有毕业证将来打工都会成为问题,他们也会感到有压力,就会促使他们学习,使他们“善待”教科书,使他们改掉一些不良习气,多养成一些良好的思想品行。

      其实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在国外早就实行了,比如美国就已经实行了多年现在有一种现象很值得我们思考,越是富有的人越是节约,相反,越是贫穷的人却越是浪费严重中国人有勤俭节约的好传统,我们应该让它传承下去,别人不行的事,我们都能行;别人都行的事,我们为什么又不行呢?因此,对所有教科书实行循环使用,让学生使用后“完璧归赵”是完全可行的第二篇:中小学教导主任后备干部培训心得 1400字中小学教导主任后备干部培训心得XX年x月x日,萝岗区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教导主任后备干部学习班在华南师范大学(原公体楼三楼)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学习我非常感谢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参与学习与交流的平台,虽然我是这次培训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但是我仍能坚持认真听课,虚心向同行请教,所以这次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这次培训的形式非常丰富,有讲座,也有课例,有参观,也有交流,有活动,也有体验等,让人一点也不觉得乏味,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三节课第一节是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红教授给我们上的“破冰之旅,构建学习共同体”她的这节课非常有新意,一开始就给我们创设了一个情境,把我们带入了海洋中的一个最迷人的地方,让我们幻想着自己也是这次旅行中的一员。

      当我们在这个岛上玩得尽兴时,却被遗忘在了这个岛上,此时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王教授给了我们十个行为选项,先让我们独立思考排序,再让我们分小组商量排序我们讨论得非常激烈,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队员对别人的意见妥协了,有的队员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肯退让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到王教授揭晓答案的时候了,当她把专家的排序一列出来让我们计算序差值时,很多人都惊呆了,有的组的队员自己做的得分比小组的低,看来这个组里缺少一个统领者、决策者,当大家各执一词时,就会导致谁也走不出困境有的组则相反这个体验活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个领导者,不但要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还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周围的环境,从而作出明智的决策,这样才更有利于他的团队的发展第二节课是骆龙衍教授给我们上的“学校教导主任后备干部的心理调适”他的整节课都是以活动为主,让我们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首先,他让我们边唱边演“两只老虎”,接着让我们玩生命平衡的游戏,这个游戏让我很头痛,因为我总是没有办法把两个小珠子放在平衡器的两端,看着有些同事都放好了,我的心更急了,看来我是属于那种一直都很努力但是却一直都没有成功的人。

      最后,他让我们分小组去拼七巧板,原本以为这是个非常简单的游戏,可没想到我们每个小组拿到了任务书后都只顾着自己拼,结果取得了史上最低的分数当骆老师把游戏规则再次说明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一直都忽视了“领导”的命令,也就是第七小组给我们分配的任务,因为我们一直都把他们当做是竞争对手看来我们以后在工作中,各部门都要根据上级的指示,多协调,多沟通,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第三节课是戴黍教授给我们上的“决胜未来,赢在中层——中层干部如何创造性地进行目标管理”这虽是一节讲座课,但是却蕴含了生动的例子,让我们对基层管理者的一些“魔鬼定律”有所了解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院提出的“牢骚效应”,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善于倾听和应对牢骚的领导者,一定比没有这一雅量和能力的人更成功回顾现实觉得也很有道理,有哪个下层的工作人员不希望得到领导的理解和关心呢?每个人在受到困惑时或遇到难题时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牢骚,他们需要有人能倾听他们的心声,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如果作为一名领导,能够多关心、多理解下属,虽然你并不能帮他解决什么问题,但是只要能听听他的“牢骚”,就是对他心里上莫大的帮助,所以我也觉得一个好的领导者必然也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当然还有很多定律,比如说:“蓝斯登原则”、“刺猬理论”、“鸡毛蒜皮定律”等,这些都让我非常受用其实不仅仅是这三节课,这次培训的每一节课都让我获益良多虽然第一阶段的培训已经结束了,但我们的步伐并没有停止,我们每个人仍会不断地去学习、去钻研、去反思、去工作,为了萝岗区教育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