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浮力学案2.doc
14页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浮力学案2知识精讲重难点突破重难点一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例1、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如分别用甲、乙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两实心物体a和b,放在水中静止后,则( )A.a漂浮,a受浮力大于b B.b漂浮,b受浮力大于aC.a沉底,a受浮力大于bD.b沉底,b受浮力大于a例2、如图呈现的是体积相同、未打开的普通可乐和无糖可乐浸入水中时的浮沉状况,则质量较大的是 ,受到浮力较大的是 .方法指导:(1)(2)重难点二 浮力的计算例3、篆刻社团的小柯,对篆刻印章的石头的密度进行测量,相关过程及数据如图,由石头的密度为 g/cm3.再将它浸没在烧杯中的水里,石头受到的浮力为 N.例4、皮划艇是一项水上运动项目,如图所示,某次比赛中,两运动员的总质量为145kg,双人划艇的质量为15kg,则该划艇静止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N,排开水的体积为 m3.(取g=10N/kg,ρ水=1.0×103kg/m3)规纳总结实验突破实验一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例1、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 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圆柱体的体积是 m3.(g取l0N/kg)(4)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 kg/m3.例2、小明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1)物体的重力是 N;(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最大浮力是 N;(3)比较(a)、(d)、(e)三次实验,可知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4)图乙中正确反映浮力F和物体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 .(物体未接触容器底)实验二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例2、小强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做了如下的实验:(弹簧测力每小格示数是0.5N)(1)请在A图中画出被测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2)你认为更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3)通过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4)请你根据小强在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计算物体的体积是 m3;你认为通过本实验获得的数据 (填“能”或“不能”)计算出此物体的密度.(5)请你指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说出一条即可) .命题点1 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和应用1、关于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压机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B.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压C.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的浮力就越大D.用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3.将一个体育测试用的实心球和一个乒乓球同时没入水中,放手后发现:实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图所示.比较实心球和乒乓球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则( )A.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大 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不能确定4.如图所示,把一小球先后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在甲容器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在乙容器中小球加速下沉到容器底部.已知:小球在甲容器中受到的浮力为F1,小球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为F2,甲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ρ1,乙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ρ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F2 B.F1<F2 C.ρ1>ρ2 D.ρ1<ρ25.小张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如图所示,他沿杯璧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可能是图中的( )A. B. C. D. 6.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密度计静止时,两种液体的深度相同,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 )A.p甲<p乙 F甲=F乙 B.p甲<p乙 F甲>F乙C.p甲>p乙 F甲=F乙 D.p甲>p乙 F甲<F乙7.潜水员潜水时呼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关于气泡所受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B.压强变大,浮力变小C.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D.压强变小,浮力变小8、潜水艇对保卫我国的南海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F浮 G(填“>”、“<”或“=”).当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9、大家熟知的“曹冲称象”的故事里蕴含的主要物理思想方法是 (选填“等效替代法”或“排除法”);任意列举一种其它你熟悉的物理思想方法 .10、一艘远洋轮船装上货物后,发现船下沉了一些,则它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船由内河驶入大海后,船受到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相对于水面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不变”).命题点2 浮力相关计算1、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5N B.7N C.14N D.12N2、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甲、乙所示.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 B.质量为3kgC.体积为10cm3 D.密度为3.0×103kg/m33、在物理课“造船比赛”中,把橡皮泥捏成碗形,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这是采用 的方法增大了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可利用的浮力.某同学用质量为20g的橡皮泥做成的船能漂浮在液面上,此时橡皮泥排开水的质量是 g.4、一艘船重为8.0×104N,当船漂浮在水面上时,船排开水的重力为 N,此时船排开水的体积为 m3(g=10N/kg,ρ水=1.0×103kg/m3).5、钓鱼常用的一种橡皮艇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0.3m3,橡皮艇的自重为300N,为安全起见,该橡皮艇最多承载的质量是 kg.(ρ水=1.0×103kg/m3,g=10N/kg)6、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该物质构成的体积为40cm3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是 N.(g取10N/kg)7、去年7月我国“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完成了水下5000m级深潜实验.今年6月又将挑战7000m深海.已知海水密度为1.03×103 kg/m3,取g=10N/kg.则深潜器在7000m深处所受海水的压强是 Pa.深潜器从5000m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8、 在马航MH370失联后,由东海舰队导弹驱逐舰“长春”舰、导弹护卫舰“常州”舰和综合补给舰“巢湖”舰组成的中国第17批搜救编队参与了搜救工作.如图所示,“长春”舰满载时排水量为7.5×106kg,吃水深度6m.(海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1)搜救舰队通常采用“一”字编队形式前行,而不是“并排”前行,为什么?(2)满载时,“长春”舰受到的浮力有多大?(3)“长春”舰底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4)“长春”舰以36km/h的速度匀速航行6h,海水平均阻力为1.0×106N,则这一过程中军舰所做的功至少为多少? 10、如图所示,将一块重为5N的物体用细线系着浸没在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中水面的高度由14cm上升到16cm.将物体在水中匀速缓慢提升2cm,物体仍然处于浸没状态,拉力做功0.02J(物体与水的摩擦阻力忽略不计).g取10N/kg,求:(1)拉力的大小;(2)容器中水的质量. 1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求:(1)圆柱体的重力.(2)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3)圆柱体的密度.(4)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命题点3 探究浮力的大小影响因素1、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李娟同学将一块重4.2N的铁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1)当她受体弹簧测力计将该铁块缓慢放入水中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 ,说明物体排开液面的体积变大,所受浮力变 ;(2)实验过程中,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铁块所受浮力为 N;(3)当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改变它在水中的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深度 . 2、小明帮爷爷浇菜园.他从井中提水时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1)分析上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 .(2)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ρ水=1.0×103kg/m3,取g=10N/kg)分析图象可知:①曲线 (选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②该金属圆柱体所受的重力为 N,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 kg/m3.(3)爷爷鼓励小明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请你帮小明选择合适的器材,并写出实验步骤.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电功率(3课时)教案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更好地掌握电功和电功率概念、单位、公式及意义(2)能灵活运用知识解有关问题,特别是电功率公式的正确选用;(3)理解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区别;(4)测定电功率的方法——P=UI2、过程与方法目标: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通过科学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2)通过有关社会实践活动,渗透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及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3)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电功率的计算;深刻理解电功率的定义,学习用探究实验研究电功率问题区分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