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刨制―肉豆蔻炮制.doc
2页中药刨制―肉豆蔻炮制本品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 MyristicafragransHoutt. 的干燥种仁 「炮制方法」一、净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灰屑,洗净( 《规范》)二、炮炙1. 煨制(1)面煨取面粉加适量水,做成团决,压成薄片,将肉豆蔻逐个包裹,或 用清水将肉豆蔻表面湿润后,如水泛丸法包裹面粉 3-4 层,倒入已炒热的滑石粉或沙子中,拌炒至面皮呈焦黄色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或沙子,剥去面皮,放 凉每肉豆蔻100kg,用滑石粉50kg (《规范》)(2) 麸煨取麦麸和肉豆蔻,同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至肉豆蔻表面呈棕 黄色,麦麸呈焦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用时捣碎每肉豆蔻 100kg, 用麦麸40kg (《规范》)3) 滑石粉煨取滑石粉,置锅内,用中火加热,至滑石粉呈灵活状态时, 加入肉豆蔻,爆至呈棕黄色时,取出,筛去滑石粉用时捣碎每肉豆蔻 100kg,用滑石粉30kg (《规范》)2. 蒸制取净肉豆蔻浸泡 1 小时,捞出置宠内, 1 层麸皮, 1 层肉豆蔻,层层 相间,蒸约 2 小时,油即润进麸皮内, 去净麸皮及时切厚片, 干燥,或捣碎用(《山 东》)3. 蛤粉制取原药 1 份加蛤粉 1 份,用文火合炒,炒至肉蔻发泡,棕褐色取出, 晾凉,筛去蛤粉,将向宏研成细粉或捣碎即成( 《云南》)。
4. 炒制将小麦面粉倒入锅内,用文火炒热,将肉豆蔻倒入,炒成微黄色时, 出锅,筛去面粉,摊开,晾凉配方时掏碎每肉豆蔻 100kg,用小麦面粉50kg (《甘肃》)5. 土制取细黄土,置锅内加热至发泡, 倒入肉豆蔻, 不断翻动,爆至肉豆蔻 熟透,油质渗出(防止炒黑) ,取出,筛净黄土,用时捣碎( 《陕西》)6. 制霜取肉豆蔻,研碎如泥, 用多层草纸包裹, 压榨去油,反复压榨至去尽 油为度(《广东》)「现代研究」1. 探讨了肉果炮制后的性能实验证明,煨后能减除挥发油约 20%,有显著抑制肠蠕动的作用 经煨制品及生品的挥发油乳剂试验, 显示出煨后所得油抑 制肠蠕动作用比生品油显著增强同时油的折光率、旋光度、比重均有改变认 为临床应用螺制品固肠止泻是有实际意义的 (北京中医学院中药研究班: 中医杂 志,(2): 29, XXXX2. 比较了生品和滑石粉烫、 面煨、麸炒肉豆蔻炮制前后的挥发油、 脂肪油含 量及其成分组成, 并作了鞣质的定性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肉豆蔻炮制前后挥发 油、脂肪油的含量和化学成分基本相同, 鞣质含量也基本相同 认为肉豆蔻的固 肠作用,可能不是所含鞣酸的收敛作用 建议取消肉豆蔻的炮制, 应改用生品(天 津市药品检验所中药组:中草药通讯( 1): 16, XXXX)。
3. 对比肉豆蔻不同炮制品的止泻作用和毒性结果表明,炮制品程度不同, 挥发油也有不同程度降低挥发油的止泻作用,面煨大于麸煨、大于生品、大于 滑石粉煨 可能与滑石粉本身的清利作用有关, 故滑石粉煨法不够合适 认为肉 豆蔻的止泻作用是通过抑制肠蠕动来实现的 肉豆蔻炮制后毒性降低, 止泻作用 增强,应炮制后应用(贾天柱等:辽宁中医学院学报,创刊号: 43, XXXX)4. 对面煨、款炒、沙烫、止炒肉豆蔻和生品作了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比较 结果表明, 肉豆蔻炮制后择发油和脂肪油未见原成分消失和新成分产生, 但其各 组分的相对含量与生品有所不同,挥发油和脂肪油含量降低挥发油颜色加深, 比重增大,旋光度减小,折光率有所改变生品水煎液对兔体回肠略有兴奋作用 各炮制品水煎液低浓度对兔离体回肠收缩略有加强, 高浓度则是光短期兴奋而后 转入抑制 以土炒肉豆蔻的变化最为显著, 药理作用变化最为明显 肉豆蔻的泡 制温度,以160—180度为宜,不能超过200C,时间以50分钟为宜认为土炒 法优点甚多,值得提倡(王正益等:河南医药, ( 6): 386, XX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