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中的正常菌群.ppt
50页正确认识人体中的正常菌群4 42 21 13 35 5什么是正常菌群什么是正常菌群正常菌群在人体中的分布正常菌群在人体中的分布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菌群失调及产生的原因菌群失调及产生的原因菌群失调如何调整菌群失调如何调整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一、什么是正常菌群 在正常人体皮肤、粘膜及外界相通的各种腔道等部位,存在着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群,微生物群之间及其与宿主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形成的这种动态平衡的微生态系统称为正常菌正常菌群n寄生在人体内的细菌等微生物俗称“共生菌 n人体由约60万亿个细胞组成,而人体内的共生菌数量却高达100万亿,重达1千克n这些微生物关系到人体的健康,所以又被称为是人的“第二遗传基因” 2007年(《DNA Research))杂志):服部教授对肠内细菌种类和基因进行调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肠内细菌群并不相似65亿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肠内细菌群,即使是同卵的双胞胎,肠内细菌群也不相同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菌群组成相同吗?影响正常菌群组成的因素n饮食结构饮食结构n年龄年龄n环境(卫生条件)n药物(抗菌药物)n疾病(消化道疾病)n气侯n生活习惯n精神状态饮食结构的影响饮食结构的影响n饮食结构是决定肠道菌群组成的最重要的因素饮食结构是决定肠道菌群组成的最重要的因素。
n多食蛋白质的人,大肠埃希氏菌生长旺盛;以吃淀粉为主的人,乳杆菌较多n吃什么饭,养什么菌n动物实验表明:长期食用大量高脂饲料,动物肠道中的有益菌如双歧杆菌数量会下降,一些病菌如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会增加饮食结构的影响饮食结构的影响n新几内亚人食物的96.4%是白薯,他们的肠道中有固氮菌,且是肠道菌群的恒定成员使得足够的氮素被固定下来,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因此,新几内亚人就能依赖营养成分不全的食物为生n日本人的大肠里存在消化海藻的细菌原因日本人日常饮食中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海藻这使得肠道细菌具有了消化海藻的能力年龄的影响n新生儿出生时,肠道是无菌的出生2小时内,在胎便内就可找到双歧杆菌,约4天后成为优势菌中年,有益菌双歧杆菌与有害菌在正常情况下保持一个衡定水平老年,肠道中双歧杆菌明显减少,有害菌梭状芽孢杆菌相对增加肠道的正常菌群肠道的正常菌群健康青年健康青年粪便涂片粪便涂片健康壮年健康壮年粪便涂片粪便涂片健康中年健康中年粪便涂片粪便涂片二、正常菌群在人体中的分布部位 常见菌皮肤 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痤疮丙酸杆菌、白色念珠菌、粉刺棒状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等 口腔表皮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类杆菌、梭杆菌等鼻咽腔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眼结膜皮表葡萄球菌、结膜干燥杆菌、类白喉杆菌等 胃正常一般无菌 肠道类杆菌、双双歧歧杆杆菌菌、大肠杆菌、厌氧性链球菌、粪链球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乳乳酸酸杆杆菌菌、变形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阴道乳酸杆菌、白色念球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 尿道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耻垢杆菌等1、皮肤、皮肤皮肤上的细菌以汗液、皮脂、角质(皮屑)为营养来源,容易在潮湿的部位滋生。
另外皮肤面积大,暴露在外,正常菌群数量多《科学》(2009年5月29日)一项研究表明:采集了l0名研究对象全身20处不同部位皮肤上的细菌样本,对细菌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细菌种类最多的部位是手腕最多的部位是手腕(44种),最少的部位最少的部位是耳后是耳后(15(15种种) )皮肤,表面正常栖居的微生物对外来微生物具有排斥作用,可以防止外来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有保护作用痤疮丙酸杆菌、粉刺棒状杆菌、白色葡萄球菌暂居在皮脂腺分泌较活跃的皮肤上,给步入青春期的男女面部和胸背部留下痤疮n内分泌失调 →皮脂腺分泌旺盛 → 油脂过多 → 毛孔粗大/堵塞→角质层增厚→ 细菌在毛孔里和油脂搅和在一起 → 痤疮痤疮丙酸杆菌在缺氧情况下丙酸杆菌在缺氧情况下大量繁殖大量繁殖 → 导致炎症细菌侵入,整个毛囊变红、发炎 → 细菌扩散到附近的皮肤组织,变得更大,进而形成痤疮 痤疮丙酸杆菌:专性厌氧菌痤疮丙酸杆菌:专性厌氧菌2 2、口腔、口腔 口腔是一个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生境:(1)温度稳定;(2)水分充足;(3)口腔内高低不平的表面为微生物提供多样的微生境;(4)营养丰富龋齿与微生物(变异链球菌)有关 龋齿为一种牙质的进行性崩溃,开始于牙齿表面釉质脱矿质,然后向内部扩展。
