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学期第13周周考试卷.docx
8页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学期第13周周考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武夷山国家公园有近28万亩原始森林,蜂产业成为当地特色产业,下列有关蜜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B.蜂群里蜂王、雄蜂和工蜂分工合作,是社会行为C.工蜂发现蜜源后跳“8”字形舞或圆形舞,在群体中进行信息交流D.蜜蜂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2.关于用模式图解释生物学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对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含的食物链,则甲代表蝉B.若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则模型表示蟋蟀的发育过程C.若模型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则乙、丁分别代表蝌蚪、成蛙两个时期D.若甲乙丙丁代表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则模型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3.下列关于鸟卵结构(如图)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为卵壳,起保护作用B.②为胚盘,受精后将来发育成雏鸟C.只有③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D.观察鸡卵实验时,用镊子敲打鸡卵的钝端4.诗人辛弃疾曾在诗中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雄蛙鸣叫是为了求偶抱对B.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C.蝌蚪是青蛙的幼体,在水中用鳃呼吸D.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5.如图是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蝗虫的发育过程比家蚕少了一个蛹期B.②→③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C.蝗虫的②阶段对农作物危害最大D.蝗灾最环保有效的防治方式是生物防治6.与青蛙相比,鸟类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体内受精 ②卵生 ③体外受精 ④卵外有卵壳保护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2018年9月,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诞生了,它的培育过程是:打开种蛋卵壳,将鸡卵的内容物轻轻倒入图所示的孵化装置中,盖上塑料盖,再放入孵化箱中孵化21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挑选的种蛋必须是受精的B.①②③将来发育成小鸡C.②和③为“小茶缸”胚胎发育提供营养D.塑料盖和多聚膜起到保护作用8.同学们在同一孵化车间观察时,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同一品种的鸡卵中有一些不会孵化出小鸡,最可能的原因是( )A.温度不适宜B.孵化时间太短C.鸡卵未受精D.缺乏光照9.大雁属于天鹅类,大型候鸟,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大雁卵的结构中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结构是( )A.卵白和卵黄B.卵壳C.系带D.气室10.蜻蜓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下列与蜻蜓的发育过程相同的生物是( )A.蟑螂B.果蝇C.菜粉蝶D.蚊子11.下图可以用来表示昆虫、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若D为受精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灭蝗的最佳时期在A时期B.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C.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D.若用此图表示两栖动物青蛙,则A时期用肺呼吸12.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蝼姑的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蛹、成虫四个时期②果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③青蛙为体内受精④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胎生哺乳A.②④B.②③C.①②D.①④13.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实验用黑纸片遮住部分叶片,形成有光无光对照B.乙实验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C.丙实验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D.丁实验说明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氧气14.对下图解释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正常情况下,鼠类数量应多于食鼠动物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不变的状态15.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两种生理活动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图甲中的C生理活动表示光合作用B.图乙中代表呼吸作用的曲线是ⅡC.B生理活动能促进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D.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图甲中的B生理活动二、综合题16.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请结合下列有关生物生殖与发育的相关示意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如甲图为家蚕发育过程示意图,家蚕的发育属于_____发育作茧自缚”指的是家蚕的_____期,可通过延长_____期来提高蚕丝产量2)图乙可表示昆虫的两种不同的发育过程,若A是受精卵,则蝉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昆虫一生需要经历蜕皮,其蜕去的“皮”实际上是_____,蜕皮的原因是_____3)图丁中,能够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 ]_____,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_____﹔在未受精的鸡卵中,一个完整的卵细胞包括_____三部分(填序号)4)相对于蛙卵,鸟卵的结构更有利于适应陆地干旱环境,请举一例说明:_____17.豆天蛾是一种危害大豆的害虫,如图是它发育过程中的四个时期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1)指出各时期的名称: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
