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寒地区地域性滨水景观设计的策略研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6102876
  • 上传时间:2022-06-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4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寒地区地域性滨水景观设计的策略研究    马本和,于 宝(齐齐哈尔大学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摘 要】高寒地区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因地域性特征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本文以研究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滨水景观为目的,探讨在高寒地区提高滨水景观设施的利用率与经济效益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Keys】高寒地区;滨水景观;地域性[来自wWW]TH181       :A       :1007-0125(2015)02-0138-01滨水景观是指“与湖泊、河流连接的土壤和建筑以及城市周边水体所共同构成的景观”,也就是城市中陆地与水连接的公共区域一、高寒地区滨水景观的现状分析高寒地区滨水景观现存在以下问题:(一)两岸植物种植率低、土地裸露面积较大、种植结构较单一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生态环境利用率较低,保护体系不够健全排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及环卫设施还不够完善,水[来自wWw.LW5U.com]体污染较严重三)由于人为因素,河滩湿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河堤绿化面积减少,植物种类减少四)已建滨水景观的连接区域和道路外侧绿化带没有进行详细规划和建设五)由于高寒地区的地域性特征,一些滨水景观、建筑、小品的利用率极低。

      二、高寒地区滨水景观的营造策略在滨水景观的营造中,要结合生态功能、施工技术以及高寒地区的地域特征等要素进行设计研究一)自然生态景观1.水体修护,保护水体不受污染第一,严禁未达标或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水体;第二,用湿地恢复水体的周边环境;第三,用自然排水渠对临近地面的污染物进行过滤,可减少侵蚀、稳固河岸;第四,可在原有河道底部铺设碎石等沉积物,增加植物的挂膜面积2.建立动植物生态群落可营造大面积水域,为多种水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使滨水景观的动植物增多,形成良性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也可以达到生物自净处理的目的设计中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讲究植物的一般层次组合搭配和养护管理,以及培育地方性的、耐寒性高的植物,如白桦、银杏、火棘、迎春等耐寒陆生树种,芦苇、水葱等水生植物能够吸附杂质以及氮、磷等化学物质,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本地树种与外来树种、慢生树种与速生树种、四季树种和短季树种共同种植二)驳岸设计应采用以生态驳岸为主、人工驳岸为辅的设计形式,既能防洪护堤,又能维持水系的生态平衡1.水岸线的形态从客观上讲,平直、同宽的河道,水流速度一定相等,水体的流动时间和长度也会缩短,会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形成破坏力,并可能导致洪水的发生。

      因此,应采取弯曲的、不等宽的河道设计方法,减缓水流速度,并能相对延长水岸线的长度、防止洪水发生,给人以舒适、自然的滨水景观感受2.河堤的处理因高寒地区长时间河道流量较小,河道大面积长时间无水,滨水景观效果差所以,应设计一个可以适应不同水位、不同水流量的河堤,并保证四季水流流畅因此,应选取阶梯式的河堤设计结构,使整体的水位保持一个连续的蓝带3.绿地和铺地的设计绿化率超过50%的城市,可有效减尘、降温滨水区的植物种植,能使景观与生态更好地和谐发展滨水景观铺设的整体硬质地面,透水性和被动蒸发冷却效果较差因此,应优先考虑具有渗水能力或蓄水能力好的环保材料,将砖材和绿化结合4.滨水景观设施建筑、雕塑、小品、游憩休闲等设施是滨水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相应的设计应注意形态、尺寸、材料、颜色等方面,不仅要体现与水体的关系,还要运用元素符号反映地域文化内涵,例如不同性质、位置的小品可以通过共同的主题或相关联的形状、颜色等方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此外,还可以把水体的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结合起来同时,要根据周围环境的需求设置座椅、垃圾桶、标识、路灯、公共厕所等基础服务设施,采用鲜艳醒目的颜色,丰富冬季户外单调的景观。

      高寒地区的滨水景观可通过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风格的建筑、雕塑、小品来体现,也可通过民间习俗和节庆活动的场所表达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在改善城市景观的同时,体现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增加市民的凝聚力寒冷的气候虽给高寒地区滨水景观的发展带来诸多不便,但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冰雪景观可利用冰雪资源塑造冰雕和雪雕等滨水景观,也可设置一些高低起伏的雪道,以及代表地域文化的人物、动植物雕塑,体现高寒地区的地域文化Reference:[1]吴文生.中国城市滨水景观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2]韩吉越.基于地域文化特征的哈尔滨道外区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2.[3]王凯宏,张世聪.寒冷地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J].艺术研究,2009,(02):132-133.作者简介:马本和,男,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于 宝,女,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