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化学九年级鲁教版《物质的溶解性》说课稿.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74133373
  • 上传时间:2024-08-1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64.1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化学九年级鲁教版《物质的溶解性》说课稿 开场白:各位评委好,我是 XXX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物质的溶解性》,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物质的溶解性》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 1 单元第3 节的内容本节课主在前两节的根底上,定量研究溶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限度本节包括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溶解度”局部介绍了物质的溶解度与溶剂和温度的关系说明了物质在一定溶剂和温度下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以此得出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然后,探究溶解度曲线——包括回执溶解度曲线、分析和应用溶解度曲线、比拟溶解度数据表和溶解度曲线的区别、体会列表法和作图法两种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同作用等,引导学生体检数据处理的过程,数据处理的方法最后,简单了解气体的溶解度、并结合有关汽水的讨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密切相关 过渡:这是对教材的认识,下面说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 基于溶液在化学(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只定性地了解溶液的组成和根本特征是不够的,还应定量地认识溶液。

      本节以溶解度为核心,展开对溶液的定量研究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知识内容上加深了,研究方法上要求提高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升了一个层次在本节学习中所需的有关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等数学知识,学习已经具备,一般不会造成学习障碍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对溶解度概念的运用时忽略条件;对问题缺 乏科学全面的分析而产生一些模糊或者错误的认识,例如认为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认为增加(或减少)溶剂的量,固态物质的溶解度也会随之增大(或减少);认为搅拌能使固态物质的溶解加快,也会使其溶解度增大;等等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区别和联系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练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向试管里滴加液体和振荡试管的操作;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步骤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影响溶解度的诸因素中,对学生进行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过渡:下面我再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曲线的作用 2、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难点】 建立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曲线的相关应用。

      过渡: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下面谈一下我的教学方法 我采用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探究法、教授法等本节课主要是实验探究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分析讨论,概括总结等根本环节循序渐进学习本节课 过渡: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这节课我准备分为四个环节进行,导入新课,新课教学,稳固提高,小结作业,层次清楚,重难点突出下面我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上一节课学习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通过实验,在一定条件下(室温、10mL 水)制得了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大家知道了物质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水中,现在请大家考虑:什么因素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然后,我们来设计实验的具体步骤提出问题,创设情景,悬疑激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探究的热情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探究一: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 教师提问不同的物质在同一份水中溶解的质量是否相同?向等量的水中,分别参加等量的硝酸钾、熟石灰,振荡试管,观察试管中固体的溶解注意不变量和变量分别是什么,如何控制,让学生们边做实验边思考。

      然后再引导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呢?有学生可能答复温度,然后再问如何操作?学生们能够说出方法:即用试管夹夹持盛有饱和溶液的试管,在酒精灯上先均匀加热,然后加热液体观察试管里的固体是否溶解如果固体溶解了,就停止加热然后按大家提出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蒸馏水各 5 克、 硝酸钾、熟石灰各准备了一克完成实验一;实验二中准备了 5 克蒸馏水,2 克硝酸钾仪器、药品先检查是否齐全,然后开始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实验一中硝酸钾全部溶解,熟石灰不能完全溶解,说明固体物质的种类不同,他们在水中的溶解限量不同实验二中给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试管加热,不久,试管里剩余的固体硝酸钾又 溶解了说明加热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能增加硝酸钾的溶解限量从而得出溶解度的概念,要强调溶剂和温度的影响 此环节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灵活拓展教材实验探究 2-3,设计为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不断被追问下不断被调动思维,大胆猜测,小心求证,不断反思改良实验设计,由特殊上升到一般,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 (2)溶解度曲线的认识和应用 学生自行看课本上的溶解度曲线图,然后讨论答复观察到的信息:①能找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②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③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如何变化;④两物质相交的点表示同一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老师设置问题,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31.6g 它表示什么意义?”让学生即学即用,灵活运用老师再次强调:溶解度的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素,即“一定温度”、“100 克溶剂”、“到达饱和状态”和“溶质的克数”缺一不可 让学生观察冷却后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已有固体析出,这是什么结晶?与海水晒盐的蒸发结晶有什么不同?比拟得出结晶的不同方法:一个是改变温度,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 KNO3;一个是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如 NaCl;还有一种是升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的'物质,如 Ca(OH)2 (3)前面我们所讲的都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物质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讨论烧开水时,锅底有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讨论)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 理解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 结合生活讨论分析,想出方法 第三环节:深入学习,稳固提高 知识点 1:溶解度 1.以下关于溶解度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B ) A.溶解度能够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程度 B.溶解度能够表示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 C.溶解度能够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限量 D.在相同温度、相同溶剂的条件下,要判定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对大小,可以根据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D ) A、把 36g NaCl 溶解在 100g 水中,形成饱和溶液,那么 NaCl的溶解度为 36g B、20℃时 10g NaCl 可溶解在 100g 水中,那么 20℃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10g C、20℃时 18g NaCl 完全溶解在 50g 水中形成饱和溶液,那么20℃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18g D、20℃时 136g NaCl 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36gNaCl,那么 20℃ 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36g 知识点 2:溶解度曲线 3.溶解度曲线图可表示的意义是( A ) 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 ③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 ④比拟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A.全部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B ) A.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C.乙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温度升降而变化 D.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课后探究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不仅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而且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为了确切地表示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要应用溶解度的概念及如何准确、形象表示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溶解性和溶解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溶解性是指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的能力,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通常使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表示溶解度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衡量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一把尺子”,定量地表示在一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所能溶解的最大质量溶解性和溶解度有一定的联系溶解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例如,通常把在室温(20℃)时,溶解度在 10g 以上的,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 1g 的,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小于 1g的,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 0.01g 的,叫难溶物质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