2)豆天蛾的发育顺序是_______,这样的发育属于_______(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3)与豆天蛾相比,蜻蜓不经过的发育过程是______4)针对豆天蛾的生活史判断,消灭豆天蛾的最佳时期是[ ]______5)养蚕是为了获得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该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_______18.如图为鸡卵结构和鸡卵胚胎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鸡卵可见内外卵壳膜之间有图一所示的[ ]_____,该结构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2)图一中的[ ]_____主要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_____内含水分和丰富的养料,可供胚胎发育时利用3)鸟卵的受精发生在_____上端4)图二中的[8]是胚胎,它是由图一中的[ ]_____发育而来5)给新鲜的鸡蛋提供相同且适宜的孵化条件,结果有一些鸡蛋不能孵化出雏鸡这些鸡蛋不能孵化出雏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19.下面是与“观察鸡卵的结构”相关内容,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设计实验来证明卵壳上有无气孔:_______2)用解剖剪轻轻敲打图甲所示鸡卵的____端(填字母) ,将卵壳敲出裂纹,用小镊子小心将敲碎的卵壳和外壳膜除去,会发现该处有气室,其作用是______。
3)用解剖刀将开口处的内壳膜剪破,将卵壳内的物质轻轻倒入培养皿中进行仔细观察(如图乙所示),卵黄的表面有一个白色的小圆点,该结构就是[ ]___图丙中的____(填序号)就是由图乙中的该结构发育而来的4)小冬回家后用妈妈从市场上买的鸡蛋进行孵化实验,为鸡卵提供适宜的温度,却没有孵出小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出一条即可)20.生物圈中任何一个物种都具有产生后代的能力,各种生物在生生不息的繁衍过程中实现了物种的延续请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一的个体发育方式属于________发育,图一所示昆虫个体发育比图二多了一个________期;(2)图二中,从②到③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____3)雄蛙用鸣叫声招引雌蛙前来抱对,以便完成受精,青蛙的受精方式为________图三所示青蛙的发育过程为________(以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示)4)图四为受精的鸟卵结构图,鸟卵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________;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有________(填序号)5)鸟卵的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从而适应陆地环境是由于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21.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组成统一的整体。
如图中,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1)如果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和_______2)图一中,蛇和鹰之间存在_______关系3)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则这条食物链中,图二中的生物乙对应图一中的_______(填写生物名称)4)小明了解到,在某一时期,人们大量捕捉森林中的鹰和其他鸟类,造成该食物网中鼠和昆虫的大量繁殖,对森林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_______的22.下图甲中A、B分别表示在番茄叶片上进行的某项生理活动,①~④表示该生理活动需要或产生的物质;图乙是在一定面积内番茄的栽种密度与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量及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的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甲中A是光合作用,此生理活动主要是在图丙[__]叶肉细胞内的______进行,图甲中②表示的物质是______在图丙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气体进出的“窗口”是[ ]______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具有重要作用3)图甲中B是蒸腾作用,散失的物质是[③]______,主要是通过______从土壤中吸收的。
4)分析图乙,当番茄栽种密度为______(填字母)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多因此,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______,提高单位面积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23.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甲图中的A、B、C表示绿色植物进行的三项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的装置请据图回答:(1)将乙图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再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氧气含量高的是装置____,这是因为该装置中的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____](填字母)项生理活动2)从乙图的两装置中各取一片绿叶,置于丙图中盛有酒精的______号烧杯中,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漂洗并滴加碘液,可观察到取自图乙中装置______内的叶片会变蓝3)乙图的两个装置形成了对照实验,证明了: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4)若要利用装置二来验证植物通过甲图中的A项生理活动释放二氧化碳,可以将玻璃罩内的清水换成澄清石灰水,并且此装置必须放在______的环境中一昼夜,观察到的现象是石灰水变______若要继续探究A项作用消耗了氧气,需将燃烧的蜡烛放入装置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5)在作物生长旺盛时期,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分,被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植物的______作用。
6)该生物小组还发现温度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将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如下表(mg/h表示毫克/小时):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1.001.752.503.253.353.503.00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