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扩展训练方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zw****58
  • 文档编号:43071196
  • 上传时间:2018-06-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拓展训练体育选修课相关材料拓展训练体育选修课相关材料 (附期末通知)(附期末通知) 一、拓展训练的起源与发展一、拓展训练的起源与发展1 1、素质拓展培训的概念、素质拓展培训的概念 素质拓展课程是一种让大家共同参与讲求亲身体验,利用一些人造障碍或自然困境,使参训人员惟有不断的开动脑筋,克服心理障碍、发挥自身潜能,依靠集体力量做好团队协作才能走出困境,完成培训科目的体验式培训方法Learning By doing”是拓展培训的精髓拓展培训强调体验式学习拓展培训强调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利用户外特殊的场地和崇山峻岭等自然环境,配合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游戏,同时将一些探险性户外活动,如攀岩、泛舟、登山、露营、求生等简化成安全可操作的活动课程带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训当中,它以体能活动为引导,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以人格完善为目的,融入丰富的音乐元素,由原来强调体能活动的取向,转向团队动力的培养和探讨,令参与者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充满挑战的户外体验项目,确立信心,发掘自我潜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2 2、、 拓展培训的起源:拓展培训的起源: 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又称体验式培训,起源于二战期间英国水兵的生存训练,英文(Outward bound),原意为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执着地投向未知旅程,去迎接各种挑战。

      1)故事的来历:故事的来历:“体验式训练” 起源于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英国当时盟军大西洋船队遭到德国纳粹潜艇的袭击,大部分水手在运输船被击沉后葬身鱼腹,只有极少数人得以生还调查惊奇地发现,大多生存下来的人并非体能最好的,而是那些求生意志最顽强,心理素质极强的水手,当灾难到来时,他们有强烈的求生欲望,首先想到的是:我一定要活下去并且他们很少独自生还,大都以团队的形式生还 2 2)这一奇特的现象是谁发现呢)这一奇特的现象是谁发现呢在 20 世纪初的德国,一位出生在德国中产阶级的伟大的教育学家库尔特.汉恩(KURT HAHN )(1886-1974),他曾先后在柏林和牛津大学接受教育,他深感当时的学校教育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成长的机会,开始尝试在传统教育之外探索更有效的学习模式Hahn 在这里找到了用武之地3 3、、拓展培训的拓展培训的发展:发展:1 1)国外发展情况:)国外发展情况:针对这种情况,1934 年,汉恩(Hahn)和英国人劳伦斯.沃特(LAWRENCE HOLT)一起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训练学校,定期的把海员送到这样的学校里参加一些高空跳跃等一些项目,用来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触礁后的生存技巧,提高海员的心理素质以及团队精神,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

      明显提高了海员的生存率当时这所学校对二战的盟军的兵员保障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由于战争原因,“Gordonstoun School 被迫迁移到威尔士的中部,后来又因课程时间跨度较长、赞助资金短缺面临关闭这时当地一位商人劳伦斯.沃特(Lawrence Holt)资助了 Hahn,于 1941 年在威尔士的阿伯德威(Aberdovey)重新建校,并在他的建议下适当缩减课程的时间,将教育的目的由训练海员转向社会各行各业,并在 Lawrence 他的极力坚持下 Hahn 采用了 Outward Bound 的教育名称,一直延续到现在这就是二战以后,在英国出现了一种叫做 OUTWARD-BOUND 的管理培训,这种训练利用户外活动的形式,模拟真实管理情境,对管理者和企业家进行心理和管理两方面的培训这种体验式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被大量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管理学家所推崇,训练对象也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界人士、党政机关等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训练、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1962 年,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Outwad Bound)引入美国直到 1971 年,Outward Bound 才与学校教育学家真正结合,诞生了 Project Adventure,即是学校心理拓展训练。

      由于“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Outward Bound)的课程过于严格,而且时间跨度较长、经费较多、很难组织广大青少年参加因此,Jerry Pieh 考虑将 Outward Bound 与学校制度结合将原来只在户外实施的冒险性活动,如攀岩、泛舟、登山、露营等活动,简化、改良成可在学校内进行的活动课程,只需简单的教具,或甚至不用教具都可操作而且由原来只强调体能活动的取向,转为培养个人成长与团队动力、团队效能的学习与探讨取向 (Prouty, 1990)在美国“学校心理拓展训练”(Project Adventure)1972年进入学校,并在随后心理拓展训练计划被全美教育普及网络评选为“全美优秀教学大纲”由于拓展训练这种非常新颖的培训形式和良好的培训效果,很快就风靡了整个欧洲的教育培训领域并在其后的半个世纪中发展到全世界 至今,在全世界 28 个国家和地区共成立了 48 所 OUTWARD-BOUND 统一命名的拓展户外训练学校这些拓展训练学校已经成为一个国际训练组织,它的总部设在加拿大的渥太华国际拓展组织有一个共同的使命宣言,叫做:激发自尊、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放眼未来二战结束后,这所学校的功能也随之退化,后来一些组织行为专家从这所学校的培训模式里得到启发。