这是由于细菌分解糖类产酸的缘故 3 3、胃肠道微生物、胃肠道微生物 胃内酸度高,含消化酶,细菌数量少人体中共生菌最多的部位是大肠以厌氧菌为主(人的粪便中,约有60%的干重是细菌 2010年3月4日《自然》一项研究:抽取l24名丹麦人和西班牙人的肠道细菌进行了宏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肠内细菌群中共有330万个基因,而人类的基因只有2.2万个左右,是肠内细菌群的1/150倍大肠杆菌 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细菌 主要寄生在大肠内除某些菌型能引起婴儿腹泻外,一般不致病但当它侵入人体其他部位时,可引起感染,如腹膜炎、膀胱炎等 人类认识最早的益生菌:双歧杆菌双歧杆菌双歧杆菌 1899年法国学者Tissier从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出的专性厌氧菌其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新生儿肠道中双歧杆菌占细菌总数的92%,其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双歧杆菌p双歧杆菌对促进人体的发育、维持和提高免疫力、延缓机体衰老 p母乳喂养的婴儿较比牛奶喂养的婴儿健康,因为前者体内的双歧杆菌比后者高出10倍健康人体内的双歧杆菌数量比病人高出50倍;百岁健康老人体内的双歧杆菌数量要比普通老人约高出100倍。
为什么母乳喂养的婴儿不易得病? 母乳含(双歧因子-多种低聚糖及核苷酸)能促进双歧杆菌的增长,是增强婴儿抗病能力的真正的“幕后英雄” 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呈酸甜味、金黄色,pH值在5.0左右,这是双歧杆菌将乳糖分解成短链脂肪酸所致,酸性环境可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最初来自母乳喂养 妈妈的乳头和乳头周围皮肤上和乳腺管内积存一些人体有益的正常细菌经过母乳喂养的过程,把人体正常菌群的种子 输送给孩子的给孩子的一生带来的好处不可估量乳酸菌凡可使糖类发酵产生乳酸的细菌,都称乳酸菌,包括乳杆菌、嗜乳链球菌等人体肠道内乳酸菌拥有的数量,随着人的年龄增长会逐渐减少和双歧杆菌一起控制着人体生态菌群的平衡,不断清除有毒物质,抵御外来致病菌的入侵对常见致病菌有拮抗作用 1、生物拮抗作用生物拮抗作用 通过粘附和繁殖形成一层自然菌膜,是一种非特异性的保护膜,可促机体抵抗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及定植,从而对宿主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四、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2、刺激免疫应答刺激免疫应答 肠道菌群会刺激人体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并且不断“训练”它,让它增加“分辨敌我”的能力正常菌群释放的内毒素等物质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保持活跃状态,是机体非特异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孩子适量接触细菌,少量细菌能进入到孩子的肠道内,对后肠道 的免疫功能的建立和成熟非常有好处 在无菌条件下喂养的哺乳动物机体的防御系统 如淋巴系统、网状内皮系统和抗体形成系统都发育不良无菌动物抗感染能力远比正常动物低避免家庭内消毒剂的过度使用正常菌群和防止人体过敏有关,经过肠道菌群合理“训练”的人体免疫系统不易让人“过敏” 瑞典50%的人患有过敏症;而离瑞典不远的爱沙尼亚却只有10%的人患有过敏症,原因是肠道内正常菌群原因是肠道内正常菌群构成不同构成不同后者的社会经济发达程度远不如前者这或许说明卫生条件(太好)和过敏症有关不干不净,吃了没病?3、合成维生素合成维生素 如核黄素、生物素、叶酸、吡哆醇及维生素K等,特别是维生素K,几乎全部来源于肠道菌群的合成新生儿在三天以后微生物在肠道中才繁殖起来体内维生素K含量很少,所以容易发生出血现象为了使初生婴儿度过危险期,医生往往给新生儿注射维生素K 参与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促进消化吸收4、促进代谢促进代谢5 5、抗衰老、抗衰老 科学家通过对30位长寿老人的取样分析发现,这些老人体内的厌氧菌群所占的比例特别大,尤其是厌氧菌群中的双歧杆菌远远高于一般人体内双歧杆菌的含量。
