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遗传解题规律总结.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38176345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5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整理:落叶树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驯养动物和栽培植物,而后逐渐学会了改良动植物品种的方法千百年来,许多人在这些活动的基础上力图阐明亲代和杂交子代之间性状的遗传规律,却都未获成功孟德尔,一个像梵高那样回归自然后成名的科学家,改变了这一状况,他发现遗传的两个定律,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常用术语】1、 遗传学中的常用符号P——亲本 F1——子一代 F2——子二代 ×——杂交U——自交 ♀——母本 ♂——父本2、交配类型杂交:(1)含义: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个体间的相互交配 (2)表示:Aa×aa,BB×bb,CC×Cc (3)应用:区分显隐性;育种(将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体)自交:(1)含义: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的相互交配在雌雄同体的生物中,同一个体的雌雄配子相结合,或者植物中的自花传粉的植物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植物的受粉,都属于自交在动物则是指F1代雌雄个体交配,实质上是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但习惯上称为自由交配)自交是获得纯种的有效方法,如豌豆在自然情况下是进行自交繁殖后代的对异花授粉的植物,进行自交一般会降低后代的生活力。

      不可望文生义为自己交配) (2)表示:Aa×Aa,BB×BB(3)应用:判断显隐性;获得纯种的一个途径(更快但技术难度更大的是单倍体育种)测交:(1)含义:F1或待验证个体与隐性个体相交(属于杂交) (2)表示:Aa×aa (3)应用:验证遗传规律;显性个体基因型的鉴定正交与反交:(1)含义:是一对相对概念,如果甲作父本,乙作母本为正交,则乙作父本,甲作母本为反交 (2)表示:若甲♀╳乙♂为正交方式,则乙♀╳♂甲就为反交 (3)应用:确定核遗传或质遗传;验证遗传规律;基因定位(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3、性状表现性 状: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例如人的眼皮层数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例如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种F1显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种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4、基因类型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若控制同一相对性状则成为相同基因)。

      黑体字部分是判断是否为等位基因的三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概念中阐述了等位基因的三方面内容:存在:杂合子的所有体细胞中 位置: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 特点: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分离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行为: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致死基因:导致细胞或个体死亡的基因,分为显性致死和隐性致死隐性致死:隐性基因同时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植物中的白化基因(bb)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症基因,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成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早夭的现象5、个体类型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如下:(1)基因型是生物性状表现的内因,而表现型是生物性状表现的外部形式2)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3)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不一定相同,但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型相同。

      4)生物表现型的改变,如果仅仅是由环境条件的变化所引起的,那么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5)生物表现型的改变,如果是由基因型的改变所引起,那么这种变异就能遗传给后代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AABB);能稳定遗传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AaBB);只要有一对基因杂合,不管有几对纯合,该个体即为杂合子基本能力】要解决遗传学试题得分率不高的问题,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熟练运用一对等位基因各杂交组合分离比;(2)熟练运用判断基因遗传的显隐性及所在染色体类别的方法;(3)学会总结、归纳遗传几率计算的方法,熟练运用“乘法法则”、“加法法则”,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与联系;(4)理解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1]1、一对等位基因各杂交组合分离比(以豌豆茎高度这一性状为例)序号亲本基因型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1DD × DDDD1显性(高茎) :隐性(矮茎) 1 : 02DD × DdDD : Dd( ) :( )显性(高茎) :隐性(矮茎)( ) :( )3DD × dd( ) :( )( ) :( )显性(高茎) :隐性(矮茎)( ) :( )4Dd × Dd( ) :( ):( )( ) :( ):( )显性(高茎) :隐性(矮茎)( ) :( )5Dd × dd( ) :( )( ) :( )显性(高茎) :隐性(矮茎)( ) :( )6dd × dd( ) ( )显性(高茎) :隐性(矮茎)( ) :( )2、显隐性判断方法1:相同性状的双亲相交,子代有相对性状的出现,则新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双亲所具有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此时亲本为杂合子)。

      12以上两个遗传系谱图,1和2号个体的性状表现都是亲代未曾出现的,因此其在两个遗传系谱图中都是隐性性状甲乙方法2: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相交,若后代仅表现一方亲本的性状,且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后代所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此时双亲均为纯合子)此方法要注意子代的数量要足够多)3、基因定位由于性染色体在雌雄个体中的存在具有不对称性,使得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分离比可能在雌雄个体中存在差异,表现出与性别关联的现象伴X染色体显性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往往作为遗传系谱图中基因定位的重要依据1)遗传系谱图的基因定位遗传系图谱的基因定位通常遵循一下思路[a]:确定或排除伴Y遗传(只有男性患病且世代连续)符合伴Y遗传特征,该病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不符合,可能为常染色体或伴X染色体遗传病,作显隐性判断显性,是否符合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隐性,是否符合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特征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否,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否,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请写出 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特征: 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主要特征: (2)基因定位的实验设计原理:伴性遗在传正交和反交实验中,雌雄群体性状分离比不一样,而常染遗传则正交和反交都一样。

      方法:同型性染色体的亲本选隐性,异型性染色体的亲本选显性,进行杂交分析在不清楚显隐性的情况下进行正反交实验)XbXb × XBYXBXb : XbY1 : 1 甲XBXb × XbYXBXb : XBY : XbXb : XbY1 : 1 : 1 : 1 乙从以上的杂交结果我们可以发现:雌雄群体中的性状分离比,在甲组中出现差异,而乙组没有,因此在不清楚显隐性的情况下须进行正反交实验4、“乘法法则”与“加法法则”乘法法则:指 几个独立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的概率的乘积具体到遗传规律的应用,比如,基因A与a、B与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与a分离,B与b分离,两个分离过程相互独立,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为Ab的概率为1/2×1/2=1/4加法法则:若两个事件是非此即彼的或互相排斥的,则出现这一事件或另一事件的概率是两个事件的各自概率之和如事件A与B互斥,A的概率为p,B的概率为q,则A与B中任何一事件出现的概率为:P(A+B)=p+q推论:两对立事件(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之和为1。

      如生男概率+生女概率=1;正常概率+患病概率=15、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关系(1)联系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自由组合定律是分离定律的延伸与发展它们揭示的是生物细胞核性状遗传,并在性状遗传中同时进行,同时起作用2)区别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关于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分离的遗传原理,揭示了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行为;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关于控制不同相对性状的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揭示了位于非同源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6、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1)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分离定律实质),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定律实质)例题1:水稻中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呈蓝褐色,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褐色B.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C.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褐色,1/4呈红褐色D.F1测交后所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主要有三种方法:(1)杂种F1与隐性类型杂交,后代出现两种基因型与表现型的个体,证明了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2)自交法:杂种F1自交后代F2中出现显、隐性两种表现型的个体,也是由于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杂交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配子,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颜色,且比例为l: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种非糯性水稻在产生花粉的过程中,两个遗传因子分别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基因分离定律描述了配子形成过程中等位基因的行为,因此,上述前两种方法是通过子代的性状表现来反应等位基因在配子中的分离情况,是间接证明答案:B(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 Ⅰ、适用生物类别:真核生物,不适用原核生物及病毒的遗传 Ⅱ、适用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不适用无性生殖的遗传;有丝分裂过程不遵循 Ⅲ、适用遗传方式:细胞核遗传,不适用细胞质遗传 Ⅳ、单基因遗传病(包括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该定律,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遗传时不符合该定律例题2:下列遗传现象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是A.人线粒体肌病 B.人色盲性状的遗传C.紫茉莉质体的遗传 D.细菌固氮性状遗传答案:B【解题指导】1、隐性纯合突破法(1)常染色体遗传  如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