      首先将这种训练运用到战争以外的培训中,并提出 Outward Bound 概念,他们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人们进入工业化社会,很多社会人和管理者经常遭遇着与落海水手同样的境遇,人们在面对节奏飞快的工作效率和人际复杂的社会氛围,往往会造成很多社会人的思想保守、情绪焦躁、精神压抑、更为严重的是很多人承受不了压力会作出极端的行为种种这些现象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很大的损失于是就慢慢形成以培训管理者和企业人为对象、以培训管理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管理技能作为培训目标的学校他们创立的Outward Bound 概念就是体验式培训的前身,后来逐步被应用到企业人才培训中 2 2)我国发展概况)我国发展概况而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体验式”拓展培训自 1995 年由英国、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地引入中国大陆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们将其演化成了适合中国企业的优秀的训练方式,并由最初的外企到现在的国企、私企、集体企业、学校等不同的企事业团体得以推广及验证它的价值所在国内的拓展训练大致分为三大类,国内的拓展训练大致分为三大类,这样也便于我们研究不同类别间的问题,而不至于因混乱的现状中产生学术研究和实践的冲突 1 1))目前,拓展训练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有三个方向:目前,拓展训练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有三个方向:(1)以休闲娱乐旅游为主,没有特意加入教育、培训的元素,主要是为了提高都市人的生活质量,在更多的余暇时间走出城市,走进大自然去愉悦身心、享受生活,这也是一种休闲消费行为,他们被称为Happy 团队。

      2)以管理培训为主,主要目的是教育、培训员工,使其潜能激情充分挖掘出来,使其领导主管们的管理技术水平提高,从而使企业的团队更加协作、更加有凝聚力,最终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价值因此是企业在“以人为本”新的管理理念下的,对人力资源的充分投资与利用,被称为拓展管理培训3)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在当前素质教育、健康教育、人本教育为指导想,在新大纲的“三自”方针下的“放开”和“开放”,才有社会上时尚的,新兴的、有用的新运动走进学校,以弥补传统学校教育的某些不足,从而能培养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有较强创新思维的人才,被称为学校拓展训练这也正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以下出现的“拓展训练”均是指“学校拓展训练”2 2))我我国国高高校校开开展展情情况况::然而在我国学校拓展训练在我国处于萌芽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只有几所著名的高校才刚刚开展,如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另外,北京体育大学也与 2005 年 3 月份成立户外运动中心,准备进行招收此专业的学生,为更好地培养学校拓展训练专业的教师做出应有的贡献二、拓展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拓展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培培训训形形式式::主主要要由由场场地地训训练练、、水水上上训训练练、、野野外外训训练练和和室室内内课课程程构构成成。

      ●●培培训训内内容容:: ★★场场地地训训练练::求求生生、、天天梯梯、、攀攀岩岩、、断断桥桥、、雷雷阵阵、、绳绳网网及及各各种种团团体体组组合合项项目目等等★★水水上上训训练练::潜潜水水、、泅泅渡渡、、跳跳水水、、扎扎筏筏、、划划艇艇等等项项目目★★野野外外训训练练::远远足足露露营营、、登登山山攀攀岩岩、、野野外外定定向向、、户户外外生生存存等等项项目目★★室室内内课课程程::以以领领导导艺艺术术、、管管理理技技巧巧、、人人际际关关系系、、团团队队建建设设为为主主要要内内容容,,综综合合运运用用情情景景模模拟拟、、问问卷卷自自测测、、案案例例分分析析、、角角色色扮扮演演等等各各种种现现代代培培训训方方法法三、拓展培训的目标拓展培训的目标1 挑战自我2 熔炼团队四、拓展培训的特点四、拓展培训的特点1 1、、体能消耗适宜、心理挑战为主2、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3、以团队学习为组织形式、具有较强的参与性4、强调特定的户外学习环境 5 5、、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主要采取讲解、启发、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6 6、、学学习习方方式式 (体验式) ::感知 →体验 →交流 →分享 →整合 →应用五、拓展训练的作用五、拓展训练的作用通过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参训者在如下方面有显著的提高:4.1 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4.2 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4.3 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4 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4.5 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4.6 学习欣赏、关注和爱护大自然六、教学理念六、教学理念1 1、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体现素质教育思想课程内容的新颖性、活动过程的刺激性、教学条件的特殊性以及对学生生理、心理、智力、 合作等全方位的挑战性,决定了它既有一般体育课程增强体质、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的共性化功能,更有培养人的适应自然、挑战极限、战胜自我、同舟共济的生存生活技能和开拓发展素质的特殊功能。

      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高度,并围绕目标进行一系列的课程设计课程注重对学生意志品质、生存能力、团队精神、身体素质的培养,开发“野外拓展训练”的育人价值,发挥社团和网络的平台作用,探索课内外一体、校内外结合、学校与社会自然交融、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2 2、大胆突破现行高校体育课程的固有框架、大胆突破现行高校体育课程的固有框架课程将原有的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的、竞技性很强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 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打破了长期以来体育课程形成的封闭格局,使学生在增长知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之余,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3 3、将体验式拓展训练与野外生存技能技巧的相结合、将体验式拓展训练与野外生存技能技巧的相结合相对于传统的“说教”,野外拓展训练能进一步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在协同战胜困难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中,培养学生的野外生存技能;在挑战体能极限中,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它在思想教育、品德修养、人格塑造、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4 4、开展系列课程与关联课程的一体化建设、开展系列课程与关联课程的一体化建设野外拓展训练技能与技巧是以运动训练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为理论依 据,围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主线,开展系列课程与关联课程的一体化建设。

      如:运动损伤、体育游戏等课程,使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紧扣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体系 5 5、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