有人将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作为健康长寿的标志之一肥胖症也和肠道细菌有关 在“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研究”选中的124个样品提供者中,就有患有肠炎和肥胖症的病人通过第一阶段的研究,已经发现病人肠道菌群的基因组成和正常人有很大不同 2009年《自然》题为“导致肥胖的细菌群”的论文:研究者从肥胖的老鼠体内取出其肠内细菌群,然后移植到瘦小的无菌老鼠体内结果,在生活和饮食维持原状的情况下,无菌老鼠居然也发福了四、菌群失调及产生的原因n菌群失调: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和正常菌群之间以及正常菌群中各细菌之间,保持一定的生态平衡如果生态平衡失调,以至机体某一部位的正常菌群中各细菌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称为菌群失调又称微生态失调n菌群失调症:由于菌群失调而产生的疾病为菌群失调症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 ⑴ 机体免疫力下降:慢性病人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时,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的功能失常⑵ 菌群位置改变:如E.coli从肠道到腹腔或泌尿生殖道;耐药性大肠杆菌引起吸入性肺炎与大肠杆菌转移到呼吸道取得优势有关 ⑶ 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是引起菌群失调最常见的原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后,肠道内对药物敏感的正常菌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而不敏感的如白色念珠菌或耐药葡萄球菌乘机大量繁殖,使原来的菌群种类和数量比例大大改变。
五、微生态失调的防治微生态失调的防治 40 p应用微生态制剂应用微生态制剂p消除或缓解异常的解剖结构消除或缓解异常的解剖结构p纠正营养不良纠正营养不良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免疫力 p合理应用抗生素合理应用抗生素 p消除引起微生消除引起微生态态失失调调的病理状的病理状态态微生态制剂 用于提高寄主的健康水平的人工培养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或促进宿主体内正常菌群生长的物质制剂的总称 主要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p是指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达到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p 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主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丁酸梭菌等益生菌 乳酸菌与其分泌的乳酸菌素.是近年研制的消化类非处方药,常用于消化不良、肠炎、小儿腹泻等病症的治疗 市场上乳酸菌饮料、酸奶、泡菜、酸菜、乳酪等乳酸菌制品被公认是一类比较好的保健食品宝乐安由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为酪酸梭菌活菌(芽孢)制剂,能耐受胃酸进入肠道,分泌肠粘膜再生和修复的重要营养物质酪酸(丁酸),消除炎症,营养肠道并能促进双歧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生长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枯草杆菌和肠球菌,可直接补充正常生理菌丛,抑制致病菌,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调整肠道内菌群失调。
国内已被批准药准字的单一菌种的微生态制剂产品有丽珠肠乐、回春生(双歧杆菌)、金双歧(双歧杆菌)、促菌生(蜡样芽胞杆菌)、整肠生(地衣芽胞杆菌)、降脂生(肠球菌)、抑菌生(枯草杆菌)等多菌联合制剂有培菲康(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和乳康生(蜡样芽胞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等 益生元p指一种膳食补充剂,即益生菌的粮食p主要包括各种寡糖类物质或称低聚糖(由2~10个分子单糖组成)如:双歧因子(水苏糖,低聚果糖( FOS )、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合生元 又称合生素,指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组合制剂益生菌和益生元协调作用,维护机体的微生态平衡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