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济宁鱼台第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 2.doc
10页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第I卷(每题1.5分,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 《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2、 中国秦朝因长城和兵马俑而名满世界,这些举世闻名的工程得以完成的基本条件是A.繁重的赋税 B.苛刻的兵役 C.沉重的徭役 D.土地兼并3、 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载这一现象说明A.佃农逐步获得独立地位 B.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C.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 D.租佃关系改变社会结构4、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立,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5、 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长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晚上“市”门紧闭6、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7、《盐铁论轻重》载:“总一盐铁,通山川之利而万物殖,是以县官用饶足封建社会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稳定统治秩序,增强中央政府实力 B. 协调盐与铁的生产关系C. 进一步拓展官营手工业的经营范围 D. 保障盐铁生产,满足人民需要8、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也不能随便出游。
这表明清政府A.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重视维护外商利益C.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D.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9、 1842—1846年,中国茶的出口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增长近5倍1846—1856年,茶的出口再增长55%,丝的出口又增3倍多除传统的丝茶贸易之外,驼毛、羊皮、羊毛、牛皮、猪鬃、锡、豆类、原棉等新品种不断扩大输出,特别是锡和猪鬃,由于英国的需求增加,成为对外贸易的抢手货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B. 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C. 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D. 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10、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11、“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下列近代企业中都具有这种特征的是A. 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发昌机器厂 B. 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C.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汉阳铁厂 D. 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12、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在描述当时的情景时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票,引起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
以上材料最能说明A.这次浪潮得益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这次浪潮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的结果C.这次浪潮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有关,具有爱国性质D.这次浪潮的主要原因是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3、北洋政府农商部于1914年4月11日颁布了《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11月3日又颁布了《森林法》,规划在黄河、长江、珠江上游地区营造保安林,以预防水患保养水源1915年6月30日,颁布《造林奖励条例》:“凡经营特种林业于国际贸易有重大关系者,或胜造船筑路等各种大工程之用者,农商部认为有被助之必要时,得按其面积株数,核给奖金这些奖励政策A.体现了北洋政府崇尚宪政,重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得益于新文化运动对政府执政理念的影响C.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工业布局的调整D.促进了农业的多种经营和轻工业的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14、1931年,宋棐卿与其弟等人合伙在天津注册“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抵羊牌”毛线(“抵羊”含有“抵制洋货”之意)一经问世, “抵羊牌”毛线逐渐成为妇孺皆知、有口皆碑的名牌产品这种现象说明A. “抵羊牌”毛线迎合了当时举国抵洋抗日的心态 B. 外国洋货价钱太贵C. “抵羊牌”毛线物美价廉 D. 外国洋货质量太差15、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指出:“……应当是有计划的、有统制的建设,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
此计划A.体现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B.表明国民政府要团结抗日C.利用国家力量发展民族经济 D.遏制了官僚资本的扩张16、“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家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段话说明他受到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于A. 官僚资本家 B. 外国资本家 C. 封建官府 D. 地主阶级17、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18、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个“幸福的年代里”可能会经历或看到A. 人民高唱着“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B. 到处张贴着“要坚决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标语C. 广大工人热情投入到“大炼钢铁”运动中D. 农民在各自的责任田内热火朝天地劳作19、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实行吹哨上工的制度,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这一顺口溜A. 反映出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B.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 表明吃“大锅饭”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D. 反映了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20、1960年11月,中央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信中强调要坚决反对和彻底纠正“一平二调”的错误,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放手发动群众整风整社等这表明A. 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 B. 中央纠正农村中的“左”倾错误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入人心 D.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悄然展开21、1973年初,中国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报告建议在三五年内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其中包括已经批准的12.5亿美元进口设备),史称“四三方案”该方案的实施A.促进中美关系开始改善 B.有利于国民经济复苏C.奠定了对外开放的基础 D.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22、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找米下锅”,从“吃不饱”到“吃不了”。
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 企业融入大量外资 B.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 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23、到1987年,上海金融保险业提供的GDP由1980年的7.02亿元,增长到34.04亿元,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87%上升到了21.34%对此,《上海通史》认为,上海金融保险业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释放制度释放”的具体表现有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③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④浦东的开发开放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4、据统计,1997年,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家定价的比重由1978年的97%下降至5%,工业品出厂价中,国家定价的比重仅占4%,材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是A.推行物价“双轨制”以抑制通货膨胀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加强C.更多开放农业产品收购价格 D.缩小工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25. 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26.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的打扮从整体样式、色彩看都比较单调,其主要原因是①当时商品供应匮乏 ②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③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 ④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③④27、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90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代交通事业之进步他所说的“进步”不包括A. 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B. 由机械牵引的电车与汽车出现C. 内地与西北、西南等地区之间都有铁路交通D. 城市交通系统有所发展28、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A. 列强入侵阻碍经济发展 B. 政治变革备受关注C. 放弃了实业救国思想 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9、外资经济、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共同特征是A.资本主义性质B.私人经营 C.使用机器生产D.产品完全投放市场30、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保护;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