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营养性疾病的预防.doc
7页儿童营养性疾病的预防(一)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评估及分类(1) 低体重:体重/年龄评价属于下2) 生长迟缓:身长(身高)/年龄评价属于下3) 消瘦:体重/身长(身高)评价属于下2. 常见病因(1)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2) 喂养不当,如乳类摄入量不足、未适时或适当地进行食物转换、 偏食和挑食等3) 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消化道畸形,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其他慢性疾病3. 预防(1)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采用特殊喂养方法,定期评估,积极治疗可 矫治的严重先天畸形2) 及时分析病史,询问儿童生长发育不良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 个体化指导;对存在喂养或进食行为问题的儿童, 指导家长合理喂养 和行为矫治,使儿童体格生长恢复正常速度3) 对于反复患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及影响生长发育的慢性疾病儿 童应及时治疗二)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评估及分度Hb值90〜109g/L为轻度贫血,60〜89 g/L为中度贫血,<60 g/L为重度贫血2. 常见病因(1) 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妊娠期母亲贫血,导致先天铁 储备不足2) 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导致铁摄入量不足3) 不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胃肠疾病,影响铁的吸收。
4) 生长发育过快,对铁的需要量增大5) 长期慢性失血,导致铁丢失过多3. 预防(1)饮食调整及铁剂补充1) 孕妇:应加强营养,摄入富含铁的食物从妊娠第 3个月开始, 按元素铁60 mg/d 口服补铁,必要时可延续至产后;同时补充小剂量 叶酸(400 mg/d )及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娩时延迟脐带结扎 2〜 3分钟,可增加婴儿铁储备2) 婴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应从4周龄开始补铁,剂量为每日2 mg/kg 元素铁,直至1周岁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足月儿从 4月 龄开始补铁,剂量为每日1 mg/kg元素铁;人工喂养婴儿应采用铁强 化配方奶3) 幼儿:注意食物的均衡和营养,多提供富含铁食物,鼓励进食蔬菜和水果,促进肠道铁吸收,纠正儿童厌食和偏食等不良习惯2) 寄生虫感染防治:在寄生虫感染的咼发地区,应在防治贫血同 时进行驱虫治疗三)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评估与分期(1) 早期:多见于6月龄内,特别是3月龄内的婴儿可有多汗、 易激惹、夜惊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2) 活动期1) 骨骼体征:小于6月龄婴儿可有颅骨软化;大于 6月龄婴儿可见 方颅、手(足)镯、肋骨串珠、肋软骨沟、鸡胸、 0型腿、X形腿等。
2) 血生化:血钙正常低值或降低,血磷明显下降,血 AKP增高,血 25-(OH)D显著降低3) 骨X线片: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增宽,呈毛刷状 或杯口状,骨骺软骨盘加宽〉2 mm(3) 恢复期1) 症状体征:早期或活动期患儿可经日光照射或治疗后逐渐减轻或 消失2) 血生化:血钙、血磷、 AKR 25-(OH)D逐渐恢复正常3) 骨X线片: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重现、增宽、密度增加,骨骺 软骨盘v 2 mm(4) 后遗症期:严重佝偻病治愈后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2. 常见病因(1) 围生期储存不足:孕妇和乳母维生素 D (VitD )不足、早产、 双胎或多胎2) 日光照射不足:室外活动少、高层建筑物阻挡、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冬季、高纬度(黄河以北)地区3) 生长过快:生长发育速度过快的婴幼儿, VitD相对不足4) 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消化道疾病、肝肾疾病3. 预防(1) 母亲:孕妇应经常户外活动,进食富含钙、磷的食物妊娠后期为冬春季的妇女宜适当补充 VitD 400〜1000IU/d (10〜25⑷/d ), 以预防先天性佝偻病的发生使用VitAD制剂应避免VitA中毒,VitA 摄入量v 1万IU/d。
2) 婴幼儿1) 户外活动:婴幼儿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每日 1〜2 h, 尽量暴露身体部位2) VitD补充:婴儿(尤其是纯母乳喂养儿)生后数天开始补充 VitD400 IU/d (10 ⑷/d )3) 高危人群补充:早产儿、双胎儿生后即应补充 VitD 800IU/d(20血/d ) , 3个月后改为4001 U/d (10⑷/d )有条件可监测血 生化指标,根据结果适当调整剂量四)超重/肥胖1. 评估与分度(1) 超重:体重/身长(身高)评价属于中上2) 肥胖:体重/身长(身高)评价属于上2. 常见原因(1) 过度喂养和进食,膳食结构不合理2) 运动量不足及行为偏差3) 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3. 干预措施(1) 婴儿期1) 孕期合理营养,保持孕期体重正常增长,避免新生儿出生时体重 过重或低出生体重2) 提倡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在及时、合理添加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3) 控制超重/肥胖婴儿的体重增长速度,无需采取减重措施4) 监测体重、身长的增长和发育状况,强调合理膳食,避免过度喂 养5) 避免低出生体重儿过度追赶生长2) 幼儿期1) 每月测量一次体重,每3个月测量一次身长,监测体格生长情况, 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进食,适当控制体重增长速度,不能使用饥饿、 药物等影响儿童健康的减重措施。
2) 采用行为疗法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3)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多进行户外活动,尽量不看电 视或电子媒体3)学龄前期1) 开展有关儿童超重/肥胖预防的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均衡膳食,避 免过度进食,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尽量少看电视或电子 媒体2) 每季度进行一次体格发育评价,对超重/肥胖儿童进行饮食状况和 生活方式分析,纠正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 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