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壳模具设计步骤.doc
3页机壳模具设计步骤1、建立新文件夹:SHEEL_molding;2、将该模中所有胶件的立体图(pro-e或UG)和平面图存放于该文件夹内;(命名一般用字母和数字)3、打开立体图,分析零件结构,确定各零件分模面、模胚类型及模具结构(是否有行位或斜顶等);4、打开AutoCAD,建立新图名:SHEEL,将该模中所有零件的平面图插入;5、建立新图层:包括尺寸线图层,运水图层,顶针图层,型腔型芯图层,中心线图层,虚线图层等;6、转成品视图 1)成品由3D转成2D 2)成品镜像:必须把成品图MIRROR(镜射)一次,即模圈里的成品图是反像的(成品是完全对称的除外)在前模,应把不属于前模的线条删除,在后模,应把不属于后模的线修删除 3)成品缩水,当把成品图调进模图时,成品图必须乘缩水模具尺寸=产品尺寸×缩水)并将产品图镜像成型腔型芯图,并更换成型腔型芯图层;7、确定模仁与模坯的大小 1)先将成品进行排布﹐如果是多穴时﹐应考虑两成品间的距离 (它与热胶道﹑注口衬套﹑成品的高度﹑进胶的方式如潜伏进胶﹑S型流道等)2)定模仁的大小(与成品的大小﹑高度有关﹐有时也与进胶点有关﹐如进胶点在成品的侧边)8、绘制滑块9、确定模仁的大小确定模仁的大小(前模260X166X50,后模260X166X40); (根据已画好的模仁及滑块来确定)10、调出模坯﹐将排位图插入后模视图(Core plate)及前模视图(Cavity plate);完善前后模行位视图(用滚珠定位);11.确定镶接方式、镶件厚度(镶件是否镶通,镶件是否插穿,是否要枕位,是否要镶冬菇等);画剖视图;12、设计斜顶(斜销)结构;先确定斜销的拆线绘制过程中要考虑各零件的强度等问题﹐且要注意行程是否足够。
13、设计浇注系统,包括进浇方式,进浇位置,进浇口数量,流道及浇口、画唧嘴等; 在绘制潜伏式进胶点时需注意看是否可以顶出14、设计定距分型机构(包括拉杆和扣基);15、设计后模顶针和运水系统,确定螺钉位置及大小;16、画前模运水图,确定螺钉位置及大小;1)在画水路螺丝前﹐应先将模仁入子画上﹐以避免因干涉而造成的后续工作的重复2)水路的排布应均匀﹐应该尽量采用简单的跑法3)需注意成品较深部位的冷却﹐可以采用水塔或者顺着产品的外形跑4)有热胶道的注意要有单独的水路冷热胶道 5)螺丝应注意不要与其它零件干涉﹐特别是水路﹔螺丝排布应尽量均匀﹐尽量排在同一条17.设计模具的导向定位系统(是否要加锥面定位及顶针板道柱);18.设计顶针板导柱,撑柱,复位弹簧;19.补画剖视图(删除前后模中不必要的轮廓线);20.设计排气系统;21.标注尺寸(打开尺寸线图层);22.调入图框,填写标题栏和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注明模胚规格,开框尺寸,方铁是否要加高,唧嘴是否要偏心,导柱是否要加粗,是否要加先复位机构,是否要加顶针板导柱以及镶件材料等特别说明)23.完成名细栏(注意撑柱,弹簧,螺钉,司筒高度的确定及各标准件规格表示方法);24.清理图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