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关于开展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选拔培养工作....doc
5页1《云南省关于开展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选拔 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1996]50 号)二、推荐评审条件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云南,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法令,具有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㈡具有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群体观念和实干精神,并有较强的指导、组织和协调能力㈢具有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并确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㈣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贡献特别突出者例外) ㈤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四会” ,能够适应科学技术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要求,从事少数民族问题研究人员需要熟练掌握一至二门少数民族语言㈥年龄符合第一、二、三层次后备人才的要求㈦在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前提下,并达到下列专项条件之一者,方可推荐参加评选:1.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发明奖特等和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四等奖前二名获得者,国家优秀社科论著奖一等奖前二名、二等奖第一名获得者;2.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特等奖前五名、一等奖前四名、二等奖前三名、三等奖第一名、科技星火二等奖以上第一名或优秀社科论著奖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23.在高等院校重点学科建设中作出过突出贡献,并是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课程建设奖和优秀教材奖特等、一等、二等、中青年奖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获得者;4.出版过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自然科学个人学术专著或两部以上社会科学个人学术专著,并被同行专家公认处于国内或省内领先水平者;5.在国家确认的自然科学核心刊物、国际学术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四篇以上或在国家、国际社会科学核心刊物发表过六篇以上具有重要创新价值的学术、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并有一篇以上在国家和国际论文评奖中获奖者;6.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重大技术改造和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创新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和经济效益显著者;7.取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并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前三名以上者。
三、遴选和评审㈠云南省中青年后备人才由所在单位的科技管理部门、人事教育部门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条件推荐或由科技人员自荐,经单位学术委员评议和党政领导集体讨论通过后,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地州市进行审查和初选,最后按《云南省培养引进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评审工作实施细则》的要求,向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有关材料,经评审确定为中青年后备人才的,根据培养层次可按有关规定获得资助㈡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引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组建省培养引进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下设生命科学、数理学、化工化学、地学、材料与工程学、电子信息科学、社会科学 7 个学科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及学科评审组每届任期两年,中青年评审委员应占三分之一左右在评审组对本学科推荐对象进行公开答辩、民主评议,并根据其现实水平、发展潜力等因素初步确定培养层次的基础上,提出推荐名单由评审3委员评审,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本年度后备人才,报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引进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具体评审办法另行制定㈢推荐、评选工作遵循“严格、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各单位及任何个人不得向各级评审委员和管理人员分配任务或施加影响,以利于发扬科技界的良好风气,不拘一格选人才。
㈣推荐评选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四、培养措施㈠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引进工作经费采取财政拨款和争取国内外团体、企业、个人捐赠及有关部门、单位支持等办法筹集,以财政拨款为主根据云政发[1994]179 号文件精神,省财政第年拨款 200 万元,并随省级财政收入增长适当增加年度拨款培养引进工作经费主要用于资助已确定的后备人才的学术和技术研究经费、支持出国或国内进修、开展学术技术交流、出版学术专著和发给岗位津贴等年度经费使用计划及实施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㈡坚持在重要学术、技术和重大工程的科技实践中培养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优先支持他们主持承担国家、省级和产业部门的基础性研究、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注重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㈢积极支持省级中青年后备人才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学术、技术交流活动根据培养目标和研究技术工作需要,由省级财政资助,分期分批组织后备人才到国外进行合研究、学术交流、研修和考察等同时应加强对其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培训教育㈣要充分发挥优秀中青年专家在各类学术团体和机构中的作用,各类学术机构和省级学术团体至少应吸收一名 45 岁以下的优秀中青年专家担任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使他们能参与重大学术、技术决策及各种科技发展规划的研究制订。
4㈤加快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的建设,健全和完善管理,为省级中青年后备人才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重大工程技术攻关和学术技术交流提供条件,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在培养造就高水平科技人才方面的作用㈥省级中青年后备人才应按不同层次培养目标,专心致志于本学科或技术领域的科学技术工作,努力把自己造就成学术技术带头人,不断出高水平成果所在单位及有关部门,就保证后备人才集中精力于科技工作,创造条件,不断发送育才环境,严格要求的考核他们不要安排他们从事有别于带头人培养目标的工作㈦努力为中青年后备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各地各单位对他们的住房应优先安排中青年后备人才可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工作助手,其配偶、子女的调、迁及助手的工作调动,不受干部、工人调配指标的限制㈧云南中青年后备人才可破格晋升研究员、副研究员及相当职务,具体破格到哪个档次,由所在单位根据其现任职务、学术和技术水平、业绩贡献等申报,并由省人事厅专项下达专业技术岗位数额㈨经评审确定为云南省中青年后备人才的,在培养期内,每人每月发给100 元的岗位津贴,所需经费由省拨的培养经费中开支或纳入企业成本《《中共云南省委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意见》》中已把岗位津贴提高到中已把岗位津贴提高到 1000 元)元)五、组织管理㈠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地州市要根据 21 世纪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行业、地区的特点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实际,研究制定培养、引进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等单位要根据省级中青年后备人才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包括目标、方向、任务、措施、步骤、途径、时限等) ,在此基础上5签定明确而具体的培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作为考核、奖惩的主要依据㈡在省科委成立云南省中青年学术的技术带头人培养引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省性的综合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省科委主任兼任㈢云南省中青年后备人才均应由所在单位建立业务考核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由省级业务主管部门或地州市牵头组织精干的专家考核小组进行严格的年度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良、差三个档次考核内容包括完成科技项目的数量与质量,研究、技术水平,科学道德、敬业精神,项目组织、协调领导能力考核为差者,报经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引进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不再列入后备人才培养和享受有关优惠待遇㈣云南省中青年后备人才如需调出省外,应事先征得办公室同意各地区各部门对后备人才的培养规划、培养计划、年度考核结果和动态情况资料应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㈤省级各委办厅局、各地州市可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㈥本实施意见由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引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